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采取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达到教学效益。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创设氛围; 评价性语言; 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TP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83-01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有效行为。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采取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达到教学效益,我认为从学生终身学习着想,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探究知识的殿堂,培养各种技能的乐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上,放飞思维的翅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课堂教学:
1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们试想一下:素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探讨,我觉得教师授课过程必须是积极的,要在课上创造出积极且充满乐趣的气氛,使学生在快乐的心境中学到知识。教师必须在充分研究教材基础上注意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利用简洁准确、风趣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精心设计提问、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用教学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教学《3的倍数》时,让学生大胆猜测3的倍数特征。学生由于受2、5的倍数特征迁移的影响,很自然地关注到个位数字特征,说各位数字是3 的倍数的就是3的倍数,这时候有的学生就举例反对,说13,16,19各位数字是3、6、9,怎么这些数是3的倍数?21、24、27各位数字不是3的倍数,反而这些数却是3的倍数?课堂上引起了矛盾冲突,同学们议论开了,此时我并不急于维持课堂秩序,而是在黑板上打上个大大的“?”并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氛围下研究起来,甚至有的组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跑向别的组去验证结论。整堂课下来,学生都是在自主探究,宽松的氛围下学习的。我想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去探索知识,他获取的知识信息才是深刻的、积极的、有效的。
2 注重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在学生每一次的学习活动获得进步时都应该立即给予奖励、称赞,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达到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发展的动力之目的,增进师生课堂上的情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力求亲切、真诚、肯定、到位,充满激情和爱意,对有错误的结果,教师尽可能设立台阶,让学生脸上留有光彩。如有学生思想不集中,做小动作造成答非所问,教师切忌大声呵斥,应耐心地说:“请你听清楚,相信你能行!”评价主体应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的倾向,增加学生自评、 他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真正做到生生、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对知识理解、消化比较慢的学生,他们本身就已经很自卑了,如果我们忽略他们的感受,无视他们的学习状态,那么他们会越来越失去信心,特别是在数学课上,他们会感到茫然,无助,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地鼓励,帮他们树立信心。我班有个女孩子,对数学一点兴趣也没有,就认为自己笨,但有一次我发现她居然做出了书上的思考题,并且思路清晰,我及时給予她表扬,说:“你的想法太棒了,这么难的题目居然你都攻克了,平时我们数学课上学的知识一定难不倒你了,那么,老师也希望在课堂上每次都见到你高高举起的小手,好吗?”当听到我这样鼓励的话语,她目光中流露出对我的信任和感激, 从那以后,这个孩子表现出的数学积极性很高,跟我的交流越来越多,成绩提高很快。
3 重视自主探索的活动,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活动从广义上理解,一般指主体身心参与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取信息的过程,具有感性实践与心理过程相联系的特征,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应用等。学习过程的活动性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操作体验活动。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能更有效地唤醒全体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探求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在积极感知数学对象的过程中触及数学学习的本质。如找出长方形的对称轴,一个极其简单的操作活动不仅达到了学生人人参与研究的目的,而且将学生易于混淆的概念揭示得清晰明了。在教学《图形的变换》时,我组织好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发展了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课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动手设计的图案展览出来,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获得了高效的数学效益。
每次上完数学课,我都会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一道引发深入思考的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继续探究问题。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感受了数学的魅力,在生活中也会思考数学的价值,并运用于生活中。在教研室组织的《生活中的数学》小学生论文评选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写出了自己在学习数学知识中获得的经验,是怎样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了数学之美,我想这就是数学的有效性之所在。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在他们的题集本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思考题,班级整体水平提高了很多,这样的做法我还会继续下去,让学生感受到学无止境的道理,信心十足地走进数学殿堂。
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习数学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振翅高飞!
参考文献
[1]《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2]《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创设氛围; 评价性语言; 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TP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83-01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有效行为。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采取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达到教学效益,我认为从学生终身学习着想,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探究知识的殿堂,培养各种技能的乐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上,放飞思维的翅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课堂教学:
1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们试想一下:素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探讨,我觉得教师授课过程必须是积极的,要在课上创造出积极且充满乐趣的气氛,使学生在快乐的心境中学到知识。教师必须在充分研究教材基础上注意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利用简洁准确、风趣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精心设计提问、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用教学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教学《3的倍数》时,让学生大胆猜测3的倍数特征。学生由于受2、5的倍数特征迁移的影响,很自然地关注到个位数字特征,说各位数字是3 的倍数的就是3的倍数,这时候有的学生就举例反对,说13,16,19各位数字是3、6、9,怎么这些数是3的倍数?21、24、27各位数字不是3的倍数,反而这些数却是3的倍数?课堂上引起了矛盾冲突,同学们议论开了,此时我并不急于维持课堂秩序,而是在黑板上打上个大大的“?”并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氛围下研究起来,甚至有的组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跑向别的组去验证结论。整堂课下来,学生都是在自主探究,宽松的氛围下学习的。我想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去探索知识,他获取的知识信息才是深刻的、积极的、有效的。
2 注重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在学生每一次的学习活动获得进步时都应该立即给予奖励、称赞,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达到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发展的动力之目的,增进师生课堂上的情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力求亲切、真诚、肯定、到位,充满激情和爱意,对有错误的结果,教师尽可能设立台阶,让学生脸上留有光彩。如有学生思想不集中,做小动作造成答非所问,教师切忌大声呵斥,应耐心地说:“请你听清楚,相信你能行!”评价主体应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的倾向,增加学生自评、 他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真正做到生生、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对知识理解、消化比较慢的学生,他们本身就已经很自卑了,如果我们忽略他们的感受,无视他们的学习状态,那么他们会越来越失去信心,特别是在数学课上,他们会感到茫然,无助,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地鼓励,帮他们树立信心。我班有个女孩子,对数学一点兴趣也没有,就认为自己笨,但有一次我发现她居然做出了书上的思考题,并且思路清晰,我及时給予她表扬,说:“你的想法太棒了,这么难的题目居然你都攻克了,平时我们数学课上学的知识一定难不倒你了,那么,老师也希望在课堂上每次都见到你高高举起的小手,好吗?”当听到我这样鼓励的话语,她目光中流露出对我的信任和感激, 从那以后,这个孩子表现出的数学积极性很高,跟我的交流越来越多,成绩提高很快。
3 重视自主探索的活动,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活动从广义上理解,一般指主体身心参与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取信息的过程,具有感性实践与心理过程相联系的特征,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应用等。学习过程的活动性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操作体验活动。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能更有效地唤醒全体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探求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在积极感知数学对象的过程中触及数学学习的本质。如找出长方形的对称轴,一个极其简单的操作活动不仅达到了学生人人参与研究的目的,而且将学生易于混淆的概念揭示得清晰明了。在教学《图形的变换》时,我组织好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发展了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课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动手设计的图案展览出来,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获得了高效的数学效益。
每次上完数学课,我都会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一道引发深入思考的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继续探究问题。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感受了数学的魅力,在生活中也会思考数学的价值,并运用于生活中。在教研室组织的《生活中的数学》小学生论文评选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写出了自己在学习数学知识中获得的经验,是怎样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了数学之美,我想这就是数学的有效性之所在。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在他们的题集本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思考题,班级整体水平提高了很多,这样的做法我还会继续下去,让学生感受到学无止境的道理,信心十足地走进数学殿堂。
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习数学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振翅高飞!
参考文献
[1]《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2]《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