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政治课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feng_1986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这场改革掀起的是一场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变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我们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角色等方面必须进行转变。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式转变,角色转换体现在教学方式转变。因此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才能构建起中国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基石,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新课改实施已近十年,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学方式的转变仍需坚持和进一步深入。下面结合自己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谈谈笔者在教学方式转变上的几点尝试。
  一、由教师“讲”向学生“学”的转变
  在传统政治课中,教师都是雄辩家、健谈者,在课堂上牵着学生走,使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学过程以“讲”为主,让学生认真听、认真记、仔细画、课后背。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一步步丧失,认为政治课只是一门“背课”,甚至认为上课都不需要听,将自己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在新课改中,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如在学习基本国策知识时,笔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分小组选择主题,讨论编辑,做好课堂发言准备。在课堂上,笔者适当引导,主要由学生分小组选代表发言,交流知识、观点与看法,深入探讨,分组议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参与意识与兴趣得到了激发与体现,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并且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由“传授知识”向“目标激发”转变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由教师组织学生学,知识单纯由教师传授、指点给学生,学生只要跟上教师,记好笔记即可。学生往往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知之甚少,因而就缺少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是学习系统中重要的动力因素,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更不会有积极的学习行动。学习动机不可能无缘无故产生,而要靠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去激发、去培养。用学习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受到某种刺激,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欲求,进而产生学习动机。如在学习环境保护这一课时,结合市区学校开展的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宣传活动,让学习谈认识,说体验,试着做一名志愿者。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有了明确目标,就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进而对知识进行学习。
  三、由“教师提问”向“学生提问”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在问的过程中学习,以为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这种方法往往需要教师花很长时间来准备,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也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学生提问的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回答问题到主动寻求问题,有利于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和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在教学中,笔者适当留出一部分时间,请学生对预习内容进行互相提问。这时,学生兴趣盎然,一组接一组,十分积极主动。提问回答的过程,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所以这是一举几得的好方法。
  四、由“教师小结”向“学生小结”转变
  一节课上完,教师一般都要小结,在小结的过程中,司空见惯都是知识要点重复,没有新意,难以激起学习兴趣,效果自然也不好。笔者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通过自我理解与认知,以自我的个性来自主认识与总结,或概括、或设疑、或表演、或提问,既展示了自我,促进了学习,而且将复习变得很有创意,实现了复习巩固与乐趣相结合。
  五、由“考试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唯分论”是以往评价的常态,是教学效果评价的唯一尺度。新教改更加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评价目的上,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为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贴上优良中差的标签。在评价时还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个体差别,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课堂上常常使用评价量规。即在课前展示量规,让学生明确自己该怎样做才能做好。量规设计不以答案对错为唯一标准,而以表现、效果、行动为内容,多方面體现,使学生明白只要自己努力在课堂上表现,有创意、有行动、有参与就可达标,就可以体验成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收获成功的喜悦,充满自信上好每一节课,日积月累地养成好习惯、好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教师必须主动转变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人是一切生物中最复杂和神秘的,由于人的高度复杂性,教育人的活动同样显得高度的复杂。英语教育作为教育人的活动中的一门学科的教育,其课程的设置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鉴于此,结合笔者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笔者深感英语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以下诸多意识的重要性。  一、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最近,经建设部、监察部、国家计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第七次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并报国务院领导同意,于5月中旬起,组织10个检查组,对全国的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工作开展情况
当前,普通住宅建设已被列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建设部又把普通住宅建设作为1998年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住房贷款投放比上一年再增加1000亿左右人民
文言文传承着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语言简约、朗朗上口,意蕴深远。初中阶段阅读文言文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丰富的内涵还可以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传统道德的回归,另外对写作水平也有所裨益。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更为注重文言文的理解和积累。然而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大多“谈古色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在以往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经验中
我国的诗歌文学源远流长,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篇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中折射出璀璨的光芒。高中语文教材收入了许多诗歌佳作,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类的题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可以看出诗歌教学已日益得到关注。诗歌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那么,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一、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
初中生物学科是与生活、生产、人类发展密切联系的学科,然而它是非升学考试课程,处于副科位置,因此学生也逐渐降低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兴趣,厌学和不重视的现象十分严重。所以生物教师应在生物实用性及实践操作上下工夫。  一、改革教学手段,提高生物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手段的改革影响着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可从教学辅助工具、教学互动方式的改革,来提高生物学的趣味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欲
趣例穿插,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有趣诙谐的实例或者故事有机地切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与教材相关的情节中。在愉悦的学习中适时穿插有趣的事例,不仅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刻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适时适度的趣例穿插是值得我们提倡的教学方法,更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范畴。  一、语文教学中趣例穿插的主要特点  1.有趣性  趣例穿插最大的特点是趣味性。通过有趣的实例穿插可以
<正>~~
期刊
2014年12月9日,湖南省武陵源区农业部门传来消息,包括全区支农资金整合、直补资金以及农业产业扶持资金等内容的8000余万元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全部落实到位,现代农业助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