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视野科学取向的拓展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lower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核心地位,丰富的阅读题材得以保证阅读的高质量;但长期以来,阈于成见,无论师生,实际语文教学中对所谓“纯文学”类的阅读题材似乎有意无意间情有独钟,阅读题材一直比较狭隘,这是对语文阅读的一种自我圈禁,既人为减少了通过阅读了解所谓“纯文学”以外更为广阔的世界的机会,又妨碍了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不利于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影响高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应有的教学价值发挥。笔者认为,高中语文阅读视野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大幅拓展,融入现行高中的教学过程之中,而非喊着“加强阅读教学”的口号、一昧“限于高考的框架”而进行着事实上的不完整语文教学。以高中语文阅读视野科学取向的拓展为例,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述策略。
  收官于“理”的科学取向阅读
  科学取向阅读,泛指科技内容的阅读,类似的传统表述有“科技读物”、科技小品、科学家传记的阅读等;科学取向阅读包括各类科技文献、新闻、产品说明等的阅读。我国数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与教育传统偏重于人文知识的熏陶,师生往往认为科学取向阅读的题材严肃、刻板、文字艰深、句式表达复杂、推理深奥、情感缺失;与所谓“纯文学”反差较大。教师不妨由趣入手,引领学生由尝试阅读逐步过渡到主动阅读。通过浅阅读形式获得的愉悦逐步转变为对作品的科学内涵进行深层次思考,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年龄特征中显著的一点就是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科学取向作品的阅读触发理性思维的习惯与方式的建立,极为重要。
  具体说来,可以通过著名科学家撰写的文质俱佳的科普作品作为入门级的阅读素材,如《时间简史》(斯蒂芬·霍金)、《夸克与美洲豹》等全球知名的文笔风趣、语言精准、阐释理性思维而又发人深思的作品,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吸引,产生阅读科学取向作品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读或者全书通读,就这些作品的结构、内容、语言特色、阅读技巧进行系统归纳,指导学生如何学会基于科技信息收集、整理、批判性鉴别与欣赏的方法,学会如何将思维过程运用于阅读过程进而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站在较高的层面思索、领悟作品的内涵,最终通过阅读悟出阅读材料蕴含的“理”(科学道理、科学哲理)、阅读学习过程本身蕴含的“理”(理性思维与阅读技巧)。
  “弹性”课外科学取向阅读
  课内阅读教学的时空资源极其有限,必然需要课外阅读适度补充、拓展、提升。首先得承认,阅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学习行为,有句经典的话说得好:“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莎士比亚。”不仅在所谓“纯文学”阅读领域,在科学取向阅读领域,同样如此。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其先天遗传、早期学习的经历、对自我成就所在的学科领域的预期、兴趣的养成和学习思维能力与思维习惯等诸方面的差异客观存在;而且在进入高中后,随着学科能力发展的差异加大,科学取向阅读领域的个性化差异必然加大。
  比如,有些学生对生命科学极为感兴趣,他在课外的语文阅读中有可能倾向于阅读近年来诸多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普读物,尤其涉及 “基因”“人工智能与远程医疗”等近年来的科技话题的新闻报道、科技小品以及科技读物等;而对天体物理、地球物理感兴趣的学生,可能喜爱阅读“引力波”“黑洞”“反物质”“可燃冰”“气候演变”等话题的科技作品。因此,语文课外阅读课程设置与课外的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设置灵活的选择机制,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较强的选择空间,帮助学生操作性较强但具有较大“弹性”的课外科学取向阅读计划,教师及时个别提醒指导,最终达成课外阅读教学目标。
  互动激励的阅读习惯养成
  语文学科是培养“人”的学科,新课标要求:“立德树人”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养成高素质的“人”。从高中语文科学取向阅读教学领域的视角看,高素质的“人”的养成,要在语文教师引领下,通过科学取向的阅读学习过程掌握各种科技知识、了解科技现象,感悟各种科技领域的想象,了解科技伦理和科学思辨,建立初步的科技道德观;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训练与阅读相关的科学思维,达成阅读领域的高考应试意义的阅读能力的各层次目标,达成新课标意义上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更重要的在于,养成良好的科学取向阅读习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中留给学生的最大人生财富。语文教师有义务通过灵活、人性化的教学措施,如精心组织学生在科学取向阅读的自我成果展示,定期通过读书报告会,借助多媒体技术、小话剧、演讲、甚至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就自己参与的科学取向阅读过程密切交流互动,在互动中获得自我肯定,正向心理激励、固化良好阅读习惯。
  正如宇宙的浩瀚、奇妙,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也是极其丰富的。在人类已经进入数字技术时代,即将迈进高度人工智能化的社会门槛之时,人本身的素养提升尤为迫切,高中语文阅读视野有必要向著科学取向的领域拓展,让学生有机会聆听“宇宙的心跳”。以上有关这一领域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只是实践中的一点灵光,有待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检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中学)
其他文献
秸秆经氨化后可提高干物质消化率(由53%到64%)和增加氮含量(由2.75%到7.70%)。随着秸秆养羊技术在农村的普及推广,养羊户已认识到了氨化饲草是喂羊的优质饲草,在农村养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
明了追求卓越校园文化初心  首先要通过梳理来明晰自己的初心。从教师个体来说,校园文化这种无形的智慧、知识、精神的浓缩可以给人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团队建设方面,一个好的团队才是成功的保障。打造追求成功的团队、自我超越的团队,才能实现整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对学生群体来说,接受书本知识的同时也无形中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有什么样的教师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学生群体文化。  从管理者角度来看,更看重学校文化
新课改实施以来,数学教学发生巨大地转变,学生们逐渐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了主动学习,开始慢慢的主导课堂,成为主角,这样的转变为优化数学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有如下体会。  提高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对课堂的热情,也是数学新课标中的重点。其中,优化情境是提高学生兴趣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所设置的课堂情境需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以及情感认知,因此优化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至关重要。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实践中,人
转移因子(Transfer Fahor,TF)是存在于人和动物白细胞中可透析的小分子物质,因为能将供体某种特定的细胞免疫功能特异地转移给受体,因此称为转移因子。
粗蛋白是饲料中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纯蛋白和氨化物(氨基酸、酰胺、硝酸盐及铵盐等)。GB/T6432—94规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但是测定
问题的提出  常态课堂听评课中的现象 现象一:在日常听课评课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上了一堂课,对于评课的人,大都是凭着感觉对教师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上课教师则是“雾里看花”,也不知课堂应该怎样改进才好。评课者缺少对一堂课量化的方法,不能用数据说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大都进行了“定性”的评价。不能用科学的数据说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如何?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情况如何?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教师应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成为祖国、社会乃至家庭有用的人才.而现阶段的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极为严重,其中,学困生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时刻牵动着一线老师的心
虽夏日炎炎、路途遥远,但十分有幸在2018年8月14日—17日与嘉兴的四位老师一同到山东诸城参加“新教育萤火虫之夏(2018)暨全国新教育第九届种子教师研训营”。此次培训,受益颇多。其实加入新教育的队伍时间并不长,缘于我园成为“萤火虫亲子共读”嘉兴预备站之一。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对新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感叹,这不正和我园“打造爱与自由的快乐空间”的理念相吻合吗?儿童精神的三个台阶为:自由、自律、
近日,青岛市政府发布地方性规章《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办法》提到“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