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重的烦恼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6072037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个人现在的体重?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一个人的基因构成以及父母亲遗传给下一代的身体特征在决定这个人的体型和体重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很多张全家福照片中,我们往往都能看到子女和父母的体型非常类似。如果父母都高的话,那孩子可能会长得很高。如果父母比一般人个头都矮的话,孩子长大后当篮球运动员梦想就可能真的只是一个梦而已。
  基因对于人的体重起了很大的作用,身体超重可能在家族中代代相传。不过这也并非全部由基因导致。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也代代相传,这可能是另外一些重要的原因。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能改变你的样子。绝对是真话。
  一个人的体重体现的是所摄入热量和消耗热量之间的平衡。摄入热量如果超过身体所需就会超重。如果你把空闲时间用来看电视。你就不可能像去打篮球、滑冰、散步那样消耗更多的热量。如果你的热量摄入和消耗持平,你的体重将随着你的成长而保持适宜,但如果你吃得多而运动少,你有可能超重。反之,如果你吃得少而运动多,体重就会减轻。
  运动或者不运动,可以由自己来控制。不喜欢运动的孩子大有人在,但是没有人会不喜欢吃饭。因为人类始终保持有饥饿感。饿了就要找东西吃,看起来天经地义,但是吃什么和吃多少往往就在人类的饥饿感中失去了自我控制。因此只要物质条件保证足够丰富。不必担心吃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青少年很容易摄入过量热量而使自己体重超过标准。
  如何控制与生俱来的人类饥饿感,从而控制体重呢?简单地说,就是必须保持相对稳定进餐的时间。并要确保全面均衡的营养。人的身体是神奇的,它能自我调节以适应进食节奏。如果你的进食时间规律的话,人体就能适应形成精确的饮食时钟。如果你的饮食提供了你身体所需要的营养,那么你就不大有可能会在两餐之间的时间里觉得饥饿。
  人类一般的进餐次数为早中晚三餐。在中餐和晚餐之间或许饥饿感更加强烈,因为下午是人体代谢最为活跃的时间。英国人习惯在这段时间吃点下午茶以解决这种饥饿感。但不是所有环境能让你有下午茶的时间和条件。这时候可以适当地往嘴里塞点东西,以满足嘴的欲望。每天喝足量的不含糖和咖啡因的饮料可以帮助消除这种饥饿感。营养学家建议,每个成年人每天应该喝8次水,每次240毫升。
  纯水或者白开水是好东西,因为水几乎不合热量,却可以大大改善人体代谢情况,更加重要的是通过你的嘴感觉到东西下肚,从而使自己的大脑获得了已经“吃”东西的假信号,这样饥饿感自然下降很多。如果你已经喝了一大杯水,饥饿感仍然没有消除,你可以吃一些天然的,营养价值高的食品。一份新鲜的水果,一小杯酸奶,少许坚果,全麦或杂粮类饼干都是很好的选择。这些天然食品不仅能够满足身体的能量需要,并且可以避免过度的饮食。
  饭总还是要吃的。吃低热量的食物无疑会使体重保持在最好水平。要知道什么是低热量食物,首先就要避开那些典型的高热量食物。油炸、油煎、油炒的食物都是含热量非常高的,肉类所合热量依种类不同,大致是:猪肉>羊肉>牛肉>鸭肉>鱼肉>鸡肉。大部分天然的植物食物含热量都很低,尤其是蔬菜。不过现在有一个误区:人们往往认为光吃水果不吃饭就可以减肥,实际上某些水果含有的糖分依旧很足,同样可以使人发胖。
  吃低热量食物不见得就一定不会超重,因为低热量并非无热量,如果吃低热量食物太多也可能积少成多地摄入过高热量。到底吃多少才算够?关于食物热量的卡路里值自然有一套科学的数量换算方式,但是普通家庭不可能每餐计算食物卡路里值。真正控制人进食的标准只有一个:吃饱了没有。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喝了一碗燕麦就已经觉得饱了,可是吃了三个油炸面包圈还是觉得不满足。这是因为这些食物让人感觉饱的水平不同。
  吃东西的时候,热量越高的食物应该越少吃,最先吃热量低的食物,先把肚子垫饱了才不会吃太多高热量食物。但是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吃饭首先考虑的是食物的营养能不能满足人的身体需要,而热量摄入仅仅是人进食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而已。光吃低热量的食物,比如蔬菜,固然能保证一些必需的维生素摄入,但是人体所必需的糖分和蛋白明显不足,光吃蔬菜固然吃不成胖子,可更加容易使人因为营养不足而生病。
  既要营养全面均衡,又要热量摄入不能太高。这一项命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营养学的大问题。关于体重的烦恼首先从吃饭开始。当然如果能在消耗热量方面即运动方向达到足够的强度,吃多少和吃什么都不成问题。所以与其在吃饭方面精打细算,还不如参加运动保持体重。然而问题在于所有人都喜欢吃东西。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运动,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运动能力,比如老人孩子病人等等。因此营养学和运动学并驾齐驱的发展高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类进步的两项指标。
  
  编辑 姚 晟
其他文献
薤菜只怕是古代出镜率最高的一种蔬菜了,从汉朝的乐府诗开始到两汉魏晋的文赋再到唐宋的诗词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不光如此,薤菜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有一种很强的象征意义,诗词歌赋中的它,往往都是象征着一片哀伤和悲凉。  薤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象征意义呢?这一切都是因为《薤露》这首古代著名的哀乐挽歌,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当中,哀乐只有两首,一首是起源于汉朝的《蒿里行》,另外一首便是《薤露》,这首哀乐的歌词为:薤上
期刊
对于我们人类,睡眠的特征似乎是这样的:在条件允许时,选择一个最舒适的身体摆放姿势,闭上眼睛(张飞那样的猛人除外);听觉因为大脑的抑制变得迟钝,除非极强的声音,否则不会做出反应;肌肉完全放松,呼吸缓慢而有节奏,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感到不适时,会无意识地自动调整身体的姿势。除了这些外部特征,我们心跳的频率会减缓(大约每分钟50下),大脑皮层某些区域会做一些非常有规律的活动——我们开始做梦了。  很多人都有
期刊
北宋一朝,出了两个著名的苏家,一个就是一门三学士的苏轼苏东坡家,还一个就是苏舜钦的苏家。  苏舜钦为人豪放,慷慨有大志。朝中大臣范仲淹很看重他,称他为“年青一代中的俊杰人物”,另外一个大臣杜衍更是喜欢他,招他做了女婿。苏舜钦非常好酒,每天呆在岳父老子家读书时,要喝一斗酒。杜衍知道后觉得难以相信,就偷偷躲在暗中盯梢,杜衍只听见舜钦在屋内大声朗读着《汉书·张良传》:张良与大力士用大铁锤狙击秦始皇,却误
期刊
清晨,太阳还刚出来,只见一门子拿着一份刚刚印好油墨还没有干的《京报》快速走入大厅。对厅上坐的李鸿章大人说:“今天的《京报》到了,请中堂大人阅览。”李鸿章赶紧带好老花眼镜,开始看《京报》上刊登的内容,由于正值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因此他看得十分仔细,希望能获得更多对这场战争的方针和对策。  李鸿章所看的《京报》是由《宫门抄》发展而来,清朝内阁在北京的东华门外设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名叫“抄写房”,每天由
期刊
如果你恨一个人,你想让全世界的人和你一起恨他。并且一直恨下去吗?也许你会说,这也太难了吧?凭什么世人会听你的指挥呢?而文学就有这样的力量。  清顺治年间出了一位伟大的导演名叫胡梦蝶,祖籍湖南,出生于一个小康家庭。他一向为人慷慨而且很有文采,长大后和几位同学一起到北京参加会考,求取功名。其中的一个同学叫陈世美,因为家境贫寒,凑不齐足够路费,不能赴京。胡梦蝶便拉了几个同学商量,并且带头捐款,资助陈世美
期刊
数学家里,也许没人比高斯更适合“神童”一词。  有一次父亲刚刚算完一个冗长的账簿,高斯就立刻指出爸爸算错了,还说出了正确答案。这时他还不到3岁,此前没人教过他算术。  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也说明了这点。高斯10岁时进了学校的算术班,粗鲁刁钻的老师让学生计算81297+81495+81693+…+100899的和,这些数字依次增加198,总共100个数字。老师刚把题目解释完,高斯就把写字的石板交了上
期刊
马和骑马的牛仔一直是美国西部的象征,如果美国西部没有一支NBA球队来表现美国西部的奔放和狂野,简直就是NBA运动的遗憾。幸好地处美国西部的达拉斯有一支NBA球队,这一支球队虽然不是总冠军但却深受全世界球迷的喜爱,因为他们打球的彪悍一如自己的队名一样,这就是达拉斯小牛队。  1980年百万富翁卡特建立了小牛队并加入了NBA。不过一加入NBA小牛队就遭遇尴尬事:队史上第一位被小牛队选中的选秀球员范德维
期刊
俗话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要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最好站在对方的哪一边?右边。要想更好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最好站在对方的哪一边?左边。这绝对不是忽悠人的方位迷信。意大利的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右耳更善于倾听,这是由大脑的结构所决定的。  右耳善于倾听被科学家称之为“右耳优势”。因为科学家们相信,如果信息是经由右耳来传递给大脑的话,那么这些信息将会由更富于逻辑性和语言处理能力的左脑来处理。此前一些研
期刊
只要有人提出“什么与什么不能同吃”,总是能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如果不能同吃的说法里再有一些科学名词,就更让人深信不疑。关于豆浆的“搭配禁忌”就是如此。  “豆浆不能与鸡蛋同吃”是关于豆浆的禁忌中流传最广的。这个说法的理由有两种:一是“豆浆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够抑制蛋白质的消化。降低营养价值”;二是“鸡蛋中的黏性蛋白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形成不被消化的物质,大大降低营养价值”。  第一条还算有点
期刊
现在做亲子鉴定的人越来越多,据说,亲子鉴定体现的是一种知情权,对于解决家庭矛盾和危机,消除夫妻之间的疑虑,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因为,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用DNA技术进行亲子鉴定,结果准确率几近100%。  在古代。亲子鉴定远没有如此先进,当时比较流行的亲子鉴定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滴骨验亲”,即把血滴在骨头上,渗透进去就是亲人;一种是“合血验亲”,即把双方血液滴进碗中,融合的就是亲人,否则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