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思维,奋起直追拓展思维,奋起直追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1987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受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高中数学传统课堂教学并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只是通过长期做题形成条件反射性解题思路.然而,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求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采用分析、对比、演绎、总结归纳等思维方式进行准确判断或推论,从而提升学生掌握事物的基本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是高中数学教学主要目的之一.下面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新课改的目标创新教学手段.同时,还必须注重对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题海战术”被老师广为提倡,导致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式.在面对“题海”的问题时,学生能做到对答如流,一旦涉及“题海”所没有覆盖到的新内容时,学生便会手足无措.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教师应注重学生个体需求以及个性的培养.因此,为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应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放到首位.
  (二)社会发展的必然
  数学来源于现实日常生活中,并与之关系密切.学生只有具备了数学思维能力才能顺利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并为日常生活提供帮助.其中,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学生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做到触类旁通.拥有数学思维能力,才能让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上做到游刃有余,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理解概念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使其了解数学的概念.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使数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更让学生感觉数学枯燥无味,不仅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还降低了课堂的效率,并且让学生的思维产生定式,不利于将来的发展.时代在进步,数学中的同一概念也随着时代进步而较之以前有了一定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中的数学概念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探讨同一概念的不同理念与发展过程.使其明确概念是如何发展的,助其掌握新的概念,以至于能更好地理解新知识与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狭隘的思维变得宽阔,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将知识体系重新建立,继而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提供帮助.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时,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动态演示细胞分裂的实例,引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初步建立起指数函数的概念.
  (二)培养学生抽象性思维
  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是高中数学的特点,学生理解与解答也需要借助自己的抽象思维.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的方面.为方便学生掌握对知识的运用、理解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形成解题思路,从而自主利用合适的方式解题.高中数学中,涉及抽象思维的很多,也给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难度.例如:集合是拥有同类性质的数学组合,通过简单的统计很容易便能掌握其相关的内容,相对也比较简单,但是高中数学就有许多复杂的地方,并且需要借助典型例题才能总结出知识.高中教师在课堂中只能对学生进行集合相关知识的讲解,真正的练习还是需要学生在课后开展.
  比如在讲解集合确定性这种集合的性质时,将“初二六班的全班同学”当作集合,并且将之命名为B,元素要包含在B集合内,再将每名学生都当作集合中的元素.这样学生就能很清楚直观地理解,但是老师不能讲解每个问题都采用这种方法,最终还是要将重点放到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自我转化能力上来,让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后讲解给全班同学,其他同学在其基础上进行补充或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借此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数学教材研究透彻,并挖掘出教材中的提问素材,借此引导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时,老师可以设置下列问题:1.已知在△ABC中,c=10,∠A=45°,∠C=30°,求a,b和∠B;2.在△ABC中,b=3,∠B=60°,c=1,求a和∠A,∠C.在这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借此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另外,教师还应将问题巧妙地设置在教学活动中,借助教材中模糊的定义来引导学生发问,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点.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模式一样教给学生统一的解题思路,应跳出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做到答题灵活多变,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这种创新模式下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还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切入,以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并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总是将两种函数图形记混淆.但却有一部分同学记忆相当牢固,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同学将之学习方法传授给其他同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并让学生掌握一些小窍门帮助其记忆,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老师表扬的同学也会因自己的创新思维得到了认可而增强了其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拓展学习思维,并使他们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四)根据教材逐渐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因新知识与原本知识体系之间存在差异,继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效果.学生也会因区分能力不同而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通过研究人类思维可以得出,人类思维主要是通过推理问题和判断问题而形成对概念的定义,解决事情的能力也是通过概念定义的思维能力所决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强行向学生灌输概念而产生定式,继而无法让数学概念展开.而是应利用阐述概念,让学生主动去理解,并启发学生根据其思维方向进行拓展,提高其能力的同时让问题得以解决.这也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并剖析概念结构,将之与传统概念相比较.引导学生对新概念创新的关注,并区分旧概念,将两者准确进行划分,同时注重新旧知识的延伸与局限.教师应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方向发生改变.不局限于教材中的硬性概念,是指能灵活地理解与运用概念.
  结论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转变数学思维,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目标.因此,便需要抛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硬性教材讲解与题海战术,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主动思维得到拓展,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高圣清.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构建与培养[J].数学通报,2005,44(6):14-15.
  [2] 杨俊灼.思想是万物伟大的杠杆——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1(13):126.
其他文献
从特殊化、极限化到一般通法的思考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小组协作、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为终身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成果的综合体现,它是学科精髓. 数学概念课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且新课改中也明确规定,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概念教学.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有限,外加数学教师的思维惰性和惯性,仍旧沿
【摘要】 学习主体在探析实践活动中,需要树立自觉思考、能动探究、自主思维的数学探析意识和数学学习技能. 数学探索能力是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能力组成部分,也是教者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文作者对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探索能力;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學习活动,需要学习对象进行艰辛的动手操作和认真的思索辨析等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活动,
【摘要】二次根式历来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新修订的初中《代数》第三册,虽然降低了教学要求,但是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要比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仍有一定的困难在等着,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如:对概念理解不够深透、特点不明确、忽视了限制条件、化简思路不开阔不灵活、解题思路不清晰、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等等.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二次根式这部分内容时,简单直接的内容
【摘要】 估算教学被动地跟着教材走,大部分学生虽然能进行简单的估算,但估算意识还是相当淡薄,主动进行估算的习惯远未形成. 经常是题目里有“大约”二字则一律估算,没有“大约”二字就一概不估算. 如果仅仅依赖教材编排的估算内容,还是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并使之养成估算习惯的. 我们需要努力挖掘教材和生活中隐含的估算题材,把“简单”的内容上“复杂”,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展低年级估算教学.  【关键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1,82页“笔算除法”一课,是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材通过例1、例2分不同图书的两个情境,把笔算除法教学放置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通过摆小棒、分方格突破难点——确定商的位置.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以及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估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我校教研组确定此课为集体备课、磨课的内容.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非被动的接受. 是个体利用已有的认识结构,对外界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建构自己知识意义的过程. 这表明学生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对学习内容的有效认同和学习过程的有效参与上. 事实也同时表明:学生在课内对学习的有效参与程度往往是造成个体间学习成绩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参与呢?现结合数学课堂教学从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看法
【摘要】本文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必修2(B版)2.2.2节“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节的课例习题教学设计阐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站在学科总体目标的高度,结合学情提炼与梳理教材,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才能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才能更好地提升了自己运用教材的能力.  【关键词】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将教材
从数学建模角度看单独二孩政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探究的过程,才能更好地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探究式的教学中来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需要教师课堂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也问题引导.本文将结合苏科版八上活动课程中的“勾股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