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外公戴戟墨品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公戴戟,原名光祖,祖籍安徽旌德,1895年生于苏州。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从苏州到上海参加学生军,改名戴戟,一心想当执戟卫国的职业军人。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直至“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外公与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共同亲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系列大事件,结下生死之交。
  和那时很多军政界人士一样,外公余暇有展笔弄墨的雅兴和习惯,字还愈练愈好。兴之所至,往往也会酣畅挥洒一番,加上友朋间酬酢不断,应人邀约题联留字,也是常有的事。这大约算得一种文化情趣或个人嗜好吧。只是相当时间内,由于种种原因,外公书品存世的似已不多,逾十年前我写《将军翰墨缘》(刊于《纵横》2007年第12期)一文时,仅仅只是依据当时有限的搜索与了解,记下了三篇民间流转的他的早年墨迹。又过了好些年,陆陆续续又有外公当年的若干书品现身,引得坊间人士寓目。
  关于淞沪血战的一些纪念题词
  “一·二八”战事甫息,当年主持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戴戟就主张认真搜集、汇编各种战时资料,包括作战命令、会议记录、军队指挥官图片、通电文告,并辑录成册,以便作为档案存藏,亦备报道、编史的参考。这本十九路军的辑录册子,其封面《一·二八的一些纪念品》就是外公亲题,由司令部参谋长张襄作跋,商务印书馆印刷,该书在坊间迄今仍有少量流行。现在有关方面编辑《淞沪抗战史料丛书》采用的影印底本,便来自外公当年赠送民主人士黄炎培(字任之)的本子,扉页的戴戟题词尚清晰可见:“任之先生惠存 戴戟敬赠一·二八周年纪念日于龙华。”
  战后外公的其他题词,我也曾数度看到过,有一份为近代书刊《淞沪御日血战大画史》的题词,版面较大,正文为:“我淞沪民众之血耶泪耶,我抗日袍泽之铁耶血耶。为民族保种,为国家争命,一片天良爱国之精神,与保持世界和平之英爽,靡一不跃之纸上。置巨册于案头,即疑我身仍在当时之壕堑。淞沪之事往矣,东北风云正紧,此备卫典重之战史,实为同胞同仇同力之神鞭。”
  1932年5月,淞沪停战未几,国内出版界的抗日救亡热潮依然高炽,借助上海优越的文化资源和地理优势,随即迅速推出了一系列纪念和歌颂“一·二八”抗战英雄事迹的书刊,其中以《淞沪御日血战大画史》最为著。这本画册图文并茂,以大量图片(含700余幅)记录了“一·二八”事变的实况,从事变发生前的城市和平景象,到日本浪人的骚动、寻衅,再至日军进攻闸北,毁我家园,杀我军民,十九路军及义勇军奋勇抵抗等场景,反映了战况之惨烈和我军民反抗强敌之悲壮。戴戟作为当时十九路军的领导人之一,被邀为本书题词,也算是实至名归。此份题献行书洒脱,一气呵成,个性鲜明,堪为他的一幅书法佳作。题词现可见于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陵园陈列馆。
  在另一本《淞沪血战大画史》上,也见有戴戟题词:青天何高高,沧海何深深,但画战场血,难绘死士心。力与理争霸,世界终沉沦,皇皇神明胄,努力矢自今。
  与十九路军61师袍泽情深
  1930年十九路军成军后,有60、61两师编制。蒋光鼐升任总指挥后,以蔡廷锴、戴戟分任60师和61师师长。外公在1931年末调任淞沪警备司令之前,一直在61师任职,与该师袍泽熟稔,情同手足。作为老长官,61师的状态与活动自然受其密切关注。日前发现两幅外公的题词,都与61师有关,是为纪念61师121旅战史所题写的。其内容分别为:
  为我师一百二十一旅战史题 :杀敌致果 戴戟于苏州
  题赠一二一旅战史 济南之役 尔先登陴 庙行浴血 暴骨海涯 养兵报国 继美来斯 国人之望 何以慰之袍泽之爱 何以副之 夙兴夜寐 念兹在兹 为国宠光遗我永思 戴戟拜题
  121旅旅长、少将张励也是十九路軍的一员虎将。外公题词述及的济南之役、庙行之役,为中原大战和淞沪之战期间121旅参与过的恶战、胜仗。前者系60、61师攻敌,绕过泰山东麓,出其不意直扑济南阎锡山部,中秋之夜突入济南城,迫使驻此的傅作义军仓皇退过黄河,阎军一败涂地。后者的庙行之战,更是“一·二八”期间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联手痛击日寇的抗战名役,足令自豪的。如此推测,该题词所书时间当在这几次战役后,起码在1932年5月停战之后。
  从迄今留存来看,张励旅长对部队战史资料的及时搜集和保存十分重视,不但邀请61师老长官戴戟为战史题词纪念,而且还亲自参与编辑,最终形成了《十九路军六十一师百廿一旅淞沪抗日战记》,分门别类记录了“一·二八”中十九路军的战斗情况,分为“照像及题字”“战事照片”“战利品照片”“其他照片”“序文”“战斗详报”“行军日记”“抗日战事之经验及感想录”“国外之评论”“文电摘要”“死难官佐传略”“表册摘录”“附录”“轶事录”“军人格言丛录”“诗文词”。其搜罗之详尽、完整,在国内近代军队管理中似不多见,堪为楷模,颇与国际接轨。这样严整的档案意识,是否同十九路军当时所在的上海国际大都市流行的理念的影响有关呢?
  “一·二八”期间由于日本人的大举入侵,挟其飞机重炮之威,狂轰滥炸,不仅大片毁坏都会街市,房舍罹焚,民众被戮,而且上海京沪(今沪宁)与沪杭甬铁路均遭严重毁损,两路沿线桥梁、轨道破败断绝,在善后工作中,两路损失调查统计和修复问题极为突出。
  1933年5月31日,《一·二八两路创痕》一书编成,采用大批现场拍摄图片,记载了这场淞沪战争给两路造成的巨量损害,包括铁路员工殉难人员、车站铁路设施毁损的具体统计,等等。《一·二八两路创痕》不光有序,并请当时民国政要蔡元培、陈果夫、顾孟余、陈立夫、黄郛、戴戟为之题词。戴戟的这份题词,现可看到。
  写赠两路之创痕画册   外侮侵陵,孔伋守土之义既明,而飞挽交通护持之责任尤大,有助于军事,胜负存亡之数于焉决之。览此册者,既感淞沪往事历历在目,复念东北浴血耿耿不寐。戴戟拜题(印)
  这是“一·二八”前后戴戟留沪期间,有关沪上诸多公事应酬题献之一例,好在已作为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的一种而被收存,得以完好刊布。
  题赠福建《挺进》杂志
  戴戟早年墨迹中,还见有一幅“闽变”之前的作品,系为十九路军《挺进》杂志所题。1932年6月十九路军奉调开始入闽,政治活动重心南移,相继在福建漳州创办过四种军政刊物,《挺进》杂志为其中之一。题词全文是:
  十九路军挺进杂志社 策励袍泽 搜采异闻 戴戟题赠(印)
  从时间上来看,1933年5—9月间,十九路军已在闽立足,但戴戟本人则因续任淞沪警备司令一职善后,还留滞沪上,未克赴闽。他的抵闽时间晚至1933年11月,旋即赶上闽变首发。因此,上述他给《挺进》杂志社的这幅题词,很可能是应约撰就自沪邮寄或托人带交过去的。
  前些年地方热心人士发现和报道了浙江浦江双碑的事。在抗战爆发周年纪念大会上,由戴戟和时任浙江省主席黄绍竑将军分别书写的两块抗战纪念碑同时落成。戴碑题词是“成仁取义,收复封疆”,黄碑则题“抗战求生,牺牲图存”,现仍安存浦江县博物馆。该碑是目前见存戴戟唯一的抗日题碑(参见拙文《浦江问碑》,刊于《档案春秋》2014年第11期),我原来估计可能是外公公务到浙期间应邀题写的。直至最近才进一步获知,外公的这方浦江碑刻,或出自为一份抗战刊物《伤兵阵地》所题。该刊1939年创办于浙江金华,每期均有名人题词。其主要研究战时初期扑面而来的严峻伤兵问题,抚慰并鼓舞伤兵士气。外公题词的原文是:“伤兵阵地,纪念特刊,淞沪之役,我武维扬,七载回顾,痛悼国殇,山河变色,抗战方长,成仁取义,收复封疆 戴戟敬题 (印)。”最末八字即上述浦江碑刻所采,从刊页字迹看,笔法完全一致。
  一些作为私人应酬的墨品
  不过公务之余,戴戟也还留下了一些作为私人应酬的墨品,散于各处。譬如,题赠给一位叫“锦文同志”的大字对联,对联正文为:“好花若处子嘉树来鸣禽。”
  外公戴戟虽祖籍安徽旌德,但自祖辈已迁江苏,相继在扬州、无锡和苏州等地留居。他本人又出生于苏州,对这座江南名邑还是深有感情的,同苏州人士一直时相往还。闽变失败后外公赋闲沪苏,似有更多此类笔墨交往了。1935年冬题赠“涵莹先生”的联句是:“白云明月皆由我,碧水清山忽赠君。”另外,他用隶书替人题写的一幅扇面,过去也是很少见到的。前不久见到两幅新中国成立后外公为苏州名医缪仲康的题词, 1956年五一劳动节,缪医生的联合诊所正式挂牌,外公欣然题词祝贺,也是对老友的致谢。两幅题词分别为:
  誉满杏林
  仲康先生精于岐黄,对中西医术极为深湛,吴中人士多称道之,每遇儿辈染恙,烦劳诊治,无不著手成春,书此志感 戴戟(印)
  保障人民健康
  书贺仲康同志联合诊所开幕之喜 一九五六年五一节 戴戟(印)
  这样的私人题献,后也日渐少去,唯有個别信函还以墨笔手书。1967年“文革”动乱的高潮时期,外公相濡以沫数十年的老友蒋光鼐将军辞世。此前他刚赶赴北京看望老兄长见了最后一面,促膝长谈至深。外公无比哀痛,随即在他的“孝悃用笺”上亲笔给蒋夫人黄晚霞女士写有唁函一封,情真意切。这份手迹目前同张治中将军的唁函一起,陈列在广州西关蒋光鼐故居博物馆的橱窗内。前年去广州,我们家人都看到了外公这篇难得的亲书。
  再过若干年,他的墨迹还能拾回多少,我不知道,大概会愈来愈少。晚年他来沪居家时,常见他每日清晨伏案书写,不是补昨晚的日记,就是给亲友写信,或以钢笔,或以小楷墨笔,再没见他写过大字。听舅舅说,他那么多年的日记,“文革”前夕都毁了,为的是避祸。外婆忆及,早先外公写大字楹联,她都会研墨抻纸,很以为重。自我童年开始,再也没见过外公泼墨挥洒的风采了,也许这是当时需要的一种新姿态,写大字则或近士大夫情调,似有落伍之嫌。对主观上力求紧跟时代步伐的外公来说,自然也是颇为在意的了。
  虽则如此,但也还有例外,外公内心那借助挥毫而直抒胸臆的冲动,或许一直未曾完全泯灭。日前得知他一幅晚期墨品在北京现身,不是大字,却也洋洋洒洒一大幅,书岳飞“满江红”词,是1964年赠与他保定军校三期同窗、好友贲襄(字赞元)的。外公时年已近古稀,约凭通常记忆写来,不想遗漏了“潇潇雨歇”四字竟未察。书赠“赞元老兄”的这幅字,当为外公的晚年作品,前几年已由贲襄外孙朱麒先生捐赠给了位于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永久收藏,这是令人颇感欣慰的。
  (作者为戴戟将军外孙,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其他文献
记得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以下的名言:“所有的改革都是被迫的。”(见郑必坚《大战略》,上海远东出版社2017年版,第65页)这句话应用在蒋经国晚年,决定从“保守”走向“开放”的过程,自是十分真实确切。他当年的确是在内、外的巨大压力下,加上自己健康的恶化,被迫而不得不走的唯一一条路,应是持平之论。  只是在过去几乎所有研究蒋经国这段历史的专家学者,却少有人从这个“被迫”的角度,来论断他
期刊
1959年,中国当代艺术大师、艺术教育家潘天寿先生,出任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上任后,他抱着捍卫民族传统的决心,誓将中国画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潘院长在1961年出席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育会议时,首倡中国画三科(人物、山水、花鸟)独立教育,他指出三科的学习基础,各有它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为了专精地培养人才,三科必须分开教育,会上展示了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的教育方案和实施成果,得到了上级
期刊
陈望道是中共创始人之一,1923年退党后,他与中共是什么关系?他仍旧照他当年回答茅盾的话“我在党外为党效劳,也许比党内更方便”(茅盾著:《我走过的道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1页),在党外为党默默工作。除了上世纪20年代他在上海大学、中华艺术大学等为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服务外,还有更多的案例可以说明他的政治身份吗?到了30年代中国的政治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后,
期刊
在文学界、新闻界乃至世界华文文学界,提到学者、报人、作家曾敏之先生,可以说是无人不晓的。他曾任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代总编辑,香港作联四届会长,还担任过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等要职。他曾数次率香港作家代表团访问上海,莅临复旦大学等高校,并会见沪上多位文友。  1991年9月,我初次有机会见到尊敬的曾老师。那时候他任香港作家联会会长,率香港作家代表团一行访问祖国内地,
期刊
1949年5月27日,上海全境解放,社会各界人士酝酿了一次慰劳人民解放军的捐献义卖活动。这次活动前后2个月,动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募集的资金和慰劳品数量巨大。工商界作为其中一方面,在这场捐献义卖活动中,既有成绩,又曲折艰难,进步与顽固,坚定与彷徨,主动与被动交织于一体,最终支持中国共产党,拥护新生人民政府成为主旋律,工商界谱写出一曲劳军之歌,回声嘹亮了整整70年。  工商界酝酿筹备成立劳军分会  
期刊
北大求学,南下请愿抗日遭捕  朱嘯谷先生1911年初出生于湖北武昌,曾用名朱世杰。朱啸谷祖父曾任武昌知府,其父则毕业于武昌文华教会大学,曾在九江海关、英美烟草公司任职。  朱啸谷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中英文倶佳,192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他在北大读书期间,先后认识了扬帆、陈沂、陈其五以及燕京大学的刘尊棋等一批爱国进步学生,在他们的影响下,朱啸谷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反帝大同盟”,并担任北大支部委
期刊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党和国家曾派出了数批主要来自全国农垦系统的青年农工和技术人员远赴美国及加拿大的农场和大学研修。这批青年和常规的留学生不同,通过大部分时间在国外农牧场参加劳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支付假期中在大学的研修费用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费用,是名副其实的“勤工俭学”。当年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亲身经历见证了这段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崇高使命和时代特色的难忘插曲。  婚礼上
期刊
34年无着落,陈寅恪落墓何处?  2019年是陈寅恪先生离世50周年、归葬庐山的第16个年头,人们对先生的思念无尽,先生墓前鲜花常年不断,清明时节尤其多。  先生1969年10月7日殒于“文革”凄风苦雨中,2003年6月16日,即先生113岁冥诞之日葬于庐山植物园。一条归葬路走了整整34年,让人感叹不已。  我涉入这件事,是主持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省社联工作的时候。1994年春,省社联正在筹备召开“
期刊
许崇德先生是上海青浦金泽镇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宪法学奠基人之一,亲历和参与了新中国两部宪法的起草与修改,还先后参与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2003年,他穷尽毕生所学,完成了7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对于中国宪法和宪法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渴望得到许崇德先生诗词集  2004年,上海青浦区政协成立了青浦籍知名人士档案史料征集组,
期刊
改革开放后,我和千千万万学子一样惊喜,大学的门又重新向我们打开了。于是我这个土生土长在丽江、从没走出过家乡的纳西族青年也有了参加高考的机会,并且以丽江地区文科第一名考上了云南大学中文系,成为1977级大学生中的一员,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开始了书山寻径、学海泛舟的求学之旅。如果没有40年前的改革开放,我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有希望成为一个大学生,更没有想到,我这个来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