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是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教材难点,掌握重点,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从而优化化学教学效果,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扎实做好每一个化学实验,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对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总是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探究。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做一个或几个让学生感到“神奇”的趣味实验,从而点燃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之火。如实验(一)烧不坏的手帕,实验用品:(1)仪器:酒精灯、镊子、大烧杯。(2)药品和材料: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0%的溶液,然后将一块干净的手帕(不含合成纤维)放入其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这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酒精在燃烧,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实验(二)魔棒点灯,实验用品:(1)仪器“酒精灯、玻璃棒、表面皿。(2)药品:高锰酸钾、浓硫酸。实验步骤:取一药匙高锰酸钾,放入表面皿中,再滴入3—4滴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然后用玻璃棒蘸取上述混合物,去碰酒精灯灯芯,酒精灯的灯芯被点燃了。
  二、通过实验,化抽象为具体
  实践证明,演示实验的现象越明显,可信度、趣味性越浓,就愈易化抽象于具体,就愈利于学生形成强烈感觉和深刻印象。
  例如:在教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时,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物质构成奥秘的欲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从抽象转入比较形象具体的情境中,教师可以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1.运用分割法,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大量的微粒构成的。取出一小勺研细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到100ml的小烧杯中,旋动杯底,使学生看清高锰酸钾固体的颜色。接着不断地向小烧杯中注入20ml的蒸馏水,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从中倒出10ml于大试管中,然后向小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到80ml,搅拌均匀,从中倒出10ml于第一次相同型号的大试管中,再从烧杯中取出2ml高锰酸钾溶液注入相同规格的大试管中,用蒸馏水稀释到10ml左右。
  设问:三支试管中的溶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讨论、总结归纳:都呈紫红色,说明都含有高锰酸钾微粒,溶液颜色的深浅不同,说明所含高锰酸钾的微粒数目不等。事实说明,高锰酸钾是由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还可以运用外推法操作下去:用胶头滴管吸满稀高锰酸钾溶液滴进100ml小烧杯中,用水不断稀释,直到肉眼看不到颜色为止。从有色到无色,并非高锰酸钾消失,只是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而已。
  2.凝聚合成法,让学生体会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水”中生牛奶。取出稀硫酸20ml于一只小烧杯中,另取20ml稀氯化钡溶液于另一只小烧杯中,然后将一只烧杯中的液体慢慢倾倒到另一只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乳”白色物质不断增加,造成无中生有的假象。把烧杯放在桌上静置,让它沉淀下来。一会儿上层为清液,下面有白色固体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水,聚集到一定颗粒被人的视觉观察到,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静置时小颗粒群聚,受地球引力而沉淀。这说明宏观物质是由微小颗粒构成的。这样由抽象而化成具体,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三、通过实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我采用边讲边议边实验的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诱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这一节课时,教师首先提出如下问题:(1)仔细观察氧气、木炭、硫、铁丝四种单质的颜色、状态。(2)木炭、硫、铁丝三种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什么有的有火焰,有的没有呢?(3)为什么只有铁丝燃烧时才见到火星四射,瓶底还要放少许的水或铺一层细沙?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培养他们对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通过实验,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能力是化学学科培养学生的特殊能力,主要包括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记录和数据的处理,实验事实的分析、概括、判断、推理、验证和结论,实验的设计和组织,以及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进行探索研究并找出化学变化的规律性等的能力。这是学化学,从事与化学有关的生产、科学研究等必备的能力,化学实验是关键。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化学实验行为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从一开始上化学课,教师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操作中的实际讲解,都会给学生起示范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例如:在开启化学之门章节中,演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实验时,通过示范整套装置的安装,酒精灯的点燃,试管的预热,固定加热,装置的拆卸,酒精灯的熄灭等基本操作,使学生了解到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应注意的事项,为以后使用这套装置制取氧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进行实验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创新能力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谁能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谁就能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
灵活运用类重力和类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在求解物理题时能避繁就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一道题目的演变,展示了用类重力解题的技巧。 The concept of class-like g
摘要: 作者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谈看法。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一种教育活动,它不仅通过传授和学习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个性,而且是培
学位
用SWOT分析法剖析非诉讼机制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强化政府指导作用、发挥“1+X”多元解决平台的服务效能、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素养和提高保障结合
在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这样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是进入九年级以后大家共同面对一门新的学科——化学。可要不了多久,成绩好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大多表现得也很
“非常规”实验是指相对于直接利用学校实验室装备的专门实验器材完成教材或课标要求的学生探究实验与老师演示实验,有意图选择和利用实验室之外的其他材料、物品和器具等生活环境资源及改进、研发自制的实验器具开展的物理教学实验[1]。它的实验器材具有简易性,低成本性,且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物品。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入“非常规”物理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增强感知和体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
摘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的思维、情感、身心、社交等方面都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新课改大力提倡开展探究式学习,旨在转变学习的方式,有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化学教学 探究性学习 开展步骤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主宰着课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患者女,1岁7月,于3h余前误服地高辛片,家人送至附近医院给予洗胃后,遂来我院,入院查体T:36.2℃;P:90bpm;R:32bpm;BP:97/47mmHg;SPO2:84%;W:8kg;CRT:2s.神志清楚,精神差,反应差
化学概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概念,形成并发展化学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全面分析教材,按照概念的出现顺序逐步深化,通过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与概括,在应用概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借助于多种教学手段,以切实巩固化学概念,为化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揭示化学概念形成的过程  二、运用实验手段促进概念的形成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