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台型教育电视发展的技术要素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_xiao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通信、媒体、信息技术(TMT)的融合发展,“电视+互联网”日趋流行,“中央厨房”式的融合媒体形态渐成潮流,广电数据化、智能化、社交化趋势明显。教育电视作为专业化媒体也应该在新形势下谋求变革发展。本文分别从电视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角度介绍了平台型媒体和媒体型平台两者之间的关联,提出了从传统媒体出发发展融合媒体可采取的策略、途径等相关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教育电视信息传播为核心的互联网教育电视平台的架构,供电视媒体参考。
  【关键词】平台型媒体;媒体型平台;教育电视;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电视
  “教育天然具有公益属性”这句话对于教育电视台而言很贴切。在服务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教育电视台已经从最初的教育内容传送者,发展到现在集教育内容生产、组织和传播为一身的教育服务供给者。随着通信、媒体、信息技术(TMT)的融合发展,“电视+互联网”日趋流行,教育电视也迫切地需要变革,以技术推动发展,顺应互联网信息化浪潮,履行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一、平台型媒体和媒体型平台
  教育电视台顾名思义具备两大属性:一是媒体属性;二是教育属性。媒体属性是第一属性。作为一家电视台,“传统媒体”是其标签,是其资产,是其基础,同时也是需要跨越的屏障。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显得不合时宜且力不从心,其影响力(一般由广告份额直接体现)快速下降,正在被新媒体超越。
  “加快发展新媒体,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我国媒体主管部门尽力实施的总体战略。媒体行业不可谓不重视,甚至已经提升到行业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新媒体的提出由来已久,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其内涵与时俱进不断扩充。但新媒体的载体却是很明确,那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
  媒体变革、媒体转型、媒体融合等说的就是传统媒体在努力向互联网(新媒体)的形态发展,期望能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重塑新形式的媒体传播渠道,并凭借其成熟且优质的内容生产优势,联合新媒体,打造新形态的融合媒体,重拾影响力。喻国明教授認为,真正成为媒体转型融合发展主流模式的应该是与互联网逻辑相吻合的“平台型媒体”①。
  平台型媒体(Platisher)是美国人乔纳森·格里克(Jonathan Glick)在2014年2月7日通过发表文章《平台型媒体的崛起》所创造的新词,由Platform(平台商)和Publisher(出版商)两个词合成。目前,为大众所认可的Platisher的定义是: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的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平台。②
  平台型媒体是技术平台和媒体内容的综合优势结合体,是早期两个行业的融合,亦即媒体行业和信息技术行业的融合。此前关于平台型媒体的介绍都是从媒体行业角度出发,出发点是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发展媒体并占领市场,传统媒体先有了内容,正在努力发展平台。但事实上,从另一个方面看,信息技术行业正在凭借其创新的技术力量侵入各行各业(包括媒体行业)。他们先有了技术(以及所带来的创新应用),正在努力发展内容(变革式的内容),“基于种种网络新技术、新理念、新应用诞生的形形色色的互联网平台,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以内容为目标的扩张”。对于媒体和技术的融合,他们更乐意称之为“媒体型平台”,而不是“平台型媒体”。
  杰罗姆在《平台型媒体,科技与媒体缠斗百年再平衡》中指出:“平台型媒体”或者“媒体型平台”,只不过是科技与媒体百年缠斗中出现的又一次再平衡。每一项具有媒体属性的新技术的出现,都带来了新的媒介,催生了新的媒体样式,对传统媒体、旧媒体都进行了无情的挤压……(最终传统媒体)让渡受众的主要注意力份额。③
  “全媒体”“融合媒体”的提出是传统媒体的自保与反击,“中央厨房”的建设则是以我为主、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的重大举措,被寄予“面向受众、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新一代融合传播体系”厚望,并力求在融合基础上形成新的竞争力。
  不论是“平台型媒体”还是“媒体型平台”,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新、老媒体领域最大化地占领注意力市场。但因各自出发点、已有基础、固有基因等的不同,其发展重点、策略、途径也有所不同。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拥抱新媒体,借第三方新媒体平台为我所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必须有意识地主动占领并展现自我,在吸引注意力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比如微博、微信,已经成为信息发布及互动的两大平台,各级政府、各类机构包括媒体单位几乎都已开设微博和公众号,在互联网上面向全球发布信息,全民互动,如果跟不上也许将错失发展机会。除了动态展现,还有其他一些相对而言静态的展现,比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等,传统媒体可以在这里主动展示美好和希望让众人知晓的形象。
  二是利用新技术,建构自有的新媒体阵地。打造一系列新媒体教育信息服务支撑平台,建构植根于新媒体互联网的电视台,亦即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网络电视台。比如教育电视网络平台,这是主体、主阵地,其定位与宗旨是让用户方便地看到想看的教育电视节目。再比如教育媒体网络平台,定位与宗旨是极大地发挥新媒体的平台性,打造教育新闻、教育舆论阵地。还比如教育应用网络平台,这是一个纯新媒体信息化平台,定位是增值的在线教育应用服务。
  三是拓展新渠道,强化移动端战略。新渠道包括移动终端和网络机顶盒。当前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电视终端和电脑终端了。移动端战略的本质是将教育电视内容与应用输送到移动终端。从应用层面看拓展移动端新渠道,目前有以下几个选项:App、微信、轻应用;从内容层面看拓展移动端新渠道,主要是与各大知名机顶盒供应商、移动设备品牌拥有者合作开展内容植入。需要统筹打造教育电视台移动端,方式一是打造教育电视移动门户客户端,统一一个App,涵盖教育电视、教育媒体、教育应用等各方面内容;方式二是打造教育电视移动矩阵,教育电视、教育媒体、教育应用分别开设多个App。   四是升级旧体系,适应新媒体应用发展需求。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出于安全需要,必须进行一定的隔离。但如果能通过改造实现两者之间内容、系统、流程等的共享,将能最大程度上发挥融合效益。这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信息领域更多地称呼为内容管理系统CMS),通过改造实现旧有内容的读取以及转码、传送的相关操作。
  五是改造旧内容,以便在新媒体平台上应用。已有的媒体内容、既往播出内容、节目成品之外的素材内容需要进行处理,包括规范化,统一编码、码率、码流才能充分共享到新媒体平台。
  六是统筹管理,再造融合应用新流程。技术与管理犹如业务DNA的双螺旋,交叉发展,相互促进。其中重中之重是一个内容全网全终端输送。
  二、教育电视和电视教育
  教育电视的第二属性是教育,而且是电视教育。传播学家施拉姆说过一句话,“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电视,唯一的差别是教什么。”
  “电视教育”和“教育电视”是两个需要区分的概念。“电视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形式之一,它利用电视制作的方式,将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和讲座等内容录制成“音像版”,并通过荧屏播放,以达到实施远程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也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教育电视”是一种专业性的大众传播媒体。“教育电视”承载着“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的使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达到树人育人、服务社会的目的。简言之,电视教育服务于狭义的教育,而教育电视则服务于广义的教育。④
  从“电视教育”看,比如中国教育电视台成立之初的使命就是以电视节目形式传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的教学课程和师资培训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以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中心的覆盖全国的电视教育传送网络已然建成,包括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市教育电视台或教育电视频道、电教中心、乡镇电教站以及一级村落放像点等。这是一个巨大的电视教育网络。
  从“教育电视”看,中国教育电视台除了传送教学资源,还与时俱进制作播出教育新闻、专题纪录片、社会教育等方面的节目,涵盖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等领域,切切实实“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树人育人,服务社会。
  从技术应用角度看,中国教育电视台在不同阶段更新发展技术体系来履行不同历史阶段的使命。第一阶段是成立初期的播出服务,仅负责播出电大和师资教育节目,仅有简单的播出和传送系统;第二阶段发展到建设包含采集、编辑、制作、播出、传输、存储等在内的电视节目生产系统,以及包含光纤、卫星C波段及Ka波段、有线网等在内的传输系统;第三阶段是建立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后,在电视节目形态之外扩展了基于IP形态的流媒体形式和文件形式的节目播出及传输体系;第四阶段是现阶段,努力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系统。
  “电视教育”和“教育电视”的载体都是电视。但是从历史发展看,电视作为一种载体承载教育特别是远程教育只是一个很短暂的阶段。回顾世界远程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發现,随着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承载于不同的媒体上,从一开始的函授教育的书本纸张,到早期的广播电视教育的电视、录像带和录音带,再到近期的网络教育的计算机、光盘和数字文件,再到当前的互联网教育的云教育平台、教育App客户端。
  从电视到互联网,这看似已是难以逆转的趋势,在技术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今天,或早或晚,都需要努力前行。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既有基础上以信息技术系统为新的基点组建国家开放大学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国家开放大学组建立项报告分析到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促进因素之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够,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不够”;组建具体思路之一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促进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形成,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建设重点是“网络平台建设”,要“在国家开放大学内,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形成四通八达、自成体系的网上校园”,“通过‘造云、借路、建端’,搭建强大的远程教育信息化支撑平台”,“支持千万级用户通过卫星电视、网络、移动设备等多种终端安全访问”,“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开放大学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广播)电视平台的建设,并已经初具雏形,而电视教育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初始历史使命。使命之初的服务对象正在独立自主地打造足可替代教育电视台的平台,对于教育电视台而言,这是一个新的自主使命的开始,我们应该尽快将教育电视扩展到互联网!
  三、网络教育电视发展的技术要素
  以下将本文拟提出的网络教育电视发展技术要素所依托的平台称之为互联网教育电视大平台,也可简称为平台。
  (一)总体设计
  互联网教育电视大平台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希望能利用已经发展成熟且必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主要作用的信息及通信技术(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 ICT),搭建以教育电视信息传播为核心的能够承载教育电视在未来信息空间发展的互联网教育电视平台。
  互联网教育电视大平台的建设原则与思路包括如下(主要是从上层应用角度而言):
  一是移动化。平台的建设要以能够基于移动终端提供教育电视服务为准则,所有应用设计优先保障移动终端的使用体验。随着移动通讯网络、无线接入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正倾向于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当前手机已成为个人数据处理中心,甚至是其他设备比如可穿戴设备的基础。截至2016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同期中国网民规模7.10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高达92.5%。移动教育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场景以及移动设备触感、语音输出等功能性优势,促使其成为在线教育主流。长远来看,基于移动终端、拥有優质教学内容、能寓教于乐的教育产品在市场上更有优势。⑤   二是视频化。平台的建设要以提供视频教育服务为核心,所有系统设计要围绕视频的制作、管理、传送到应用开展,搭建适合视频应用需求的平台。互联网发展已经从读文、读图进入读视频阶段。视频对于教育应用而言,更为具象化,比单纯的文字或单纯的图片更具亲和力,更易于理解,阅读成本更低,更适合碎片化传播。
  三是联通化。平台的建设应尽量联合已有的第三方平台,对于教育电视网络平台而言,与教育部“三通两平台”联通,统一用户认证,将具有重要意义;与微信、QQ等平台联通,也将带来极大便利。
  四是全终端化。平台的建设要使得教育电视内容尽可能传送到已知的大众化各种终端。目前至少应该包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桌面电脑、网络电视,未来发展应包括AR和VR终端。根据我国第38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6月,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64.6%和38.5%,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为30.6%,电视上网使用率为 21.1%。
  五是全媒体化。平台的建设以教育视频应用为主,同时支持各种教育所需的媒介,比如声音、图像、文字,未来发展还需要支持虚拟现实。
  (二)技术架构
  互联网教育电视大平台的总体技术架构如下图所示。
  (三)系统模块
  互联网教育电视大平台的每一层次都可再细分为若干系统模块。比如传输分为内容分发网络(CDN)、全局负载均衡(GSLB)、点对点传输(P2P)等;存储及内容管理可分为全局文件存储系统、内容管理系统(CMS)等;应用支撑可分为运营管理系统、统一认证系统、统一支付系统等;应用发布可分为网页(WWW)发布系统、流媒体发布系统、直播发布系统等。本文主要在应用服务层面介绍面向用户的系统模块。
  互联网教育电视大平台应用服务层面从逻辑上可分为如下三个平台。
  一是教育电视网络平台。这是教育电视台的主体、主阵地,其定位与宗旨是让用户方便地看到想看的教育电视节目,并提供互动。在功能上,首先实现电视搬家。提供所有教育电视频道网络直播、录播、回放等;提供以往教育电视台节目点播,可以按时间、按主持人、按频道、按栏目、按关键字等方式快捷找到。其次实现电视扩展,提供以主持人、栏目为核心的社交互动;提供弹幕、摇一摇等新形式的节目互动;甚至提供不限数量的个性化自定义的网络直播频道,为网络电视平台开办特有的网络栏目、播放网络剧等。
  二是教育媒体网络平台。这是真正贯彻前文所述的平台型媒体精神的一个平台,定位与宗旨是以权威的教育电视新闻为核心和支撑,发挥新媒体平台特性,吸引民众参与互动、评论、报料、上传,共建教育信息、教育新闻、教育舆论阵地,尽量扩大教育新闻影响面。在功能上,首先实现各种形式的教育新闻发布及互动,设置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等相关主题(栏目、议题)作为主导,支持实时新闻发布。其次实现教育新闻素材上传、发布,引导发展教育新闻自媒体,鼓励以用户生产内容(UGC)的方式丰富教育新闻,践行平台型媒体思路。
  三是教育应用网络平台。这是一个纯新媒体信息化平台,定位是增值的在线教育应用服务。主要基于两个支撑系统,适合于非实时离线教学的MOOC系统(教育大学堂)和适合实时在线教学的直播系统(教育大课堂)。基于这两个系统,可以开展行业培训、职业培训、资格认证培训等业务,可以开设大师讲堂、大咖讲堂,可以承办校园活动、教育比赛活动等。
  四、小结
  随着通信、媒体、信息技术(TMT)的融合发展,从电视到IP,从IP再到互联网,对于教育电视而言已是难以逆转的趋势。以技术变革促进业务发展,将教育电视扩展到互联网,发展新媒体,是教育电视台一个新的自主使命的开始。
  注释:
  ①喻国明:《对互联网逻辑下未来传播主流模式的分析与思考》,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5-02/03/c_1114233441.htm,
  2015年2月3日。
  ②③《平臺型新媒体,科技与媒体百年缠斗中再平衡》,凤凰网,http://tech.ifeng.com/a/20141216/40906713_0.shtml,2014年12月16日。
  ④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国教育电视的理论与经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一版,第12页。
  ⑤节选自《第 3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作者系中国教育電视台中线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的使用情况及科室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本院住院患者注射用PPIs的药品消耗量、使用总金额
研究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医院的感染管理。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从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
【目的】探讨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PE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道发生于胸腔的PEL 1例,对其胸腔积液进行细胞学涂片、沉渣包
目的观察小儿消脂方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饮食和运动干
【目的】探讨康莱特联合亚砷酸胸腔注射与热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积液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行康莱
颗粒物的短期或长期暴露均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健康效应。颗粒物暴露源解析,即定性识别和定量解析颗粒物不同污染源对人体暴露量的贡献,可以提高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准确性,并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植根于牧野大地上的河南省新乡市教育电视台(以下简称“新乡教育台”),经过二十载的拼搏奋斗,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的市(地)级教育电视播出机构,一跃
期刊
新课导入,是教师新课教学内容上的“突破口”,能起到为课堂教学任务的定调、指向作用.自然、恰当、精彩的多媒体导人,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目的】比较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活剂(CERA)美信罗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β)在治疗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