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嶷墓志》书法艺术考略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ang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元嶷墓志》的形制及书法风格入手,结合墓主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研究之后可知,此墓志文字以楷字为主,字形多为扁平,波磔有隶意,为比较典型的北朝時期的隶楷书。探讨该墓志的书法风格,对研究东魏时期的楷书风格及书体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元嶷墓志》;东魏;书法艺术
  《元嶷墓志》(图1)高八十八厘米,宽八十八厘米,存界格,呈正方形,无纹饰,志文共三十五行,满行四十一字,共一千四百三十七字。墓志上主要记载了志主的生平及功绩。志主元嶷,字子宗,太和三年(479年)出生于河南洛阳,曾任北魏宗室大臣,屡次总管三军,数次出任地方长官,建立过许多功勋。东魏兴和二年(540年)逝世,东魏兴和三年(541年)二月十八日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之西漳水之北。《元嶷墓志》出土于河北临漳,现藏于河南张海书法艺术馆。该墓志文字以楷书为主,字形多为扁平,波磔有隶意,为比较典型的北朝时期的隶楷书。
  一、《元嶷墓志》文化内涵解读
  (一)墓志的历史文化背景
  志主元嶷生活在北魏和东魏年间。公元386年北魏正式建立政权,道武帝拓跋珪在位期间不断扩大疆土面积并完善职官制度,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但后期的北魏日渐衰落、腐朽。文成帝时期,北魏政权就出现了问题,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孝文帝改革官制,平定叛乱,推行汉化改革,并迁都洛阳。后来,在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元宏去世,太子元恪登基,国家政权又陷入混乱。后来孝明帝在位时期,其母胡太后扰乱朝政,使北魏政治更加腐朽。此时,尔朱氏势力趁机发动河阴之变,想要以此来控制北魏政权,后被晋州刺史高欢消灭。北魏最后的五位皇帝毫无建树,最后导致北魏灭亡。
  东魏政权建立初始,高欢掌管中央政权,在这期间土地兼并现象异常严重,民不聊生。与此同时,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愈加尖锐,元嶷为平定叛乱带兵出征。从墓志中可看出,元嶷一生多次总管三军,数次出任地方长官,功勋卓著。元嶷最开始担任侍御史,后转直阁将军,迁燕州刺史。之后又转任平西将军、西中郎将、卫尉卿,并且被授予使持节、都督西兖州诸军事、抚军将军、衮州刺史等官职。太昌年间,因为在平定王俸伯叛乱的战役中立下功绩,又被加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濮阳县开国伯,入为尚书仆射。东魏天平元年(535年),又被授予领军将军、尚书令的官职,后出任瀛洲诸军事、瀛洲刺史。
  (二)墓志主人及其家族成员
  志主元嶷,字子宗,早年被封为兖州刺史,在这期间王奉伯等人互相煽动谋反,元嶷弃城出走。诏令齐州刺史尉景和济州刺史蔡隽率州中将士前去讨伐。元嶷返回城中后,再次被授予官职,封为濮阳县伯。孝静帝时期,元嶷调任尚书令,代理吏部。去世时任职瀛州刺史,追赠司徒公,谥号靖懿。
  《魏书卷十五·列传第三·昭成子孙》中提到,元嶷的曾祖父为常山康王,他是常山王拓跋遵之子。拓跋寿鸠为昭成帝之子,而常山王是寿鸠之子,所以元嶷是昭成帝的第六代孙。
  元嶷高祖父常山王拓跋遵,相传其年轻时非常勇猛,不拘小节,在道武帝时,被授予略阳公的爵位。太元二十年(395年)燕军首领慕容宝攻魏失败之后连夜撤退,拓跋遵率领七万骑兵阻断他的退路,追击燕军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之后,拓跋遵率军攻陷中山,官拜尚书左仆射,后来又被加封为侍中,驻守渤海。拓跋遵到达博陵时,渤海盗贼兴起,他因讨伐平定盗贼有功,被迁为州牧,获封常山王。拓跋遵好酒,天赐四年(407年),因醉酒对太原公主失礼,被赐死,最后以庶人的规制入葬。元嶷的祖父为拓跋德,获封河间公,曾任镇南将军,去世后追赠曹州刺史。他的父亲元悝,任职颖川太守和光州刺史,死后谥号为恭(表1)。
  二、《元嶷墓志》书法风格研究
  从北魏时期开始,写墓志就是当时丧葬礼仪的重要部分。东魏时期,社会频频爆发战争,民不聊生,百姓崇尚道教和佛教,希望可以通过求神拜佛脱离苦海,摆脱战争。在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后,百姓开始推崇儒家文化,墓志书法也由平城时期的略显飞扬向更为规范雅致的方向发展,书法艺术更加成熟。
  《元嶷墓志》刊刻于东魏时期,但从北魏分裂出来后,东魏仅仅存在了十七年,其绝大多数文化是从北魏继承过来,东魏时期的楷书也大都延续了北魏洛阳体风格,但东魏是隶书由“隐”至“显”的转折期,也是隶书的复兴时期,所以出现了大量的隶楷体。《元嶷墓志》就是这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元嶷墓志》继承了北魏时期洛阳体雄浑之势的同时,还加入了宽博平正的风格,可以用“平划宽结”来概括东魏楷书的特点。《元嶷墓志》在章法上整齐划一,布局工整,在结体上以楷书为主调掺有隶书笔意,取字宽博方正、平划宽结。字形较为扁阔,中宫宽舒,用笔方圆皆施,常以藏锋起笔,横笔平直出捺,显现出爽利、清秀之感,可以说是东魏时期刊刻较为成功的墓志。当时墓志的刊刻者分为书手和刻手,元嶷为皇室子孙,家世显赫,所以书手和刻手并佳,其墓志刀传笔意,甚至只见笔墨,无见刀刻雕凿之痕。
  通过观察比较,《元嶷墓志》的风格与同时代刊刻的《张略墓志》比较相近。《张略墓志》刊刻于东魏兴和三年(541年),于近年出土。该墓志字口清晰完整,高四十四厘米,宽四十四厘米,志文约二十三行,满行二十三字,共计四百二十一字。《张略墓志》结体宽博平正,气韵含蓄和雅,比常见的北朝墓志字体要温厚一些,在整体上展现出化欹侧为平正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将《元嶷墓志》(图2)与《张略墓志》(图3)归为一脉。二者虽有差异,但笔法、结字上相似程度较高。
  不同点:《元嶷墓志》用笔更加整饬,很多字形宽博平正,书法风格险峻中含文雅娴静之气,楷书中隶意更浓,字形结构上隶书波磔笔画更为明显。而《张略墓志》书法风格含蓄和雅,用笔提按明显,虽留有隶意但不甚明显,相对而言更加内敛,书法风格平正典雅。
  相同点:章法上,二者均为楷书章法,排列整齐;字形上,当二者出现相同的字时,这些字的笔法、结构都有极为相似的部分;用笔上,二者都运用了大量方笔、切笔;风格上,二者都有很多字带有明显的隶书笔意,符合东魏年间的隶楷书风。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撰写者受当时书风的影响不同。
  虽然北魏时期“斜划紧结”的洛阳体楷书在东魏影响深远,但是东魏的碑刻没有沿其旧体,而是在隶书复兴的潮流下,将“斜划紧结”改为“平划宽结”,结体宽博平正,更为优雅。
  三、结语
  通过分析《元嶷墓志》的书法风格,可以看出北魏后期“斜划紧结”的洛阳体楷书已蔚然成风,各地的碑志、造像记上的楷书都采用此种风格。到了东魏时期,受到隶书复兴的影响,书法风格由“斜划紧结”变为“平划宽结”,这些楷书横笔平直,撇捺开张,字形扁阔,隶意大显,在继承北魏时期书法风格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符合时代潮流的创新。
  通过对《元嶷墓志》书法风格的分析,笔者的书法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提高。东魏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在书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东魏墓志书风受益于著名的洛阳体楷书,是对洛阳体楷书学习、继承与创新的结果。我们在学习楷书时未尝不可从墓志书法中汲取一些有益的营养,借鉴墓志书法的风格特点,结合自己的感悟、见解,挥洒出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和书法韵味。书法想要自成一家,必须建立在学习古人书法的基础之上,临古人帖,拜古人为师,用心体会古人书法的奥妙之所在,取诸家之长,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书法道路。
  参考文献:
  [1]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赵超.古代墓志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3]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美术教育活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高校教育活动中,加强传统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当前的高校传统美术教育活动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影响,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须解决。基于此,针对高校传统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加强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促进高校传统美术教育活动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艺术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艺术专业从业者有过关的专业水平,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高校美术教育是为社会文化艺术产业培养和提供人才的最主要场所,其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十分不利于高校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就高校美术教育中艺术创作导向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思考。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艺术创作;多元化人才  
期刊
摘 要:河北的水彩画创作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水彩画家,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河北的水彩画一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但是,近些年来,河北的水彩画发展处于相对低迷的阶段,相较于其他省份有所落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水彩画人才培养相对滞后,水彩画创作与人才培养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得创新人才缺失。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领下,如何利用北京与天津的水彩画教育资源,使京津冀教
期刊
摘 要:随着当前艺术多元化发展,美术写生教学作为高校美术课程的重点,如果依然依赖于传统具象写生实践,忽视地域性特点,必然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为了能够使美术专业学生对绘画语言系统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了解,高校美术写生教学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深化实践,充分利用各区域特点、文化、流派、风格等优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再创造。为促进高校美术写生教学质量的提升,重点针对地域性在高校美术写生教学中的创新与
期刊
摘 要: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是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漫长历史沉淀和发展形成的璀璨夺目的艺术瑰宝。在当今社会中,高校美术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肩负着高校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和素质培养的重任。同时,美术的呈现形式和内容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孕育出的美术都有其不同的、独特的精神表达。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基,把美术教学和民族文
期刊
摘 要: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教学改革是高校艺术专业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价值。面对时代的发展与需求,从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入手,分别将综合材料绘画与科研项目、思政育人、电脑设计与制作以及产业发展等方向相结合来研究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的改革路径,拓展该课程教学的新领域和新视野。  关键词:综合材料绘画;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
期刊
摘 要:2015年,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输出“双创”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美术专业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审美素养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基于“双创”背景,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美术课程体系、
期刊
摘 要:毕业创作是师范类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四年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一个总结与检验,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创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实现从学习理论到创新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现在国内各大高校的美术学专业的毕业创作课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矛盾,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等,导致学生的毕业创作水平较低,刚需综合素质能力不高。要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让毕业创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近代社会的产物。从封闭的精英主义到以收藏为主的权力展示,当今博物馆已慢慢转变为以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为主要部分的机构。美术博物馆作为博物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应该被重视起来。但是受美术博物馆自身特殊性质的影响,其在公共教育领域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当今美术博物馆产生问题的原因,对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美术博物馆;艺术教育;娱乐化  “白立方”这一说法来自奥多尔蒂
期刊
摘 要:由于数字影像是独立学院当下美术教育实习中一种重要的载体与媒介,分析其在美术教育实习中的意义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影像可以修补传统教育实习方式的弊端,是美术教育实习历程的自我见证,是美术教育交流研讨的依据。基于此,提出数字影像在独立学院美术教育实习中的三种应用方式:一是教育实习的影像记录,二是实习资料的数字储存,三是培养师范生“四支笔”能力的辅助工具。  关键词:数字影像;独立学院;美术教育实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