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译策略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疆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是一部着重描写新疆阿拉泰地区游牧民族文化的散文集,该书的英译能够使更多的国外读者了解我国新疆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符合我国当前提倡的文化走出去战略要求。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出发点,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风格对等四个方面对该散文集进行英译分析。
  关键词:《阿勒泰的角落》;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风格对等
  作者简介:章成成(1985-),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2
  一、前言
  《阿勒泰的角落》是作者李娟于1998年开始发表的短篇散文集。散文集主要讲述了新疆阿拉泰地区居民的生活日常,她以清新、朴实而又自然的语言风格描述了阿拉泰地区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在穷苦困难日子里开朗乐观的豁达心态。《阿拉泰的角落》在文法结构和语言结构上对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描述相当到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就此书为例,从功能对等理论为切入点,对其在翻译策略上做进一步分析。
  二、功能对等理论简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的翻译核心理论,在该理论初期,主要要求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在形式上要保持一致,也被称为形式对等理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该理论的重点从形式对等逐渐转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翻译对等,能够以较为合适的方式对语言与语义进行重新构建以达到在功能上相近的翻译理论。这种变化是翻译理论上的重要变化之一,它把翻译重点从单纯的形式一致转变为在功能上一致,打破了以往翻译刻板落后的桎梏,使翻译更加的灵活生动,能使译文读者在阅读时能产生与原文更为相近的心理感应,为翻译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功能对等理论在《阿勒泰的角落》英译应用
  《阿勒泰的角落》英译从功能对等方面来分析主要可以概括为: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风格对等四个方面。在这四个对等的基础上结合翻译技巧使译文读者对原文的表层含义与深层次寓意都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一)词汇对等
  词汇对等是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所发展的翻译形式之一,在其结构上细分为词与句之间要达到意义之间的对等,可概括为:完全对等、部分对等、多元对等和零对等。
  1.完全对等
  完全对等主要是在一些专用词的翻译上可以体现的到,专用词的英译不能随心所欲,一般都有固定的单词。如:《阿勒泰的角落》中,喀吾图的乡政府是村子西边树林里的一排红屋顶小房子。文中乡政府属于专有名词,应直译为:township government。
  2.部分对等
  顾名思义,部分对等就是指在翻译中汉语与英语都有不同的含义,其中有部分词义是相同的,这个我們常见的有很多,如文中有一句:总有一天这女人会砸了我们娘儿俩的饭碗。在这句话中“饭碗”在汉语中根据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背景就有着不同的含义,可翻译为:she’ll screw up our jobs someday.。在这句话中“砸”一般泛指用手或者工具重击的这样一个动作,英译中可翻译为:“pound”,例如,砸核桃、砸门等。但是在此句中要具体分析,明显可以看出不是常规意义的砸,意指破坏,毁掉等。这句话应采用意译,“screw up our jobs”。
  3.多元对等
  多元对等就是指一个词语在被翻译的语言中所代表的含义比较多,即多元化。例如,“拉扯”一词,在汉语中的寓意比较多,如《阿勒泰的角落》中这句话: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头就拉扯那么多有关理解啊误区啊之类的话。这句话中,“拉扯”意为闲聊、说话等含义,可以翻译为:talked。而在其他的语句中,如拉扯母亲的衣角、把小孩拉扯大、拉扯进某种麻烦要分别翻译为:pulling、raised、involve。在这类的翻译当中,要熟练掌握各种词汇、灵活运用词语在语句中的作用。
  4.零对等
  零对等是指源语与译语之间某一个词语没有相同的或者意思相近的翻译参考。例如《阿勒泰的角落》中一句话:她是家里的老大,有一大群如花似玉的妹妹们。英译为:As the eldest child of her family, she has a bunch of beautiful sisters。这句话翻译中“老大”在英语中没有特定的对应的单词,如果单纯地翻译“老大”可能会误翻译为“领头的”“老版”等。在这句话中显然不是这个意思,是家里的长子,所以翻译为:the eldest child。
  (二)句法对等
  前文我们着重讲述了词汇之间的功能对等,这里我们要着重讲述下语句句法之间的功能对等。句法之间的对等主要表现在词汇对等与句法之间的灵活转换,针对原文的原有意思进行转换加工重组,使翻译文能尽量在功能上面接近原文的意义。
  例句:《阿勒泰的角落》中:院子里那几棵大树之间牵了好几根绳子,估计是用来晾衣服的,而那一片也正是坦阔向阳的地方。
  译文:Several ropes were tied between the big trees in the yard. Maybe they were used to dry the clothes after washing, and there just was a broad sunlit place.
  在汉语中这句话没有主句,所以采用了被动句,这样就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汉语翻译为英语的过程当中,要分清楚并充分了解汉语与英语之间语句的异同点,例如汉语的一句话当中,主要突出的是主题,而英语当中主要突出的是主语,鉴于此,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要把汉语的句法进行重新架构,使其符合英语的句法,并使作者在阅读英译作品使能充分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三)篇章对等
  在作品的整体翻译过程当中,不能只注重某一个词汇或者某一句话的翻译,而要结合整体的篇章单独分析某一词汇或者某一句话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例如,在《阿勒泰的角落》中有一段描述牧民迁移的语句,大家离开牧场时,羊群瘦弱,大部队回来时,羊群膘肥体壮,这里的“大家”和“大部队”要根据语境实际分析,“大家”在这一篇当中指的是牧民们,所以要翻译为:nomads,而不能单纯地翻译为people,“大部队”就又不一样了,它不僅单只牧民们也指羊群,所以说,合理的翻译应为:they。
  (四)风格对等
  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一部作品也都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文学素养。《阿勒泰的角落》也是如此,作者李娟的写作风格纯朴自然,这些都深深地体现到了她的作品当中。风格,体现在作品中也可以称之为文体,俗话说“画猫画虎难画骨”,同样,在英译的过程当中要想把一部作品的风格对等的体现在译文当中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地了解汉语的文体翻译到英语当中该如何体现,灵活的把握词汇,语句的变通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文章有一段描写作者对兔子的认识的一段话,文章中使用了很多的情感描绘词,这些都是拟人化的,让人从人的角度去思考兔子面对死亡时的种种情感表现,如果说译者了解兔子并不是人,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还是从兔子的角度去分析,那就无法体现作者对兔子的情感认识,所以,化繁为简,把:兔子兔子,你一个人好可怜啊……,直接翻译为:Hare, hare, how pitiful you are to be alone……。还是原来的表达意思,英文也使得兔子的情感更加的丰富,由此体现了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风格的重要性。
  四、总结
  通过对《阿勒泰的角落》散文集进行英译翻译,可以看出这其中运用了诸多的翻译技巧,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的过程中影响颇大。功能对等理论除了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有指导意义外,在其他文体的作品中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阿勒泰的角落》为例,文章有着散文集文学作品的情感丰富自然等特色,这些特色在英译的过程当中具有重要的灵魂作用,功能对等理论对使得整个文章的翻译形神具备,使得外国读者也能了解我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与历史特色,好的译文能够使读者完全融入到作品的氛围当中去。就目前而言,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注重翻译理论的融合与借鉴,去伪存真,充分理解原文的寓意与文体风格,在翻译实践中通过灵活的翻译技巧做到真正意义的“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丁美玲.谈谈奈达的翻译模式一分析、转换与重构[J]. 大连大学学报,1995(1).
  [2]Nida, E. A. 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Leiden: E. J. Brill. 1964.
  [3]李德俊.完全对等、零对等的考察与汉英双语词典研编—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 辞书究, 2009(02).
其他文献
摘 要:卡里尔·菲利普斯的多数作品中都倾注了他对英国历史和族裔问题,特别是黑人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和强烈关注。本文通过运用后殖民主义批评中家园政治的相关理论,试对卡里尔·菲利普斯《异乡客:三个英国人的生活》中英国社会黑人的无家感进行分析,尤其族裔黑人“家园”的缺失,即既融不入“英国”,又回不去“故土”。借以引起关注和反思英国当前社会价值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族裔融合、社会和谐谋出路。  关键词:卡里尔
摘 要:中国的古代文学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彻底诠释的时代文学。他的深邃,他的丰富,他的明朗,他的朦胧,都使他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永远流淌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二是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每当有酒,有泪的时候,便是中国古代文学最美丽,最动情,最真实的时候。  关键词:陶渊明;诗;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
摘 要:出身行伍,有着战地记者工作经历的罗洪忠先生,作为一位战地记者,呈现了大量军旅生活题材的纪实作品。他还通过深入地调查、记录,写作了大量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民俗文化作品。体现了一位军事记者、军旅作家的深厚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纪实文学;罗洪忠;人文情怀  作者简介:刘妍(1990.10-),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以主人公孙光林的视角回忆了其童年时期及少年时期的家庭、学校经历,叙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纠结复杂的感情、朋友间单纯诚挚的友情、异性间朦胧却不了了之的爱情,有着百感交集的温暖叙述。但是其间又以性为发射点夹杂了许多暴力、残酷、血腥、可耻的经历,一如余华此前一贯的叙述作风。本文通过对文本细读来研究本部作品回忆与叙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回忆;叙述话语;叙述者;作者  作者简
摘 要:莱辛的“顷刻”与卡尔维诺的“零时间”,可以说是一种关于文学艺术边界问题的跨时空对话。莱辛试图使诗与画的界限清晰,而卡尔维诺则意欲模糊语图界限。二者在试图定义与打破定义之间,丰富了文学与艺术的内涵,给予我们以深刻启示。  关键词:顷刻;零时间;莱辛;卡尔维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01  一、莱辛与卡尔维诺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课题名称: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研究;项目号:WY2016131-C。  摘 要:卡勒德·胡赛尼第三本小说《群山回唱》被称为是最具信心、在感情上最扣人心弦的小说,自2013年出版以来就备受国内外文学评论家的关注。《群山回唱》讲述了三代人在60年间因贫穷和战争而铸成的故事。胡塞尼用及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每一位人物,讲述人物之间的爱与伤害
摘 要:闽南话是闽方言的分支,是我国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主要在:1.福建的厦门、泉州、漳州;2.台湾;3.东南亚地区,如菲律宾、新加坡。在众多方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在语音学上的研究价值,是研究古汉语的主要载体。更因为它在语法学上也有可探讨之处,与普通话既有相同也有相异。所以说,闽南话的在语言学上的学术价值,甚至是文化价值,都不容小觑。不少学者对其语音特点有深入的研究,也有
摘 要:性格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就犹如血液对人体的地位一样,人物性格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塑造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一个文学作品当中并没有无性格的人物,同时也没有无人物的性格。  关键词:文学鉴赏;人物性格;多面性  作者简介:石金凤(1965.5-),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基础学院教师,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古典文学;李春竹(1977.5-),女,吉林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基础学院讲师,研究方
我在广岛的原子弹灾害纪念馆中,见到一个很大的石件,上边清晰地印着一个人的身影。据说这个人当时正坐在广场纪念碑前的台阶上小憩。在原子弹爆炸的瞬间,一道无比巨大的强光将他的影像投射在这石头上,并深深印进石头里边。这个人肯定随着核爆炸灰飞烟灭。然而毁灭的同时却意外地留下一个匪夷所思的奇觀。  毁灭往往会创造出奇迹。这在大地震后的唐山、火山埋没的庞贝城,以及奥斯威辛与毛特豪森集中营里我们都已经见过。这些奇
摘 要:文化作品外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世界,输出中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这项伟业,需要考虑四个问题:我们有什么样的作品值得输出;选择谁作为译者以搭建作者和读者,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的挑梁;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出版发行;以及受众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如何。莫言的《蛙》深具乡土特色与世界气派,完全符合输出的要求,因此我们以其为例,从文学作品翻译的视角,进行前述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