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q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处于“教者发令,学者响应,身顺而心违”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不都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他们思维表现更多的是记忆显现性思维。因此,从小处讲,培养一个大写“人”;从长远讲,为社会培养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是每一个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因此,我们应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非要求学生去发现世界上没有的新事物,而是凭借体育教材,训练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初步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因此,体育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在专断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很被动。而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硅谷和斯坦福大学的成功时,就认为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德国海纳特教授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是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民主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同时,民主的师生关系还能产生情感期待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在期待我”;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学生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的课堂气氛中,他们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创设活动情境,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铺垫
  体育活动内容——特别是体育教学内容的新教材——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气氛渲染,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海体育一期课改中已形成特色的主题式教学,就是充分运用情景教学的原则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比如,“大鱼网”游戏,我们可以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鱼儿生活的特定环境,将界线内规定区域比作池塘,界线外场地比作岸。然后提出鱼儿离开了水会怎么样,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回答中得出“会失去活力,会失去生命”等答案。通过这种不直接显露目的,而是师生共同创设优化情境,对学生的心思及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一步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学会方法,遵守规则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情境越多,发现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设想的方案也越具有想象力。见多识广,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培养和增强了学生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情境教学中运用已学知识和对未知知识的探求都会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适时进行鼓励,激发创新需求,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激励措施:
  一是期望激励。皮格玛利翁效应说明,应用期望鼓励学生,学生会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靠近。因此,在教学中我常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语气表露对学生的期望,使其受到鼓舞。
  二是表扬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对于活动中经常落后的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经常性的失败会使他们对体育活动产生自卑乃至畏惧感,进而使其失去对体育的兴趣。因此在体育课结束的点评中,我总对那些不引人注意的学生加以鼓励,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点也加以呵护,而当他们能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表达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见解时,更是大大加以表扬和鼓励。这样,使这部分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内容的学习,产生出“别人可为,己亦可为”的积极向上的思想。
  三是竞争激励。心理学家托伦斯竞争条件下学生创造性思维表现的试验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在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和流畅性等方面均与非竞争条件下不同,且具统计学意义。体育教学在竞争条件上有其独具的优势,这些教学优势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创新动机。
  四是成功激励。努力创设机会,将学生的想法和创造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如在游戏“改换追击目标(贴膏药)”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原来的游戏方法汇总逃的人以逸待劳,追的人越追越累,常常造成耍猴的现象,能不能改为“一人追,一人逃——逃者贴——被贴着追,原来追者变为逃”的游戏形式。我加以采纳,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就在游戏讲评乃至校体育广播中对创编游戏的班集体大加表扬。结果,一个集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仅“贴膏药”一个游戏,就收到了十多种游戏方法。
  适时地激励,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现——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注重右脑潜力的开发,从生理基础入手,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创造力的形成除了必需的知识基础外,生理基础也是其支撑之一。科学研究表明:认得创造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大脑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而目前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左脑化现象较为严重的现象,无论是在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上,都重言语思维而轻非言语思维;重抽象思维而轻形象思维。这些被轻视或忽视了的思维形式,恰是创新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正是靠右脑的功能来实现的。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注重右脑潜能的开发。如在各类体育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以左侧肢体联系为主的方法,同时多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大脑两半并用,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这种从生理基础着手的游戏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生在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有着天生的、强烈的探究事物本源的本能和需要。而这种本能和需要是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新的发现;只有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并进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若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的发明和创造。学生由于知识面有限,很容易对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并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发现事物。体育教学的课堂犹如学生的小社会、小天地,能较为充分地满足学生的求奇、求新、求动的欲望。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
  4.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青少年时期是人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学生的想象力是学生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有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创造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因而想象正是创造之母。体育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储备丰富的表象,而表象丰富的学生思维灵活、敏捷。如何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比较表象之间的不同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5.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
  求异思维亦即发散思维。体育教学中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往往看似不经意间,但又必须进行精心设计。体育游戏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有效手段,我较多地在体育游戏中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内容不完全教学法
  此方法比较适合于高年级学生的游戏教学。我用此方法教授游戏时,故意将所讲授的内容制造一定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如在游戏“抗洪救灾”中,我与学生共同创设了洪水泛滥的情景,并为各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抗洪”物资:沙包等;救灾物资:粮食(羽毛球、空盒等)。至于先“抗洪”还是先“救灾”?如何“抗洪”如何“救灾”则由学生自由讨论,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建议。
  (2)内容发展教学法
  此法可根据游戏难易程度使用于各年级的游戏教学。我在学生了解了某一游戏的方法以后,要求学生针对游戏名称对游戏的方法、规则适当加以变化和发展,然后再根据改编后的游戏进行活动。同样是“抓尾巴”的游戏,在初学者,作为教材,主要是采用抓不同行进方式的动物的尾巴,如:奔跑中马的尾巴、跳跃中兔子的尾巴等方法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而在已经做过的学生中作为准备活动的教学,则注重能让学生的全身都得到充分的舒展,我提出怎样利用身体的各部位接触对方的“尾巴”。在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中,学生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使头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3)多角度教学法
  此方法是前两种教学法的综合使用,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尽量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同一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如在游戏“攻防堡垒”中,我提出,此游戏是攻与防的对抗,在攻成功时要考虑当你防是该怎样抵抗对方这样的进攻。当你防成功时,又要考虑你作为攻方时如何寻找防方的漏洞。就在这样的启发、引导下,此游戏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成为学生发散思维训练的过程。
  加强求异思维训练是破除学生对事物认识上思想惰性的重要手段,使学生从种种聚合思维的束缚下挣脱出来,去大胆地追求发散思维给人带来的种种创新意念。
  实践证明,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和培养是建筑“创新”大厦的基础之一。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和影响,为使他们最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学会并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中学生习作,往往少年心事当老成,着笔于大,大人物大事大天地,结果往往操纵不好,写得干瘪、空洞,画虎不成反类犬,面目可憎,达不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学生写作,题材广泛,所谓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皆可入文。以小见大是写作实际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法。老子《道德经》六十章上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他以烹小鲜为例,说明治国应以清静的原则,应以“道”的原则,万不可任意搅扰百姓。  高考学生作文规定800字可谓小鲜,一个小时
期刊
摘 要:尝试教学法的实质是让学生作自学与讲课的尝试,使之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锻炼,在尝试中提高,即提高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辩驳、书写等综合能力。这正是《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新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真实体现。这也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能减轻教师、学生的负担,又能大面积地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
期刊
谈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总是离不开表扬和批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倡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犯有错误的学生不能进行批评教育。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相融而生。然而,在现实教育中,有的教师的批评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由于心理上受到刺激,产生对抗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把握好尺度。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把握批评的尺度呢?  一、教师的教育态度要亲切、平
期刊
美感是一种高层次的积极情感,主要是一种愉悦身心、和谐自然的情感体验。美育,及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之目的,在于陶冶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地理教学中适时进行美育,让学生获得一种美的感受和体验,是地理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倡导“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地理审美教育是感性与理性、趣味与人格的教育,是充分利用地理学
期刊
摘 要:“纵向合作·横向竞争·主动愉悦”英语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课堂始终围绕着四大组之间的竞争与同桌、四人组、学习小组内的合作展开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主动参与、愉悦体验的课堂效果。其中“横向竞争”主要是起到激励、调动、反馈的作用,一般是对各大组的组内成员表现情况,采用鼓励为主的加分方法。而“纵向合作”的内容、形式和组织策略则因课型而异。  关键词:纵向合作 横向竞争 主动愉悦 教学
期刊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新事物,现在几乎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教育教学中,网络信息资源则是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宝库,它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会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我们的课堂提供极大的便利,并且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作用我
期刊
在学习并实施音乐新课标时,感悟到在音乐课堂中研究我们的学生,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前广大教师所共同探讨的课题,这正如教育家舍吉宁所说:“我们的任务是——不要孤立的学生,孤立的教师,而要学生+教师。”  为此,我们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期刊
《生物新课改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最佳的方法和途径。作为教师应切实抓好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应学知识,培养其能力。  一、强化实验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生物科学本身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有重要作用。而强化生物课的实验教学,
期刊
初中化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上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特别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强调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教材的设计增加了彩图、生动的卡通图片、有趣的课外小活动、亲切的问题设计,密切联系生产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生活中,生活离不开化学,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动力。面对新的现状,初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外部保障措施的不尽完善以及农村教师个体自身因素的存在,严重束缚着农村教师,也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研究认为开展网络教科研已经成为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平台,为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迎来了春天。  关键词:网络教研 农村 小学教师 专业化 发展  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制约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