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1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特性,分析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论述改变课程教学理念、建设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教学策略,以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校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121-02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作为学生形成相应社会意识的主要载体,在中职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实现科学的价值观念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大部分中职学校将其放到思政教育体系的关键位置。由于中职教育与高中教育并行,因此多数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具体内容和施教手段均与高中相似,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更是如此。然而,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与高中存在明显差异,中职学校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着重为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高中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和学科素养,使其形成更强的综合素质,着重提升学生的理论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鉴于此,中职学校需不断提升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明确教学目标,采取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构建更加高效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课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优化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育不受重视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属于德育类课程。而中职学校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德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甚至部分中职学校认为设置德育类课程没有必要。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德育类课程的课时可随意让给其他专业课程。在此背景下,学生也对德育类课程不够重视,仅将其作为专业课学习的间歇,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德育类课程学习中。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当前中职生源中农村学生的占比较大,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更多地追求经济收益,对学生的学习重视不足,導致学生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加上学生大都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容易对学习活动产生抵触情绪。更严重的是,学生中还存在一些“顽固”的潜力生,家长让其选择中职学校学习,目的仅在于使其不在社会中闲散游走,而将所有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中职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类问题,成为教师实施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障碍。
  二、优化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改变课程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规划和推进的指导思想,可以指导课程教学高效实施,同时也是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开展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时,需将教学理念的革新作为教改的重要任务,不断突破传统模式,消除传统教育理念中的不合理因素,形成以学生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即:更关注学科课程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将公民利益和市场经济等内容作为学科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载体,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和优势,丰富课程的实施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意识,提升政治素养。
  (二)建设课程资源
  1.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件内容
  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课件内容,如在教学“商品的交换与消费”内容时,教师可以着重介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情况,通过课件呈现实例对理论知识进行对应讲解,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如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列举棉花、番茄等地区特有的资源物品作为案例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
  2.建立试题资源库
  具体可结合当前的课程标准,重点强化学生的知识基础、应用能力和思想意识,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将国内和国际的重大事件作为试题内容,使试题储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题型以选择题和案例分析为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能力,答案则注重灵活性和开放性。
  3.设置第二课堂
  中职学校应主动发挥第二课堂的德育功能,拓展学生品德教育的途径,设置实践活动以凸显学生的核心地位。为了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学校应积极探索第二课堂的设置形式,如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先进的文化作品和资料、结合时政开展讲座、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或者鼓励学生自主创编报纸等。
  (三)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具体的案例,采用启发和引导等手段,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一是针对理论知识教学,教师围绕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实际生活理解教学内容,如在讲解“民主权利”时,教师可以列举消费者权益来引导学生掌握自我维权的途径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二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科知识,如讲授“服务型政府建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和了解政府人员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加深对服务型政府的认识。
  1.创设教学情境,为提效营造氛围
  实际上学生对多样化的生活更易产生兴趣,因此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能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较强,教师在具体规划教学活动时,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采取多样的、灵活的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个人收入与理财”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创设谈话情境:“学生如果没有个人收入,就不存在纳税行为是不是?”要求学生围绕问题集中交流,并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认识到:我们日常的购物行为,其实也是在纳税,不过并不是直接纳税,而是间接纳税。教师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可以降低教材内容的理解难度,有利于学生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进而更好地融会贯通。
  2.优化教学方式,为提效开辟途径   教学方式的使用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需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教学方式。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需结合教学目标,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经验水平,依据学校当前的教育条件来优化教学方式,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学“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内容时,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设置具体的案例内容,让学生准确把握学科理论知识,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以“某集团公司始终将创新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例,通过对具体事件和细节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唯有科技创新才能使企业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由此促使学生在适当的教学手段辅助下准确掌握教学内容,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优化教学方式,能够切实提升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创新作业形式,为提效提供保障
  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主要渠道。如果学生能够主动、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就能够保障课后复习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学生对课后作业毫无兴趣,就会在完成作业时以敷衍的心态处理,也就无法通过作业练习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后,教师要尽量丰富课后作业的设置形式,充分迎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为学生设计适合的问题和练习内容,促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完成练习,从而深刻理解并掌握学习內容。
  例如,在完成“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全面掌握我国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一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设置相应的复习内容,科学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二是教师应主动借鉴行业前沿的作业设置理念和形式,以创新的手段为学生设置新型的作业,不断激发学生探索和掌握学科内容的热情。创新的作业形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自主运用思维和潜能来高效完成作业,进而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达到课后作业练习的理想效果。
  (四)建设课程评价和考核体系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性较高,突出实用性价值,这便要求教师在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也需尽量倾向于其对形势变化的适应性。对此,教师需改变以往单纯以考试成绩为衡量依据的形式,使用更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结合中职学校的具体教学条件和大纲要求,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等评价形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价意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考核评价的综合结果由基础知识测验、过程性评价及活动性评价三部分构成,且各占相应的比例。首先,基础知识测验在整体评价结果中占比40%,主要通过试卷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进行测试。试卷题目可设单选、多选、判断及材料分析等多种题目类型,考试形式也可设置为开卷形式。其次,过程性评价占比40%,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态度、笔记、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为考核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占比需控制在20%以内。最后,活动性评价占比20%,主要对学生课后练习的信息搜集能力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综合上述三方面的评价内容提出全面的评价意见,促使学生全面且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而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提升。
  总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俊玲.在中职政治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引领中职德育教学[J].职业,2019(13).
  [2]韦映凡,蓝雪芬.微课资源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4).
  [3]张蓓蓓.“一带一路”视域下德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思考——以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
  (责编 罗汝君)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现状,提出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实施策略:夯实学生钢琴弹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
本文以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III卷的阅读理解题为例,结合题目设置特点,解析高考阅读理解真题解题方法,提出提高高三学生阅读理解备考效率的教学方法:明确高三复习阶段词汇教学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当代的语文教学中写作与阅读两者紧密相连.语文教学对当代小学生来说是接受母语教学的开始,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只
本文以《故都的秋》为例,论述散文教学的有效路径,提出解读标题、解读句子、解读意境、解读身世等策略,以揣摩作者情感、品知作者情感、体悟作者情感、深味作者情感,最大化发
【摘 要】本文基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课堂,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中华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 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117-02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向学生渗透我国优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素养培养未能融入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专业技能尚待提高、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素养培养措施:换岗实践,进行角色互换;多措并举,提高专业技能;建立可循环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 “双师型”教师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课堂存在的班额大、人数多导致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足够的语言实践机会的问题,提出以小组活动的课堂形式作为对应策略,论述精心选择话题、做好准备工作、找准话题的切入点、顾全个体与整体、落实操作规程和优化组合、确保活动评价标准恰当等做法,旨在有效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小组活动 话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
【摘 要】本文阐明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普通话教学的必要性,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的现状,提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普通话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127-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9 条规定“国家
本文以玉林市福绵高级中学为例,论述以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为核心的“五步教学法”的实施基础以及“课前自主学习—预习问题反馈—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展评点拨—当堂达标巩固”
【摘 要】本文阐明休闲体育产业的内涵,分析休闲体育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发展观念、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的策略,以促进休闲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关键词】休闲体育 发展问题 产业结构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155-02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了,对休闲和体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