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t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考语文的形势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语文教师想寻求职业的快乐,就不应只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匠,更要学习做一名研究型的新型教师。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思想的高度往往决定着学生的高度。语文教师除了要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外,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璨若星空,任意一颗星子都会照亮心灵。每一位语文教师若都是腹有诗书的学识之士,那么学生的生命将极度丰盈,语文素养将有效提高。
  一、准确定位课型,精心设计课堂环节
  好的预设才会有好的生成。每一堂课的目标不能贪多求全,而应简单、集中,突出重点。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有①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②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进行描写;③领会本文语言朴实而简洁的特点;④学习作者认真体验生活,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材的方法;⑤通过品味本文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几个目标,笔者根据语文版八下第一单元四篇叙事散文的不同特点,把《背影》的教学重点定位为领会文中对父亲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的作用,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体会文中的父子深情,也让学生明白细节描写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根据当下中考语文的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教文本”,而应定位在“用文本教”。容量不应是课堂追求的最高目标,而要通过特定的文本,适宜的容量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想方设法抓住重点,突出质量,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
  二、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思辩力
  假如教师每一堂语文课的开始都是“请同学们翻开第几课”或“请同学们拿出什么练习”等诸如此类的话,学生的学习情绪可想而知。教学就像写文章,好的开头才能奠定好的基调,才能吸引人。精心设计导语可以尝试话题激趣、幽默导入,或借助多媒体,以美“境” 导入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的注意力必然就被深深地攫住,有事半功倍之效。如在教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前,笔者设计了一段开场白:“春天是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你也许见过一株两株粉嫩的桃花在笑春风,但你见过一片一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吗?如果你见到这番景象,心情会怎样呢?”我看到同学们的眼睛亮了,有的在微笑,有的在点头,有的在向往这样的美景。这样,课堂气氛其乐融融,洋溢着一种喜悦之情。
  三、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教学与自主合作探究并举
  传统教学仍然有它的生命力。虽然“满堂灌”不可取,但教师仍然要重视讲授技巧,启发学生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让学生清楚明白每节课的重点。一堂课既要有纵横的深度,又要把重点问题讲透、讲全,反复敲击,反复训练。教师教学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人,既明白教的难点,又清楚学生学的难点,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掌握知识,从而真正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这是基于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要求,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质疑是探究的开始。让学生养成静下心来阅读和沉思善疑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解决问题,在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中碰撞思想的火花,交流思考的成果,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收茯知识和乐趣,促进彼此的学业成长。
  四、狠抓基础,巩固提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的《竹石》道出了基础的重要性。语文能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如果能真正吃透课内知识,夯实基础,使文体知识融汇贯通,必然能应对任何考试。同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平时的训练应规范而严格要求,作业设计要有合理的梯度和科学的序列,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初二上学期的作文序列笔者定位为寻“美”之旅和“成长”感悟,初二下学期,笔者定位为“社会观察”和“文化鉴赏”,都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以及课本内容的设计有的放矢,让学生在对生活和自身成长感知的同时亦对社会文化生活思考,完成一次质的提升,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增强对社会文化的领悟力。
  语文是一种生命的教学,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爱心教学是语文教师神圣的使命,怀着热爱与激情去引领学生体会汉语言文字的美丽与神奇,让学生美妙的情思在课堂光彩飞扬,是教师教学中最大的快乐,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追循名师的脚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沿着教改之路“培养兴趣、讲求规范、掌握方法、训练习惯”继续前行,希望教学路上花香馥郁!
其他文献
从中国美术馆借出的《春风已经苏醒》、《青春》毫无悬念地被安排在何多苓个展的起始之处,回想1980年代初的中国艺坛,这两幅油画算得上是代表名噪一时的“伤痕美术”的明星作
特殊蕴含于一般之中,特例情形是一般情形在具体、特殊的背景下的表现形式.若能有效借助题目的隐含信息,通过选择特例,巧取动(变)中之一瞬(或值),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或捷足先登,或得到启示,或发现问题,从而迅速破解问题.  一、借助特例,捷足先登  例1 (2011年四川绵阳)若x1、x2(x1
一、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一)教师做好充分的研究和准备  教师应该充分备课,避免随意上课。一些教师认为初中知识很简单,就不认真学习。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认真备课,避免教学影响。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科学安排好时间,教学生改变解题的思路,重视逻辑的严密性。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进行不一样的分层教学,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应该重视,成绩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多辅导,如果一些教师不进行科学
围绕课程资源来活化教学能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基础上使他们真切感受到英语教学的生活性和情境化特征。以生活体验为核心,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英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将英语教学开放化,一方面,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感知,使得学生在认知体验的过程中更好地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能使得课程教学变得更富有情趣,让学生能够在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节奏是完善教学活动、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包括教的节奏和学的节奏两方面。  一、教的节奏——以课堂的教学要素为依托  1.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自身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节奏的形成。数学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仅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传递感情、观点、态度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效果更多取决于教师传递知识的
由于人类话语越来越呈现出模态化,多媒体、网络的出现促进了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和发展,在人类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共同协作,在一些领域内,交际的主模态已经由语言转变为了其他模态,从而出现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念。多模态话语分析是指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手段以及符号资源来展开和进行交际。根据多模态教学理念,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集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最直观的方式之一。作业的内容、作业的形式、作业的量、作业的检查落实、作业的时效性等等最终必须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否来具体判断。探索有效的方法设计课后作业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学生进入八年级,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像七年级那样热情似火,而是逐渐趋于平静。随着英语学习的强度逐渐加大,部分学生有了掉队的迹象,个别学生甚至已经开始厌学英语
一个年轻女子找到母亲,告诉她有关自己的生活现状,并抱怨世事的艰难。母亲把她带到厨房。母亲将三个水壶装满水。在第一个壶里,她放进胡萝卜,第二个壶里放入鸡蛋,最后一个壶
近年来农村中学的生源质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英语,普遍基础较差,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导致教师上课困难重重,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必须积极面对,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总结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对策,优化农村中学英语教学。  一、在英语教学中,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1. 培养融洽的师生感情  良好的、科学的、和谐的师生
“学生学习的情感水平将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多时候,学生语文成绩不好不是因为智商有问题,而是因为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或是对语文不够重视。那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必须营造“情感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语文课有所期待。  一、激发兴趣,心生期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伊始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或动情导入,或制造悬念,让学生对文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