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快乐中学习数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2008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乐就是人心情的高兴和喜悦。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的快乐,同时也就有了许许多多体验快乐的心情与机会。《新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自己的亲身体验。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给其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在联系生活中体验,从而真正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学生在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是在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去体验快乐。而要让学生体会快乐,教师必定要先去感受,把学习的过程与快乐的结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份快乐。下面谈谈我在课堂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营造体验环境,激发参与意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时,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以现代数学的眼光,重新审视数学课堂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并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建立鲜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我在执教北师大版五年级第九册《节约能源》一课时,首先以小游戏“看谁反应快”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给出一些有效的信息与学生一起寻找在刚才游戏中反应最快的同学在哪里,我借助这个教学情境引导孩子们去探究新知;去发现问题,最后创设了“小小侦探家”的数学活动,进一步将新知引入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之中来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并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灌输,让孩子们建立起环保的意识。由于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发生在身边,因此大家感到熟悉、有趣,感到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孩子们能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去发现数学问题,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
  
  二、分享成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快乐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件很艰苦的事,他需要学习者具有顽强的意志和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获得成功。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培养孩子们顽强的意志,要让他们以学习为愉、以学习为乐。做到这一点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他们将来的成功树立坚定的理念。例如:我在执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的《周长与面积的比较》一课时,我在教学中创设了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小组带着“用同样长的线段怎样拼剪出不同的长方形”的问题亲自动手操作,孩子们想出了不同的拼剪方法,在孩子们寻找规律的同时,我再次给了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孩子们找到规律和体会到周长和面积的联系,让他们在尝试、探索、交流中寻找乐趣、增长见识,从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到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孩子们也在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中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新课程,它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应该越来越多的珍视“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努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日积月累,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三、有效评价,在成功中体验到数学的快乐
  
  为每一个孩子创设特殊的评价机制,仍然是我们成年人外加给孩子的。真正的善待差异,是“引导自选”,是引导孩子对于学习内容、进度、方式进行自主选择。他们自己选择的东西哪怕是苦的,也会乐此不疲。在我所教学的班级中,每个孩子的自身条件不同,生活经验不同,接受事物的快慢也就不同。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接受新知识比较慢的同学,怎么叫他们也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呢?我因此为不同层次的孩子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也能基本达到教学要求。我班的何海龙、杨再云和彭雨馨三位同学,他们由直观感知到抽象思维过度很慢很困难。在教学中,我没有放弃他们,给予他们同样的关注,叫他们也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叫他们喜欢数学。在学习应用题时,抽象的方法他们要慢慢的一步一步想上半天,趁我不注意,他们就自己悄悄地画图,我想,既然他们喜欢这种直观的方法,善于运用这种方法,为什么要改变他们呢?可不可以叫他们更好的更熟练的运用这种方法呢?于是,在学生们展示交流自己的方法时,我特意叫他们汇报,他们觉得很不好意思,怕自己出错,怕同学笑话,我于是鼓励他们,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你的解答思路是正确的,你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得到我的鼓励,他们用他们自己的画图演示了解答思路,我给予了他们肯定并表扬了他们的这种做法。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他们用画图能够正确理解题意,运用正确解答方法解答应用题。我想,叫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再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也是新课标的观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孩子们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不仅让孩子们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验数学的价值、魅力。孩子们会用学得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还要让每一次体验学习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验。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在物理教学中,解题是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实践,它对于深入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中汲取广博的实际知识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和改进,发现采用“讲评式导学法”进行习题课教学,是突破解题难关的好方法。    二、做法    1.分析学生不会解题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  解题包括定性分析、数学表达和定量演算三部分。所谓定性
期刊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要积极互动,但是,课堂上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问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而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这种“缄默”现象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
期刊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之一。因此很多学生认为数学难学。特别是村小,硬件条件差,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辅导和学校教育脱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村级小学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一些数学思考方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进村小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建模依据    (一)《小数新课标》从知识、能力、德育三方面提出了要求。  1、知识要
期刊
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体作法如下:    一、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记忆层次的地理概
期刊
计算机教育必须按当前的社会需求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计算机课程大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改革涉及多方面,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论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改革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适应时代的步伐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基础教育很重要
期刊
一、片面理解语文课教学    把“语文”二字诠释为“语言文字”,片面地强调其语言媒体的“工具性”,把语文课上成了枯燥繁琐、兴味索然的语言课、语法课,使其文学色彩消解殆尽,人文精神极度稀薄——这是当代“语言学派”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  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即在于看书、作文能力的养成。“能读”,即胸中有经典(名篇、名著);“会写”,即笔下能文章(写一手漂亮文章)。读,是一种主体由外而内的
期刊
什么叫原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原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高中生物学中有许多基础知识作为原理,运用于工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和日常生活实际等等。现将有关的原理及具体运用分类归纳如下。    一、细胞学原理    植物细胞增殖、分化及全能性的原理运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细胞膜流动性的原理运用于动物细胞融合、原生质体融合。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膜
期刊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形成地理课堂教学艺术特色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且容易观察、训练的是教学活动方式的变化,即变化技能。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转换方式。所谓变化是变化对学生的刺激,引起学生兴趣,是把无意注意过度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变化具有可以传递信息;吸引对学生某一课题的兴趣,呼唤热情。它能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是形成教师教学风
期刊
内容摘要:职高生的英语阅读活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的心理机制和相关因素很多,按照传统的观点,阅读是一个从“字母→词→句子→语篇”的有序的自下而上的理解过程。因此,教师的唯一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的障碍。  关键词:英语 图式阅读 能力    近些年来,在国际上许多认知心理学家, 语言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一种较为全面的阐释阅读过程的理论—¾图式理论(schem
期刊
内容摘要:同位语从句是中学阶段比较常见的语法现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一语法现象,本文从同位语从句的含义、正确运用同位语从句的引导词以及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区别等几个方面对同位语从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同位语从句 语法 探讨     同位语从句是中学阶段比较常见的语法现象,由于与定语从句位置相同,且汉语中没有相同的概念,因此很多学生对于这一语法现象理解不够透彻,在学习时总是较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