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学名叫春秋(节选)

来源 :散文海外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20208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穆涛,《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专委会委员,国务院特贴专家。出版《先前的风气》《看左手》《肉眼看文坛》《散文观察》等书十二种,其中《先前的风气》一书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和“2014年中国好书”。201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发现时间开始:一根由神奇到神圣的棍子
  我们中国最原始的计时工具,是一根棍子,学名叫“表”。
  棍子被垂直竖立在地面上,立竿见影,“光阴”被捕捉到了。光阴这个词的本义是光的影子,先民们通过观测计量影子的位移,把“时”区分出“间隔”,“时间”的概念产生了。大自然中的时,本来是无间的,一切都那么混混汩汩存在着。“天地未剖,阴阳未判,四时未分,万物未生,汪然平静,寂然清澄,莫见其形”(《淮南子·俶真训》)。这根棍子立在地面之后,人们的生活轨迹清晰起来,有了时间,才开始有历史。
  对“时间”的发现,是人类认知天地最重要的突破口,是由动物到人的最华丽转身,先民们用智慧把自己从普通动物中完全剥离出来。据科学史家判断,这个时期是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伏羲时代。
  我们今天手上戴的,墙上挂的,地上摆设的,叫表,钟表,它们的祖先就是那根棍子,有序跳动的秒针,是对光影位移的生动临摹。
  光阴是被一寸一寸捕捉到的,这个过程,既缓慢又漫长。
  先民们观测太阳,也观测月亮,太阳出没和月亮盈亏是捕捉“时间”的两个基本点,并由此发现了天地运行的轮回规律,日、月、季、年这些概念逐一捕捉到。昼夜交替为“一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
  四季的发现与定位要晚一千多年,已到了神农氏和黄帝时期,距今5000至4500年前后。神农氏即炎帝,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国人的大历史由此开启序幕。“乃至神农,黄帝,剖判大宗,窍领天地”(《淮南子·俶真训》)。首先被认识到的是春秋两个季节,这一时期,火已经被广泛使用,并且辨识出一些草药,初步认识到食用植物和药用植物的区别。农耕生产是这一阶段最时尚的生活方式,春种秋收,把农作物的果实带回家里,烹调出“家常饭”,告别“打野食”的日子,进入“想吃什么种植什么”的新常态,人们开始尝试着主宰自己的命运。
  在对日月运行的细致观测中,人们锁定了春分和秋分。这两个日子,太阳投在地面的光影长度相同,白天和黑夜均分,先民命名这两天叫“日夜分”。接下来,又锁定了冬至和夏至,“至”,不是来到的意思,而是“极至”。冬至,投在地面的光影最长;夏至,投在地面的光影最短。对春夏秋冬四个节点的认定,是在神农氏时代完成的,而对四个季节变化规律的整体认知,已到了尧时代,约公元前2300年前后。这一时期,观测天象,以及计时的工具都有了科学的进步和提升,并且成立了观测天象的专职机构,任命重臣担任主官,“乃命羲和(羲与和是两大氏族首领),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尚书·尧典》)。“两分两至”的最早命名,记载在《尚书·尧典》中,春分称“日中”,秋分称“宵中”,夏至称“日永”,冬至称“日短”。“日中,以殷仲春”“日永,以正仲夏”“宵中,以殷仲秋”“日短,以正仲冬”。
  春夏秋冬,再加上天和地,被先民称为“六度”,最初的标准和原则形成了,“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淮南子·时则训》)。中国的历史,后来以“春秋”为别名,不仅因为孔子著的那部史书(在东周时代,诸侯国的国史,多以“春秋”为名,《墨子》中有一句话,“吾见百国《春秋》”),还在于先民传习下来的对“春秋”两季的认知理念:春为规,秋为矩,历史是给人世间树立规矩的。
  年和岁概念的形成也在尧帝时代,“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年,谷熟也”(《说文》),谷物由种植到收获的一个寒来暑往周期为“一年”。“岁”是天文学的概念,一个节气到下一年这个节气的区间为“一岁”。《尚书·尧典》中的记载是“岁”,“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一岁的周期是“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旬是计算日期的概念,古人以天干地支计时日,天干甲日到癸日的十天时间为一旬。《尧典》中记载的366天为一岁,这个时间的界定是经过缜密计算的。现代科学技术测定一个回归年的精确时间是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一时期,先民们已经捕捉到了太阳运行规律与月亮运行规律的“时间差”,并以“置闰月”方法进行“补充”。月亮绕地球一周十二个月,按大小月计算有三种天数(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分别是353天、354天和355天,而一岁是366天,中间差为十一天左右,因此,每三年增加一个月,称“置闰”。中国历法中的“置闰”,自尧时代开始,但这时的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十三月”。汉武帝颁布《太初历》(公元前104年)之后,“闰月”的设置更加精细,形成了保持至今的“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四百年九十七闰”的“置闰时间表”。设置“闰月”也不再放在年底,而是采取“因时置闰”,比如2020年闰四月,就放置在农历四月之后“闰月”,也就是说,农历2020年有两个四月。
  在尧时代,这根棍子的原始使命终结了,但没有“退休”,而是“转业”,尧帝把它竖立在“政府”办公地前的广场上,命名为“诽谤木”,并赋予新的使命——倾听不同的政见之声。但这个时候,还不是倾听大臣和百姓的批评意见,准确地说,是向老天做检讨的地方,国家发生了灾难,地震、瘟疫、旱涝,或者重大的军事失败,尧帝亲率百官在“诽谤木”前向老天爷悔过,请求責罚。这根棍子由观天转业到天问,由仰观天象,到替天行道,进而俯察世道民心,由神奇升华为神圣。
  中国古代核心的“政治理念”开始形成——“君权天授”,天是至高无上的万物神明,人间的君主是天之子,应“法天而行”。“天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见其光。高其位,所以为尊也。下其施,所以为仁也。藏其形,所以为神。见其光,所以为明。故位尊而施仁,藏神而见光者,天之行也。故为人主者,法天之行”(《春秋繁露·离合根》)。   这根古老的棍子发端了中国的天文学,撬动了早期的政治学,更神奇的,还带动了数学的产生。对影子的反复观察、计量、测定,致使天文学和数学共同发展。这根天文学里的棍子,贡献了一个了不起的数学定理:棍子被称为“股”,投在地面的影子,称为“勾”,勾与股连接的斜边,称为“弦”。“勾三股四弦五”被发现了,“勾股定理”在《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里已有科学表述,从这两部书的时间点上计算,也比西方早了六百多年。
  光阴荏苒,又是两千年过去了,时间到了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即位。西汉的前四代国家领导人依次为高祖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后、文帝刘恒。刘恒即位的第二年五月诏令全国,给“诽谤木”重新定义,既保持天问,同时倾听来自民间的不同声音,广开言路,废除“妖言获罪法令”。“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汉书·文帝纪》)。刘恒是中国历史里的好皇帝,擅长听取不同的政见,并且实实在在地亲民爱民,即位第十二年,在国家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免除全国的农业税,富民以养国。此项政令沿袭十二年,直到他去世。刘恒奠定了汉代“文景之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汉代被称为“大汉”,他是居功至伟的人物之一。
  在古代,帝王宫殿的正门广场上竖立“诽谤木”,寓意广开言路。县一级衙门口的一侧放置鼓,百姓在紧急情况下击鼓鸣冤,按规定,县官须立即升堂受理案子,但多数情况下,这个鼓基本就是一个摆设。即使是个摆设,对官员也有提醒和警示的作用。
  今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那一对华表,也是一脉相承自古而来的。华表上方的云板,不是装饰品,可以追溯到最原始的那根棍子,是古代先民的科技发明。为了确保棍子垂直立在地面,在顶部设置云板,沿四周垂下八根绳子,如果每根绳子都无隙地贴附在棍子上,这根学名为“表”的观天计时工具,就可以正常工作了。这个原理,启发了后代木匠做出了吊线的工具——线垂,一条线绳的一端吊个铅锤,木匠手提线垂,观测物品是否垂直立于地面。
  古人有多首诗写到华表,选杜甫一首、陆游两首附后: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杜甫《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
  青鬓当时映绿衣,尧功曾预记巍巍。
  玄都春老人何在?华表天高鹤未归。
  流辈凋疏情话少,年光迟暮壮心违。
  倚楼不用悲身世,倦鹢无风亦退飞。
  ——陆游《感事》
  岁晚城隅车马稀,偷闲聊得掩荆扉。
  征蓬满野风霜苦,多稼连云雁骛肥。
  报国有心空自信,结茅无地竟安归?
  浣花道上人谁识,华表千年老令威。
  ——陆游《岁晚》
  春天的核心内存
  春,甲骨文的写法是,左右结构,左上是“木”,左下是“日”,右旁是“屯”。到篆书时变成上下结构——,与今天的写法比较接近了,顶部由“木”变成了“草”,底部是“日”,中间是“屯”。屯既从音,还会意,是草木发芽之初那种含苞卷曲的萌萌样子。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词典,成书于战国,既是辞书之祖,还是儒家“十三经”之一。一本辞典,一本工具书,成为经典读物,可见其独到的魅力与价值。《尔雅》给春的释义是“青阳”和“发生”,“春为青阳”,春在五色中对应青,这是“青春”一词的源头。“气青而温阳”(晋·郭璞注),“青阳开动,根荄以遂”(《乐府诗》),植物的根脉被“青阳”唤醒,由下而上萌动。“春为发生”,春的本意是草木萌发,自然万物新的轮回由此发端开始。
  春这个字,日在下,是乍暖还寒时候,“肃者主春”(《春秋繁露》),春天是肃然的,也是柔弱的,“春,阳气微弱,易可移化”(《春秋繁露·五行五事》)。春,在五行中属木,处于一年四季中的起跑线上,正是草木发端时候,不确定因素多,也有多种变化的可能,“易可移化”,用《三字经》里的话解释,“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万物发端阶段,需要以肃敬的态度对待,因此称“肃者主春”。
  立春,是一年之中的正大日子,我们中国人的“春节”,是庆祝春来到。在汉代之前,过春节,专指“立春”这一天,汉武帝颁布实施“太初历”(公元前104年)之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正月初一为“春节”。(汉朝在公元前206年建国,历法上“袭秦制”,袭用秦朝的“颛顼历”,秦朝的“正月”,是今天的农历十月。汉代的史书,《史记》《汉书》等,记写皇帝一年中的大事记时,不是从一月开始,而是十月,旨在强调汉武帝进行的这次历法改革。)
  在古代,立春之前三天,史官要向天子报告确切时辰,“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礼记·月令》),天子开始斋戒,“天子乃齐(斋)”,不该吃的,不该喝的,以及床上的事,都要忍三天。到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迎春大奠在东郊举行,古称“郊祭”。之后返回宫廷,犒赏有特殊贡献的臣子和专家,责成宰相颁布一年之中的政府工作大政纲要,并制定惠民措施。“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礼记·月令》)。
  立春,有一个形象的别称,叫“三阳开泰”。
  冬至这一天是“一阳”,阳气由地下向上升腾,“今日交冬至,已报一阳生”,“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二阳”在小寒与大寒之间,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在“三九”前后。立春这一天,阳气到达地表,万物葱葱然生长,因此称“三阳开泰”。古人以三阳为内容的诗很多,“冬至四十六,三阳生此辰”,冬至之后第四十六天,即立春。“三阳已换节,六出尚茫昧”,“三阳即为泰,原野争明媚”,“卦直三阳泰,时通万物屯”,“气候三阳始,勾萌万物新”。   以冬至为一年开始的第一天,是中国人的天文观。在汉代《太初历》颁布之前,实施过六种历法,称“古六历”。其中,《黄帝历》《周历》《鲁历》,以冬至所在月(农历十一月)为岁首正月,《殷历》以冬至之后一个月(农历十二月)为岁首正月,《颛顼历》前置一个月,农历十月为岁首正月。《太初历》以《夏历》为基础,岁首正月的设置与今天相同,即农历一月,这样置“正朔”,兼融天文和农时地理,与二十四节气相联系,又与冬至的“一阳”相呼应,是极具科学思维的。
  中国古人把冬至作为一年的首日,与西方的历法“元旦”,相差一周左右,这是东西方观察天象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的,中国人是站在黄河流域(具体是渭河流域)仰观天象,俯察地理。
  春天三个月,古称孟春、仲春、季春,以十五天为时令的节点,具体有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每个节气中,又以五天为界隔,细致观测出天气之下,大地之上呈现的“物候”变化,分为初候、二候、三候。六个节气,十八候。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
  一月的节气是立春和雨水,六种物候是:东风解冻,立春之后东风吹来,东风也称明庶风。八面威风这个词,指一年四季有八个方向的风。从冬至开始,每四十五天变化一种风向,依次是条风、明庶风、清明风、景风、凉风、阊阖风、不周风、广莫风。蛰虫始振,蛰伏的动物开始觉醒。鱼陟负冰,鱼在冬天,为避寒沿着河底游,立春之后上浮,贴着冰面游。獭祭鱼,水獭破冰捕鱼。候雁北,大雁北向。草木萌动,草木萌芽。
  二月的节气是惊蛰和春分,六种物候是:桃始华,桃树开花。鸧鹒鸣,黄鹂鸣叫。鹰化为鸠,布谷鸟出现。玄鸟至,燕子归来。雷乃发声,雨中有雷声。始电,闪电出现。
  三月的节气是清明和谷雨,六种物候是:桐始华,桐树开花。田鼠化为鴽,鴽鸟也称鸨母鸟,此种鸟名声不好,青楼的女主持人用此鸟代称。虹始见,雨后见虹。萍始生,湖面漂萍。鸣鸠拂其羽,布谷鸟已长大,振翅而飞。戴胜降于桑,戴胜鸟出没于桑树间。
  中国古代的政府依据天时治理国家,并具体规范政府行为,即所谓“顺天而治”,据《礼记·月令》记载,春天三个月里大致有十五个工作要点:
  1.“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经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一月,发命王命布置农事,命农官深入民间,勘察可耕田面积,实地考察丘陵、山地、平原的土地,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
  2.“牺牲毋用牝”。一月里祭祀用的动物不得为雌性。
  3.“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禁止伐木,禁止毁坏鸟巢,禁止捕杀幼兽、怀孕的雌兽、刚会飞的鸟,禁止掏鸟蛋。
  4.“毋聚大众,毋置城郭”。不允许大规模征召民役,不允许大兴土木。
  5.“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以我始”。不允许发动战争。如果战事不可避免,不得由我方起始。
  6.“择元日,命民社”。二月,祭祀土地神。
  7.“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命司法官员释放轻罪犯人,除去重罪犯人的脚镣手铐,停止受理诉讼案件。
  8.“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天子以太牢之礼(牛、羊、猪三牲)祭祀高禖(主掌生育之神),皇后率嫔妃侍驾。
  9.“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二月,是春分节气所在月,春分也称日夜分,统一各种制式的度量衡。
  10.“不可以内。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三月,不允许征税,开仓放钱粮,赈济贫困。
  11.“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三月,是中国古代选聘国家人才月。
  12.“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命河湖水利官员全国大巡行。
  13.“田猎罝罘、罗罔、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正值动物繁殖交配季节,禁止滥捕,严格控制各种捕猎工具以及兽药出城门。
  14.“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三月,各种生产工具全国质量大检查。
  15.“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有序做好牛马交配工作,在古代,牛马是极重要的国控物资,是农业、交通、军事以及国家礼仪不可或缺的。
  《礼记》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讲规矩和礼数的,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构成中国人的规矩大全。《礼记·月令》一文,以四时为总纲,分十二个月为细目,具体记述政府的职能、职责,以及所行所止的政令和禁令,核心是“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家风,是一户人家的行为方式,国风,是国人的行为特征。一个人做事守规矩是重要的,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按规矩做事更加重要。
  秋天的兩种指向
  秋这个字,繁体的写法是穐,从禾从龟,“禾,谷孰(熟)也”(《说文解字》)。龟指龟验,龟甲火烧之后以纹理占卜吉凶征兆。秋的字面意思,是以庄稼的收成盘点一年的得失,并预判来年的走势。
  《尔雅》给秋的释义是“白藏”和“收成”,“秋为白藏”,秋季在五色中对应白,“气白而收藏”,收藏是收敛,“白藏应节,天高气清,岁功既阜,庶类收成”。“收成”一词,含着收获和成器的两种指向,一个人有了收获,要知道收敛,要慎重思量,才能更上一层楼。在成功中反思,是典型的中国智慧,“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愁(揫)之以时,察守大义也”。春是一年的开始,在开始中领会初心和动机;秋是结果,在结果中洞察大义。成语“明察秋毫”“多事之秋”,以及古代刑法中的“秋后问斩”,都是这种智慧思维的外延。   秋在五行中属金,这是金秋一词的由来。一年四季中潜伏着五行运行原理,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土居四季的中央。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复生木。五行通顺则治,五行悖逆则乱。五行的自身也存在着变数。“木有变,春凋秋荣”,“火有变,冬温夏寒”,“土有变,大风至,五谷伤”,“金有变,有武,多兵,多盗寇”,“水有变,冬湿多雾,春夏雨雹”。中国古代社会推崇德政,反感暴政,提倡以德涵养社会,德政既润泽民心和民风,还可应对天灾带来的变数。“五行有变,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春秋繁露·五行变救》)。
  金秋,起自一年中央的土。“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霤,祭先心”(《礼记·月令》)。一年的中央在五行中属土,天干吉日是戊日和己日。天帝是黄帝,地神是后土娘娘,全称是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厚土神祇,尊称大地之母。一年的中央,动物以“五虫”中的“倮”为主,古代把动物分为五类:倮、鳞、介、毛、羽,“倮”通裸,赤裸无毛之虫,如蛙、蛇等,人是倮虫之长,“倮之中,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一年中央的正音是“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宫”,对应十二音律中的黄钟之宫(冶百链之金,而中黄钟之宫。琢无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可用飨帝,可用活国)。一年中央的“五行生数”是五,味甘,气香。
  “其祀中霤,祭先心”。中霤神是“五祀”之一。“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霤也”(《白虎通义》)。中霤神是元神,在屋子正堂的室中央位置。远在穴居时代,人们的住处是没有窗子的,在屋顶的正上方开凿一个洞,一是采光,二是先人们在屋中央生火取暖做饭,也是排烟通气的需要。穴居时代结束后,人们筑屋开窗,灶也移至偏侧。但“中霤神”依然作为“家神之主”而精神存在着。“中霤神”是家神,“家主中霤,国主社”,一户人家敬祭中霤神,国祭土地神。此时的祭品是“五脏”中的心,取意“心系中央”之意。
  秋天三个月,古称孟秋、仲秋、季秋,包含六个节气,每个节气各有三候,共十八种物候。
  七月,先立秋,后处暑。立秋的初候,“凉风至”,凉风,八风之一,是西南风。凉风到达极致之后,秋风始来。二候“白露降”,西风吹来,天气下降,雨后呈现茫茫白色,此时是雾状,尚未凝结露珠。三候,“寒蝉鸣”,蝉鸣。处暑的意思,是暑气至此而止。初候是“鹰乃祭鸟”,鹰已长大,开始捕食鸟。二候“天地始肃”,阴气开始产生。三候“禾乃登”,成熟曰登,庄稼此时首熟。
  八月的节气是白露和秋分。白露节气到,植物叶子上始见露珠。初候是“鸿雁来”,鸿雁自北南来。二候“元鸟归”,燕子南归。三候“群鸟养羞”,羞,食物。群鸟开始储备过冬食物。秋分,也称日夜分。初候,“雷始收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阳中收声。二候,“蛰虫坯户”,冬眠动物开始修缮洞口。三候,“水始涸”,河水流速趋缓。
  九月的节气是寒露和霜降。寒露的初候“鸿雁来宾”,先至为主,后至为宾,最后一批鸿雁南飞。“雀入大水为蛤”,河湖中见蛤。“菊有黄华”,菊花开。霜降的初候是“豺祭兽”,豺捕食。二候“草木黄落”,草黄,树木落叶。三候“蛰虫咸俯”,冬眠动物不再进食。
  中国古代,对天地间自然现象的认知与解释,在今天看来,受科学能力的局限,有一定偏失之处,但其中包容着的哲学思考,也是极具魅力的。
  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淮南子·时则训》)。这是准绳、规矩、权衡三个词的出处。
  中国人自古重视四季的变化,受益于四时,也受制于四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四季与天地齐功,称四个季节为天,分别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尔雅》),“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天之期也;虹蜺彗星者,天之忌也”(《淮南子·天文訓》)。
  “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雨。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淮南子·天文训》)
  “日出而风为暴,风而雨土为霾,阴而风为曀。”(《尔雅》)
  “天气下,地不应曰雺。地气发,天不应曰雾。雾曰晦。”(《尔雅》)
  (选自2021年第2期《钟山》)
其他文献
父亲离世已经整整十年了。当初那种不能面对、不可承受的锥心之痛渐渐消去,深深的怀念随着日月更替,随着年岁增长、鬓发霜重而愈益浓烈。父亲魁梧的身影时常从他亲手搭建的老宅,从他劳作过的田间小径走进我的梦乡,直到我泪痕满腮、惊醒四顾,听无边长夜里风轻云静斗转星移……  1924年农历冬月十五,父亲诞生在湖南安乡县王家湾村的一间简陋农舍,兄弟中排行老四。年幼时爷爷病逝,奶奶裹小脚,不能下地干活,大伯二伯已分
期刊
芫荽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超过七分之一的人不喜欢甚至讨厌芫荽,称其为“香草中的恐怖分子”。缘由是它那怪异迷离的香气。  “芫荽”一词,带有古音古韵。我的家乡竹溪,男女老少识字的不识字的都这么叫,有一种轻柔温婉的况味。一听到这个叫法,就有一股幽幽的草香扑鼻而来,仿佛飘荡着湿漉漉清灵灵的水汽薄雾,邈远而缱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和几位同事到长沙附近的一个县出差,路过县城菜市场时,看见菜摊上摆着一
期刊
丘陵算不上好地方。  不好生活的地方,往往是好生养的地方。丘陵总是人丁兴旺,孩子成窝,吃是每家每户的头等大事。但现在也不是这样了。  年前,我驱车百十里,回了一趟老家。在村口,碰到抱着孩子的堂兄。我问:“孙子?”堂兄说:“重子!”堂兄结婚早,儿子孙子结婚都早,他六十出头已经带上重孙。儿孙都在上海打工,也在上海安了家,堂兄骂:“?菖亲妈的,这些东西都不回来了。”堂兄老了。  当年,堂兄是村中孩子的领
期刊
阿兰·德波顿的文字有的我喜欢,有的就不喜欢了。譬如在一篇文章里他这么写:“大广场的北侧长约101.52米,它是在1619年,由德莫拉建成的。这里的温度是18.5摄氏度,风向朝西。大广场中央的菲利普三世骑马的雕像高5.43米……”我不清楚他为何要如此运用数字,联系后边的文字,这些数字完全不必出现。数字多了,韵味少了——只能说每个人行文方式不同,如我则谨慎之至,尽可能少用甚至不用。此时是春天,信手写一
期刊
漆园吏告诉我,这棵树不比大椿,但也一把年纪了。  漆园吏告诉我以后,一只精卫鸟从云端出,以炎帝千金的姿态,盘旋在岳家寨上空。那时岳家寨还不存在,连鸡子儿里的一根血丝也谈不上,岳家寨诞生是两千年后的事了。從上古而来的精卫鸟,俯视着巉岩凌穹的太行山,于莽苍之中发现一棵树格外耀眼,像它胸前缀着的父王赏的宝石。  这棵树就是古榔榆,守望在如今的岳家寨。从精卫鸟发现它的那天起,古榔榆愈加生机蓬勃,与天地同修
期刊
冬季单冷,温了一壶桑植白茶,和两三朋友闲坐畅聊,聊到省城干部在桑植凉水口韩家坪社教的故事。虽言语简单,却如握在手中的白茶,温暖了我。  于是,我想去韩家坪玩一玩,走一走,看一看。我沿着盘山公路,很快就到了凉水口。凉水口的水,绿如西湖,处子般动人可爱,但,我没来得及欣赏它,甚至连集镇上叫得响的油粑粑都没尝上一口,车子便进入岔路,朝李家庄方向驶去。  刚转弯,坐在车上的一位凉水口的镇干部忙喊司机停车。
期刊
盛春的烟台,犹如盛装的美人,披红挂绿,穿金戴银。许是偷饮了几盏花雕酒吧,只见她桃腮飞霞,杏眼流光,越过早春和仲春,一路娉婷而行,端的是那么的光彩照人,倾城倾国。  然而这满城春色,虽容貌艳丽,却是不足以尽兴的。好似长在深闺欲语还羞的女孩儿,美是极美的,可终究少了些奔放撩人的意味。于是我们驱车至郊外,追逐那漫山遍野的芳菲。我想趁春光燦烂,向天蓬元帅学习一回,放肆地浏览美色,任性地观赏花草。  沿着阳
期刊
多姿的峰峦飘着多姿的云彩,  多情的涛声伴着多情的螺号。  山的挺拔,海的壮丽,  有我们的身影,有我们的欢笑……  悠扬婉转的旋律,深情激越的歌词,犹如春天的小溪在开花的山野里淙淙奔流,越过多少峰谷,飘过多少田畴,一直飞进了我们的心里……  这首名为《多彩的山海》的男女声二重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宁德地委宣传部、文联组织文艺家创作的电视艺术片《山海的交响》中的一首。它生动展现了闽东的山海风
期刊
再也不会有那样的一条河流了。在我的一生中。它只能从我的一生中流过一次。它穿过我,穿过辽阔的鲁东南大地,穿过我整个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它日夜川流不息,穿过浩渺的苍穹与宇宙,穿过无垠的时间与空间,带着无涯的萧索与寂寞、虚幻与孤绝,滔滔东流入海。  这是时间的大河也是幽冥的幻灭之河,它存在于虚无与真实之间,若有若无,若即若离,而我们,其实都是在左岸苦苦挣扎等待的渡河之人。  一小段月光惊醒了我。我躺在土炕
期刊
我外出的机会很多,每年都有好多次。到了外地,我很少逛街,很少买东西。别人送给我的礼品,我一般也不愿往家里带。一是我把带东西视为一种负担、一种累赘,能不赘就不赘;二是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家里的东西已经够多了,新摞陈,陈摞新,把家里有限的生存空间挤占得越来越小,几乎构成了压迫。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万里迢迢把一件包装精美的物品拿回家,随手放到一个地方就忘记了。等偶尔再发现时,已经多少年过去,连我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