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问题驱动式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课堂教学为例,对问题驱动式教学进行实践探索,为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提供课例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驱动;钠盐性质;高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1-0038-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1.012
  随着化学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化学学科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学课堂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形成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
  传统的化学课堂多为教师单方面进行知识的灌输,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信息,未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提升。而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新理念的教学模式 [2]。
  化学核心素养包含了5个维度的内涵,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3]。在该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如何利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实践来推动课堂模式的转变,实现从教师单向灌输过渡到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师生共进的双向目标,是新时代化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本文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对化学课堂的问题驱动式教学进行实践探索,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力求将化学核心素养贯彻落实到实际课堂之中,优化教学。下面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课堂教学实例加以说明。
  一、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前教学设计
  1.确定核心素养目标
  根据原先的课标要求,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而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科核心素养在传承“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做出了延伸和超越,不仅仅聚焦课堂,还旨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能力和品格的培养,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更能满足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依据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具体化课时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学科的教育价值。
  据此,本文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课时教学目标定位如图1:
  2.解构教材,分析重难点
  目前化学课程实施最主要的阵地仍旧是化学课堂教学,而为了设计出符合新课标发展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对教材内容的解构必不可少。离开教材谈学科教育,极有可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偏离学科的本质特征,忘记实施教育的初衷,无法完成化学学科对学生能力和品格培养的任务及贡献,因此解构教材,就得在教材的基础上寻找启发学生认知的方法,在教材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展开做突破和升华,即基于教材,又得高于教材。
  本文所用教学实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第2课时的内容,是继“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之后学生需要掌握的另外的两种重要的钠的化合物。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了解Na2CO3和NaHCO3的相关性质,建立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式,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为后面学习铝、铁及其化合物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重难点可概括如下:
  在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则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完成该课时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驱动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合理且有效的途径,从教材出发,依托生活实例,解决相关问题,完成课时目标,最后回归生活。
  3.创设情景,形成问题驱动脉络
  情景的创设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即情景的价值性和情景的效果性。情景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关联,不过于复杂难懂也不过于简单俗套,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能促使学生萌生有意义有方向的思考,则问题情景的价值性和效果性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以“家庭中蒸馒头”这一生活实例作为教学情景的主体,通过问题驱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围绕“制作馒头时面团为什么变大”展开一系列问题,将Na2CO3和NaHCO3的酸碱性、与酸的反应、热稳定性等性质贯穿其中,层层递进,又环环相扣,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此外,在解决问题时还利用多个探究性实验进行事实验证,从实现现象自然过渡到结论,不仅能有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实验探究的思维框架,提高动手能力,服务于学生之后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施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挺多人早餐都喜欢吃馒头,那大家有没有做过馒头呢?做馒头是厨房里的事情,跟化学实验好像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和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息息相关。
  【PPT】图片展示做馒头的过程:
  首先和面,然后揉成面团,接着发面,再做成馒头,最后蒸熟。
  【教师】在和面的时候我们要加入面粉,水,和发酵粉这三样东西,这里有个问题问大家,做馒头为什么要加入发酵粉呢?我们看发面的过程,大家观察图片,面团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总结。(注意在此环节强调:不能用Ca(OH)2溶液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因为都会产生沉淀。)
  设计意图:到该环节,由于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因此此处设计“课堂讨论和组内交流”活动,利用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理解和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堂的教学反馈。问题驱动始终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主动习得知识,积极配合,顺利地发展了学科核心素养。
  7.布置课后作业
  【PPT】展示图片(图7)。
  【教师】请同学们为“复方龙胆碳酸氢钠片”写一份说明书。
  设计意图:生活离不开化学。本环节利用作业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课后巩固,通过对知识的应用,联系生活,回归生活,使学生在未来能用化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对生活中有关化学的各种现象进行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该论文在2018年广东省中学化学学术年会暨优秀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
  [1][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询意见稿)[M].2016
  [2] 孙绍荣.高等教育方法概論(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1):11-13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并总结了基于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设计的操作流程。以生活中常见的胶体为例,通过展示生活中与胶体相关的情境素材,抽提情境素材中蕴含的学科核心知识,并基于核心知识和情境素材设置了一系列生活问题,形成学习任务,供学生解释、探究,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胶体;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11-0063-05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以苏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4“分子的空间构型”教学为例,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立足知识板块的基础起点,“情境、问题、知识、素养”四线并行,自主学习与深度学习交融耦合;择取三维情境素材创设情境探究问题与评价驱动任务,建立认知模型,实现深度学习,形成学科素养。  关键词:情境探究;深度学习;分子的空间构型  文章编号:1008-0546( 2019)08-0030-05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在分析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前提下,以高中化学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为例,通过分类预测、實验探究、微观分析的方法开展教学实践,探讨了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方法,建构相关认知模型。  关键词:认知发展;真实教学情境;系统性实验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4-0014-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 10
摘要:石蜡油分解是化学必修二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但实验成功率不高。在进行原理分析与實验探索的基础上,使用三颈烧瓶替换试管,将催化剂碎瓷片改用二氧化锰粉末,用双向玻璃管代替传统玻璃导管防倒吸,再用针筒注射器逐滴加入石蜡油,有效提高了实验成功率,而且操作简便快捷,安全系数也更高。  关键词:石蜡油分解;实验改进;催化剂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1-0085-02 中图分类号:
摘要:发展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以探究Fe2与Fe*的性质与转化为知识主线,构建了智慧课堂新教学模式,以期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4-003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4.0
摘要:以“深度学习”理论为依据,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的“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课例中,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追问”的设计,将学生带入“深度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阶思维;追问  一、思路与设想  1956年本杰明·布鲁姆在其文章《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中提出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成六个层次: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001年,洛
摘要:通过玩转厨房和发现之旅,带领学生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中畅游,学生在亲自参与的实验中,不仅领悟了溶液内涵,而且锻炼了动手能力,增强了探究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并获得了化学来自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关键词:实验;讨论;趣味;创新;对比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5-007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
摘要:“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课题1的内容。本节课通过设计核心问题作为学习的定向点,进而设计学习情境、学习策略、组织探究活动展开教学,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理解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借助化学史实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形成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防火比灭火更重要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灭火原理;认识发展;化学史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6-006
摘要:钛是一种新金属,由于它具有一系列优异特性,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等工业生产中,它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在一次初中化学课上,以钛为主题的教学中,学生设计了几组研究钛的金属活动性的实验,通过实验发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解决问题中,他们学会了像化学家那样研究问题。  关键词:实验探究;钛的活动性;金属活动性顺序;适用范围;特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8)12-0018-02
摘要:化学与艺术的融合让学生感受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铁的科学性是严谨的,铁的艺术性是具有人文温情的。既要让学生理解铁的科学知识,还要艺术性地展示铁的科学性,同时展示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现STEAM课程的特点:跨科统整。  关键词:STEAM课程;化学与艺术;跨科统整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12-0022-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