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巍巍昆仑是万山之宗,江源活水是“水中钻石”,高天净土是生物“天堂”,这里是青海,是山之宗、水之源、路之冲;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位处祖国内陆的青海虽是经济小省,但生态资源总价值达18.39万亿元,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生态总价值为7300亿元,气候调节和物种保有等功能性价值不可估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极为突出和重要。
顺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的时代发展脉络,青海坚决扛起了生态环境保护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在举全省之力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既要保护好生态,还要发展好经济保障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在几难选择中青海毅然决然向时代作出了“回应”。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从提出“生态立省”战略到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符合中央要求、具有青海特色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搭建,从启动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再到今年全面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天空蓝、草原绿、河湖清”已成为了今日青海响亮的“品牌代言”,围绕生态做“文章”的绿色发展之路已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生态对民众的“反哺”也让昔日的生态利用者变成了如今的生态保护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今日青海大地上最动人的生态美图。
一、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步履铿锵
70年历程铿锵迈步,70年发展循序渐进。今日之青海,发展勇立时代潮头,这是非同寻常、意义非凡的发展历程,青海成为了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从不到1%提高到7.26%,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
70年来,青海首次提出“生态立省”战略,以探索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之间矛盾的道路;提出把生态保护第一作为立省之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大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指导工作,要求青海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我省作出了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
时至今日,青海进一步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提出了“一优两高”战略,对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了具体部署。一个个高定点的谋划,统筹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迈出新步伐,踏上新征程。
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黑河出境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以上,龙羊峡水库等重要库区和柴达木内陆河水质长期保持在Ⅲ类以上,2018年湟水河治理呈现历史最好水平,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愈加坚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目标指日可待。
一路走来,一批批具有标志性、支柱性的改革制度,基本建立起生态文明监测、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搭建起了符合中央要求、具有青海特色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为重大任务,成立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制度建设改革试点区”的战略定位。率先制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使青海成为全国首个出台“总设计图”和“总施工图”的省份。
实施主体功能区划分,全省国土面积的90%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出台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支柱性的改革制度,基本建起了生态文明监测、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
目前,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纳入国家试点,国家先期安排的20亿元专项资金推进项目实施。
在环保领域不断深化改革,省委省政府出台《青海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全省生态环境现状,力求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不合理局面,推动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明确到2020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建成责任明确、途径多元、机制完善、技术规范、保障有力、应赔尽赔、修复有效、信息公开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同时成立了首家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將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列入《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作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按照“突破瓶颈、夯实基础、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原则,自行开展并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有力促进了全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落实。
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全省设置草原、湿地、林业生态公益的管护岗位,总共现在有12.6万个,除了国家给的一部分补助以外,从省财政上拿出钱来,让他们管好生态、护好林、管好草,同时也给家里带来了收入,户均年收入增加2.16万元。
与此同时,《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启动了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列为国家发改委2018年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项目,落实补助资金3000万元。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这几年,青海全力、系统推进重大生态工程保护和修复工程,先后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二期、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覆盖了全省国土面积的68%,累计落实各项投资达254亿元。
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适用技术研发推广,通过国家、省级科技专项支撑,筛选繁育出了12个三江源生态治理适宜栽培草种,在生态型草种的育种中取得突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遥感调查监测解译数据成果质量控制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及示范研究”项目填补了我国在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地区人工湿地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领域的空白;依托相关科研院所组建了“青海光伏产业科研中心”,建成全国首座“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70年来,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工业“三废”治理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位全过程,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中做出了应有贡献。
与祖国70年发展同步,青海经历了由点源治理向面源治理拓展,从水气渣治理向环境各要素治理拓展,从区域污染防治向全面防治拓展,从单一治理向多污染物协同综合治理转变,从微观治理向集精准治理和总量控制、总量质量双管控宏观治理转变,污染控制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补齐环境短板,狠抓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取得了积极成效。
多年的坚持与努力必将换来的是一个个硕果,生态文明建设的“常青树”上,一项项生态指标日渐趋于良好,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高,草原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面积不断增加,跃居全国首位,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明显改善,种群数量逐步回升。
二、国家公园省建设谱写青海发展新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这为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突出强调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到目前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这是青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作为。
在青海,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条件得天独厚,基础已经具备。2016年,全国第一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到目前各项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所取得的成果具有示范作用,具备了先行优势;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已正式挂牌,体制试点有序推进。
今年6月11日,青海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启动共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青海发展又再次站上了发展新高度。
当前,建设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已从战略部署跨入建设阶段,带着时代发展的重大使命,国家公园示范省就要在高原大地上茁壮成长。
加快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到目前,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加快推进,青海湖和昆仑山两个国家公园规划也正在抓紧编制。
为积极推进国家公园省建设能够更好更快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带头作用,青海已起草完成了《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总体方案》,组织起草了《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梳理总结了45项具体工作,明确了部门职责、制定了時间表、提出了工作要求。
同时,还编写了《青海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整合及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工作方案》《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制度标准体系研究项目工作方案》,全面系统制定了示范省建设前期工作的内容、步骤和资金用途,积极协调并落实政策资金,支持示范省建设工作。
为统一标准、科学合理地指导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地分类新体系,我省委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开展了全省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研究工作。
目前,该项工作已全面开展,计划将于今年完成《青海省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价方法研究报告》《青海省自然保护地分类标准》《青海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办法》等十个标准制度办法制定,为全国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青海方案”。
今年8月19日至20日,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举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来了寄托着以中国气魄、中国文化、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自信来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让人类共享生态文明发展成果,充满无限美好愿景的贺信,全省上下深受鼓舞。
青海坚定信心,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指引,按照“三步走”目标,开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更加美好的明天。
到2020年,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建成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典范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先行区、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区、优秀生态文化传承区;
到2022年,保护和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
到2025年,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更加健全,统一的分级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保护管理效能明显提高,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自然保护地典范。
建设国家公园省,符合实际迎合未来。青海将一步一个脚印,遵循自然法则、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建设好国家公园省,传递好大美青海情,让全世界共享“地球第三极”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三、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蹄疾步稳
2015年11月,青海向中央上报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6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试点方案》,三江源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体制试点启动后,为突破条块分割、管理分散的传统模式,青海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同时,设立长江源(可可西里)、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管委会,其中长江源区管委会挂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局牌子,并派出治多管理处、曲麻莱管理处、可可西里管理处3个机构。
如何突破原有体制的藩篱,实现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青海对3个园区所涉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治多县、杂多县进行大部门制改革,整合林业、国土、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设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资源环境执法局,全面实现集中统一高效的保护管理和执法。同时,整合林业站、草原工作站、水土保持站、湿地保护站等,设立生态保护站。国家公园范围内的12个乡镇政府挂保护管理站牌子,增加国家公园相关管理职责。 在此基础上,还根据《三江源国家公园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实施方案》,组建成立了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和管理分局,积极探索实现自然资源资产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国家公园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两个统一行使”和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奠定了体制基础。
体制试点以来,还开展了三江源草地、林地、湿地、地表水和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建立了三江源自然资源本底数据平台,发布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表水、草地、林地、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本底白皮书。同时, 编制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及资源资产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并积极探索制定了自然资源资产形成的收益纳入财政预算的管理办法。
今年年初发布的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本底调查成果显示,三江源国家公园参与评价的河流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草地资源总面积为995.85万公顷,草地平均产草量为1393.48kg/hm2,平均可食产草量1129.32kg/hm2,草地综合植被盖度为53.85%;林地资源总面积为29.9万公顷,湿地资源总面积为214.83万公顷。
同时,为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综合执法管理体系,解决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体制试点以来,青海加快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执法力度,坚决遏制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力度,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与青海省人民检察院、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建立了生态保护司法合作机制,特别是会同省林草局、省检察院积极构建生态公益司法保护和发展研究协作机制,成立了玉树市法院三江源生态法庭,组建成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法治研究会,建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法律顾问制度,增强了依法管园建园水平。同时,推进山水林草湖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组建了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初步形成了点成线、网成面、全方位的巡护体系。
打破“九龙治水”和 “执法监管碎片化”,于青海这不仅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次全新探索,更是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有力作为。建设国家公园,不仅要打破体制束缚,还要辩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当地民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諧共生。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深入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一优两高”,积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科学有效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到目前,国家公园内共有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三年来,省财政共投入超过5亿元资金,户均年收入可增收21600元。
体制试点以来,青海不断强化牧民群众在保护生态中的主体作用,在试点政策制定上将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相结合。2015年我省印发《关于下达新增草原湿地生态管护员指标任务》,分配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草原、湿地生态管护员指标2554个,实际落实2630个。2016年青海印发《关于青海省生态保护和服务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的通知》,新增生态管护公益岗位7421个,园区内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共计10051个,实现了园区内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一户一岗”全覆盖。再至2017年,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加快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要求,我省又根据园区内实际牧户数量,新增生态管护公益岗位7160个,至此,园区内持证上岗生态管护员共计17211名,实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全覆盖。去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为生态管护员统筹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对牧民脱贫解困、巩固减贫成果发挥了保底作用。
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理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激发牧民群众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的内生动力。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涵盖12个乡镇53个行政村,内有19109户72074人,基本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的定居格局。
目前,随着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实施,社区成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内保护主体,农牧民群众成为生态保护最直接利益相关者和最有积极性的保护者。不断强化社区支撑国家公园保护建设的管理能力,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村镇试点,选择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曲麻莱县叶格乡红旗村、治多县扎河乡玛赛村,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擦泽村和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展开试点。
如何推进试点树立典型样板?先后投资1769万元,重点改善了社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率先实行了建档立卡户和全体牧户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试点,并进一步加强国家公园理念和环境教育,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并充分发挥社区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社区向现代化迈进。青海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及时在各种政策、体制机制中深度挖掘、创造条件,以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等重大工程为抓手,努力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
积极鼓励引导并扶持牧民从事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劳务、生态监测等工作,使他们在参与生态保护、公园管理中获得稳定长效收益。积极引导牧民群众规范开展生产经营,政策导向上与牧民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组织实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社会扶贫、脱贫保险及农牧民转产就业培训,通过扶持园区畜牧合作社支持搬迁牧民产业发展等手段推进园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
并在充分尊重牧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尝试将草场承包经营逐步转向特许经营。并鼓励牧民以投资入股、合作劳务等多种形式从事家庭宾馆、旅行社、民族演艺、交通保障、牧家乐、餐饮服务等经营项目,促进发展适应国家公园建设、生态保护的第三产业。同时,以牧民可支配收入为出发点,在挖掘工资性、营业性、财产性收入增长点的同时,及时兑现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资金。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园区4县牧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272元,较2015年增加1349元,年均增长10.8%。 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稳步推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决定以雪豹保护为切入点,结合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在祁连山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省委省政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一优两高”,以保护好祁连山生态环境为己任,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
2017年3月21日,青海召开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前期调研及方案编制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开展试点方案编制及相关本底调查工作;5月26日,《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 6月26日,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继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又一项“国字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如沐春风般吹向青海大地。
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青海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2017年9月试点方案印发后,青海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动,成立了由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青海片区实施方案》,严格对照试点方案目标任务,不断优化功能布局,强化制度建设,实施生态工程。各有关地区和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强化措施办法,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完成好各项试点任务。
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科学规划布局,青海深刻把握祁连山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扎实开展国家公园本底资源和数据信息调查,且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推动科学规划布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规划院技术人员联合开展现地调查,按时完成了区划落界、现地核查任务,上报了《青海片区落界和功能区划方案》,编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初稿)》。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已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即将报国务院审批。在此基础上,还编制完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界桩界碑及标识牌标准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初稿)》,正在抓紧办理方案审批手续。
在扎实推进管护能力建设,全面执行管护站巡护信息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类巡护设施设备等工作基础上,建立了国家公园综合执法机制,编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综合执法工作方案》,集中开展综合执法检查暨“绿盾”专项行动,省州县三级森林公安联合开展巡护执法专项行动,青甘两省交界区域联防管控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建立了执法工作台账,保障了生态安全。
2018年11月30日,继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后,青海积极推进省级机构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挂牌。
2019年5月,青海省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座谈会召开,起草了《青海省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审议稿)》,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
顺利推进体制试点,就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体制试点启动后我省结合祁连山生态管护实际,制定了日常巡护管理、手持巡护终端等工作制度,并及时启动开展国家公园立法工作,现已拟定《祁连山国家公园条例(初稿)》,为国家公园依法保护管理、推动法制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还在祁连山地区严格执行《青海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红线与国家公园范围保持高度一致,并全部纳入全省“一张图”。且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記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调查成果顺利通过国家专家组评估验收,正在落实成果交付工作,着力为国家公园试点提供支撑。
同时,还扎实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制定了《青海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试行)》,建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物量账户核算体系,完成账户表等试编工作。且将试点区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门源县作为试点,编制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实施细则等制度,科学划定自然生态空间。
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监测到5只雪豹同框画面,同时还监测到罕见的豺、荒漠猫等珍稀、特有野生动物。
在持续开展的野生动物监测工作中,顺利完成了2018年度雪豹监测任务,获取雪豹影像资料957份,多次拍摄到多只雪豹同框,并在国际重要湿地申报工作中时隔30年后再次记录到“鸟中大熊猫”黑鹳,反映出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向好。
体制试点以来,青海将保障生态安全放在首位,着力打造“生态保护高地”,积极探索建立“村两委+”为基础的社区参与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在四县市选取9个试点村,建立保护宣传工作机制,签订《“村两委+”共建共管协议书》,创立生态课堂,逐步健全完善宣传长廊、橱窗等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切实增强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力量。
着力打造“生态文化高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祁连山国家公园各级管理部门、森林公安部门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广泛借助多渠道,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积极举办宣传教育活动,引进社会力量,完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引导社会大众更加深入全面准确了解祁连山,着力打造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文化高地”。
同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参与到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来。目前已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所涉四县市十余所学校开展了生态课堂进校园和自然体验活动,并在继续深入完善和推广中逐步建立规范现代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参与,成立了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和相关专业人才参与祁连山国家公园宣传教育推广、生态文化研究展示以及相关平台建设。
由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青海师范大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成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研究中心”于7月24日在青海师范大学揭牌。
体制试点以来,青海着力打造“生态科研高地”,以建立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为目标,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成为青海首个纳入国家林草局第一批50个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的保护地机构,为加快构建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体系以及提升科研监测能力搭建了广阔平台。 同时,以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监测评估体系为目标,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加快实施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管控网络建设工程,油葫芦片区智能化监测管控工程启动实施,布设管控点20处。并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完成了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第一阶段调查任务,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科学调查合作,与省气象局合作发布了《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监测公报》。
不断深化省情认识,以祁连山地域、植被等特征“量体裁衣”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求变求新走出了一条符合祁连山生态保护和青海绿色发展实际的保护路子。
五、可可西里走向
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舞台
在中国版图的西南部有块深褐色的地方,这里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从地理坐标上看,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横亘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境内广达数万平方公里的荒野和繁衍生息的生灵,与高山、冰川、草地和湖泊一起,构成了青藏高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景。
2017年,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走入国际视野的可可西里成为了我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湖泊数量最多,并延续了大型哺乳动物大迁徙景观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裴伯庸向可可西里颁发了世界遗产证书;几个月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可可西里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可可西里已然成为我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亮丽“名片”,成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显著标志。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藏羚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盗猎,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如今,作为可可西里最具代表性的物种,“高原精灵”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占到全球数量的近40%,繁殖地面积占全球繁殖地面积的近80%。
为给生存在可可西里的生灵们创造一份安宁的栖息环境,近年来,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处不间断地开展大规模、高密度、高频率的专项巡山行动,严密保护遗产地资源安全。
主力巡山队加大反盗采力度,做到严格执法,严厉制止盗采分子的破坏行为,每年都会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开展专项巡山行动,前往可可西里无人区开展专项巡山行动,分別对西金乌兰湖、太阳湖、卓乃湖等地区开展巡护工作,多次完成专项巡山行动,同时,各基层保护站对周边辖区开展共数百次的巡护巡线工作。
每年5月,藏羚羊进入了迁徙期,而其迁徙过程中必将要经过青藏公路。每年为保障藏羚羊能够顺利通过迁徙通道,可可西里管理处就会及早安排部署藏羚羊产仔及回迁保驾护航工作。进入5月以后,就安排各站增加人员和车辆,并以五道梁保护站为主,各保护站为辅,在大批的藏羚羊陆续经过辖区时,坚持在辖区开展巡护,及时做好短暂的交通管制,让藏羚羊群安全通过公路,保证藏羚羊在迁徙途中不受或减少人类的干扰。
据五道梁保护站工作人员统计,2018年,藏羚羊迁徙3988只,回迁4522只;2019年5月1日至6月10日,藏羚羊迁徙2846只,截至2019年8月12日回迁4750只。
留住“最后一片净土”,近年来,可可西里人不断巩固反盗猎斗争取得的成果,以打击零星犯罪活动为目标,确保遗产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根据以往盗采案件发生的时间及特点,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变被动巡山为主动进位,每年夏季都会前往太阳湖附近设卡,开展为期4个月的驻点值守检查工作。
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做好遗产地湖泊、河流、冰川、冻土和沼泽湿地等资源保护,杜绝一切破坏湿地资源的非法活动,且禁止进行非法穿越活动,减少“干扰”后的可可西里,地貌景观得到了更好的保存,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2019年7月7日,可可西里“申遗”成功迎来了两周年生日,几年来遗产地保护项目建设力度也是不断强化。
自青海自然遗产地监督、管理、指导职能于去年底划归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负责后,今年3月就迅速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就进一步加强对《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的宣传、完善和执行力度,继续推进《可可西里遗产地总体规划》《可可西里遗产地详细规划》等的省级评审等保护管理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4月18日,《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总体规划(2019-2025)》纲要成果省级专家评审会召开; 4月26日,《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监测专项规划》省级专家评审会召开。
一项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必将承载着全省上下多年的努力。近年来,可可西里管理处在保质保量完成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有关生态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积极争取并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继续实施的五道梁新建一类、索南达杰新建二类保护监测项目目前均已完成。
格尔木基地科普教育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长江源区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无人值守综合监测站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
同时,可可西里遗产地国家公益林、湿地保护等项目继续实施,遗产地林地和湿地资源将得到更好保护,从青海走向世界舞台的可可西里正在大力度保护中还自然以宁静。
六、青海湖留得住“大、美、净、好”
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增长到8.8万吨,比2002年增长了34倍;2018年青海湖水体面积达到了4563.88平方公里,与2004年同期相比,湖水面积扩大319.38平方公里,达到18年来最大值。
青海湖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要当好生态守护神促进青海湖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近年来,青海深入实施“一优两高”,全面扛起青海湖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构筑绿色生态安全屏障,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不断得到有效改善,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 近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相关院所完成了2019年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野外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共观测记录到水鸟42种3.8万余只,较去年相比水鸟的种群数量增加1.2万余只;在16个普氏原羚监测样区24条观测样线上共记录到普氏原羚3000余只。
近年来,青海深入开展资源调查监测,对鸟岛、海心山等24个主要鸟类栖息地和保护对象进行专项资源调查监测,对鸬鹚岛、海心山及普氏原羚栖息地等38个重点区域定期开展植被监测,全面掌握了鸟类、野生动物种群及植被的分布变化情况,为野生动物保护、植被修复及荒漠化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此项工作基础上,还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野外调查工作,完成了以繁殖后期水鸟监测、普氏原羚繁殖期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野外调查及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摸底调查工作,并进一步加强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繁殖期安全,加强了专项执法检查。
到目前,一组持续向上的数据指标反映出了近年来我省建设、保护青海湖生态的实力。青海湖区域鸟类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189种增加到目前的225种,主要以斑头雁、渔鸥、棕头鸥、鸬鹚四大种群为主,每年有近30万只鸟在这里栖息繁殖;濒危物种普氏原羚数量也由2004年的257只不断实现增加,一次次改写数量“峰值”纪录。
在青海湖保护生态将离不开维护水系生态稳定,近年来,在青海湖大力推进实施重点项目,先后投入1.05亿元,重点实施了青海湖湿地保护生态效益补偿补助资金项目、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级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项目、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及青海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评估及鸟岛绿藻水华治理项目,有力推动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同时,青海不断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已与中科院建立了“中科院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科研基地”,合作开展了青海湖科研基础数据平台、青海湖数字化标本平台、青海湖鸟类迁徙跟踪规律等课题研究,建成了集监控视频系统、网络视频系统、监控视频管理应用系统为一体的监控网络系统,成为全国各自然保护区中建立较早、建设最好的数字化保护区系统,实现了核心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联网和鸟类集中栖息繁殖地实时远程视频监控,提高了保护区科学化管理水平。
如今,湟鱼洄游已经成为了青海湖的又一道靓丽名片,目前青海湖裸鲤资源量也是实现了成倍增长,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持续向好的生态平衡系统初步形成。湿地面积持续累计增加1.35 万公顷;高密度植被覆盖率持续增大 21.33公顷,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
近年来,青海进一步加大保护区巡查执法力度,组织开展了打击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行为的“绿剑行动”,联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综合整治,对保护区内违法用地、违规建设、私自开展旅游经营等行为进行了整治,依法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不断加大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近年来青海在环湖周边积极建立社区共管机制,以“参与式有效管理”的思路,聘请环湖周边群众為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重点区域的协管员,发挥既是保护区的“保护员”,又是当地群众的“宣传员”作用,带动了周边群众自觉参与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积极开展青海湖水生态治理,自2011年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青海湖水深测量、水质调查和湖泊浅、表层沉积物采集等方面的研究合作,设置观测样点26个。
《2018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8年青海湖流域水质状况为优,流域水资源、森林郁闭度等多项指标呈增长态势。2010年至2018年,青海湖流域水质优良稳定,生态环境趋好。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的重要时空节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个具体行动,让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一个个坚实步伐,也正是一项项在生态领域的大胆尝试,绘就了一幅幅独具“青海思路”的生态美图。
作者简介:宋明慧,青海西宁人,青海日报社经济新闻部记者。
位处祖国内陆的青海虽是经济小省,但生态资源总价值达18.39万亿元,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生态总价值为7300亿元,气候调节和物种保有等功能性价值不可估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极为突出和重要。
顺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的时代发展脉络,青海坚决扛起了生态环境保护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在举全省之力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既要保护好生态,还要发展好经济保障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在几难选择中青海毅然决然向时代作出了“回应”。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从提出“生态立省”战略到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符合中央要求、具有青海特色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搭建,从启动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再到今年全面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天空蓝、草原绿、河湖清”已成为了今日青海响亮的“品牌代言”,围绕生态做“文章”的绿色发展之路已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生态对民众的“反哺”也让昔日的生态利用者变成了如今的生态保护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今日青海大地上最动人的生态美图。
一、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步履铿锵
70年历程铿锵迈步,70年发展循序渐进。今日之青海,发展勇立时代潮头,这是非同寻常、意义非凡的发展历程,青海成为了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从不到1%提高到7.26%,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
70年来,青海首次提出“生态立省”战略,以探索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之间矛盾的道路;提出把生态保护第一作为立省之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大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指导工作,要求青海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我省作出了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
时至今日,青海进一步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提出了“一优两高”战略,对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了具体部署。一个个高定点的谋划,统筹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迈出新步伐,踏上新征程。
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黑河出境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以上,龙羊峡水库等重要库区和柴达木内陆河水质长期保持在Ⅲ类以上,2018年湟水河治理呈现历史最好水平,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愈加坚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目标指日可待。
一路走来,一批批具有标志性、支柱性的改革制度,基本建立起生态文明监测、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搭建起了符合中央要求、具有青海特色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为重大任务,成立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制度建设改革试点区”的战略定位。率先制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使青海成为全国首个出台“总设计图”和“总施工图”的省份。
实施主体功能区划分,全省国土面积的90%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出台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支柱性的改革制度,基本建起了生态文明监测、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
目前,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纳入国家试点,国家先期安排的20亿元专项资金推进项目实施。
在环保领域不断深化改革,省委省政府出台《青海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全省生态环境现状,力求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不合理局面,推动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明确到2020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建成责任明确、途径多元、机制完善、技术规范、保障有力、应赔尽赔、修复有效、信息公开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同时成立了首家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將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列入《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作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按照“突破瓶颈、夯实基础、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原则,自行开展并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有力促进了全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落实。
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全省设置草原、湿地、林业生态公益的管护岗位,总共现在有12.6万个,除了国家给的一部分补助以外,从省财政上拿出钱来,让他们管好生态、护好林、管好草,同时也给家里带来了收入,户均年收入增加2.16万元。
与此同时,《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启动了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列为国家发改委2018年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项目,落实补助资金3000万元。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这几年,青海全力、系统推进重大生态工程保护和修复工程,先后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二期、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覆盖了全省国土面积的68%,累计落实各项投资达254亿元。
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适用技术研发推广,通过国家、省级科技专项支撑,筛选繁育出了12个三江源生态治理适宜栽培草种,在生态型草种的育种中取得突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遥感调查监测解译数据成果质量控制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及示范研究”项目填补了我国在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地区人工湿地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领域的空白;依托相关科研院所组建了“青海光伏产业科研中心”,建成全国首座“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70年来,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工业“三废”治理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位全过程,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中做出了应有贡献。
与祖国70年发展同步,青海经历了由点源治理向面源治理拓展,从水气渣治理向环境各要素治理拓展,从区域污染防治向全面防治拓展,从单一治理向多污染物协同综合治理转变,从微观治理向集精准治理和总量控制、总量质量双管控宏观治理转变,污染控制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补齐环境短板,狠抓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取得了积极成效。
多年的坚持与努力必将换来的是一个个硕果,生态文明建设的“常青树”上,一项项生态指标日渐趋于良好,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高,草原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面积不断增加,跃居全国首位,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明显改善,种群数量逐步回升。
二、国家公园省建设谱写青海发展新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这为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突出强调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到目前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这是青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作为。
在青海,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条件得天独厚,基础已经具备。2016年,全国第一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到目前各项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所取得的成果具有示范作用,具备了先行优势;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已正式挂牌,体制试点有序推进。
今年6月11日,青海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启动共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青海发展又再次站上了发展新高度。
当前,建设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已从战略部署跨入建设阶段,带着时代发展的重大使命,国家公园示范省就要在高原大地上茁壮成长。
加快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到目前,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加快推进,青海湖和昆仑山两个国家公园规划也正在抓紧编制。
为积极推进国家公园省建设能够更好更快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带头作用,青海已起草完成了《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总体方案》,组织起草了《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梳理总结了45项具体工作,明确了部门职责、制定了時间表、提出了工作要求。
同时,还编写了《青海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整合及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工作方案》《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制度标准体系研究项目工作方案》,全面系统制定了示范省建设前期工作的内容、步骤和资金用途,积极协调并落实政策资金,支持示范省建设工作。
为统一标准、科学合理地指导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地分类新体系,我省委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开展了全省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研究工作。
目前,该项工作已全面开展,计划将于今年完成《青海省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价方法研究报告》《青海省自然保护地分类标准》《青海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办法》等十个标准制度办法制定,为全国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青海方案”。
今年8月19日至20日,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举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来了寄托着以中国气魄、中国文化、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自信来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让人类共享生态文明发展成果,充满无限美好愿景的贺信,全省上下深受鼓舞。
青海坚定信心,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指引,按照“三步走”目标,开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更加美好的明天。
到2020年,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建成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典范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先行区、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区、优秀生态文化传承区;
到2022年,保护和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
到2025年,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更加健全,统一的分级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保护管理效能明显提高,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自然保护地典范。
建设国家公园省,符合实际迎合未来。青海将一步一个脚印,遵循自然法则、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建设好国家公园省,传递好大美青海情,让全世界共享“地球第三极”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三、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蹄疾步稳
2015年11月,青海向中央上报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6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试点方案》,三江源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体制试点启动后,为突破条块分割、管理分散的传统模式,青海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同时,设立长江源(可可西里)、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管委会,其中长江源区管委会挂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局牌子,并派出治多管理处、曲麻莱管理处、可可西里管理处3个机构。
如何突破原有体制的藩篱,实现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青海对3个园区所涉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治多县、杂多县进行大部门制改革,整合林业、国土、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设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资源环境执法局,全面实现集中统一高效的保护管理和执法。同时,整合林业站、草原工作站、水土保持站、湿地保护站等,设立生态保护站。国家公园范围内的12个乡镇政府挂保护管理站牌子,增加国家公园相关管理职责。 在此基础上,还根据《三江源国家公园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实施方案》,组建成立了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和管理分局,积极探索实现自然资源资产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国家公园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两个统一行使”和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奠定了体制基础。
体制试点以来,还开展了三江源草地、林地、湿地、地表水和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建立了三江源自然资源本底数据平台,发布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表水、草地、林地、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本底白皮书。同时, 编制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及资源资产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并积极探索制定了自然资源资产形成的收益纳入财政预算的管理办法。
今年年初发布的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本底调查成果显示,三江源国家公园参与评价的河流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草地资源总面积为995.85万公顷,草地平均产草量为1393.48kg/hm2,平均可食产草量1129.32kg/hm2,草地综合植被盖度为53.85%;林地资源总面积为29.9万公顷,湿地资源总面积为214.83万公顷。
同时,为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综合执法管理体系,解决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体制试点以来,青海加快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执法力度,坚决遏制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力度,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与青海省人民检察院、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建立了生态保护司法合作机制,特别是会同省林草局、省检察院积极构建生态公益司法保护和发展研究协作机制,成立了玉树市法院三江源生态法庭,组建成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法治研究会,建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法律顾问制度,增强了依法管园建园水平。同时,推进山水林草湖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组建了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初步形成了点成线、网成面、全方位的巡护体系。
打破“九龙治水”和 “执法监管碎片化”,于青海这不仅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次全新探索,更是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有力作为。建设国家公园,不仅要打破体制束缚,还要辩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当地民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諧共生。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深入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一优两高”,积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科学有效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到目前,国家公园内共有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三年来,省财政共投入超过5亿元资金,户均年收入可增收21600元。
体制试点以来,青海不断强化牧民群众在保护生态中的主体作用,在试点政策制定上将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相结合。2015年我省印发《关于下达新增草原湿地生态管护员指标任务》,分配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草原、湿地生态管护员指标2554个,实际落实2630个。2016年青海印发《关于青海省生态保护和服务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的通知》,新增生态管护公益岗位7421个,园区内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共计10051个,实现了园区内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一户一岗”全覆盖。再至2017年,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加快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要求,我省又根据园区内实际牧户数量,新增生态管护公益岗位7160个,至此,园区内持证上岗生态管护员共计17211名,实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全覆盖。去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为生态管护员统筹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对牧民脱贫解困、巩固减贫成果发挥了保底作用。
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理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激发牧民群众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的内生动力。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涵盖12个乡镇53个行政村,内有19109户72074人,基本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的定居格局。
目前,随着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实施,社区成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内保护主体,农牧民群众成为生态保护最直接利益相关者和最有积极性的保护者。不断强化社区支撑国家公园保护建设的管理能力,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村镇试点,选择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曲麻莱县叶格乡红旗村、治多县扎河乡玛赛村,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擦泽村和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展开试点。
如何推进试点树立典型样板?先后投资1769万元,重点改善了社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率先实行了建档立卡户和全体牧户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试点,并进一步加强国家公园理念和环境教育,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并充分发挥社区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社区向现代化迈进。青海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及时在各种政策、体制机制中深度挖掘、创造条件,以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等重大工程为抓手,努力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
积极鼓励引导并扶持牧民从事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劳务、生态监测等工作,使他们在参与生态保护、公园管理中获得稳定长效收益。积极引导牧民群众规范开展生产经营,政策导向上与牧民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组织实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社会扶贫、脱贫保险及农牧民转产就业培训,通过扶持园区畜牧合作社支持搬迁牧民产业发展等手段推进园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
并在充分尊重牧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尝试将草场承包经营逐步转向特许经营。并鼓励牧民以投资入股、合作劳务等多种形式从事家庭宾馆、旅行社、民族演艺、交通保障、牧家乐、餐饮服务等经营项目,促进发展适应国家公园建设、生态保护的第三产业。同时,以牧民可支配收入为出发点,在挖掘工资性、营业性、财产性收入增长点的同时,及时兑现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资金。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园区4县牧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272元,较2015年增加1349元,年均增长10.8%。 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稳步推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决定以雪豹保护为切入点,结合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在祁连山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省委省政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一优两高”,以保护好祁连山生态环境为己任,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
2017年3月21日,青海召开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前期调研及方案编制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开展试点方案编制及相关本底调查工作;5月26日,《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 6月26日,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继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又一项“国字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如沐春风般吹向青海大地。
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青海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2017年9月试点方案印发后,青海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动,成立了由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青海片区实施方案》,严格对照试点方案目标任务,不断优化功能布局,强化制度建设,实施生态工程。各有关地区和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强化措施办法,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完成好各项试点任务。
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科学规划布局,青海深刻把握祁连山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扎实开展国家公园本底资源和数据信息调查,且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推动科学规划布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规划院技术人员联合开展现地调查,按时完成了区划落界、现地核查任务,上报了《青海片区落界和功能区划方案》,编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初稿)》。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已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即将报国务院审批。在此基础上,还编制完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界桩界碑及标识牌标准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初稿)》,正在抓紧办理方案审批手续。
在扎实推进管护能力建设,全面执行管护站巡护信息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类巡护设施设备等工作基础上,建立了国家公园综合执法机制,编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综合执法工作方案》,集中开展综合执法检查暨“绿盾”专项行动,省州县三级森林公安联合开展巡护执法专项行动,青甘两省交界区域联防管控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建立了执法工作台账,保障了生态安全。
2018年11月30日,继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后,青海积极推进省级机构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挂牌。
2019年5月,青海省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座谈会召开,起草了《青海省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审议稿)》,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
顺利推进体制试点,就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体制试点启动后我省结合祁连山生态管护实际,制定了日常巡护管理、手持巡护终端等工作制度,并及时启动开展国家公园立法工作,现已拟定《祁连山国家公园条例(初稿)》,为国家公园依法保护管理、推动法制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还在祁连山地区严格执行《青海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红线与国家公园范围保持高度一致,并全部纳入全省“一张图”。且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記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调查成果顺利通过国家专家组评估验收,正在落实成果交付工作,着力为国家公园试点提供支撑。
同时,还扎实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制定了《青海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试行)》,建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物量账户核算体系,完成账户表等试编工作。且将试点区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门源县作为试点,编制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实施细则等制度,科学划定自然生态空间。
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监测到5只雪豹同框画面,同时还监测到罕见的豺、荒漠猫等珍稀、特有野生动物。
在持续开展的野生动物监测工作中,顺利完成了2018年度雪豹监测任务,获取雪豹影像资料957份,多次拍摄到多只雪豹同框,并在国际重要湿地申报工作中时隔30年后再次记录到“鸟中大熊猫”黑鹳,反映出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向好。
体制试点以来,青海将保障生态安全放在首位,着力打造“生态保护高地”,积极探索建立“村两委+”为基础的社区参与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在四县市选取9个试点村,建立保护宣传工作机制,签订《“村两委+”共建共管协议书》,创立生态课堂,逐步健全完善宣传长廊、橱窗等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切实增强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力量。
着力打造“生态文化高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祁连山国家公园各级管理部门、森林公安部门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广泛借助多渠道,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积极举办宣传教育活动,引进社会力量,完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引导社会大众更加深入全面准确了解祁连山,着力打造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文化高地”。
同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参与到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来。目前已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所涉四县市十余所学校开展了生态课堂进校园和自然体验活动,并在继续深入完善和推广中逐步建立规范现代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参与,成立了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和相关专业人才参与祁连山国家公园宣传教育推广、生态文化研究展示以及相关平台建设。
由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青海师范大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成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研究中心”于7月24日在青海师范大学揭牌。
体制试点以来,青海着力打造“生态科研高地”,以建立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为目标,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成为青海首个纳入国家林草局第一批50个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的保护地机构,为加快构建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体系以及提升科研监测能力搭建了广阔平台。 同时,以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监测评估体系为目标,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加快实施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管控网络建设工程,油葫芦片区智能化监测管控工程启动实施,布设管控点20处。并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完成了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第一阶段调查任务,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科学调查合作,与省气象局合作发布了《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监测公报》。
不断深化省情认识,以祁连山地域、植被等特征“量体裁衣”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求变求新走出了一条符合祁连山生态保护和青海绿色发展实际的保护路子。
五、可可西里走向
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舞台
在中国版图的西南部有块深褐色的地方,这里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从地理坐标上看,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横亘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境内广达数万平方公里的荒野和繁衍生息的生灵,与高山、冰川、草地和湖泊一起,构成了青藏高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景。
2017年,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走入国际视野的可可西里成为了我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湖泊数量最多,并延续了大型哺乳动物大迁徙景观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裴伯庸向可可西里颁发了世界遗产证书;几个月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可可西里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可可西里已然成为我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亮丽“名片”,成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显著标志。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藏羚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盗猎,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如今,作为可可西里最具代表性的物种,“高原精灵”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占到全球数量的近40%,繁殖地面积占全球繁殖地面积的近80%。
为给生存在可可西里的生灵们创造一份安宁的栖息环境,近年来,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处不间断地开展大规模、高密度、高频率的专项巡山行动,严密保护遗产地资源安全。
主力巡山队加大反盗采力度,做到严格执法,严厉制止盗采分子的破坏行为,每年都会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开展专项巡山行动,前往可可西里无人区开展专项巡山行动,分別对西金乌兰湖、太阳湖、卓乃湖等地区开展巡护工作,多次完成专项巡山行动,同时,各基层保护站对周边辖区开展共数百次的巡护巡线工作。
每年5月,藏羚羊进入了迁徙期,而其迁徙过程中必将要经过青藏公路。每年为保障藏羚羊能够顺利通过迁徙通道,可可西里管理处就会及早安排部署藏羚羊产仔及回迁保驾护航工作。进入5月以后,就安排各站增加人员和车辆,并以五道梁保护站为主,各保护站为辅,在大批的藏羚羊陆续经过辖区时,坚持在辖区开展巡护,及时做好短暂的交通管制,让藏羚羊群安全通过公路,保证藏羚羊在迁徙途中不受或减少人类的干扰。
据五道梁保护站工作人员统计,2018年,藏羚羊迁徙3988只,回迁4522只;2019年5月1日至6月10日,藏羚羊迁徙2846只,截至2019年8月12日回迁4750只。
留住“最后一片净土”,近年来,可可西里人不断巩固反盗猎斗争取得的成果,以打击零星犯罪活动为目标,确保遗产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根据以往盗采案件发生的时间及特点,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变被动巡山为主动进位,每年夏季都会前往太阳湖附近设卡,开展为期4个月的驻点值守检查工作。
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做好遗产地湖泊、河流、冰川、冻土和沼泽湿地等资源保护,杜绝一切破坏湿地资源的非法活动,且禁止进行非法穿越活动,减少“干扰”后的可可西里,地貌景观得到了更好的保存,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2019年7月7日,可可西里“申遗”成功迎来了两周年生日,几年来遗产地保护项目建设力度也是不断强化。
自青海自然遗产地监督、管理、指导职能于去年底划归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负责后,今年3月就迅速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就进一步加强对《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的宣传、完善和执行力度,继续推进《可可西里遗产地总体规划》《可可西里遗产地详细规划》等的省级评审等保护管理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4月18日,《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总体规划(2019-2025)》纲要成果省级专家评审会召开; 4月26日,《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监测专项规划》省级专家评审会召开。
一项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必将承载着全省上下多年的努力。近年来,可可西里管理处在保质保量完成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有关生态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积极争取并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继续实施的五道梁新建一类、索南达杰新建二类保护监测项目目前均已完成。
格尔木基地科普教育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长江源区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无人值守综合监测站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
同时,可可西里遗产地国家公益林、湿地保护等项目继续实施,遗产地林地和湿地资源将得到更好保护,从青海走向世界舞台的可可西里正在大力度保护中还自然以宁静。
六、青海湖留得住“大、美、净、好”
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增长到8.8万吨,比2002年增长了34倍;2018年青海湖水体面积达到了4563.88平方公里,与2004年同期相比,湖水面积扩大319.38平方公里,达到18年来最大值。
青海湖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要当好生态守护神促进青海湖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近年来,青海深入实施“一优两高”,全面扛起青海湖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构筑绿色生态安全屏障,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不断得到有效改善,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 近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相关院所完成了2019年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野外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共观测记录到水鸟42种3.8万余只,较去年相比水鸟的种群数量增加1.2万余只;在16个普氏原羚监测样区24条观测样线上共记录到普氏原羚3000余只。
近年来,青海深入开展资源调查监测,对鸟岛、海心山等24个主要鸟类栖息地和保护对象进行专项资源调查监测,对鸬鹚岛、海心山及普氏原羚栖息地等38个重点区域定期开展植被监测,全面掌握了鸟类、野生动物种群及植被的分布变化情况,为野生动物保护、植被修复及荒漠化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此项工作基础上,还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野外调查工作,完成了以繁殖后期水鸟监测、普氏原羚繁殖期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野外调查及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摸底调查工作,并进一步加强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繁殖期安全,加强了专项执法检查。
到目前,一组持续向上的数据指标反映出了近年来我省建设、保护青海湖生态的实力。青海湖区域鸟类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189种增加到目前的225种,主要以斑头雁、渔鸥、棕头鸥、鸬鹚四大种群为主,每年有近30万只鸟在这里栖息繁殖;濒危物种普氏原羚数量也由2004年的257只不断实现增加,一次次改写数量“峰值”纪录。
在青海湖保护生态将离不开维护水系生态稳定,近年来,在青海湖大力推进实施重点项目,先后投入1.05亿元,重点实施了青海湖湿地保护生态效益补偿补助资金项目、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级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项目、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及青海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评估及鸟岛绿藻水华治理项目,有力推动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同时,青海不断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已与中科院建立了“中科院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科研基地”,合作开展了青海湖科研基础数据平台、青海湖数字化标本平台、青海湖鸟类迁徙跟踪规律等课题研究,建成了集监控视频系统、网络视频系统、监控视频管理应用系统为一体的监控网络系统,成为全国各自然保护区中建立较早、建设最好的数字化保护区系统,实现了核心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联网和鸟类集中栖息繁殖地实时远程视频监控,提高了保护区科学化管理水平。
如今,湟鱼洄游已经成为了青海湖的又一道靓丽名片,目前青海湖裸鲤资源量也是实现了成倍增长,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持续向好的生态平衡系统初步形成。湿地面积持续累计增加1.35 万公顷;高密度植被覆盖率持续增大 21.33公顷,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
近年来,青海进一步加大保护区巡查执法力度,组织开展了打击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行为的“绿剑行动”,联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综合整治,对保护区内违法用地、违规建设、私自开展旅游经营等行为进行了整治,依法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不断加大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近年来青海在环湖周边积极建立社区共管机制,以“参与式有效管理”的思路,聘请环湖周边群众為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重点区域的协管员,发挥既是保护区的“保护员”,又是当地群众的“宣传员”作用,带动了周边群众自觉参与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积极开展青海湖水生态治理,自2011年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青海湖水深测量、水质调查和湖泊浅、表层沉积物采集等方面的研究合作,设置观测样点26个。
《2018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8年青海湖流域水质状况为优,流域水资源、森林郁闭度等多项指标呈增长态势。2010年至2018年,青海湖流域水质优良稳定,生态环境趋好。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的重要时空节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个具体行动,让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一个个坚实步伐,也正是一项项在生态领域的大胆尝试,绘就了一幅幅独具“青海思路”的生态美图。
作者简介:宋明慧,青海西宁人,青海日报社经济新闻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