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非常简单:一是人口统计学上的人口结构的变化;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三是制度经济学上讲的制度安排。
从国外的经验看,二战后美国有一个明显的“婴儿潮”,而欧洲没有出现这种现象。加之美国的移民政策比欧洲宽松,导致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相对欧洲而言美国的劳动人口比例上升较快,抚养比下降。这种人口结构上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的经济增长要优于欧洲。而欧洲由于人口结构上的劣势,人口结构老化,选民投票自然倾向于福利主义政府,这才是当下欧洲债务危机的真正根源。
中国的幸运在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正好与中国的人口结构上的黄金时期相重叠。不过,中国的人口结构因素正朝不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方向转变。
2000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开始放缓,平均每年增长率约为1.3%。就20岁至29岁年轻劳动力总量而言,2010年与2000年相比,已经缩减了近15%。未来20年内,该人群组总量还会缩减近20%。《联合国人口展望》预计到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并随后转为负增长。抚养比在2015年出现拐点开始上升,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
人口红利衰竭甚至逆转在经济发展上的含义就是:劳动力供给增速的下降,居民储蓄率下降,较低的储蓄率意味着更低的投资率和资本形成,同时消费率上升。过去三十年的低消费高投资的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发生变化。
另一个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是劳动生产率(productivity)。在给定的要素投入下,劳动的产出越大则劳动生产率越高,则经济的增长更快。
不少研究发现,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增长主要源于劳动和资本投入,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很低。但我怀疑这些研究低估了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此外也低估了劳动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应地高估了资本投入的贡献。
诺斯指出,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演化方式。为什么有的国家可以实现持续增长,而另一些国家则陷入贫困的泥潭不能自拔?经济制度的核心是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争。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制度因素是基本给定的。在中国这仍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当下有关“中国模式”讨论的背后,是对自由市场模式的又一次质疑。
历史上,第一次被全面付诸实践的另类模式是“列宁—斯大林”的计划经济模式,中国的计划经济模式也源于此。在最初的几十年间,中央计划、公有企业和政治控制的经济模式似乎取得了成功,自由市场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然而,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失败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亚地区的国家(例如日本、韩国等)实行了另一种不同于自由市场模式的发展模式,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然而,上世纪末发生的东南亚经济风暴宣告了“发展主义政府”的失败。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快速崛起,“中国模式”成为“新左派”们热衷宣扬的话题。 “中国模式”再次向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发起了挑战。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模式”,部分具有早期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子,部分具有东亚模式的市场经济特色。
中国的经济学界在关于政府的功能定位方面,分为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派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强调自由市场机制;另一派则认为强势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两派都被标签化了,强调市场机制的骄傲地站在“哈耶克”的旗帜下;鼓吹强势政府经济功能的则不情愿地被“凯恩斯”了。奇怪的是,这两派关于长期经济问题的看法,并没有呈现出激烈的争论,反而高度的一致。
从国外的经验看,二战后美国有一个明显的“婴儿潮”,而欧洲没有出现这种现象。加之美国的移民政策比欧洲宽松,导致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相对欧洲而言美国的劳动人口比例上升较快,抚养比下降。这种人口结构上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的经济增长要优于欧洲。而欧洲由于人口结构上的劣势,人口结构老化,选民投票自然倾向于福利主义政府,这才是当下欧洲债务危机的真正根源。
中国的幸运在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正好与中国的人口结构上的黄金时期相重叠。不过,中国的人口结构因素正朝不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方向转变。
2000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开始放缓,平均每年增长率约为1.3%。就20岁至29岁年轻劳动力总量而言,2010年与2000年相比,已经缩减了近15%。未来20年内,该人群组总量还会缩减近20%。《联合国人口展望》预计到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并随后转为负增长。抚养比在2015年出现拐点开始上升,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
人口红利衰竭甚至逆转在经济发展上的含义就是:劳动力供给增速的下降,居民储蓄率下降,较低的储蓄率意味着更低的投资率和资本形成,同时消费率上升。过去三十年的低消费高投资的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发生变化。
另一个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是劳动生产率(productivity)。在给定的要素投入下,劳动的产出越大则劳动生产率越高,则经济的增长更快。
不少研究发现,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增长主要源于劳动和资本投入,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很低。但我怀疑这些研究低估了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此外也低估了劳动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应地高估了资本投入的贡献。
诺斯指出,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演化方式。为什么有的国家可以实现持续增长,而另一些国家则陷入贫困的泥潭不能自拔?经济制度的核心是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争。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制度因素是基本给定的。在中国这仍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当下有关“中国模式”讨论的背后,是对自由市场模式的又一次质疑。
历史上,第一次被全面付诸实践的另类模式是“列宁—斯大林”的计划经济模式,中国的计划经济模式也源于此。在最初的几十年间,中央计划、公有企业和政治控制的经济模式似乎取得了成功,自由市场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然而,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失败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亚地区的国家(例如日本、韩国等)实行了另一种不同于自由市场模式的发展模式,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然而,上世纪末发生的东南亚经济风暴宣告了“发展主义政府”的失败。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快速崛起,“中国模式”成为“新左派”们热衷宣扬的话题。 “中国模式”再次向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发起了挑战。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模式”,部分具有早期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子,部分具有东亚模式的市场经济特色。
中国的经济学界在关于政府的功能定位方面,分为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派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强调自由市场机制;另一派则认为强势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两派都被标签化了,强调市场机制的骄傲地站在“哈耶克”的旗帜下;鼓吹强势政府经济功能的则不情愿地被“凯恩斯”了。奇怪的是,这两派关于长期经济问题的看法,并没有呈现出激烈的争论,反而高度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