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央行独立性是经济政策研究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而独立性的度量问题又是重中之重,由于中央银行测度中会牵涉到众多因素,导致度量方法的选取存在不同的观点;围绕着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诸多争论。文章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研究以下两个问题: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测度方法;独立性与通胀的关系。结论认为目前在我国通货膨胀与央行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LS测度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独立性测度;通货膨胀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金融自由化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中国要想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必须加快金融自由化的进程。而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的管控者,不仅具有調控宏观经济的功能,还承担着对国内金融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因此央行是否独立是一个国家金融自由化程度的风向标,由于主观变量较多,且涉及许多难以量化的指标,因此如何量化央行独立性又是其中的难点,现阶段我国的研究多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缺乏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测度体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测度问题,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来建立一套完整的测度体系。
央行独立性与通胀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至今仍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大部分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即央行独立程度越高,通胀率越低,反之亦然,但很多学者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这种关系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并认为央行独立性与通胀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而通货膨胀会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若未能有效控制,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进一步研究央行独立性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测度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度量,由于涉及较多变量,变量的选择与样本数据的选取会对研究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因而成为独立性问题研究的难点。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GMT、BP、DF、CWN、ES、LS 和 MA指标对央行独立性进行测度。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数测度
张旭(2002)认为发达国家的测度体系是建立在对其法律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国家不易采用适用于发达国家的LL指数和立法指数,建议工业欠发达国家采用政治变动指数和官员换任频率,LS指数对于经济欠发达和转轨制国家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也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而TOR指标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立法总指数的不足,因此将各种指数综合起来可信度会更高;纪晴(2009)认为GMT指标将权数选择舍弃,因此极大地降低了主观性,但由于操作过于简单,必然会降低最终结果的说服力;LS指数在分析中放弃了对央行权力结构的考察,重点强调中央银行政治和目标的独立性,这对于研究处于起始阶段的央行具有现实性;与经济欠发达国家的DF、SIB指数和工业化国家的CMT指数相比,TOR指数的计算最为简便,能够较好地反映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但该法难以反映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变量;任碧云(2011)认为单独的指标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缺陷,因此将CWN、LS和 MA指标进行综合,建立起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
(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适用不同方法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差异,方芳(2011)相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适用方法,工业化国家使用最广泛的是GMT分析方法;LS指数适用于转轨制国家;DF法主要强调央行的操作与目标的独立性,TOR(央行官员换任频率)和POL(政治变动指数)是测度发展中国家央行独立性的两种主要指标;陈丹(2008)指出在测度央行独立性的众多指标中,GMT法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会出现实际值弱于测度值的情况,因而只适用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CWN法也适用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但测度结果往往会出现偏差。LS法对政治独立性的关注,使得LS法更加适宜经济转型国家,虽然TOR法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但TOR法过只不过是央行行长任期平均数的倒数,也不适宜用来度量发展中国家央行的独立性,LS法对转轨制国家的度量准确性更高。
(三)转型国家的测度指数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现在已经到了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转型的节点,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测度指数,高远,王世磊(2005)通过对独立性内涵的界定,汇总计算出符合我国情况的CBI指数,认为Maliszewski法打破了过去的划分框架, 增加了对货币委员会职能与结构的考察,强调对央行信用约束的度量,而经济转型国家往往存在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认为该法对转轨制国家意义重大;谭燕(2008)认为GMT和CWN指数适合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但是却各有缺陷,因此采用改进的GMT和CWN指数来测度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而李胜兰(2008)认为转轨制国家情况会比较特殊,因此采用常规方法是行不通的,WM指数考虑了转轨制国家的特殊情况,因而此法比LS指数更好;但黄蓓(2012)却认为LS法更适合于经济转轨制国家,但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建议将LS、CWN和MA指标综合来进行检验。
三、央行独立性与通胀的关系
央行独立性与通胀之间的关系一致是现代金融领域中颇具争议的问题,诸多经济学家都围绕着二者负相关这一假设进行研究,但至今仍未形成一致的结论。
(一)央行独立性与通胀负相关
任碧云(2011)认为加强央行的独立性有助于抑制通胀,固定资产投资率额越大,通货膨胀率越高,因而应该用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来抑制基尼系数的增加,而且应该加强央行的独立性,抑制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而带来的通货膨胀;王茜(2013)持一致的观点,并认为虽然央行独立性与通胀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但中央银行独立性能够多大程度上缓解通货膨胀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就目前经济形势来看,提高央行独立性对于减缓物价上涨压力是十分有效的,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刘丽巍等(2008)通过对我国1984~2006年通货膨胀率和央行独立系数的观察,认为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因此要想在长期中稳定物价,提高央行的独立性是必要的;二者之间的关系能持续多久也是学者关注的重点,郑雅雯(2016)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短期内中国央行独立性与通膨之间存反向变动关系,但是在长期影响下将会消失,因此央行独立性不能够解释长期通货膨胀的原因。 (二)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率无明显关系
不少学者持相反的观点,杨新松,李明扬(2004)指出中央银行的制度安排是由合约规定的,央行独立性是内生的,与通货膨胀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但是由于央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因而也会间接地影响通胀率;曹强(2014)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并认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长期关系,以降低通胀为目的而提高央行独立性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但为了稳定经济,改进央行独立性还是有必要的;张莉(2005)认为在评价某國央行独立性程度时,CBI指数仅能作为其中的一个参考因素,因此凡是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绝对关系的观点都很难被广泛接受;李胜兰,贾茜(2008)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认为央行独立性较低时,政府为了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可能会选择通过央行来透支货币,从而导致通货膨胀,但作者认为收入不平等是高通胀的根本原因。
很多学者也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分析引发通货膨胀的真实原因,易志强(2008)认为很多因素都会影响通胀率,比如预算赤字或高就业目标,因此只是一味强调提高央行独立性来治理通胀率不光成本高昂,而且也治标而不治本。尹继志(2008)认为我国前几次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都与政治周期有关,地方政府换届后,为了取得政绩而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因而造成货币的大量流通,导致通货膨胀;张文路,李青(2007)认为生产初期央行会以稳定物价为目标,因此预期通胀率为零,但是随着通货膨胀预期的改变,央行的货币政策也会跟着改变,也就是说政府的行为存在“动态不一致性”。
四、结论
(一)改进的LS法更适合我国
LS指标更适合于经济转轨国家央行独立性测度,TOR指数同样也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央行独立性的测度,且与其他指标的原理相似,都是根据不同的法律和制度规定,对不同的项目给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进行对比研究,但是不同国家法律的解释力度和实施情况差别巨大,因此进行解释的时候会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转轨国家,工业化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LS和TOR指标都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虽然TOR指数所采用的方法计算较为便捷,但其优点也是其缺点,因为TOR指标难以对央行独立性进行全面的评判,因为它只是一项单独的指标,因此LS法在我国有更强的实用性,但是LS指数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因此建议将改进的LS指数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目前很多学者认为央行独立性与通胀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因而建议大力提高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而且应该通过避免政府的干预来降低通胀的幅度。但也有不少学者对这种关系提出质疑,认为即使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也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一定有必然的联系,高通货膨胀率有可能不是央行独立性较低而引起的,而是第三方因素导致的,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央行的独立性较低,那么国家就对各种政策具有较强的决定力,因此能够制定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率,因而通胀率反而会更低,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来研究央行独立性与通胀率之间的关系,但现在学界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三)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测度方法
对于中央银行的测度,无论是测度体系还是权数的设置,我国现有文献大多是照搬国外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已经在很多国家经过检验,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但由于我国国情具有特殊性,会导致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测度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因此在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度时,应该加入符合我国情况的变量,或是重新研究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测度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测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旭.多重视角下的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测度[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03).
[2]纪晴.基于LS指标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测度[J].知识经济,2009(10).
[3]任碧云,黄蓓,杨雪梅.我国央行相对独立性的测度与通货膨胀关系[J].上海金融,2011(06).
[4]张莉.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
[5]方芳.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1.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独立性测度;通货膨胀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金融自由化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中国要想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必须加快金融自由化的进程。而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的管控者,不仅具有調控宏观经济的功能,还承担着对国内金融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因此央行是否独立是一个国家金融自由化程度的风向标,由于主观变量较多,且涉及许多难以量化的指标,因此如何量化央行独立性又是其中的难点,现阶段我国的研究多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缺乏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测度体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测度问题,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来建立一套完整的测度体系。
央行独立性与通胀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至今仍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大部分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即央行独立程度越高,通胀率越低,反之亦然,但很多学者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这种关系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并认为央行独立性与通胀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而通货膨胀会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若未能有效控制,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进一步研究央行独立性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测度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度量,由于涉及较多变量,变量的选择与样本数据的选取会对研究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因而成为独立性问题研究的难点。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GMT、BP、DF、CWN、ES、LS 和 MA指标对央行独立性进行测度。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数测度
张旭(2002)认为发达国家的测度体系是建立在对其法律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国家不易采用适用于发达国家的LL指数和立法指数,建议工业欠发达国家采用政治变动指数和官员换任频率,LS指数对于经济欠发达和转轨制国家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也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而TOR指标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立法总指数的不足,因此将各种指数综合起来可信度会更高;纪晴(2009)认为GMT指标将权数选择舍弃,因此极大地降低了主观性,但由于操作过于简单,必然会降低最终结果的说服力;LS指数在分析中放弃了对央行权力结构的考察,重点强调中央银行政治和目标的独立性,这对于研究处于起始阶段的央行具有现实性;与经济欠发达国家的DF、SIB指数和工业化国家的CMT指数相比,TOR指数的计算最为简便,能够较好地反映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但该法难以反映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变量;任碧云(2011)认为单独的指标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缺陷,因此将CWN、LS和 MA指标进行综合,建立起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
(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适用不同方法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差异,方芳(2011)相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适用方法,工业化国家使用最广泛的是GMT分析方法;LS指数适用于转轨制国家;DF法主要强调央行的操作与目标的独立性,TOR(央行官员换任频率)和POL(政治变动指数)是测度发展中国家央行独立性的两种主要指标;陈丹(2008)指出在测度央行独立性的众多指标中,GMT法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会出现实际值弱于测度值的情况,因而只适用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CWN法也适用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但测度结果往往会出现偏差。LS法对政治独立性的关注,使得LS法更加适宜经济转型国家,虽然TOR法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但TOR法过只不过是央行行长任期平均数的倒数,也不适宜用来度量发展中国家央行的独立性,LS法对转轨制国家的度量准确性更高。
(三)转型国家的测度指数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现在已经到了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转型的节点,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测度指数,高远,王世磊(2005)通过对独立性内涵的界定,汇总计算出符合我国情况的CBI指数,认为Maliszewski法打破了过去的划分框架, 增加了对货币委员会职能与结构的考察,强调对央行信用约束的度量,而经济转型国家往往存在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认为该法对转轨制国家意义重大;谭燕(2008)认为GMT和CWN指数适合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但是却各有缺陷,因此采用改进的GMT和CWN指数来测度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而李胜兰(2008)认为转轨制国家情况会比较特殊,因此采用常规方法是行不通的,WM指数考虑了转轨制国家的特殊情况,因而此法比LS指数更好;但黄蓓(2012)却认为LS法更适合于经济转轨制国家,但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建议将LS、CWN和MA指标综合来进行检验。
三、央行独立性与通胀的关系
央行独立性与通胀之间的关系一致是现代金融领域中颇具争议的问题,诸多经济学家都围绕着二者负相关这一假设进行研究,但至今仍未形成一致的结论。
(一)央行独立性与通胀负相关
任碧云(2011)认为加强央行的独立性有助于抑制通胀,固定资产投资率额越大,通货膨胀率越高,因而应该用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来抑制基尼系数的增加,而且应该加强央行的独立性,抑制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而带来的通货膨胀;王茜(2013)持一致的观点,并认为虽然央行独立性与通胀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但中央银行独立性能够多大程度上缓解通货膨胀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就目前经济形势来看,提高央行独立性对于减缓物价上涨压力是十分有效的,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刘丽巍等(2008)通过对我国1984~2006年通货膨胀率和央行独立系数的观察,认为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因此要想在长期中稳定物价,提高央行的独立性是必要的;二者之间的关系能持续多久也是学者关注的重点,郑雅雯(2016)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短期内中国央行独立性与通膨之间存反向变动关系,但是在长期影响下将会消失,因此央行独立性不能够解释长期通货膨胀的原因。 (二)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率无明显关系
不少学者持相反的观点,杨新松,李明扬(2004)指出中央银行的制度安排是由合约规定的,央行独立性是内生的,与通货膨胀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但是由于央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因而也会间接地影响通胀率;曹强(2014)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并认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长期关系,以降低通胀为目的而提高央行独立性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但为了稳定经济,改进央行独立性还是有必要的;张莉(2005)认为在评价某國央行独立性程度时,CBI指数仅能作为其中的一个参考因素,因此凡是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绝对关系的观点都很难被广泛接受;李胜兰,贾茜(2008)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认为央行独立性较低时,政府为了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可能会选择通过央行来透支货币,从而导致通货膨胀,但作者认为收入不平等是高通胀的根本原因。
很多学者也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分析引发通货膨胀的真实原因,易志强(2008)认为很多因素都会影响通胀率,比如预算赤字或高就业目标,因此只是一味强调提高央行独立性来治理通胀率不光成本高昂,而且也治标而不治本。尹继志(2008)认为我国前几次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都与政治周期有关,地方政府换届后,为了取得政绩而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因而造成货币的大量流通,导致通货膨胀;张文路,李青(2007)认为生产初期央行会以稳定物价为目标,因此预期通胀率为零,但是随着通货膨胀预期的改变,央行的货币政策也会跟着改变,也就是说政府的行为存在“动态不一致性”。
四、结论
(一)改进的LS法更适合我国
LS指标更适合于经济转轨国家央行独立性测度,TOR指数同样也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央行独立性的测度,且与其他指标的原理相似,都是根据不同的法律和制度规定,对不同的项目给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进行对比研究,但是不同国家法律的解释力度和实施情况差别巨大,因此进行解释的时候会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转轨国家,工业化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LS和TOR指标都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虽然TOR指数所采用的方法计算较为便捷,但其优点也是其缺点,因为TOR指标难以对央行独立性进行全面的评判,因为它只是一项单独的指标,因此LS法在我国有更强的实用性,但是LS指数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因此建议将改进的LS指数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目前很多学者认为央行独立性与通胀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因而建议大力提高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而且应该通过避免政府的干预来降低通胀的幅度。但也有不少学者对这种关系提出质疑,认为即使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也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一定有必然的联系,高通货膨胀率有可能不是央行独立性较低而引起的,而是第三方因素导致的,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央行的独立性较低,那么国家就对各种政策具有较强的决定力,因此能够制定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率,因而通胀率反而会更低,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来研究央行独立性与通胀率之间的关系,但现在学界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三)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测度方法
对于中央银行的测度,无论是测度体系还是权数的设置,我国现有文献大多是照搬国外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已经在很多国家经过检验,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但由于我国国情具有特殊性,会导致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测度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因此在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度时,应该加入符合我国情况的变量,或是重新研究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测度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测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旭.多重视角下的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测度[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03).
[2]纪晴.基于LS指标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测度[J].知识经济,2009(10).
[3]任碧云,黄蓓,杨雪梅.我国央行相对独立性的测度与通货膨胀关系[J].上海金融,2011(06).
[4]张莉.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
[5]方芳.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1.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