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蒙氏教育理念的幼儿数学教学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掘幼儿潜能,促进幼儿自主发展是蒙氏教育理念的核心。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可运用蒙氏教育理念提升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从蒙氏教具的使用与开发入手,分析基于蒙氏教育理念的幼儿数学教学过程,探究开发亲子教育园本化课程,实现家园共育的策略,以全面提升幼儿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蒙氏教育;幼儿;数学教学;家园共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092-0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蒙氏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发掘幼儿潜能,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其与《指南》完全契合。因此,教师可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运用蒙氏教育理念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蒙氏教具的使用与开发入手,分析基于蒙氏教育理念的幼儿数学教学过程,探究开发亲子教育园本化课程,实现家园共育的策略。
   一、蒙氏教具的使用与开发
   1.创新性使用蒙氏教具
   教师在幼儿数学教学中使用蒙氏教具时,可结合幼儿年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等,并基于蒙氏教育思想进行创新,以突出教具的启发性、转化性特点,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
   蒙氏教具自开发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形状、色彩比较单一、老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幼儿的需求。因此,幼儿在操作蒙氏教具的时候经常表现得兴致不高。例如,有的幼儿在完成“彩色圆柱体”的最初操作之后,就丧失兴趣,不再主动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有的幼儿在使用“粉红塔”的时候,也只排列一次,然后就放回去不再接触;“棕色梯”在幼儿眼中也只是积木,玩过一次,就不再有兴趣了。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创新教具的使用方法,以激发的幼儿操作兴趣,提升蒙氏教具的目标性。例如,中班幼儿在进行“彩色圆柱体”操作的时候,教师为其增加了一个工具——眼罩。幼儿两两为一组,共同完成圆柱体的排列,然后其中一名幼儿带上眼罩,另一名幼儿悄悄拿起一个圆柱体藏在身后,之后让那个幼儿摘下眼罩,观看是哪个圆柱体不见了,以此培养幼儿对圆柱体数量的判断能力,并检验教学效果。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幼儿都喜欢参加,而幼儿的兴趣点也从教具转移到游戏本身。再如,进行“粉红塔”操作训练幼儿空间感知能力的时候,可让幼儿带上眼罩进行搭建,以增加游戏难度,激发幼儿的挑战意识。
   2.有效开发蒙氏教具
   教师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发现,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对蒙氏教具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幼儿可以顺利过渡,有的幼儿却觉得很难。因此,教师对个别幼儿接受与运用较难的教具,可以开发适合其认知水平的中位教具,助其实现从上位教具到下位教具的科学过渡。这就要求教师细心观察幼儿在数学教学中的表现,以做出科学判断,然后针对性开发教具。例如,有的幼儿从红棒过渡到数棒时存在困难,即不能从单纯的形状感知过渡到数量关系的理性判断。对此,教师要分析幼儿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开发连接性教具的时候,以“红棒变数棒”为核心,让幼儿直观地观察到数棒数量的由来,并实现轻松转化。
   二、基于蒙氏教育理念的幼儿数学教学过程
   教师在基于蒙氏教育理念进行幼儿数学教学时,可认真分析幼儿的学习过程,将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能力上,如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等。以数棒教学为例,分析具体数学教学过程。教师先引导幼儿在教室中“走线”,让幼儿在走线的过程中有效调整自己,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进行主动思考。经过几分钟的走线训练后,幼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整理散落在桌面上的10根数棒。教师观察后发现,有的幼儿将散落的数棒无规律地拾起,而有的幼儿则按照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拾起数棒。对此,教师进行有效引导,让幼儿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依次整理、摆放木棒,然后带领幼儿数数:手触摸到最短的一根数棒,口中说“1”,依次触摸第二根数棒,口中说“2”,一直数到数字10。完成数棒的数数后,可借助数字卡片,与幼儿再一次一起数数。当幼儿熟悉1到10的数字后,可再次引导幼儿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依次摆放数棒。教师可做示范,让幼儿先观察,再动手排列、摆放。这个实践过程可以让幼儿对长和短的概念有充分认知。然后让幼儿与同伴协作,将标有1到10的数字卡片与数棒对应摆放好。在幼儿自由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引导,从而让幼儿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三、基于蒙氏教育理念的亲子数学教育园本化策略
   1.引导家长学习蒙氏教育理论
   蒙氏教育理论内容极其丰富,包含独立成长理论、环境适应理论与生命自然发展理论等,但绝大部分家长并不掌握蒙氏教育理论,这就给数学教育家园合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可帮助家长学习相关理论,如组织家长听专家讲座,初步了解蒙氏教育观念;让家长观看视频,掌握蒙氏教育发展情况;让家长动手操作,感受幼儿的学习内容,加强对蒙氏教育的认知。在召开家长会时,教师也可带领家长操作蒙氏教具,让家长在做中感悟蒙氏教育的理论核心。例如,教师将二项式、三项式教具拿出来与家长共享教学过程,在请家长将教具拿出来、放回原位时,有的家长感觉“太容易”,却迟迟放不回去,不得已找其他家长帮忙。有的家长经过操作、思考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教师在请家长计算二项式或三项式的体积时,很多家长摇头说做不出来。针对家长出现的种种情况,教师可详细讲解二项式、三项式教具的操作过程,让家长进一步掌握蒙氏教学的特点,继而主动收集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这可为后期的亲子教育奠定基础。
   2.組织蒙氏教育家长开放日活动
   教师组织蒙氏教育家长开放日活动,是让家长了解幼儿的蒙氏数学学习情况,并进一步学习蒙氏教育方法。教师可为家长准备活动记录评价表,让其从幼儿兴趣与课堂表现等方面对蒙氏教育效果做出评价。
   3.给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信息
   基于每一名幼儿的差异性,教师可结合幼儿在园学习情况,有效与家长交流,并让家长将幼儿在家学习情况反馈回来,以此总结亲子蒙氏教育情况,提高家园共育的效果。例如,在进行蒙氏教育色板的展示后,教师发现小S对颜色的辨别不清晰,便在课后及时与家长交流,并指导家长在家中继续带领小S进行关于颜色辨别的蒙氏教育。家长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基于蒙氏教育理念,积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基于小S特别喜欢车的特点,家长在送其上幼儿园的时候,向小S介绍遇到的不同颜色的车,遵循小S的兴趣爱好,有效渗透颜色知识。
   4.教师走进幼儿家庭,进行现场指导
   有的家长认为家庭缺少相应的教具无法开展蒙氏教育。而事实上,蒙氏教育的灵感来自幼儿的日常生活,很多教具也是取之于生活,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因此,教师可走进幼儿家庭,与家长一同寻找生活中的蒙氏教学契机,有效开展蒙氏教育指导。例如,对幼儿数学教学中的谁大谁小、找朋友、从小到大排列、拼图等教学内容,都可以让家长利用幼儿常见的生活物品开展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蒙氏教育具有发掘幼儿潜能,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可基于蒙氏教育理念开展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与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创新性地使用蒙氏教具,并针对幼儿的接受能力有效开发蒙氏教具,同时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积极作用,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文静.幼儿数学教育的游戏化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19(25).
  [2]吴亚丽.区域活动中幼儿数学智能开发的实践与研究[J].成才之路,2019(24).
  [3]邢茹.提高幼儿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江西教育,2019(06).
  [4]刘翠霞.蒙氏幼儿园实施STEM教育的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2019(02).
  [5]尹思懿.幼儿园实施蒙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鲁东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当中的典型象征和代表,经过较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剪纸风格和流派。在进行女装设计时,设计师可根据设计主题进行传统剪纸元素的选择,利用现代女装设计方式再现传统剪纸艺术,也可以将传统剪纸的一些着色方法和纹饰等元素融入到女装设计中,使女装设计作品更具中国传统意蕴。   关键词:职业院校;女装设计;传统剪纸元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
摘 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共情能力,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及体验融入写作过程中,使写出的作文有血有肉。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能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升对细节的把握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增强观察体验能力;结合学生年龄和个性特点,开展观察体验教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能力;体验能力;培养;兴趣;观察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
摘 要:美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充分发挥美术的情感教育功能,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并发展艺术潜能。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合作性美术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共同合作,完成某个主题的美术创作,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关键词:幼儿美术;合作;教育功能;美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摘 要:文章基于美术教育的视野,结合苏少版小学美术“皮影戏”一课,探讨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融合策略: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教学内容,以此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并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术教学;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听、说、读、看、写等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是持续和渐进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问题教学法,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寻求答案、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不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教学法;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
摘 要:在高一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做好铺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一数学教学存在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空间等问题。教师可以从培养逻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开展小组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一;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小组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大量实践表明,阅读兴趣要从小抓起.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无法独立进行阅读.因此,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感官,让学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读,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
在数学教学中,生动、活泼、有趣的问题情境可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但日前,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存在针对
游戏是幼儿探索世界的方式之一.教师可充分利用游戏趣味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将其引入幼儿教育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设计趣味性强、操作性强的游戏内
摘 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基本理念,探究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学习兴趣;动力;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