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促思,因思成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fyturn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着课程改革,大家在反思中达成了共识:灌输与训练的方法不能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而深度学习则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而2017年地平线报告《中国现代教育装备》也如此指出:“深度学习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教育范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才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原创思想、提高信息保持能力、建立高阶思维技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直都是教材选篇中的经典之作,各版本的教材似乎都会选择,只是主题和目的各有不同。在本次新教材中,它放在先秦诸子散文及史传文学单元,编者意图是希望藉此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实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目标?如何自然地将三种学习方式——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方式融合地落实在本堂课的学习过程中?这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同时,又要防止因为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使得文本解读出现“空心化”的情形,导致语文学习少了“语文味”。从语言文字开始,到文章到文化到文明。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能力得以建构,文化传承与理解有实现的可能。
  一、文本细读中夯实教学设计的基础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和学生以往学过的《论语》中的篇章有什么不同呢?经过反复诵读,学生能自然而然感受到其中的差异,相较于“只言片语”“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有叙事,有描写,也有篇章结构。这章记述孔子和四位弟子畅谈理想志向的场景。在师一问弟子一答中,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众弟子不同的政治理想,治理国家的不同才干,以及师者孔子的形象。本章截取了一个看似寻常的学习生活场景,孔子开门见山问四位弟子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破除拘执,明确地提出本次谈话的中心——各抒平生之志。
  从“子路率尔而对”到“吾与点也”是这四位弟子各自述志。子路“率尔”发言,直率且略带鲁莽的性格跃然纸上。子路认为凭他的才能去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是绰绰有余的,即使是这个国家处在外有侵侮,内有饥荒的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转危为安;三年功夫,就可使这个国家强盛起来,使那里的百姓勇而知方。子路“言志”的核心是“可使有勇”,也就是通过增强军事实力来巩固国内统治。孔子认为这种做法是“不让”之举,是与“礼”相违背的。孔夫子曾说“勇而无礼则乱”。
  冉有言志的重心在于“可使足民”,也就是发展生产,“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孔子并不是一味地排斥“利”,但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并不反对富裕,但他要求“富而好礼”,不然,“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曾晳一句“异乎三子者之撰”。一个“异”字改变了之前子路、冉有、公西华的思维方式。“三子者之撰”虽然有所差异,但实质上是一样的。曾皙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引起了孔子意味深长的赞叹。
  孔子评志是在曾皙的再三追问下进行的,《论语·泰伯》中记载孔夫子曾说“谦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过分谦虚、谨慎也不符合礼法的要求。可见孔子一以贯之的评价标准就是礼。孔子对曾皙言志的肯定也自然由此而来。曾皙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能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兼容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与道德上的修养追求,是礼乐文化的生动体现。
  在问志——言志——评志的交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孔门弟子的志向,更重要的是看到孔子一以贯之的“礼乐”教化。这篇课文有叙事,有描写,也有精彩的篇章结构,更加有利于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故事情境中了解并体会儒家文化的核心,知晓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
  二、阅读调查中形成教学设计的契机
  上课班级是科创类班级,学生主体为男生,平时学科倾向为理科,文科积累薄弱,且对语言的敏感性较弱,尤其不喜欢文言类学习。本次教学设计在预习作业环节较之以往注重反馈修正,布置两次预习。第一次,预习作业二选一完成:提交阅读中产生的问题。想用怎样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
  学生作业反馈下来:绝大部分选择第一项作业完成,个别同学提出了分角色扮演,旁观者点评分析角色性格来学习这篇课文。阅读困惑主要集中在:孔子为什么会最后同意曾皙的话?曾皙“无为”的模式从实质上来说是更偏向到道家思想,为什么他会与孔子在观点上有相同之处?孔子所谓儒文化以“礼”为核心,却不倾向为小相的冉有,原因为何?孔子对四人性格与志向的评判是否过于主观了?
  教师对第一次预习作业进行分析:从反馈情况看,学生对于文章中有些字词的理解还是比较粗糙;学生对孔子的印象似乎比较“神化”,或者说单一化,更多的可能是贴标签式的认知;可能更多地被故事吸引,对文字背后文化核心理念的认识相对还是比较单薄。
  于是,分层布置第二次作业:有兴趣继续探究问题的同学,自由组合,完成查资料,分析材料,整合材料的任务,形成最终小论文。其它同学完成课文的“文通字顺”作业。
  教师对第二次预习作业进行分析:学生提交的小论文中甚至出现了相对立的解读。提交的论文中可以看出学生做了一定的文献检索。
  三、立足学生问题与文本细读形成有效教学设计
  在介绍《论语》中常常用到一个概念——“語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语录体,顾名思义常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一般把语录体看作是我国散文发展阶段中的源头,之后才出现了“论辩”“寓言”等形式的散文。学生在初中阶段也接触过《论语》,对语录体有一定的了解。《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却是语录体散文中比较独特的,有叙事,有描写,也有篇章结构,这些独特点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是需要关注的。   在设计教学设计时,我想先建立一个教学坐标:横坐标是《论语》,以《侍坐》的文本为基础,结合孔子思想的观照,引导学生对《侍坐》的内涵价值进行粗略探讨,希望能对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关于儒家的)有一定拓展,有一点加深。纵坐标是诸子散文,以《侍坐》的文本为原点,通过对《侍坐》的细读,结合与其它诸子散文之间的差异,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读“语录体”散文,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背后的时代以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基于学生阅读困惑,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找文本证据,尝试解决阅读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如何阅读“语录体”散文。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理解把握文章是如何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在层层推进中呈现观点的。在探究与交流中,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并感受孔子“礼乐文化”的精髓。
  在确定目标之后,如何具体落实?首先尊重学生阅读初体验,从学生的疑问出发即为什么孔子会“与点”。分两步走:首先那个被孔子“与”的点,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从理解曾皙说的那句“异乎三子者之撰”开始,了解与其它三位的区别,顺便看看他行为的“异”。这一环节主要是想引导学生贴着文字,在文字间细读,以期通文章。
  其次,从看见到发现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一个情境任务,假设曾晳问孔子为什么与他,孔子该如何回答。这个任务其实是建立在学生通读文章,形成自我理解之上,要求学生将理解外化为语言,简洁表达。这个情境任务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每位同学可以根据前面的学习讨论,逐步形成的相关看法来完成任务。用一个固定结构来完成,主要是训练简洁表达。交流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又一次的思想碰撞,不断地修正完善着他们对儒家核心思想的认识,这也正是对学生阅读疑问的回应。
  这堂课希望在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完成语文学习,既关注学生语言的积累,又要引导他们在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思维的推动。以疑促思,因思成学,更好地在动态探究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简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细读文本,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的写法,带领学生摸索“语录体”散文的阅读方法。
  2.在探究与交流中,引导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逐步了解并感受孔子“礼乐文化”的精髓,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礼乐文化的价值。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在探究中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与交流,逐步了解并感受孔子的“礼乐文化”的精髓。
  【教学课时】
  2节课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单元总语: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此文价值:藉此见儒家文化,管窥蠡测之嫌,但希藉此而能引之。
  预习作业反馈:阅读困惑主要集中在:
  孔子为什么会最后同意曾皙的话?
  曾皙“无为”的模式从实质上来说是更偏向到道家思想,为什么他会与孔子在观点上有相同之处?孔子所谓儒文化以“礼”为核心,却不倾向为小相的冉有,原因为何?
  孔子对四人性格与志向的评判是否过于主观了?
  二、文本细读
  沿“异”而探
  “异乎三子者之撰”——到底“异”在何处呢?
  说此异语“曾皙”还有何异?
  三、探究环节
  从看见到发现
  1.情景还原
  曰:夫子何以与点也?
  曰:□□□□,□□□□,是故与点。
  2.生成发现
  依据学生现场发言讨论
  引导思考何以“与点”?何以“喟然叹曰”?
  (从可见的学生谈志,找寻藏在其中的孔子之志;从可见的一个小举动,探究背后的人生经历与认识的变化)
  3.预习2研究交流
  四、教师建议
  1.借此一篇,文中来回,课外研究,习得“语录体”散文的一种读法。
  2.对先秦之思想,需要放在历史坐标去看,需要在与别家思想比较中去体悟和区分。
  3.对于儒家思想的把握要破除标签,要从文字中寻找真实的“人”和想法,基于了解与理解之上建构与批判。
  五、作业布置
  结合后面要学的孟子及庄子的选篇,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做比较研究,小组交流。
  课堂实录(片段):
  一、教师导入(略)
  二、文本细读
  师:呈现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大家问题主要集中在“为什么与点”。对于曾皙这位弟子,大家很有些好奇,对于孔子赞同他,大家也很有些困惑。因此,这篇课文的学习咱们就从曾皙开始。他对自己也有一个评价,是哪句呢?
  生:异乎三子者之撰。
  师:到底“异”在何处?不妨一起来做个梳理:三人与其有什么不同。
  生1: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社会安定)
  生2:冉有——可使足民,俟君子(百姓富裕)
  生3:公西華——愿学小相(主张礼治国)
  师:那么曾皙呢?他的志向是什么呢?
  (生沉默了一会,似乎有点困难)
  生4:好像很难具体说。只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似乎什么也没有做。
  师:“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4:一起到沂水边洗澡,到舞雩台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   师:似乎没有看出什么志向,很平常的一幕。你们怎么看?
  生5:老师,不是这样的。这幕应该是祭祀之日,也是很重要的。
  师:是因为祭祀日之举,孔子赞同它吗?那公西华也是祭祀先祖之事呀。
  生5:这里的祭祀,是面向自然,面向天地的,人在其中舞并咏,很自然,很融洽呀。
  师:其实,“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古代不仅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而且《侍坐》中曾皙所描述的这一幕成为后来文人的理想追求,比如王羲之“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甚至在宋朝苏轼作品中还有“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著春衣”。只是这个重要的日子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忘了其中所寄予的古人情怀和古人传统。
  师:这样看来,曾皙的志向确实和其它三位不一样。可是,很可惜,这章节中并没有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评价,只有态度“与”。此字何意?
  生:赞成。(学生面露不屑,书下有注解,觉得很简单)
  师:可是,正常状态下,如果有人和我观点一致,或者说我赞同某位同学观点,我应该是欣然赞曰呀,而语段中用了什么词?
  生:喟然呀。
  师:喟然是什么意思?
  (学生很可爱地模仿起来,长长叹气)
  师:明明赞同观点,为什么会长长叹气呢?
  (學生一下子有点懵了,沉寂了一会,估计是原来阅读的时候没有关注“喟然”)
  (三)探究环节:从看见到发现:
  师:我们先不急着去讨论为什么,我们先来一个场景还原:
  (某人)曰:夫子何以与点也?
  曰:□□□□,□□□□,是故与点。
  请同学们分小组结合你们对文章及孔子思想的理解,完成这个话语的回答,然后班级交流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5分钟)
  生6:其志在人,而心在天,是故与点。怎么感觉有点庄子的味道。
  生7:天地人和,吾亦往之,是故与点。我们觉得曾皙所描述的场景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图景,是孔夫子一生的理想。尽管,孔子一生经历波折,未曾实现,但依旧是他的梦想,依旧向往,所以会长叹着赞曾皙。
  生8:心中桃源,寻而不得,是故与点。我们也觉得是理想,但是用了一辈子也寻不得,有点无奈。
  生9:礼之于天,淡于大世,是故与点。感觉有点道家避世的想法,可能现实不太如意吧。
  生10:天下大同,方愿祭天,是故与点。
  生11:求仁不成,心灰意冷,是故与点。结合孔子周游列国,屡屡碰壁的经历,我们觉得他可能看前三位学生,知晓他们也会和自己一样,听到曾皙的志,觉得很符合他此时的心境,不如在自然中忘掉人世。
  师:同学们刚才交流的内容,我们发现似乎有对立的看法。有几位同学倾向于此时孔子因为人生经历而有点道家消极避世倾向,有几位同学倾向于孔子赞同曾皙主要是因为他呈现的是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然而由于人生经历的不顺畅,有几多无奈,但是始终不曾忘记宏伟蓝图。不知道各位同学在听了其它同学发言后是否有新的想法,不妨站在对方观点上想想,是否能够接受。
  (学生再讨论3分钟)
  生12:我还是觉得偏向道家。
  生13:我觉得有道家的味道,但是实质还是儒家。
  师:正好有几位同学交了较完整的第二次预习作业,居同学正好谈到了这个问题,我们请她来做个课堂交流。(此处略)
  教师建议:我们今天并不是要对为什么“与”做某个确定的结论,因为没有唯一答案,千年来人们对这个千古之谜有无数的猜测,当然也有不少实有其据的典型说法。我们在其中几个来回后,希望大家明白读“语录体”散文时,需要左右参看,从单条出发,关照整本书,关照思想的发展,才有可能对单条语录中所承载思想有个大概的明白。正是在参照中,我们发现藏在几位学生志向背后的是孔子的“志”。比如说:
  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社会安定)——勇而无礼则乱。
  冉有——可使足民,俟君子(百姓富裕)——富而好礼。
  公西华——愿学小相(主张礼治国)——慎而无礼则葸。
  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以乐治心,达到“和”。
  孔子的志是什么?
  补充资料:
  《论语》中记载过两次孔子问志。一次见《先进》篇,一次见《公冶长》篇。“颜渊、子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儒家将“礼”“乐”并列,称“乐为天地之和,礼为天地之序”。乐,是为艺术,取法于天地自然。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此时,学生哦声不断,有几位学生说,哎呀,没有想到,这个有意思,我还要再去查查)
  教师总结:略。
其他文献
王荣生教授说:“语文科的资源材料有自身的特点,它们往往是综合地散发着多种信息的材料。……或者说,语文教材里的材料带有某种自主性,蕴涵或衍生着各种可能的‘教什么’。”[1]  但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材料其学科知识不够具体明晰,往往很难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开展。”[2]  语文教材负载的内容包罗万象,语文课本注定是一个“杂货铺”。但是,语文教学却不能是杂烩课
宗璞先生的父亲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姑母冯沅君是中国古典文学史家,书香门第的传统文化濡养,使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抗日战争、反右、文革,这些时代创伤不仅没有摧垮她的心灵,更成为她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这段宝贵的人生经历丰富了她文学创作的内容,充实了她的情感体验,提升了她作品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让她的作品更具厚重感。因此,在学习她的作品《紫藤萝瀑布》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她作品中传达的儒道文化思想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一书中针对阅读教学现状提出了鲜明的批评:把“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混淆起来,往往导致老师以自己“教的活动”来代替学生“学的活动”,这是我们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而问题的症结是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的活动”为基点。2011年版新课标提出“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而,阅读教学中需要切实转变老师
子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主张“道”与“器”有机结合。而今,“核心素养”业已出台,其内容框架将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层次地分为“三大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从纵向维度到横向子项所对应的内容,既包含“肉”的一面,又包含“灵”的一面,“灵肉兼备”与孔子所提到的“君子不器”不谋而合。有关“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如何有机结合,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诸多素养落实到常规教学中等系列研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有句言“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苏教版高中语文解释“始指异之”为“才指点西山并感觉到它的惊异”[1],将“指”释作“指点”,为“用手指示”之意。整个句子中,“指”与“异”两个动作具有承续性,即先“指”,然后感觉到惊异,二者应紧密衔接。在此处译文中,“指点”为一种行为动作,“异”则是一种心理感觉,两个词的关联性不强。此种释义并未突出文言语境应有的衔
杜夫海纳是法国现象学美学家,代表作《审美经验现象学》表达了他的基本美学思想,他认为审美知觉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交流的媒介,包括呈现、再现和想象、反照和情感等三个阶段。主体和对象发生互动,相互作用,并在审美知觉的情感上组合成为审美经验。在此互动过程中,对象的物质性、认识意义丧失,艺术成为审美主体与对象沟通的唯一途径,重感知轻认识。艺术被看作是拯救人摆脱“异化”的文明能力,他将英伽登的研究重点为创作主体的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国外作品。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国外作品涵盖文学、哲学等各个方面,约占教材内容的四分之一。在文学类文本方面,有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还有抒情散文《鸟啼》,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实用类、论述类文本方面,有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不自由,毋宁死》等,还有哲理散文《获得教养的途径》《像山那样思考》等。这些世界文学、思想领域的经典作品,对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逻
入选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语言表达训练的范本,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各有各的特色,为我们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我们如能把握教材特色,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随文练表达,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借助教材练表达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结合课文,从仿起步   模仿是人类从事学习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对于生活经验贫乏,语言积累有限
近年来,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学科教育研究的重要论题,在语文教育领域,四项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研究者和一些教师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语言运用与建构”受到普遍重视。考虑到统编版《语文》教材新理念及美育热等教育新需求的兴起,本文认为,“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价值也应被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文学类课文的学习是培育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而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文学文本的分析与教学如果
毛念领、庞培刚,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教师。  2016年5月起,教育部组织专家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修订的课标增加了不少内容,特别是关于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成为目前语文教育教学中最为关注的热点。“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这是每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必须研究的问题。个人以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在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中,现以苏教版必修四上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