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需要多维度多层面的开展。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分析,以及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意义的论述,指出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以促进其提高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并提供给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习惯是因重复练习而养成且变成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力量。如果从幼年时期就开始培养习惯,那么,习惯成自然,这样的习惯将是最完美的。因此,加强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是最关键的教育目标。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无成熟心智,对待学习的态度始终存在偏差,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以避免许多不良习惯。例如,做作业的时候,学生不能规范书写内容,无法规范书写数学符号及数字;没有规范的作图习惯,常以钢笔且不用尺子作图;不认真做作业,时常发生点错小数点或漏掉远算符号、数字等现象;甚至部分学生不喜欢独立思考,做作业时总想着抄袭他人的结果;以及部分学生未养成良好纠错及自我检查的习惯等。为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教育愈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会如何学习、关系及生存。而从学会学习角度来分析,学习习惯就是其中的关键性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促进学习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良好学习习惯十分重要,应该及早进行培养。据相关专家研究证实,孩子3~12岁这个时期是最关键的良好行为形成阶段,而过了12岁后,他们的习惯已逐步形成,要在培养新习惯就更加困难了。也就是说,不能一味的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
三、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1.培养良好预、复习习惯
要合理开展学习,预习新课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其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之一。而要深入理解和巩固已学知识,必须复习旧知,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目前,绝大部分小学生都缺乏良好预习的习惯,这也就导致学生学习难以取得最佳效果。预习就如打仗时侦察火力,只有摸清了重难点,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才能让学生明确实际学习目标。因此,家长要协助教师,时常在家督促学生预复习。注意学生预习过程中,针对不理解的词语或生字,要指导其查阅词典,并标记出文中不解的内容,做到有目的性的学习;学生复习过程中,则要尽可能帮其归类整理,紧抓知识重点,特别是不理解的问题,必须要达到完全掌握方可,以便能够深刻记忆已学知识。
2.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学生要学好数学,倾听是最关键的前提保障,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基础。但由于小学生上课时,常有开小差不专心现象发生,故而,教师应当注意教学用语的幽默生动,特别是注意条理性,以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通常来说,大部分小学生听课还是相当认真的,然而,一旦需要分组探讨时,学生就开始变得躁动起来,最明显的就是小组成员发言过程中,学生易出现不集中注意力的情况,进而导致听课效率大幅度降低。为此,要彻底消除这种不良风气,教师可要求其他学生作发言学生的评委,对其所述观点进行评价,使学生爱表现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加认真的倾听。例如,但某位学生发言完毕后,要求其他学生点评:是否回答正确?有何不足?好在何处?……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教学,一方面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更加认真的听讲,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认真阅题的习惯
综上所述,学生主要的知识学习来源为书本,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必须加强学生良好阅题习惯培养。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阅题习惯,学生审题便会产生各种问题,比如尚不清楚题意或题目还未看完就盲目解答;缺乏概括分析题意的能力,导致本该作对的题目出错。例如,当学生遇到这种题目:现在有一张方格纸,要求在上面绘制直角,并标出直角各部分名称。然而,正是这样简单的题目,却极可能造成半数以上的学生无法完成。可见,若是学生不能完整读题就解答,其结果便会不如人意。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读题都不会超过两次,甚至不少学生才看到题目,就开始凭着感觉做题,结果也就出现了简单问题都出错的现象。所以,加强学生良好阅题习惯培养十分必要。
4.培养实践操作的习惯
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手段众多,实践操作便是其中之一,可实现学生“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多为形象思维,不易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因此,针对小学生好奇心的特征,教师不妨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熟悉的生活情境为依托,为学生创造更多可供观察操作的机会,进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具体化、形象化课本中抽象的所学知识,获得正确的认知。
例如,教学《100以内的减法》时,创设贴近生活的购物情境,将学生两两分组,要求他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其参与到情境当中去体验,然后,给出问题:商店内原本有铅笔55支,现已卖出15支,请问商店内还剩多少支?此时,学生在亲身体验后,迸发出浓烈的兴趣来,迫切想要知道该怎样做,才能算出剩余的铅笔数量,所以,这时教师可不急着告诉计算方法,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当然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数小棍,有的算()+15=55……总之,学生提出的方法各式各样,且均能算出剩余铅笔数,获得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可促进其今后的学习,为此,必须从预复习、认真阅题、认真倾听等各方面入手,加强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董国权.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5):78-79.
[2] 陈建军.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新校园:上旬刊,2014,(5):232-233.
[3] 黄咏滨.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J].飞:素质教育,2013,(7):28-28.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习惯是因重复练习而养成且变成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力量。如果从幼年时期就开始培养习惯,那么,习惯成自然,这样的习惯将是最完美的。因此,加强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是最关键的教育目标。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无成熟心智,对待学习的态度始终存在偏差,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以避免许多不良习惯。例如,做作业的时候,学生不能规范书写内容,无法规范书写数学符号及数字;没有规范的作图习惯,常以钢笔且不用尺子作图;不认真做作业,时常发生点错小数点或漏掉远算符号、数字等现象;甚至部分学生不喜欢独立思考,做作业时总想着抄袭他人的结果;以及部分学生未养成良好纠错及自我检查的习惯等。为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教育愈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会如何学习、关系及生存。而从学会学习角度来分析,学习习惯就是其中的关键性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促进学习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良好学习习惯十分重要,应该及早进行培养。据相关专家研究证实,孩子3~12岁这个时期是最关键的良好行为形成阶段,而过了12岁后,他们的习惯已逐步形成,要在培养新习惯就更加困难了。也就是说,不能一味的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
三、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1.培养良好预、复习习惯
要合理开展学习,预习新课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其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之一。而要深入理解和巩固已学知识,必须复习旧知,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目前,绝大部分小学生都缺乏良好预习的习惯,这也就导致学生学习难以取得最佳效果。预习就如打仗时侦察火力,只有摸清了重难点,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才能让学生明确实际学习目标。因此,家长要协助教师,时常在家督促学生预复习。注意学生预习过程中,针对不理解的词语或生字,要指导其查阅词典,并标记出文中不解的内容,做到有目的性的学习;学生复习过程中,则要尽可能帮其归类整理,紧抓知识重点,特别是不理解的问题,必须要达到完全掌握方可,以便能够深刻记忆已学知识。
2.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学生要学好数学,倾听是最关键的前提保障,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基础。但由于小学生上课时,常有开小差不专心现象发生,故而,教师应当注意教学用语的幽默生动,特别是注意条理性,以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通常来说,大部分小学生听课还是相当认真的,然而,一旦需要分组探讨时,学生就开始变得躁动起来,最明显的就是小组成员发言过程中,学生易出现不集中注意力的情况,进而导致听课效率大幅度降低。为此,要彻底消除这种不良风气,教师可要求其他学生作发言学生的评委,对其所述观点进行评价,使学生爱表现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加认真的倾听。例如,但某位学生发言完毕后,要求其他学生点评:是否回答正确?有何不足?好在何处?……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教学,一方面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更加认真的听讲,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认真阅题的习惯
综上所述,学生主要的知识学习来源为书本,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必须加强学生良好阅题习惯培养。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阅题习惯,学生审题便会产生各种问题,比如尚不清楚题意或题目还未看完就盲目解答;缺乏概括分析题意的能力,导致本该作对的题目出错。例如,当学生遇到这种题目:现在有一张方格纸,要求在上面绘制直角,并标出直角各部分名称。然而,正是这样简单的题目,却极可能造成半数以上的学生无法完成。可见,若是学生不能完整读题就解答,其结果便会不如人意。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读题都不会超过两次,甚至不少学生才看到题目,就开始凭着感觉做题,结果也就出现了简单问题都出错的现象。所以,加强学生良好阅题习惯培养十分必要。
4.培养实践操作的习惯
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手段众多,实践操作便是其中之一,可实现学生“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多为形象思维,不易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因此,针对小学生好奇心的特征,教师不妨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熟悉的生活情境为依托,为学生创造更多可供观察操作的机会,进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具体化、形象化课本中抽象的所学知识,获得正确的认知。
例如,教学《100以内的减法》时,创设贴近生活的购物情境,将学生两两分组,要求他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其参与到情境当中去体验,然后,给出问题:商店内原本有铅笔55支,现已卖出15支,请问商店内还剩多少支?此时,学生在亲身体验后,迸发出浓烈的兴趣来,迫切想要知道该怎样做,才能算出剩余的铅笔数量,所以,这时教师可不急着告诉计算方法,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当然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数小棍,有的算()+15=55……总之,学生提出的方法各式各样,且均能算出剩余铅笔数,获得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可促进其今后的学习,为此,必须从预复习、认真阅题、认真倾听等各方面入手,加强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董国权.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5):78-79.
[2] 陈建军.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新校园:上旬刊,2014,(5):232-233.
[3] 黄咏滨.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J].飞:素质教育,2013,(7):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