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路径研究r——基于混合式教学方法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afanwo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塑造劳动观念、传递劳动知识、传授劳动技能、端正劳动态度和培养劳动习惯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其意蕴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就不仅要在正确教学设计原则的指导下,系统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体系,而且要选择适用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才能确保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的有效实现,最终强化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精神的培养.
其他文献
随着微教学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不能再沿袭以往的传统教学授课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开展微课教学,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生物化学”是生物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不仅课程内容多、知识点零散,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形成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所以,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手段,最终达到以符合时代发展的便捷教学方法为学生传道解惑的目的非常重要.以“生物化学”核心课程为例,探讨微教学的发展背景、特点、优势,以及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为其他课程开展微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合思想政治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四个自信”.通过研究民办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如何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要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主要抓手.作为材料类专业学院,在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专业育人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系统阐述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运用,从强化顶层设计、建设内容体系、加强教学改革、建强师资团队、完善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案与进路.
针对综合商务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构建了面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SPOC教学模式,并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对SPOC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和期末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表达、思维等综合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组对SPOC教学表现出认可和赞同,学习参与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模拟大脑功能,有利于促进学习,因此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成为众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目前,思维导图已被引入中医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之中.“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必修课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用思维导图建构“中医学基础”知识体系,符合该课程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医理论,也能为其以后学习其他医学知识奠定基础.
新时代高校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既是践行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调查本地高校对云南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现状及红色文化传承情况,发现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为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成效,从加强学生红色文化认知教育及加大高校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两个方面提出对策.
基于OBE理念,结合卫生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成果为导向,通过评估学生能力为基础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的需求为标准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以能力为根本,遵循学生个性发展规律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以发展为重点,采用持续改进的方式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从优化课内实践、完善校内实践、拓展校外实践、占领线上阵地四个实践路径出发,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授的理论内化为学生的感知、情感和信仰,落实立
基于1+X证书制度,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阐述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专业课程教学与“X”证书培训融合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从创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强化教师能力建设、加强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建设、衔接“X”证书开展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建设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针对当前实验教学在教学模式、学习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SPOC教学模式,将SPOC在线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深度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和实验室实体实验深度融合,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设计,形成应用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致力于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实践创新能力,构建思路清晰、形式新颖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活动设计的开放性,切实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为了探讨虚拟仿真结合志愿者帮扶在机能教学中的应用,为生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验教学中实验组采用虚拟实验结合志愿者帮扶教学模式,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实验成功率,缩短动物手术时间,提高实验成绩得分(P<0.05);实验组学生对多项教学效果的认可程度、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志愿者的技术操作水平与理论水平100%提升.虚拟实验结合志愿者帮扶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显著提高生理学实验(机能学)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