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探寻孙中 山在澳门的足跡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pming_sn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成功地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少年时期开始接受澳门中西文化的熏陶,后来在澳门行医和开展革命活动,澳门是他革命思想的摇篮。澳门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对外贸易港口,有著“东方蒙地卡罗”、“中国的拉斯维加斯”的著称,也曾被誉为“孙中山先生的第二故乡”。
  早在15世纪末,澳门就成为葡萄牙人开拓中国和邻近国家贸易的主要根据地。天主教传教士纷纷东来,使澳门成为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汇点。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澳门成为仁人志士们救国图强梦想的起点。
  
  早年与澳门结缘
  
  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是澳门居民,在澳门闹市著名的板樟堂街开了一间鞋铺,当了10多年鞋匠,到30多岁有了点积蓄后才结婚。孙达成53岁那年,即1866 年11 月12 日孙中山出生於距离澳门40多公里的翠亨村。
  孙达成和很多乡亲们一样,常往来於澳门与翠亨之间。少年的孙中山对澳门的风情耳濡目染,与澳门结下不解之缘。澳门因安全、靠近家乡的特点,成为孙中山亲友的谋生之地。孙中山的兄长孙眉及嫂子、原配夫人卢慕贞、两个女儿及外孙女,自辛亥革命前来到澳门定居,直至终老。
  孙中山少年时期,去海外看望胞兄孙眉时,开始接触澳门。孙眉早在15岁时就随舅父和婶母到夏威夷(华人称“檀香山”)做雇工,若干年后,孙眉在夏威夷茂宜岛上租种了一片荒地,並经营农牧,逐渐发达起来。孙中山12岁时,哥哥孙眉已经成为拥有土地6000英亩、牛马豬等牲畜数万头、雇工100多人的大牧场主了。由於孙眉长年在海外,孙中山较为掛念。1879年6月,13岁的孙中山执意要跟母亲一起去看望胞兄孙眉。他随母亲到达澳门,乘坐“格兰诺”号英国轮船远赴夏威夷。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澳门。当时的澳门,自从1849年被葡萄牙人以武力侵佔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879年,清朝的旧关闸和泛墙早被拆除。孙中山看到和家乡完全不一样的景象:街道上西式圆拱型建筑和尖顶高耸的教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黄包车夫黝黑瘦小的身影和车上乘客的气派光鲜形成鲜明对比;还有外国炮台下的妈阁港,停泊着军舰和大吨位的轮船……
  孙中山从澳门登上了去夏威夷的客轮,从此迈开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孙中山对首次经澳门离乡出洋印象特别深刻,30岁生日时,他在写给友人翟理斯的信中回忆到:“13岁随母往夏威夷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回澳门从医报国
  
  孙中山到了夏威夷,大开眼界。他在哥哥孙眉的资助下,在夏威夷求学5年。1883年7月,17岁的孙中山乘船抵达澳门,再回到家乡翠亨村。此时,接受西方教育的孙中山,认识到家乡太落后了。他和村里的陆皓东決定倡导农村改革。这一举动触怒乡里,孙中山被迫再次离家,辗转到香港中央书院读书。不久,孙中山尊父母之命与卢慕贞结婚。婚后,孙中山继续赴香港读书。
  1884年,中国东南沿海和南部边境爆发了中法战争。8月23日,法国舰队突袭福建马尾军港,大败中国福建海军;7个月后,中国老将冯子材在广西镇南关大败法军,迫使法国内阁辞职,战事正朝着有利於中国的方向发展,但清政府卻屈辱求和,签订了《中法条约》。孙中山为此气愤填膺,从此立志救国救民。他从香港中央书院毕业后,曾考虑报考军校,也曾打算学习法律,他抱着“一方致力政治,一方致力医术”的理想,最终选择医科。1886年,孙中山考入由美国教士开办的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堂,一年后转入香港西医书院。进入香港西医学院(即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就读医科。在港5年的求学生涯中,孙中山常往来於港澳之间,进行反清宣传。他与陈少白、尤列、杨鹤岭等志同道合,倡言革命,激扬文字,针砭时弊,议论朝纲,时人以“四大寇”呼之。位於澳门水坑尾巷14号的“杨四寇堂”,是“四大寇”之一的杨鹤龄寓所,孙中山常偕革命党人往来其间,筹谋反清革命活动。
  1892年,孙中山在澳门《濠头月刊》刊登题为《致郑藻如书》的政论文章,向洋务官员郑藻如提出了兴办农学会、倡导农桑、禁绝鸦片、普及教育等治国主张。同时,他广泛学习西方政治、军事、历史、物理,遍阅农业专科书籍。此后,孙中山早期革命言论频频在澳门报刊发表。
  1892年7月,26岁的孙中山毕业於香港西医书院。港督罗便臣把孙中山推荐给北洋重臣李鸿章。此时,孙中山正处於从保守的改良思想向先进的民主革命思想的转变时期,对李鸿章还抱有一线希望,便欣然答应。在赴广州领牌进京时,因受到两广总督的左右刁难,孙中山愤然返香港。不久,澳门华人绅士极力邀请孙中山到澳门行医。孙中山受聘到镜湖医院,成为澳门历史上第一位华人西医。
  镜湖医院始建於1871年,是澳门华人建立的第一所医院及民间慈善团体。在老照片中,我们可看到它当年是一间祠堂似的传统建筑。孙中山在澳门行医时名叫“孙逸仙”,他将自己开办的医疗诊所,定名为“孙医馆”。孙中山行医极为认真,患病多年的老人、难产的外国妇女、吞洋煙欲自杀的妇人、吐血多年的肺痨病人,以及患肾囊肿的、误食毒药水的等中医不好明确诊治的“疑难杂症”病人均被“孙医生”治愈。此事经《镜海丛报》多次报道后,澳门人逐渐知道了澳门有个医术高明、热心公益、救助贫黎的“孙医生”。“孙医生”的名气愈来愈响。此后,镜湖医院也因“孙医生”的高明医术而闻名於世。
  孙中山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他医德高尚,为病人诊治认真细致,穷人前来看病,不但分文不取,还赠送药品,因此获得“镜湖耀彩”的美誉。1892年至1893年,孙中山先后两次向镜湖医院借款4400大圆(兑银3168两),在商业中心草堆街80号开设了“中西药局”,为穷人免费看病並赠送药品。
  孙中山除了是名医,同时还是革命者,他边行医济世,边从事革命活动。《镜湖丛报》便是他与葡籍印刷商飞南第合作创办的报纸。孙中山把该报作为广开言路、抨击时政的重要阵地,宣传革命思想。当时,在澳门还有郑观应和郑藻如两位学者主张维新改革,他们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影响很大。
  
  为革命奔走海内外
  
  晚清时期,澳门已沦为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对於酝酿革命推翻满清的爱国志士来说,澳门成了一个特殊的地方,孙中山和爱国人士得以开展早期的革命工作。
  作为一名华人西医,孙中山因为医术和名望渐渐遭到了澳门一些葡萄牙医生的嫉妒。他们以孙中山没有葡萄牙的行医执照为借口进行百般刁难、排挤,先是禁止孙中山为葡萄牙人治病,尔后又通过澳葡当局下令药局不得为孙中山所开处方配药。此时,孙中山“医国”的使命愈发浓厚。1893年,孙中山把中西药局交给他人打理,便离开澳门前往广州行医和从事革命活动。曾为革命东奔西走的他,念念不忘当年为建“中西药局”的债务,后来如数偿还。许多年后,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依然念记当年的贵人吴节薇,特为其当年诚意担保借款一事致谢。
  澳门不仅是孙中山早年行医的地方,而且在他后来的革命生涯中,还是他活动的阵地和家人栖息的地方。到广州后,孙中山从此走上革命道路。而澳门仍然是他和革命党同志活动、避难和往来的重要基地。
  1895年重阳节首次广州武装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落难澳门,首先想到的是找老友葡人飞南弟救助。飞南弟确也尽“老友”之谊,及时伸出救援之手,採取紧急措施,当晚即协同孙中山男扮女装,躲过清朝探子“无影之手”,逃出澳门,远走海外。直至1911年,武昌起义后才得以回国。这16年间,除了几次国内起义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海外为革命奔走,很难与家人团聚,而此时相对平静的澳门就成了他与家人团聚的地方。
  澳门不仅对辛亥革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护法”及反抗北洋军阀中也起了积极的作用。1912年、1913年,孙中山两次访问澳门,曾下榻於卢廉若先生的卢园春草堂。1914年,孙中山将他的得力助手朱执信派往澳门,设立“讨袁”秘密机构,並积极筹款及购买军火。1919年,孙中山又派长子孙科为特派员,在澳门设立办事处,继续从事护法活动,号召广东地区的海陆两军响应起义,驱逐桂系军阀。1920年,孙中山又派人来澳门筹组中国空军,此举受到澳门华人的热烈响应,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便捐募了巨款,购买了两架水上飞机。並以澳门为基地,轰炸了盘踞在广州观音山的桂系军阀,给军阀造成极大的震憾。
  
  遗迹在澳门缅怀在民心
  
  现今,澳门人对孙中山十分崇敬,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人。澳门半岛虽小,卻设立了三尊孙中山全身铜像、一座“国父纪念馆”、一条大街取名为“孙逸仙大马路”及一座孙中山纪念公园。
  现存的国父纪念馆,更寄托了澳门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深深怀念。纪念馆座落在文第士街一号,对面是风景秀丽的松山。始建於1918年的纪念馆,是由孙中山的胞兄孙眉斥资兴建的,供孙中山与原配夫人卢慕贞及家人居住。於1930年,曾因遭附近的澳门总督官邸火药库失火爆炸所波及,后修建成现在的样貌。孙中山之原配夫人卢慕贞一直在此居住,於1952年9月7日辞世。1958年,“孙中山纪念馆”易名为“国父纪念馆”,门前匾额由国民党名人于右任题字,供中外人士参观瞻仰。现时的3层高建筑物是一座伊斯兰教摩尔式建筑。馆内的装修保留原貌,陈设均为孙先生在广州任大元帅时所用的文物家具,及在澳门行医时所用的物品另有一些国父的真跡和生前珍贵照片,包括与革命先烈们的合照。重建后的孙府面貌、结构与昔日截然不同,典雅庄严,外形优美,外绕以短墙,左侧辟一个小花园,孙中山生前喜欢在此坐立。如今在纪念馆内矗立“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国父纪念馆大部分房间保持原有佈置,展览孙中山在澳门行医时所用的物品,包括书籍、信函、手跡,以及在广州起义时之家具、孙中山的真跡和革命烈士的合影,在澳门行医及在广州出任大元帅时用的家具和物品,资料极其丰富而弥足珍贵。早在1990年11月,前澳门市政厅決定把鸭涌河公园改为“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並矗立一尊孙中山铜像。在澳门,处处都能感受到澳门人民对孙中山先生深深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处处可寻孙中山先生行医和革命的足跡,这些辉煌的历史片段,为澳门烙上了辉煌的印记。
其他文献
为什么澳门贸促局如此不知所谓  2010年澳门贸促局在澳门市民眼里是“最受质疑的部门”。其实,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更不用说该局每年例牌式搞所谓贸易展览,到底展示了些什么?又招揽了些什么?这些早就在澳门市民眼里见惯不怪了,用一句本土方言来说:那就是玩野。特别让市民最不顺眼的是,近年的贸促局玩得太傻,玩得让市民认为不知是其上司的管教无方,还是贸促局内部主事者根本就是不明事理。正如《澳门月刊》168期
期刊
2011年度第一次髓育委員會會議,2月14日於奥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由社會文化司司長、體育委員會主席張裕主持。
期刊
2011年的10月10日,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与澳门有著深厚渊源的辛亥革命,澳门早已开始筹划相关活动。元月6日,由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大会主席崔世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高燕等一行60余人组成的澳门地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组委会参访团抵达武汉武昌红楼,拜谒孙中山先生塑像,並就策划启动系列纪念活
期刊
每年有近千万遊客朝拜澳门各大小庙宇,所谓的“灯油钱”塞满了大大小小的功德箱。澳门文化局投放大量资源修缮庙宇,而对这些庙宇的财政收入卻从无向社会有任何交待,难怪社会质疑是否有人与寺庙有枱底交易。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伟大复兴的出路在哪里?在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实力,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2000年,国家宣佈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到2010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已经分别达到99.70%和95%。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人口的教育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乡村教育:正受到排斥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期刊
在民营资本湧动的溫州,企业老板负债出逃的事件不断上演,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溫州模式”的再度考量,而且也可能招徕公众对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溫州人的重新审视与评价。与此同时,相比於只对溫州债务危机的表层观察,我们从中作出的透视与反思则更加沉重。  溫州的闹剧与惨剧  儘管企业老板负债而逃並最终留下满地鸡毛的商业现象在溫州已经不算十分稀奇,但进入2011年以来民企老总成群结队撇债出逃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了
期刊
澳门学习新加坡,应该从当前市民最为关注的公屋、社保以及人力资源三个方面著手,而最为根本的问题是不断完善政府施政水平,塑造“有远见的政府”,提升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和认同感。    第三届澳门特区政府秉承“传承创新”的施政理念,力求在经济多元化、施政科学化、福利制度化等方面有所建树和创新。为此,特区政府十分注重“外力”的作用,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和交流,积极学习其他地区的经验,減少特区政府自我摸索的时间,
期刊
2011年度第三次體育委員會會議於10月13日下午3時在塔石體育館會議室舉行,由社會文化司司長、體育委員會主席張裕主持,會議主要向各委員匯述及討論收集本年度體育界別法人年度總結報告之情況,並聽取了暑期活動簡報。
期刊
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邀请,行政长官崔世安率特区政府代表团於1月10日至13日对新加坡进行了正式访问。特首此行与新加坡政府的多名要员进行了会谈,参观了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局、建屋发展局、人力部等多个政府机构及两家渡假娱乐场。崔世安非常满意此次新加坡之行,认为行程不俗,收获颇丰。  新加坡面积仅700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奇缺,但在短短五十年间创下了不少奇跡,拥有了全球首屈一指高效、廉洁的政府,完善、严格的法
期刊
2010年的中国曾经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大事,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即為其中之一。上海世博会尘埃落定,但世博会的影响却日益彰显。上海和国内外许多地方都开始探索世博经验在“后世博”时期的应用推广价值。由澳门的特殊区情所决定,世博经验尤其意义深远,不仅具有很大的适用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当代世博经济的本质特徵    上海世博会的实践证明,“高端”、“前卫”、“多元”、“集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