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信仰教育在中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中的开展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g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信仰,从理论逻辑上首先涉及“道德”与“信仰”两个具有自身规定性的范畴,康德的道德哲学启发我们,道德信仰之所以是必要的,在于它以信仰的方式力求解决道德中所谓动机与效果的统一问题。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何以解释?正是通过“道德信仰”这一范畴才可能深刻地解释。是信仰赋予道德以意义,信仰使道德获得“自律”的本性。因此,道德信仰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人类信仰的重大领域,值得我们关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当然主张道德信仰的世俗现实生活指向。只有这样,道德信仰才能在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自己的道德人格塑造、道德价值定向及道德境界引领等功能。
  一、加强道德信仰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科学信仰使人们的幸福超越了物质。在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革命信仰。革命信仰使共产党人有坚强的意志,以无畏的牺牲精神投入史诗般的解放斗争。无数共产党人在革命信仰的鼓舞下,赴汤蹈火,前仆后继,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在这里,一切自利的狭隘观念得到了空前的大净化,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精神得到发扬光大。面对革命信仰,共产党人的物质利益被超越了,精神价值提升到个体生命的核心地位。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最终是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个人的利益退居到十分次要的地位。共产党人感到,牺牲个人利益以实现人民利益是幸福的。
  其次,科学信仰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始终感到充实。信仰不是个体的事,而是一个群体的追求,代表着一个群体的利益。当一个信仰者生活在同一信仰群体的时候,由于相互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和行动,因而相互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和行动,因而相互之间会产生感染力,感到生活的充实。应当说,生活在共同信仰中的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一方面来自共同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来自真诚的友谊和帮助。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物质生活是清苦的,但每个人都会露出天真的笑容,身心十分愉快。大家感到,根据地是共产主义信仰者的聚合地,每个人的心是相通的,大家为一个目标奋斗,不分你我,相互帮助,生活的每一天都有意义。
  再次,科学信仰使人们在实现使命中获得快乐。使命感是信仰者的一个特征。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以现在的每个行动迈向信仰的目标而倍感欣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登上天安门城楼前眼眶中噙着激动的眼泪。共产党经过28年的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怎么不令人激动呢?这是信仰实践中获得的幸福,这种幸福感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
  二、如何用道德信仰建设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第一,教师要率先垂范。教师的行为及其体现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一个单位风气的形成,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学生对老师是察其言,更是观其行的。如果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这个学校的风气不可能正起来,学风也必然受到污染。在一定意义上说,师德引导着学风,甚至决定着学风。老师不仅要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当担负起领导责任,在单位大力倡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好风气;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不良现象,要采取措施,切实纠正。
  第二,建立健全教育机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他律和自律,亦即从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两个环节着手。古人说:“德教为先。”德教即是道德教育或道德教化,要教育学生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坚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到旗帜鲜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个干部职工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动。
  第三,树立典型,学习先进。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许多先进集体、先进人物,都是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榜样。要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即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训练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的基本功。小学低段学生以培养听、说、读为主,小学中段开始就要听、说为主,读、写跟上,小学高段开始听、说、读、写都非常重要。从天河区近几年对五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抽测来看,学生的写作存在问题比较严峻:整体得分率不够高,只有70%左右,甚至有得0分的现象;写作内容比较零散,没有段篇;只能写出一些单词,不能连成句子;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既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者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校长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决定着他的教育方向,引领他去做教育决策,决定了他的价值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从一定意义上说,校长的境界决定学校的境界,校长的思路决定学校的出路。这,也印证了教育界的一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经理人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在我国现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的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  数学课程的日常教学是价值观教育的渠道之一。教师可以在数学学科中充分挖掘和认定其本身的教学价值,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多形式地、潜移默化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一、树
本文阐述了临夏州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临夏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为临夏州更好的发展马铃薯产业提供依据。
34岁的王护士是科室里的中坚力量。平时工作表现很好,有一个3岁的孩子,因此目前承担的是倒班,问或上白班的责任护士等工作。科室里的护士长和王护士在一个科室共事已6年,在王护士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他们自身表现为没有目标和理想,没有学习的动力,思想偏激,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部分学生意志不坚定,经受不了品行不良学生的诱惑和影响,逐步走向“问题学生”的行列。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平等的态度,关心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真诚相待,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和谐氛围。  一、对教育教学的理解  23年以来,从事初中体育课教学,并经常担任学校课余训练等工作,本着与同事间真诚团结合作,与学生们和谐共处的原则,追求“让健康写于脸上”的目标,达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目的,希望能铸造出一个“体育健康魂”的理念。  1. 提
为保障高台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全面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的基本现状,查找其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解决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高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建设情况
摘 要:诗歌对于中学生审美教育意义重大,然而新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最为薄弱。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中学新诗教学存在审美缺失的问题,如选篇范围狭小、教法的审美缺失、学法的审美缺失等;其原因体现在高考体制、教师和学生的新诗素养欠缺以及新诗自身的地位等几个方面。师资培养,改变中考、高考命题内涵,创新教法,这些成为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诗;中学教学;审美;缺失;策
<正> 在铸造Ti-6Al-4V/TiC复合材料冷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TiC枝晶形成,而最近的研究工作发现TiC枝晶的断裂对材料的低塑性和低断裂韧性有很大影响。等温锻造可将TiC枝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