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太太”朱安,在鲁迅信里的情形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y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老家呆了半月,带了一本都德的《磨坊书简》,翻过,又看老父桌上的《鲁迅经典全集》,是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的,四本。着重看了“家书集”,分三部分,一部分给许广平,一部分给母亲鲁瑞的,一部给弟周作人的。
  闲着无事,拿手机拍了鲁迅给许广平信的一则信中的八卦,发在微信上,许多朋友觉得冰心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了。
  有一位朋友说,仔细看看,鲁迅对朱安是怎么“渣”的?
  这问题让我惊了一下,虽说渣男这个称呼,时常见把它用在志摩,适之,沫若,等等,从前的名流身上,不过,鲁迅先生跟这个忽然联在一起,有点新鲜。


  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悲剧想来许多人都知晓,自然,他和许广平的爱情也常为人乐道。
  我在《电报上的小团圆》里说:
  鲁迅那时在日本,二十六岁了,朱安比他长两岁,已是大龄青年,母亲不时写信让他回国成婚,未回,直到收到一封电报,就四个字:母病速回。他只得回来(1906年夏),家里已经张灯结彩了,他也就明白要他回来做新郎,他没有后退的余地了。朱安叔叔文章里说:“鲁迅头戴拿破仑式的帽子,帽子拖出一条假辫子,身穿袍套,外面罩着纱套,脚蹬靴子。朱安完全古装打扮,上穿红纱单衫,下着黑绸裙。在周家新台门的神堂鲁迅和朱安拜堂毕,即被等拥进楼上的新房。”
  据说,婚后第二天清晨,他的脸上有靛蓝的印儿,许是哭泣的缘故,他在母亲房里磨蹭,后来干脆睡在书房里。婚后没几天,带着周作人去日本了。
  生活是一幕大戏,悲欢离合似乎早已打下伏笔,而电报只不过是个道具……
  鲁迅再回国之后,曾在祖屋住过一段时间,后来卖了祖屋,带着家眷北上,在八道湾买了宅子,荆有麟所著《鲁迅回忆片段》说:“一九一九年,先生三十九岁时,因在北平买了西直门公用库八道湾的房屋,始将家眷接京。但在北平所表现的,却完全是分居,夫妻各住一间房,因家庭人口多(当时先生之二弟三弟皆住在一块),先生算比较活跃些。”
  直到和周作人失和,带着朱安去砖塔胡同,后又迁到西三条胡同新屋。
  荆文里又说:“鲁迅常年四季,除例话外,又不大与太太谈天。据他家老妈讲:‘大先生与太太每天只有三句话,早晨太太喊先生起来,先生答应一声“哼”,太太喊先生吃饭,先生又是“哼”,晚上先生睡觉迟,太太睡觉早,太太总要问:门关不关?这时节,先生才有一句简单话:“关”,或者“不关”,要不,是太太向先生要家用钱,先生才会讲着较多的话,如“要多少?”或者再顺便问一下,什么东西添买不添买?但这种较长的话,一月之中,不过一两次。’”
  三年之后,鲁迅南下到厦门,后又回到广州,和许广平同居,再回到上海,直到去世,凡十年。其中两次回到北平,因为母亲的病。
  头一回京探母给许广平的信里说:某太太对母亲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带了一个孩子回家,自己因此很气岔。
  第二次寫信说:明年春天来玩个把月吧,某太太于我们颇示好感。
  这两封信,一封是1929年写的,一封是1932年写的。时间过去了三年,朱安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改变又能怎样呢?
  鲁迅供养着她和母亲,到他去世,许广平被捕邮路不畅等等原因,这个供养断了,靠周作人周济,后来实在过不下去了,登报要卖鲁迅的藏书,引起关注,好多人劝止,其中就有鲁迅故友内山完造,她请人回内山信里写:
  “我侍候婆婆三十八年,送老归山,我今年也已经六十六岁了,生平但求布衣暖菜饭饱,一点不敢有其他的奢望,就是到了日暮途穷的现在,我也仍旧知道名誉和信用是很可宝贵的,无奈一天一天的生活压迫,比信用名誉更要严重,迫不得已,才急其所急,卖书还债,维持生命,倘有一筹可展,自然是求之不得,又何苦出这种下策呢!”
  生活问题到底得到了解决,唐驶回忆说:过一会,却冲着宋紫佩说:你们总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1947年6月29日,朱安去世。
  去世前一天,有记者来访她说: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并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
  成为绝响。
  鲁迅遗文里说,一个也不宽恕。朱安却说,我应该原谅他。
  回到那位朋友的问题,鲁迅对朱安是不是“渣”?
  就像有个读者问我张爱玲是不是怨妇一样,各自心里有答案,也用不着回答。
  好多人说,这是旧礼教的悲剧,固然是,可在朱安眼里,是她的悲剧,在鲁迅心里,也是他的悲剧。单说旧礼教,好像也勉强。
  只是,这一场冷冰冰的婚姻关系,放在圣人鲁迅家里,那么不可思议,但就那样过了一辈子。
  明代有个年轻美人叫冯小青,据说给人当妾,被主妇所恨,幽在西湖。死前有诗:稽首慈云大士前,不升净土不升天,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到人间并蒂莲。
  引这首诗,叹息一声朱安,这是我的一厢情愿。
  摘自作者微信公从号“南在南方me”
其他文献
美国人对于越南战争的评价很低,越南战争对美国的社会和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影响非常大。具体到社会文化,那更是只重不轻。  首先是钱:从1965年开始,美国为这场战争每天就要花掉7700万美元,平均每年消耗石油4500万吨。这是什么概念?  中国2014年的石油产量是20996万吨,美国当时在越南打一年所消耗的石油就相当于中国现在年产量的近1/4。放在当时条件下,那是天文数字。其他方面的花费可以
期刊
汉文帝时,绛侯周勃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在封地,绛侯得了一个心病,就是每当河东郡郡守、郡尉巡行到绛地,他總是感到他们是受命来杀自己的。每次他都身着铠甲,令家人手执兵器,然后再与郡守、郡尉相见。后来就有人上书,说绛侯图谋造反。  汉文帝把这事交给廷尉处理,而廷尉公事公办,直接将周勃逮捕入狱。  绛侯领兵打仗内行,搞政变也内行,唯独蹲大牢接受狱吏审讯外行。他常常不知道如何对答。逐渐地,狱吏也对他有所凌
期刊
汲黯,一个很生僻的名字,很难让人记住。可是,中国的历史记住了他,他的出生地记住了他。长江流域的土地上,有一个叫淮阳的地方。这里有闻名遐迩的“七台八景”,其中有一景就是用来怀念汲黯的,叫“卧阁清风”。  官至爵都尉右内史,位列九卿的汲黯创造了一个典故,叫“卧治”。这有点让人惊叹:官吏大都在官场上冲锋陷阵,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在政治跑道上飞驰。可他倒好,搞什么“卧治”。是不是想“秀”一把?  汉武帝在位5
期刊
男女成婚,组成新的家庭,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中国古代社会,婚礼作为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五礼”中的“嘉礼”,有一套特定的程序和仪式。  据《仪礼·士婚礼》载,按照西周礼仪制度的规定,婚礼有“六仪”,即6种仪式:  一为“纳采”,即议婚,商议婚配。在中国古代社会,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  二为“问名”,即询问女子之名及生日、时辰。经纳采,女家同意后,男家再派人到女家,询
期刊
梁启超求学问不是求文凭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
期刊
中国古代的退休年龄是70岁。  为什么要选这个岁数,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只要不是老糊涂了,就得给我干下去!  汉朝:退休也得有资格  在汉朝,“退休”这个词不是每个当官的都有资格使用的,你得符合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年满70岁。这个条件现在看可能还没什么,但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能活到70岁的还真没几个,大多数人都在工作的岗位上“鞠躬尽瘁”了。  第二个条件是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在汉朝,两
期刊
米德是新西兰一家巧克力公司会计,最近有一件不太好的事,就是他的公司快要倒闭了。  周一早上,米德照例早早来到公司上班,今天公司居然收到了一筆捐款,米德很奇怪,谁会给一个将要倒闭的公司捐款呢?接下来的事更让米德惊奇,第二笔、第三笔……捐款源源不断地汇来。  这家公司在小镇刚建成时,米德就在公司打工,做到现在算是元老级别了。刚开始,小镇的人们并不知道巧克力是什么东西,产品几乎无人问津。没有效益,公司实
期刊
1  先不谈圈,先谈一个朋友。  她叫包包,1991年出生的香港女孩,瘦瘦小小、其貌不扬,笑起来却很明亮,像个小太阳。  她常常活在别人讶异的目光中一一中学退学来台湾念大学,回香港从事FashionMarketing,两年后辞掉高薪工作,又来到台北创业。  她身边的朋友多是中规中矩的上班族,无法理解她的选择。我想,如果她在朋友圈更新自己每天的动态,评论区一定会有很多朋友劝她“回头是岸”。  包包说
期刊
咨询师周志健在《故事的疗愈力量》中,写过两个故事:  有个女孩子读大学的时候交了一个男朋友,约会前她精心打扮,穿上迷你裙、黑色网袜,以及化妆。出门的时候,爸爸在客厅看到她,劈头痛骂:“你怎么穿得像妓女一样!”  女孩子当场深深觉得被羞辱,即使知道当老师的父亲性格保守,如此说也不是恶意,但她多年来都无法释怀,再也无法对父亲畅通无阻的对话。  美国南部乡下,有个小男孩对着月亮一直跳。妈妈问小男孩在做什
期刊
酸粉子,名字土得掉渣,一股酸味扑鼻而来,一听就出自乡野村妇的口中。物如其名,和农村的“狗娃子”一样,随口一叫,就省心、踏实了半生。有好事者给它起了个相对文雅的名号——鲊广椒,熟知其长相、味道的人,其实是暗暗叹服“酸粉子”这个名称的创造力的,不像“鲊广椒”听得人一头雾水。  老北京的臭豆腐历来被文人们推崇,源源注入的人文情怀使其讨巧得了许多人的欢心,最后跃身进阶为地道的市井食文化代表,这简直就是那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