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茶馆(外一篇)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pw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偶尔逛街看到大街小巷中一些大大小小的、装修讲究环境幽雅的“茶室”、“茶座”,我不禁联想起记忆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大理古城的那几家古朴雅致的茶馆或茶社(按照当地习俗,应叫“茶铺”)来。
   我童年时曾跟随进城赶街的外公多次进过那几个茶馆,对它们还保留着一些较深的印象——记得常去的有古城复兴路上四牌坊和鱼市口这两处的茶馆,与现在这些装饰华丽环境优美的、其环境氛围更具现代酒吧和咖啡屋之类异域情调的茶室相比,按时下的话说,只能叫“大众茶社”。跑堂和烧茶倒水的伙计也以老头、老太太为多,兼顾卖上一点炒葵花籽、南瓜籽之类的零食和糕点,其大概景况颇有些类似小说《红岩》中描写及同题材影视作品中再现的许云峰与李敬原秘密接头的重庆一带的茶馆,室内茶桌不多,室外一树树山茶花、杜鹃花次第盛开,缅桂花、栀子花芬芳萦绕,夹杂着股股浓郁的烤茶香和草烟味,浓荫如盖、花香鸟语的庭院中茶桌较多,几乎清一色都是础石(大理石)搭成的矮桌面,周围摆放着一张张由木头架子挂上麻布片做成的能够收放自如的简易躺椅,而今大理古城杨家花园、赵家花园等老式茶馆还保留着这样的设施,但也许是如今人们的休闲方式改变和过多分流等等原因,来这些场所休闲品茗的毕竟不多,生意状况和环境气氛也已大不如前。
  


   记得过去的茶馆常常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辛勤劳作、忙碌了十天半月的人们,借来赶街销售农副产品、购买农具和生产生活必需品之际,忙里偷闲花上几分至几毛钱来“蹲”(时下的说法叫“泡”)上一两个时辰的茶馆,品上几盅“盖碗茶”,嗑几颗炒瓜籽、炒葵花,打打牌、下下棋,吹吹牛、聊聊天,是一种苦中作乐的难得快乐、忙碌中难得的潇洒,记忆中有的人还玩着一种比一般的扑克牌稍长而窄的牌,据说是叫“撮牌”,如今也似乎难得见到了。在茶馆里短暂休息消遣一阵后,养够了气、歇足了劲的人们,又纷纷背负起一背背轻轻重重的箩箩筐筐,肩负起生活的一挑挑重担,奔忙向各自的乡间荒野田园地畴去为生计劳碌奔波……
   而今,或许是休闲歇息的方式呈现多样化、多元化,似乎来此类休闲场所歇息的人已不多见,因而旧时这样的茶馆慢慢地在萎缩、蜕变,以至销声匿迹,并取而代之一处处装修考究新颖时髦的高桌高椅的茶室、酒吧、水吧、咖啡厅之类,光顾的宾客也自然以追赶时髦的时尚青年男女居多,趣味也必然与过去的茶馆大相径庭,想必如今上点年纪的人、尤其是来自田园乡野的劳碌者们是不大可能也不大愿意进入这样的场所去消遣的,那样的门脸总是与他们有一种格格不人的感觉。从我个人的情感取向来说,我似乎也更喜好和怀念大理古城那种渐渐远去的旧时茶馆,那种夹杂着烤茶香和浓烈旱烟味的大众化、平民化环境氛围……
  
  大理的大青树
  
  我的家乡大理一带的白族村庄中,每个村庄或多或少都有高大醒目浓荫如盖的大榕树,有的村子有几棵,多数村子有两棵,至少也有一棵。这一株株遍布大理坝子乡村的大树,被白族人民称作“大青树”、“万年青”和“风水树”,它们是白族村庄的标志之一,也是大理一带城乡村落和寺院园林的风景树。
   这些或独树一帜,或成对而立,或擎天傲立于村口,或悠然坐落于村中的忠厚长者,以其粗壮苍劲的躯干、枝叶浓密如巨伞的树冠,年年岁岁守望着村庄的月升日出,风风雨雨中荫护和遮挡着乡亲的炎凉寒暑。一蓬蓬遮天蔽日的浓荫之下,便是白族乡亲老老少少休闲小憩纳凉避暑和聊天聚会的场所,也曾是我童年时光与小伙伴们常常游乐戏耍捉迷藏的地方。我曾在一首命题为《大青树》的诗中写道:“村里最老的老祖父/小鸟和风都来栖落枝头/身旁总是围满孩童的嬉戏和闲游/粗糙的肌肤宽厚地/摩搓着孩子们稚嫩的手足/有时高高的枝头/举一把把红红的酸涩浆果/把孩子们贪婪的涎水和眼珠引诱挑逗……/迎送无尽春去秋来月升日出/看淡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冬寒夏暑/世事沧桑中默默阅读乡村/这部石板路铺开的立体的史书/把无数风风雨雨喜乐哀怒/统统揽入怀中注入心头/因而每张叶片都仿佛是一页启示录/能把乡村的故事细细吐露”。回头来看写得并不是太满意,自感还是抒发了一片真情。
   大青树还作为白族村庄兴旺发达与否的象征之一,因而其高大茁壮苍劲挺拔和枝叶葱翠繁茂的程度,显示着这个村子兴旺昌盛和富庶文明的程度。所以白族人把它们尊崇为“风水树”,当作一种绿色崇拜和自然崇拜物来加以供奉和对待,加以悉心爱护和关照,往往都要用石块在树下砌上一个圆型的台子圈住加以保护,使其岁岁年年枝繁叶茂葱茏苍翠,昭示着白族人的生活像大青树一样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日子像“万年青”那样繁荣兴旺……
   由于白族人民对它们像爱护生命一样的精心保护,许多古稀树木得以生存至今而傲然挺立葱茏繁茂。大理全州百年以上的大青树多达500余株,仅大理市上关到下关苍山洱海之间的坝子里就有170多株,上关、下关、大理古城、喜洲和将军洞以及苍山之麓洱海之滨的众多村落,都有它们蔚为壮观的傲岸身影。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资料,州内最古老的大青树是鹤庆县河西团村的黄葛榕树,已有600余年历史;最粗壮的则是弥渡县寅街镇波罗村的一株高山榕,其胸径为390厘米,基径达532厘米,树龄也已有590余年;而最高者是下关将军洞的高山榕,高达40米,树龄也已达到520多年。此外,大理市喜洲古镇一株大青树上连年栖息着数以百计的白鹭鸶,安然无恙怡然自在地在树冠枝叶间翩飞嬉戏自得其乐,大理古城“洋人街”附近博爱路旁有两株浓荫如盖蔽日遮天的大青树,其中一株树叶偏黄而长出一枚枚红色的浆果,另一株则是叶片浓绿而结出绿色的浆果,这可以说是大青树种种生态奇观中之一二。
   大青树真可谓是家乡白族人民崇尚绿色生命、崇拜大自然的一种绿色图腾!为大理的秀丽风光和自然美景平添不少的魅力与风采!
其他文献
一、喜洲白族商帮的形成    喜洲是白族聚居的古镇,白族占90%,地处洱海盆地北端,北距下关35公里,西枕苍山五台峰,东临洱海。境内山海之间是西高东低约80平方公里的狭长平坝,南北长约13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镇四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海拔约2000米。北与洱源县为邻,南与大理市湾桥镇相连,是云南重点侨乡。全镇人口近7万,其中华侨、侨眷等的相关数据还无法统计,目前又有众多无法统计清楚的喜洲籍海外新
期刊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治百病。”这些格言深深地告诉我们读书有百益而无一害。读书能使我们的精神更加富有,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翠绿。  一个人外表穿金戴玉,而思想贫血庸俗,我想他一定不是完美的人,是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就像装着枯草的丝绸包。  旁人经常问我整日钻在书堆里累不累,书不能给你带来金钱,为何还要痴痴地做一条书虫……面对这么多
期刊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教书匠,生活过的清苦但很干净,到了我这代虽然教书的人少了,但清洁的生活习惯一直未变。故而父亲历来反对养狗,说:脏!  随着谋生方式的改变,家境也改善了许多,人丁日见兴旺,庭院逐渐扩展,为了防盗,我托人从警犬基地弄回来一只全科目训练好的警犬,德国种,高大凶猛,望人时双目又黄又亮,炯炯有神。每当它立于院内,总让来访者望而怯步。  当警察时我常上夜班,深夜三四点才能回家,夜深人静一家老小
期刊
突然就想起了去年的那个冬至。我依然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每日必看的报纸,心绪却没有了往日的平静,有些恍恍惚惚的。窗外,天被厚厚的云所笼罩,似乎还有一层雾气在流淌,没有风,气温降到了这个冬天的最低点,一种大雪将至的感觉,我感到了彻骨的冷。  那一刻,我一下子抑制不住地想起了父亲,因为窗外的天空,就像一个失去了父亲的孩子长久以来的心情。我感觉到了冷,身冷,心冷,心还痛。三年多了,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但我
期刊
前些年文学界有句名言:“写诗的比读诗的还多。”时下,写诗的也不多了,据我所知,一些著名的或准著名的诗人,早已纷纷改弦更张去写散文、小说,乃至电影、电视去了。有的诗人则专门从事杂文、随笔的创作,报刊上经常看见他们的大作,时不时又会有非诗歌的作品结集出版,读者往往只能从他们的大名上联想到他们曾经是诗人。而大卫则不同,恕我孤陋寡闻,我至今也没有读过他的一句诗,而竟是从他的随笔里读出他是一位诗人的,因为他
期刊
购置了电脑,写作不用在稿纸上一笔一画的划拉了。由于我用的是全拼输入法,每个字使用时反映在脑海里和指间上的立即就是他的声母韵母。害怕电脑使用久了,忘记了汉字的间架结构,出现拿起笔来不会写字的尴尬,便利用空余时间练习小楷毛笔字。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我”这个常用字很是难以写好。当我将这体会跟一个朋友说了,他冒出一句:“‘我’字难写,只要‘我’字写好了,就什么都好了”。  我心里一动,“‘我’字写好了,
期刊
惊悉恩师杨明仙逝,心情万分悲痛,彻夜难眠。回忆起杨老师对大理白剧事业的关怀扶持,对我的教育帮助,特别是对我在白剧创作上的指导、培养时,他那慈祥的笑容,就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那亲切的声音更回荡在我的心间。  杨明老师生前曾当任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云南省人大副主任、省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秘书长,是一位政务繁忙的社会活动家,他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云南省的民主法制建设,
期刊
大理之蓝    哪里才会有这种蓝色  尤其是在冬天  这致命的蓝色  不是压下来  是要将我直接洗涤然后吸引  再然后融化的样子  在大理这蓝色就像灵魂  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早就说不清了  只是大块大片大面积的  将天空覆盖    连那阳光似乎也是蓝色的  洱海当然也蓝深蓝  因为将天空深深地收藏在心底了  在海边走或者泛舟海上  我当然就成为天地之间的蓝宝石  镶嵌在光影婆娑的梦幻中  照亮那
期刊
巍宝山是中国现存的一十四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它的产生与发展乃至衰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教义宗旨颇具独特性,可谓集中华民族传统宗教观念大成的中国道教,在它长期生长和流传的土地上,大概不会在短期内消亡。事实上,我们已切身感受到,道教文化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深深渗入民族文化的诸多方面,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过或正产生着深刻
期刊
一代诗人田间走了,他离开我们大概已有十多年了吧。“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永远不会回来了。所幸者是,诗人曾经在大理洒下过凝重的足迹,在苍山洱海间徜徉伫立,流连忘返。苍山洱海间“山花的幽思”锻成他心中的诗句,“风吹不走,水沉不掉”。他说:“大理,……给我以启示,以感发,以豪兴,给我以民族的语言,或则某些故事的梗概(而这是多么的不易啊)》至于诗意,即使是难忘的大理情景,也不过是诗意的一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