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两课教学由于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已经让学生失去了兴趣,改变两课教学现状势必要从教学方法入手,怎样提升两课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了高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两课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方法及辩论式教学方法就是本文探讨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两课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辩论式教学
“两课”在高校教育中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初衷却与教育的结果出现巨大偏离,表现为: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低,认为课程本身枯燥无味,理论只是高调的说教,难以让人信服。这与当代大学生更注重知识的实效性相联系,同时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传统“两课”最主要的特点是注重课程本身的知识性,因而使得各门课程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和弱化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这种情况在我国以往“两课”的改革中就有明显体现。因此,进行的高校“两课”新课改,其目的在于增强针对性,提高大学生们对政治课的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但显然,仅仅靠课程改革是不够的,政治课要上好,让学生爱听,还需要更多配套的改革措施,其中很多大学生都表示,教师因素尤其关键。影响学生对“两课”兴趣的—个原因就是老师讲课缺乏互动。
如何在两课的教学中提起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师与学生间的良好互动呢?我认为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解决:
案例式教学
1.案例式教学的起源及发展
案例式教学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商学院,该模式把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接触到各种商场争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案例式教学法传人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主要用于法律、医学及工商管理等教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末,案例式教学传入我国,尤其是在一些法学、工商管理类高校开始受到重视,随后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并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和研究典型案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明确认识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在两课当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使用案例教学的效果颇为良好,不但能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为学生理解复杂晦涩的法律知识提供了平台。
2.案例式教学的两种方式
(1)课堂案例讨论方式。这种形式应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进行。传统讲授与案例教学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可发挥交融互补的作用。第一阶段专门讲授修养课程与法律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与社会所关注的问题。第二阶段针对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尤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主张,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针对具体情况也可以事先安排重点发言对象,描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讨论,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哪方面存在不足,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重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第三阶段教师归纳总结。点评学生的观点,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此外,由于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中,并充分进行了思考,能够更深刻理解理论问题的精髓。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今后的学习有针对性。这种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大部分学生都跃跃欲试,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抽象的理论较为枯燥,通过案例讨论评析,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理论用案例来印证,易懂、易记、印象深刻;通过真实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为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当然了,应用这种方法要求课前教师、学生的充分准备是个大前提,如果学生课前不预习,不能与教师有机配合,课堂讨论也只能是教师唱主角,讨论也只是形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多媒体案例教学方式。随着电脑的普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为高校所采用。尤其是工科学校有优势,教学内容很容易制成课件,将复杂抽象的理论通过幻灯片等形式演示出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很受学生欢迎。修养课程与法学课程的教学同样可以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搜集各种视听、录像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室展示,无疑增加了案例的生动性和实践性。1998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今日说法》栏目和近期开播的《情法辩辩辩》栏目不仅专业人士关注,而且大批非专业人士也同样关注。栏目所选案例很典型,制作很成功。尤其再加上专家的点评,大家都能从中受益。如果能把类似的视听资料搬进课堂,然后由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再点评,这种多媒体的案例教学的说服力、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推广的最大障碍是类似的专门法律视听资料较少,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辩论式教学
1.辩论式教学的含义
辩论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学生就某一单元教学内容以问题为纽带而展开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从而获得真知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辩论;学生要开动脑筋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辩论并提出新的问题,实现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知识的互动。
2.辩论式教学方式的特点
(1)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教师善于用问题引导学生,就其教学内容精炼出一些有争议的或假设性的问题。其次也要求学生敢于根据自己所读书籍或社会现实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质性或假设性的问题,用问题来穿针引线,因为问题是知识获取之源,发现问题是智慧动力之源,解决问题是能力形成之源。
(2)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首先表现在课前的阅读和查找资料上,学生根据教师所列书目,主动阅读,动手摘录,动脑思考甚至主动查找新的信息资料。其次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分析、辩论并根据自己的所读、所思主动提出问题。
辩论式教学方法是一个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具体包含了“提问、分析、辩论、总结”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思维过程。
综上所述,在两课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人才,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挑战。迎接挑战,在挑战中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我们会发现:其乐无穷,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刘炳香:《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中央党校网站
[2]柳礼泉:《“两课’,教学法研究与述评》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3]胡近:《创新与发展·新世纪高校“两课”教育改革前瞻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4]莫负春:《关于法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法学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3月
关键词:两课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辩论式教学
“两课”在高校教育中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初衷却与教育的结果出现巨大偏离,表现为: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低,认为课程本身枯燥无味,理论只是高调的说教,难以让人信服。这与当代大学生更注重知识的实效性相联系,同时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传统“两课”最主要的特点是注重课程本身的知识性,因而使得各门课程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和弱化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这种情况在我国以往“两课”的改革中就有明显体现。因此,进行的高校“两课”新课改,其目的在于增强针对性,提高大学生们对政治课的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但显然,仅仅靠课程改革是不够的,政治课要上好,让学生爱听,还需要更多配套的改革措施,其中很多大学生都表示,教师因素尤其关键。影响学生对“两课”兴趣的—个原因就是老师讲课缺乏互动。
如何在两课的教学中提起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师与学生间的良好互动呢?我认为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解决:
案例式教学
1.案例式教学的起源及发展
案例式教学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商学院,该模式把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接触到各种商场争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案例式教学法传人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主要用于法律、医学及工商管理等教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末,案例式教学传入我国,尤其是在一些法学、工商管理类高校开始受到重视,随后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并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和研究典型案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明确认识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在两课当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使用案例教学的效果颇为良好,不但能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为学生理解复杂晦涩的法律知识提供了平台。
2.案例式教学的两种方式
(1)课堂案例讨论方式。这种形式应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进行。传统讲授与案例教学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可发挥交融互补的作用。第一阶段专门讲授修养课程与法律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与社会所关注的问题。第二阶段针对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尤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主张,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针对具体情况也可以事先安排重点发言对象,描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讨论,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哪方面存在不足,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重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第三阶段教师归纳总结。点评学生的观点,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此外,由于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中,并充分进行了思考,能够更深刻理解理论问题的精髓。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今后的学习有针对性。这种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大部分学生都跃跃欲试,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抽象的理论较为枯燥,通过案例讨论评析,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理论用案例来印证,易懂、易记、印象深刻;通过真实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为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当然了,应用这种方法要求课前教师、学生的充分准备是个大前提,如果学生课前不预习,不能与教师有机配合,课堂讨论也只能是教师唱主角,讨论也只是形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多媒体案例教学方式。随着电脑的普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为高校所采用。尤其是工科学校有优势,教学内容很容易制成课件,将复杂抽象的理论通过幻灯片等形式演示出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很受学生欢迎。修养课程与法学课程的教学同样可以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搜集各种视听、录像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室展示,无疑增加了案例的生动性和实践性。1998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今日说法》栏目和近期开播的《情法辩辩辩》栏目不仅专业人士关注,而且大批非专业人士也同样关注。栏目所选案例很典型,制作很成功。尤其再加上专家的点评,大家都能从中受益。如果能把类似的视听资料搬进课堂,然后由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再点评,这种多媒体的案例教学的说服力、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推广的最大障碍是类似的专门法律视听资料较少,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辩论式教学
1.辩论式教学的含义
辩论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学生就某一单元教学内容以问题为纽带而展开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从而获得真知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辩论;学生要开动脑筋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辩论并提出新的问题,实现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知识的互动。
2.辩论式教学方式的特点
(1)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教师善于用问题引导学生,就其教学内容精炼出一些有争议的或假设性的问题。其次也要求学生敢于根据自己所读书籍或社会现实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质性或假设性的问题,用问题来穿针引线,因为问题是知识获取之源,发现问题是智慧动力之源,解决问题是能力形成之源。
(2)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首先表现在课前的阅读和查找资料上,学生根据教师所列书目,主动阅读,动手摘录,动脑思考甚至主动查找新的信息资料。其次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分析、辩论并根据自己的所读、所思主动提出问题。
辩论式教学方法是一个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具体包含了“提问、分析、辩论、总结”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思维过程。
综上所述,在两课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人才,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挑战。迎接挑战,在挑战中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我们会发现:其乐无穷,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刘炳香:《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中央党校网站
[2]柳礼泉:《“两课’,教学法研究与述评》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3]胡近:《创新与发展·新世纪高校“两课”教育改革前瞻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4]莫负春:《关于法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法学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