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在教学中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将课文中的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二十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针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以下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贯彻新课改的教学思想。其中,最受语文教师青睐的就是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将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课堂体验,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内容,对情感的表达比较含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了解作者思想主旨,同时,还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课时,由于文章属于古典诗词,年代比较久远,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于是,我就在多媒体上为学生播放了邓丽君的歌曲《水调歌头》,让学生随着缓缓的音乐而走进词中描写的意境当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使其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记忆。
  二、创设表演情境,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
  创设表演情境指的是利用表演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利用肢体语言创设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二是教师组织学生将文中内容以表演的形式演绎出来。首先,教师通过表演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类寓言故事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或分角色朗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做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形式,还可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与文章主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其次,教师还可以在表演中加入竞争的环节,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口技》一课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安排小组任务:每组在课下都要搜集相关资料,准备一个口技表演,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设实物情境,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
  学生在对某一事物亲身经历过之后,才会感同身受,印象深刻。因此,教学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借助实物再现课本内容,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例如,在学习课外阅读材料《南州六月荔枝丹》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内涵,教师可以拿实物荔枝,让学生观察荔枝的形状,闻闻荔枝的清香,品尝荔枝的鲜美,给学生以视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多重体验。创设实物情境,能够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如,在学习《苏州园林》的一文时,因为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到过苏州园林,我就带领学生参观了本地历史文化遗址:明十八学士遗址、南明历史博物馆——皇宫和招堤半山亭。同时借助多媒体观看拍摄园林实物的照片,为学生放映关于苏州园林的纪录片,通过比較,从而使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提高学习效率。
  四、创设讨论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课堂自由讨论活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通过创设讨论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人世间是否真的有桃花源存在?”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将学生分成两组开展辩论赛,一组认为有,一组认为没有。两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组讨论出的结果进行辩论,给予学生充分表达个人观点的时间和机会,只要学生能找到支撑本组论点的论据都可以成立。通过创设讨论情境,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总之,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也是辅助初中语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情境教学法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教学标准和具体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并依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际教学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使教学活动更具灵活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情境中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贵州安龙县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虚实手法在叙事性文章中写作教学实践中运用是非常普遍的,但“虚”与“实”在议论文方面的写作运用却罕有人谈及。借用虚实这个概念,笔者谈一谈自己在一线教学中在如何使用“虚”“实”这对概念进行写作指导,通过“虚”与“实”的使用实现素材论据的优化配置的目的。  “虚”“实”其实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在此笔者把它定义在素材论据所起的作用这一范畴内:在论证方面起主要作用为“实”,起次要作用为“虚”。下面笔者从四个方
通过研究近几年的初中语文考试内容可以看到,阅读理解题一直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学生的实际阅读分数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不高,教师也过度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经典名著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教材也进行了创新。但不难看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对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利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教师
一、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运用现状目前,大多数农村语文老师的教学对教材、教学案例和课件的重视程度仍然很高。常规的教学也只是封闭在有限的教室里,语文教师的眼睛也还是
经济普查,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为了进一步搞好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对经济普查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随着“三集五大”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供电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提高供电企业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培训工作
以有关见义勇为和见义不为的事件为背景,依据网络调查提出问题:见义为何不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环境探析见义不为的影响因素。最后笔者提出相应的宏观对策,呼吁社会不仅仅见义勇
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老师的愿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老师的理想。为此,语文学科组结合教育界关于课堂改革的有效举措和成
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材料作文的命题意图,就是为纠正命题作文立意千篇一律的弊病,希望考生们能根据提供的材料作出个性化的解读,最终使学生作文“百花齐放”。在此,笔者仅从材料作文开篇的角度,以学生的习作实例去证明:其实,就算是考场作文,也是可以写得摇曳多姿、富于个性的。  一、远近高低各不同:材料作文个性化开篇举隅  作文材料: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加强学生语言训练,提高学生阅读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在多写多练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水平;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之《老子》选读单元只有一课,课题是《有无相生》,共选入《老子》七则(不完整的七章)。课题即出自于第一则(《老子》第二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