东晋北伐:宿命的败局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蚕茧纸,鼠须笔,一次微醺时的随意书写,究竟能改变多少时间的底色?公元353年,中国有并峙的五个政权、五个年号,一篇《兰亭集序》却将该年几乎所有的荣光都聚拢在了属于东晋的“永和”之上。因为这次不可复制的雅集,“永和”二字被赋予了舒缓、明丽的色彩,如同江南三月的春阳与山风,抑或是一泓漂浮着酒觞的浅浅溪水。
  然而,正如世间没有真正的桃花源,乱世中的“天朗气清”也不过只是幻象。飘逸的行草并不能抹去这一年的累累伤痕,墨香与酒气同样掩盖不了刺鼻的血腥。
  在东晋,一场大祸并未能随着会稽山阴的修禊而随流远去,而是在王羲之们的朦胧醉眼中持续发酵。
  一
  永和九年的辉煌属于王羲之,罪责则归于殷浩。
  在这一年,作为朝中第一军事长官,殷浩率军七万,自寿春(今属安徽淮南)北伐,兵锋直指故都洛阳。不料,由于羌人将领姚襄中途倒戈,殷浩吃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大败仗,损失将士一万多人,器械军粮尽为姚襄所夺,重伤了朝廷元气。
  半壁江山,度日艰难。殷浩的兵马军资乃小朝廷多年省吃俭用苦积而得,如今一下子损失殆尽,朝野之懊恼可想而知。殷浩很快就被削夺全部官职、废为庶人,并被流放。
  终东晋一朝,收复北方失地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歇,殷浩只是众多不忘洛阳的将领之一。但那些人的结局与殷浩都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别。东晋真正意义上的北伐大幕,要到桓温手里才算拉开。
  而在殷浩败归之后,第一时间向其发起猛烈弹劾,并最终逼迫朝廷将他一贬到底的人,正是桓温。
  桓温是最不愿意看到殷浩北伐成功的人,因为殷浩是朝廷刻意树起的一面大旗,其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北复中原,而是抗衡桓温。
  自永和三年孤军灭蜀之后,桓温的威望与权势迅速增加,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朝中穆帝年幼、太后孤弱,朝廷逐漸有了尾大不掉的尴尬。辅政的会稽王忧心忡忡地起用当时声誉最隆的名士殷浩,授予其军政大权,以压制越来越难受节制的桓温。
  对朝廷的小算盘,桓温心知肚明,并且不以为然,因为他压根就看不起殷浩。对殷浩的北伐,桓温也从一开始就抱着不屑一顾的心态,抑或说,殷浩的失败早在桓温预料当中。甚至当殷浩的大军尚在集结之时,桓温可能就在腹中草拟殷浩丧师之后的弹章了:“中军将军殷浩深受朝廷恩典,受命北伐,却树立朋党,制造事端,致使朝廷大军惨败,所带来的灾祸将危及国家社稷……臣恭请陛下,即使不忍心诛杀殷浩,也应将他放逐到边远荒芜之地……”
  递上弹章的同时,桓温也向朝廷送达了要求北伐的奏表。殷浩虽然一败涂地,但对桓温的实力并未造成任何损耗。毕竟,在殷浩的北伐中,桓温控制的荆、雍等八州未出一兵一卒、一粮一草。
  桓温与晋廷虽名为君臣,然而朝廷早已对其不能征调如意,但求羁縻而已,双方相安无事,便得过且过了。如今,朝廷倚为柱石的殷浩一倒,朝廷再无理由、更无能力阻拦桓温了。
  永和十年二月,殷浩在流放地一遍又一遍地用手在虚空中刻画“咄咄怪事”四字的同时,桓温驻扎的江陵城城门大开,橐橐开出了一支同时打着“晋”与“桓”两面大纛的军队。这支盔明甲亮的四万精兵分为水陆两道,外加一支出子午道(自长安穿越子午谷通往汉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重要隘道)的偏师,从不同角度将兵锋指向了关中。
  控马骑行在队伍最前头,43岁的桓温迎着带有北方黄土腥气的料峭春风,有种不可抑制的激动。他莫名其妙地想起了二十多年前,自己迎娶明帝的女儿、南康公主时的那个黎明。他猛然一挥马鞭,下令三军加速北进。
  二
  出师途中,他心怀怨恨。在北方大乱、分崩离析之时,殷浩北伐的失败不仅在于人员物资的巨大损失,更是延误了东晋从未有过的、极其宝贵的北伐战机。早在北方初乱,桓温便向朝廷提出了北伐,可朝廷担心他功成之后愈发无法驾驭,硬是不准,还拉了个志大才疏的殷浩来压制他。正如名医诊病,疾在腠理之时,几剂轻药便可随手痊愈,如今病邪人里,调治起来势必麻烦得多。不过桓温并未过多担忧,他知道,凭着自己的能力完全能够弥补殷浩犯下的错误。
  果然,桓温出手,旌旗变色。二月出兵,四月上旬,他便推进到了白鹿原,驻军灞上,长安已经近在咫尺。城内的前秦皇帝苻健孤注一掷,自带6000名老弱退守小城,将仅存的三万精兵全都交予大将抵挡晋军。
  晋军的胜利在关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附近的郡县纷纷前来投降,百姓牵牛担酒,夹道欢迎,老人们惊喜万状,无不流泪呜咽:“想不到这辈子还能再看到官军!”——自公元316年匈奴人攻下长安,关中陷落已达38年!
  桓温也激动不已。他强忍住自己的热泪,温言安抚这些饱受摧残的遗民,令其安居乐业.然而,遗民们的欢欣鼓舞很快变成了失望。他们遗憾地发现,这位一路高歌猛进的桓大将军能为他们做到的仅限于此。
  这曲北伐悲歌在达到一个华丽的高潮之后,竟然毫无征兆地戛然而止,就像好不容易爬到山巅,却当头被瀑布冲下深渊。过于巨大的落差,令所有人都有点儿晕头转向。
  桓温居然放弃了最后一战,停止了对一水之隔的长安的攻击。
  已近乎绝望的秦主苻健死里逃生,庆幸之余,也对桓温的真实用意满腹狐疑。
  此时,被后人视为堪与诸葛亮齐名的智者王猛来到了桓温的军营,而他当时只是华山脚下的一名隐士。得知晋军止步灞上之后,他身披破烂麻衣,径直投桓温大营求见,一面扪虱,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桓温大为惊异,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率精锐十万入关,为百姓灭除残贼,而秦中豪杰不起而响应,这是为什么呢?”王猛回答:“您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長安近在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们猜不透您的用意,所以不敢响应。”桓温默然不应,良久才长叹一声:“江东无人能与你相比啊!”
  关于这场对话,史家大多理解为桓温的北伐只是借战功立威,进一步镇服朝廷,并非真想恢复晋土,如此隐秘的心机被王猛窥破,因而默然不应。结合桓温晚年的谋篡之举,这或许正确,但也不无商榷的余地:一举灭秦,军功岂非更盛?   更合理的解释或许还是桓温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外人只看到他节节取胜,却不知道他实际已将晋军之力发挥到了极限,一脉灞水已然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最大的问题出在补给上:桓温选择二月出兵,正是指望能以关中平原四月的新麦来补充军粮,不料秦人坚壁清野,抢先一步把麦割了,三军顿有饥馑之忧;桓温只能驻兵观望,看看能不能挟累胜之兵威吓破苻健君臣的胆,令其自行献出长安城。
  可惜,苻健没献出长安。师老灞上,桓温很快失去了优势。六月,两军再战白鹿原,晋军死伤万余。九月,桓温再也堅持不住,徙关中百姓三千余户南归襄阳,秦军尾随追击,晋军再损万佘。
  轰轰烈烈开头,凄凄惶惶收场,桓温的首次北伐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三
  撤军之时,桓温邀请王猛一同南下,但被王猛谢绝了。三年后,王猛投到了苻坚麾下,辅佐苻坚开疆拓土、扫荡群雄,使前秦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族政权。
  离别之时,桓温嘘唏不已。他已看出王猛超绝的才能,也能预想此人若为敌人所用,将会对自己的国家造成多么可怕的灾难,但他没有勉强。
  英雄惺惺相惜。桓温也明了,作为一介寒士,王猛的舞台只能在北方,若他真的随着自己南归,最有可能的结果只是像一条离水的鱼那样窒息而死。
  回到南方,连桓温自己都常常会有胸口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他甚至认为,自己此败其实并非败在关中,而是败在了江东。这种心态在他第二次北伐时终于公之于众。
  经过两年多的休整,永和十二年六月,桓温再次兵发江陵。此战的目标是征伐当年背叛殷浩、如今已经占据许昌的姚襄.
  这次桓温走的是水路。舟师进入黄河之后,桓温率领僚属登上旗舰,遥望中原,慨然感叹道:“导致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衍那些人不得不承担这一罪责啊!”
  王衍出自琅琊王氏,是王导、王敦的族兄,西晋后期位至三公,同时也是大名士、清谈领袖,虽然西晋覆灭后被后赵将领俘虏处死,但直到南渡之后在玄学界还有极高的声誉。听闻桓温此言,一位也是著名才子的僚属有些不以为然,随口应了一句:“国运本有兴衰,未必都是他们的过错吧?”
  没想到桓温凛然变色,面露怒容,环顾四座,沉声道:“诸位大概都听说过刘表吧。他有一头千斤重的牛,吃的草料比普通牛多十倍,可负重致远却连瘦弱的母牛都不如。曹操进入荆州后,把它杀了犒劳士兵,人人为之拍手称快!”说这话时,桓温紧紧盯着那僚属,杀气腾腾。那僚属被吓得面无人色,所有人也都被吓得不敢说话。
  谁都没有想到,只是一句平常的话,平素并不轻易发怒的桓温,竟会反应如此激烈。
  但桓温也并未为难那僚属。此次骤然发作,桓温其实并不针对任何具体的人,不过是聊以发泄几许胸中郁结已久的闷气罢了。
  四
  当初接见王猛时,桓温撒了一个谎,或者说,吹了一个牛:“率锐师十万入关。”其实他的北伐军满打满算只有四万。
  兵者,诡道也.与王猛初次见面,桓温自然不可能交出老底。不过,这个数字也暴露了因继力不足而顿兵灞上的桓温所需要的真正兵力——两年前,桓温和殷浩若能合军,岂不正是十万有余?
  他区区四万精兵便能打到长安城下,再加上被殷浩败掉的七万,莫说攻灭命悬一线的前秦,便是一举北定中原也有极大的胜算。
  然而桓温更清楚,这个“十万”再诱人也只是画饼。正如冰炭不同炉,长江上下游、也就是自己与朝廷的军队,永远不可能归于同一个统帅:朝廷宁愿殷浩把家底败光,也不会将兵马交由桓温北伐。
  桓温出自谯郡桓氏,一个长期被其他大族轻视的家族。除了桓氏渡江之初族单势孤之外,桓家的军旅背景也是重要原因:在一个以玄学清谈为风尚的时代,你整日舞刀弄枪,便只不过是个不解风情的粗俗老兵,所以桓温被骂了一辈子“老兵”。
  史籍有不少大族名士奚落桓温的记载。谢安长兄只是桓温帐下的司马,却屡屡逼迫桓温饮酒。桓温不甚好酒,躲了起来,谢安长兄就拉了一名小卒共饮,声称:那个老兵没来,还有这个老兵。大雪之后,桓温率部打猎,以演练军事。一位名士见他一身戎装,调侃道:“老贼如此打扮,干什么去?”桓温答道:“我若不如此,你们这些人哪能坐着清谈?”这位名士还曾与桓温一起听讲《礼记》,桓温赞叹说:“令我时有领悟之处,便觉得玄门近在咫尺。”名士却说:“这些只是老生常谈,太普通了!”意思是桓温谈玄,连门在哪里都摸不着。
  这些不屑显露了一个事实:对于掌握时代话语权的世族名士而言,老是嚷嚷着打打杀杀的桓温绝对是个煞风景的异类。
  桓氏在控制的荆州、襄阳勤于政事,殷浩们则在建康优游,每日襟怀高远、超脱尘俗,把勤于政事的桓氏看成不解风情的庸人和麻烦——这不仅是基于对其野心最终失控的担忧,更是害怕其万一失手,引狼南下,连累他们自己也陷入危机。在此意义上,不仅桓温,任何有可能破坏这种美好生活的人,都必将遭到强烈抗议——即便是他们自己选出的殷浩。
  殷浩北伐之初,便有许多名士公开反对。代表人物正是兰亭雅集的召集人王羲之。
  永和八年,殷浩首次出兵之前,王羲之便给他写信,试图劝阻;次年,殷浩复谋再举,王羲之再次致书殷浩及辅政的会稽王,希望他们能汲取教训,悬崖勒马。而就在这一时期,晚年的王羲之热衷于在浙东求田问舍,《全晋文》中还收录有他向朋友索还田产的杂帖——能指望一支埋头填描地契的笔写出一篇激荡于千里之外的北伐檄文吗?
  《兰亭集序》,潇洒、从容、和乐、怡适,哪里还能找到初过江时先辈新亭对泣的凄惶酸楚、丞相王导发誓要“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的慷慨激昂?
  从王导到王羲之及其后人,不过两三辈人,南渡的世族便已习惯了江南的绿色与潮湿,甚至连口味都开始改变。后来,琅琊王氏的一个后人投奔北魏,竟然吃不惯羊肉与酩浆(牛羊等动物的乳汁),饥啜鲫鱼羹,渴饮茗茶汁;回想当年王导以酪浆待客而受吴郡世家讥讽,简直恍如隔世。   ——我只要脚底一块土,以载我这无东无西、无南无北的一场大梦。“此间乐,不思蜀。”扰人清梦者,统统都该被打人黑名单!
  五’
  第二次北伐,桓温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在伊水边,晋军一举大败姚襄;姚襄败走,桓温进占洛阳,谒诸帝陵寝,将被毁坏者悉数修复,并留兵戍守。
  班师南归后,一连几年,桓温挟复洛之功继续蓄积力量,试图稳固北伐成果。公元362年,他突然向朝廷递交了这样一封奏章:迁都洛阳,并将永嘉之乱后流亡到江南者一律北徙,以充实河南。
  这封奏章引发了朝野尤其是世家大族强烈的恐慌。若桓温的提议得以实行,等于将他們苦心经营多年的安乐窝连根拔起,一记闷棍打回南渡前。但慑于桓温之威,且复土还国义正词严,一时间也没有多少人敢明言反对。朝廷无奈,想挑个中间人与桓温商量,希望他能收回主张。不过扬州刺史、出身于望族太原王氏的名士王述却气定神闲,说桓温不过是虚声恫吓而已,只管答应就是,反正谅他也无从做起。于是朝廷忐忑着下了一封诏书:有关迁都及北徙问题都交由你桓温筹划办理。
  见到诏书,桓温只能苦笑。确实如王述所料,迁都北徙之议也如当年的千斤大牛之论一样,都是他对江东世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且日益朽腐堕落所表达的一种不满罢了——当然,随着他本人权势的增长,这种不满的威逼与恐吓的性质也越来越明显。但如今朝廷反将一军,桓温却也难以破解:他比谁都清楚,迁都复国的真正时机尚未到来,起码、他还需要再进行一次彻底的北伐。洛阳之外,依旧虎狼成群。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事。
  公元363年,桓温加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集内外军政大权于一身。次年,他进行了一次严厉的“土断”。
  所谓土断即将移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东晋过江以来,对北来流民采取优待政策,不入正常编户,也不负担赋役。从中得利最多的便是召容流民的世家大族——这也是他们傲慢世务的经济基础。桓温土断一改之前对世族贵戚的优容,雷厉风行,仅王羲之居住的会稽一郡即从大族手中夺回“亡户归口三万余口”,使“财阜国丰”,壮大了国家实力。
  既然不吃敬酒,那只能请你们吃罚酒了。
  六
  公元369年,桓温进行了第三次北伐,目标是鲜卑慕容的前燕政权.桓温整顿内政的那几年,前燕咄咄逼人,攻占了整个河南,与前秦、东晋鼎足而立。
  这是桓温平生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军事行动,荆、襄、江、徐、兖、豫诸州悉数统一指挥。四月,桓温自率步骑五万,浩浩荡荡地出师,朝中文武百官都来送行,建康为之一空。六月,桓温军至金乡(今属山东济宁),凿巨野泽(其北部即后来的梁山泊)三百里,引汶水会清水入黄河,舳舻连绵数百里。
  晋军锐不可当,连连大败燕军,七月就进至枋头(魏晋南北朝时的军事要地,在今河南鹤壁),距离燕都邺城(今河北邯郸、河南安阳一带)已不过百余里。前燕君臣惶恐不安,做好了逃回辽东老巢的准备。
  然而,就是在枋头,桓温遭受了人生中最惨重的一次失败。九月,桓温焚毁船只,抛弃辎重,循陆路退军,燕军尾随追击,大破晋军,斩首三万余人;之后晋军又被前秦阻击,再损兵万余;最终,桓温只收拾得万把残卒,黯然南归。
  枋头之败,史书明言桓温当战不战,拖延日久,由夏人秋,补给线因航道水浅而断绝,晋军终究功亏一篑。此说固然言之成理,然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乃是兵家常识,以桓温的韬略,似乎不至于如此疏谬。而相关的一个历史细节更引入深思。
  史家孙盛著有记述两晋史事之《晋阳秋》,其中详载桓温枋头败绩。桓温读后懊恼,对孙盛之子说:“枋头确实失利了,但也不至于像你父亲说的那样啊。此史如若行世,你就担心你的家人去吧。”听到灭门的威胁,孙盛诸子大惧,哭泣着跪了一地,哀求老父看在儿孙百口的面子上对史书加以删改.不料孙盛大怒,坚决不动一字,还亲自誊抄了两本定稿寄到前燕存档。
  孙盛此举博得后世盛赞。不过,在史家的操守之外,孙盛的身份也令人怀疑。他出自太原孙氏,也是大世族的名士,清谈辩论超逸绝伦,连殷浩也颇感吃力。此外,他还因贪贿赃私,被桓温严肃处理过。因此,对于桓温之败,他是否有种病态的快感,甚至为此不惜杀身灭族?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早在桓温兵逼邺城、燕国危如累卵之时,一位前燕大臣就劝大家放宽心,因为桓温虽然气势汹汹,但一定成不了事:桓温是东晋权臣,“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定会背地里阻挠,坏他的事。
  孙盛无疑是不愿“温之得志”的诸“众”之一,他既是历史的记录者,又是历史的参与者。集运动员与裁判员的身份于一身,他必然会如实描述桓温的“不得志”,而朝臣们的“乖阻以败其事”却未必会一一揭破。
  真相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多少见不得天日的秘密就在孙盛们的快意书写中,与连接着前线与后方的河道一同枯涸,最终淤成了一地腥臭的泥淖。春水再生之时,天高云淡,了无痕迹。
  七
  东晋北伐之败,几乎可谓宿命。
  无论国土、户口、资源,甚至兵卒、武备,原本南不如北,北伐已是逆势仰攻,事倍功半。可东晋上下面临强敌,非但不能和衷共济,竟还自行分裂一——脉江水拦腰折断,江山本已只剩了半壁,却生生再被掰为建康、荆襄两爿,以致千年后,王夫之感叹,臣与君、相与将、东与西各自相离,这样还想孤军深入,与北方群雄争胜,“万不可得之数矣”!
  对于此弊,桓温当是深恶痛绝。他曾与幕僚吃饭,有人夹食蒸薤,薤头粘住筷子分不开,同桌诸人不仅不帮忙,反而哄笑。桓温怒斥:“同盘尚不相助,况复危难乎?”立即将他们统统免官。然而桓温有没有意识到,当年殷浩大败时,他自己不正是笑得最大声的人吗?
  东晋一百多年的盛衰,全都隐藏在了小小的一盘蒸薤当中。
  事不过三.经营北伐15年后,桓温已然迟暮。人生来日无多,胸中一股消磨不尽的英雄气,总归得寻个托放之处。他虎目流转,逐漸由北转向南,由外转向内:“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大丈夫在世,总得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怎能寂寂无闻,被人耻笑!
  长叹一声,桓温回过头来,顺着江流的方向,森冷地凝望着祥云笼罩的建康。他要取代东晋,谋篡君位,自己主事。
  桓温去世36年之后,又一支打着“晋”字旗号的军队从建康出发,溯淮人泗,浩浩荡荡向北挺进。
  这支北伐军的统帅便是后来东晋的终结者——刘裕。
  编辑/安楠
  @大快朵颐 当你毫不保留地信任一个人,最终只会有两种结果:他(她)不是你生命中的那个人,就是你生命中的一堂课。
  @你好我好 人生有两个阶段性问题:人为什么要上学?人为什么要上班?答案是:为了以后能上班,为了孩子能上学。
  @新领域 好脾气都是磨出来的,坏毛病都是惯出来的,爱挑事都是闲出来的。
  @你听我解释 无论一个公司有多好,每个员工都会产生几次“老子再也不干了,谁劝跟谁急”的念头,只不过有入睡一觉过去了,有人想不开离职了——然后换工作或者创业,然后继续抱怨,或被别人抱怨。
其他文献
今天又被丞相骂了,哭……收起回復
期刊
韩国夫人武顺和她的妹妹武则天一样国色天香,只是武则天嫁了当朝天子,而武顺早年嫁了一位大臣,生下一子一女后便早早寡居。  当时大唐后宫风云变幻,武则天的小公主刚死,王皇后失宠,与萧淑妃合计反攻,武则天正在着手废王皇后、除萧淑妃,后宫争宠如火如荼。恰在这时,集千万恩宠于一身的武则天又怀孕了。因担心在怀孕期间再生出变故,武则天便决定让姐姐武顺进宫,明里是让姐姐来照顾自己,实际上是想让姐姐帮自己看住李治。
布朗族的寨子里有一个老头,他有个怪毛病:只要一想到别人口渴,他自己就会难受。因此他在路边凿了一个石缸,每天挑一担水,倒进石缸里,让过路的人和鸟兽喝个痛快。  老头同孙女一起生活。这个小姑娘是个很认真的人。认真到什么程度?要是爷爷对她说:“我不在的时候,你要好好在家看门。”那她就会不眨眼地盯着门看,一直看到爷爷挑完水,把水倒进水缸,回到家为止。  这天爷爷回到家,感觉很累。因为挑水的路够长的,他得沿
游戏  正德元年(1506年)冬,黑暗湿冷的狱中,34岁的王守仁(王阳明)闭目趴在地上,咬着牙,却还是忍不住呻吟了一声。前几天,他刚被廷杖四十——午门就是刑场,石板上依次爬着几个人,棍棒乱飞,四十棍打下來,打得他们血肉横飞,昏死过去好几次,但他们骨头很硬,硬是没人呻吟一声。  昏迷几天后醒过来,王守仁才发现自己趴在地上,衣服上粘连着血肉,冷冰冰、硬邦邦的。他觉得身上有无数蚂蚁在咬,稍一动便撕心裂肺
1941年6月,德国以其“闪电”战术迅速攻人苏联境内。8月初,几十万名德军将列宁格勒团团围住,他们决定先用轰炸机群轰炸列宁格勒的军事目标,摧毁该城的防御体系,再以坦克集团实施地面突击,攻占该城。苏军获悉后,决定对重要目标实施伪装,却苦于没有理想的伪装方案。  一天清晨,苏联有位将军视察阵地时,偶然发现几只蝴蝶在花草丛中飞来飞去,时隐时现,令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将军深受启发,立即去找研究蝴蝶的专家
蔡元培是斯文学者,但为了救国尝试过各种武器;蔡元培是革命家,但在救国之路上也曾一腔热血遭误解……  我是暗杀团团长  20世纪初的中国,风云激荡,起义此起彼伏。可是革命起义耗资巨大,与之相比,暗杀是最经济实惠的手段。当时的革命党人大多热衷于暗杀。蔡元培是暗杀事业的积极倡导者,他精心组织了一个暗杀团体。  蔡元培是个有理想的暗杀大亨。他的第一个暗杀目标,就是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不过慈禧年事已高,八
张居正年满五旬的时候,邀请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前来祝寿。当天,大小官员都把家中的奇珍异宝拿出来,用礼盒装好,附上礼单,呈送到张府。  他们各自落座后,注意到了桌上已布置好的凉菜:它们形态各异,但似鸡非鸡,哪怕是吃过各种山珍海味的官员也未曾见过此等菜肴。原来,这是百鼠宴,据张居正自己说,吃了可以消灾避祸。鼠肉鲜美细嫩,大家吃得兴起,均夸首辅这次宴席真是别具匠心。  酒过三巡,数十名仆人又送上一道全鼠制作
总统装傻,破译密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破译了日本人的密码,获悉了日本在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一个记者获悉此情后,将其作为独家新闻刊登了出来。这一举动很可能促成日本人换密码并调整作战部署,但罗斯福总统来了个装傻之计,对这一泄密事件既不派人追查,也不兴师问罪。这则新闻虽被日军首脑看到,但见美国对此事件毫不追查,便误认为是美国在使用诈骗计,谎称美军破译日本密码。就这样,罗斯福骗过了日本人,日本
[1]  在我从火车站回到小城的路上,楼房越来越矮,青翠的树木越来越挺拔,直到那棵五个青年手拉手都几乎环抱不住的大树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时,我知道,我归根了。   这是一座奇妙的城市,她依山傍水,黄岐山是她手里牵着的孩子,榕江则是她飘飘的衣袂。榕江的一边,灯火辉煌,纸醉金迷,一派繁荣;而在北河滨,却有这么一块悠然淡雅之地,古建筑丝毫不逊色于隔岸——可谓是“一条河,两重天”,而我就生活在这座悠然淡雅的小
明朝名臣熊廷弼博学多才,通晓军事,是一位难得的文武通才。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后金势力逐渐兴起,对明朝辽东地区边防安全形成威胁。因此,朝廷任命熊廷弼为辽东巡按,负责辽东防务。  到任伊始,熊廷弼经过详细调研与考察,提出了简约而实用的保卫辽东战略:实内固外、以夷攻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一边紧急修建堡垒和城墙,构建坚固的防御工事;一边实行军屯,让军队在正常训练的同时,耕种农田以保军粮充足。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