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的叙事艺术与文本新质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仨》是杨绛以九十二岁高龄写下的回忆之作,延续了她一贯的从容节制、平淡简约的风格。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叙事艺术,能透过作品的倾斜结构和平凡人的视角,解读出新的内容要素。本文基于文本细读,从上述两方面进行锥探,挖掘文本隐含的新质。
  关键词:结构 情感 《我们仨》 “我们仨”
  《我们仨》原计划由一家三口一起完成,定题时钱锺书和钱瑗都已住院,钱瑗在生命的最后時光写下了五篇,原文录于正式出版的《我们仨》附页。次年,钱锺书逝世。2002年冬天,杨绛开始动笔,距约稿已是六年光景,于次年4月完成稿件。《我们仨》是一部沉淀之作,最激烈悲痛的情感都化作对昨日世界的感念,字里行间全是肺腑之言,也是她心目中的“我们仨”的显现。沉淀后的《我们仨》在笔法上独具一格,构建了以真实情感为基底的倾斜结构,同时书写了近距离观照下的“我们仨”的形象,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一、倾斜结构中的微妙平衡
  《我们仨》在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特征:第一部分最短,记录了老年人凄惶的梦,在失散与寻找中奠定离别的感伤基调;第二部分拉长,占正文的四分之一,写“我”在“万里长梦”里艰辛跋涉,送别至亲,领悟人生如寄;第三部分最长,占四分之三,回忆了一家三口的历历往事,饱含温情。三部分内容放在一起,产生了明显的倾斜感。倾斜作为艺术在建筑中出现较多,比如著名的比萨斜塔,给人一种“反传统、反重力”的感受,它既有视觉上的冲击,又有内在的微妙平衡,由此造型独特又屹立不倒。如果将《我们仨》比作建筑,第三部分无疑是底基,坚实、深厚、稳固;第二部分则是装潢,美丽又梦幻,却易褪色,终不持久;第一部分更像屋顶上的轻烟薄雾、霞光云霓,激发起归家的情绪又悄悄散去,给人一种“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怅然。
  与倾斜建筑相似,《我们仨》在反重力的同时又有内在的因素使它保持微妙的平衡。作者显然想规避前两部分所记的内容,因为它们意味着老年迟暮和丧亲之痛,但又不得不写。所以杨绛第一部分以梦为引,第二部分借助梦境书写现实,借此减轻情感上的疼痛。她更乐意回忆承载了无数爱与温馨的第三部分,也将“建筑”的重心倒向这一部分,同时希望它能引起读者的重点关注。三部分内容有一种内在的平衡感,中间部分的重量微微分散两端,使饱满深重的情感流向两端:一端是凄惶,没有过多的承载;另一端是扎实的生活,“我们仨”的相守相知。
  同样,这种微妙平衡存在于文本之中,“‘实部’所隐者,‘梦部’所显也”。第一、二部分的梦幻与第三部分的现实“互文见义”,作为两个支点构建起“整部作品的镜像结构”,达到深层次上的稳定。杨绛虽一再强调“万里长梦”只是梦,彻头彻尾的梦,甚至梦中出现了梦魇,但读者读来完全不觉得飘忽虚幻,反而沉浸在作者营造的凄凉伤感的古典意境之中。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真实的,感情也是真挚的,这些内容在第三部分中恰恰被略去,结合起来读才是相对完整的文本。如“引子”和“万里长梦”均出现失家的孤独,对应现实中的数次搬迁带来的流离失所之感,以及亲人离世后家不复为家的事实。再如梦中突然的电话,强硬不可反抗,钱瑗像逗小孩一样哄爸爸“提勒提勒耳朵,胡噜胡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不难发现,这一段描写是生活实景,记录了钱锺书“因病请假”时“小儿赖学似的心虚害怕”。长梦中这类极具生活质感的内容其实都是真实场景,如杨绛负责接电话,钱锺书负责给暖瓶注水,阿圆(钱瑗)每天有改不完的卷子、备不完的功课;母女俩就妈妈是饭桶的打趣;“我”常想退休后为家人做饭……除这些生活细节外,杨绛隐去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锺书从住院到离世的经历,她用梦幻的笔法加工、移置、压缩了这段痛苦的记忆,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一一浮现、重组,打破时空界限,遵循心理体验的真实。周国平对此做出了猜测,认为这种写法可以给不堪回首的往事“裹上一层梦的外衣”,或者借助梦境来表达“比可怕的经历更重要的真理”。据此可以说,“万里长梦”是杨绛自己创造的白日梦,她不敢也不愿正视内心的痛苦,去回忆女儿和丈夫在病房里的日子,于是生成防御机制,将现实的场景扭转成一个充满古典意味的关于送别的故事。
  最痛彻心扉的经历在梦境文本中隐藏得最深最婉约,用到了大量意象进行暗示,如古驿道、杨柳、客栈、流水、船等,象征着离别。除此之外,文本呈现了诸多间隙、断裂和空白,茵伽登称之为“不定点”,也即“再现客体没有被本文特别确定的方面或成分”。他认为作品中的对象、人物、事件等都隐含着有待挖掘的信息,“特别是对人和事物的遭遇的描绘”。杨绛在描述梦境时遗留了很多空白,如书中的“开会”是指什么会?奇怪的汽车带钱锺书去哪里?客栈里的几条规定意味着什么?钱锺书为何叫圆圆“回自己的家”?……
  这些在第三部分的写实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杨绛以一百余字写了丈夫和女儿相继住院之后的事情:“我”每晚和女儿通话,每星期去看她,对应梦中“我”频频来到女儿身边;“三人分居三处,我还能做一个联络员,经常传递消息”,则是梦里面将自己变成梦后看到的情况讲给钱锺书听。而梦中钱瑗和钱锺书的消失,指涉现实里他们的相继去世。再结合《听杨绛谈往事》a一书的记载,黑色汽车接钱锺书去的地方是北京医院,船是医院病房,船号311就是病房门牌号,客栈则是三里河寓所。“太阳落到前舱,立即回客栈”的规定,是指杨绛每天上午探视,下午在家为钱锺书做鼻饲食料。梦中父女俩的相继生病又心灵相通,则是他们在死亡面前都有着敏锐感知,并彼此担忧。
  至此,文本的平衡终于完全达成,梦境与现实作为两个重要的支点,共同支撑起倾斜结构的两端,最悲苦的情感得以舒缓,其余部分则如流水,轻缓绵长。作者能从容进入第三部分回忆的书写,读者也能继续挖掘接下来的文本,从缝隙中探测其间的智慧。
  二、平凡人视角下的“我们仨”
  杨绛、钱锺书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是绕不过去的,钱瑗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有影响力的教授,开创了英语“文体学”。这样一个硕果累累的学者之家,荣誉俯拾即是。但杨绛在回忆“我们仨”时,完全淡化名誉,以平凡人的视角展现温馨又单纯的家庭点滴。她着眼于人物的真实性情,在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中刻画性格特点,使文本具有别样的魅力。   在杨绛笔下,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无不弥漫着浓浓的爱与温暖。一家人有多种角色,女儿像姐妹一样陪伴妈妈,又像大人一样管着妈妈。爸爸是顽童,和女儿一起反抗妈妈,嘲笑妈妈是笨蛋;又是老师,有两个好学生。在生活上,爸爸又很弱小,被女儿和妻子当孩子般照顾。每个人都扮演着各自不可或缺的角色,同甘共苦。从初次相遇到天人永隔,数十年来,一家人相知、相爱、相守,风云变幻,人事消磨,他們质朴天真的心性不曾改变。年老体迈的钱瑗哪怕已经卧病在床,在写给父母的书信里,仍然有着大量轻松的玩笑话。父母与孩子相扶持,又慢慢变老,始终保持孩童的好奇与纯真,有爱、有趣、有阅历,这样的一生无比充实。
  杨绛写的都是小事,这些不甚起眼却非常珍贵的记忆留痕,恰到好处地镶嵌在回忆体系之中,如聊家常,简单却丰盛。夫妻之间最高的赞美莫过于“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杨绛则想,“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锺书的女儿”。后来他们的女儿果然像爸爸,“圆圆翻书像她爸爸,使我很惊奇也觉得很有趣”;“圆圆看书痛哭,该是像爸爸”;“圆圆生性安静,手脚不麻利,很像锺书自称的‘拙手拙脚’”。双方都以女儿像对方为荣,可见鹣鲽情深。女儿也一样,“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当时的钱锺书留在上海,没有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虽然落魄,但女儿依然为爸爸感到自豪。在“我们仨”的眼中,家人就是自己最大的骄傲。
  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却总在简单之中开掘趣味。普通的出行被夫妇俩视作“探险”,永远保持新奇的眼光打量世界,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这一习惯延续了一生。无论是在沦陷区上海,饱经忧患和世态炎凉,还是胜利后每次宴会归来,他们都能把生活的感受酝酿成美酒细细品尝,剖析琢磨,读通世事,增长智慧。晚年的他们还像年轻时候一样对什么都有兴趣,仍把去公园散步称作是去“探险”。爸爸和女儿都喜欢“格物致知”,热衷于发现与观察,一家人在餐馆里吃饭也要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根据别人的只言片语演绎出一段段精彩的故事。幽默的生活方式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成为日常柴米油盐中的一部分,钱锺书哮喘病发作,杨绛戏称他是“呼啸山庄”;杨绛在梦中也会梦到女儿打趣自己是只饭桶:“妈妈这只饭桶里,只有几颗米粒儿一勺汤。”生活无趣,他们就自己制造乐趣,正是这些小快乐陪伴他们度过艰难的岁月,淡化了很多苦难,增添了很多小幸福。
  家庭、事业、爱好,三者往往冲突,令人焦头烂额,幸运的是“我们仨”秉性相通,都热爱读书,虚心好学,从容穿行于三者之中,融会贯通,挖掘乐趣,获得精神自由。无论处境如何艰苦,他们始终以读书和工作为乐,沉淀人生智慧,淬炼内在品格。按说“我们仨”都是凤毛麟角的精英,可以轻易获得世俗的优待,但聪颖的他们表现了“拙”的一面,以平凡人定位自己,安分守己、坚守自我,兢兢业业地工作,孜孜不倦地学习,在小人物的定位中葆有知识分子情怀,展现了那一代人的精神面貌。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的岗位,不争名利,做好读书人的本分,分别出版了《管锥编》和《堂·吉诃德》译作。女儿钱瑗继承了父母的品质,每天晚上熬夜批改学生作业,对学生的论文一丝不苟,最后在病中还依然坚持修改教材。他们捍卫学术尊严,坚持正确的学术观点,有人在会上提出不能使用“女”字旁的字时,众人云集响应,而刚做助教的钱瑗却公然发问:“那么,毛主席‘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她不卑不亢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还有,钱锺书在翻译毛主席的著作时,虽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在发现文字中所谓的孙悟空钻进牛魔王的肚子里存在谬误后,出于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持自己的修改意见。在为人处世方面,他们坚守良知,关爱他人,保持了知识分子的良善与仁爱。在人人自危的时候,善良和仁爱更加弥足珍贵,他们是平凡人,更是知识分子,始终没有忘记知识分子的坚守与担当。他们多次有机会远离故邦,却都被内在的爱国之情所牵引:“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哪怕后来历经磨难,杨绛问钱锺书是否后悔,他依然坚定地回答:“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b就是这样的一家人,在朴素的日常生活中活出了非凡的一生,携手相伴,砥砺前行,从平淡中挖掘出人生的乐趣,在艰难的年月执守知识分子品格,给世人带来温暖与感动。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非常喜欢这首诗,这也是“我们仨”的最好注脚。
  梦终究会醒来,回忆戛然而止,细数完往日的温馨与无常,还是得学会接受现实。于是,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杨绛提起笔,怀着深切的爱与思念,强忍悲痛写下了这本血泪之书——《我们仨》。回首往事,她温润平和,欢乐又忧伤。她于2016年逝世,时隔近二十年,一家人终于团聚。从此,他们仨只有团聚,再无分离。
  a 《听杨绛谈往事》作者为吴学昭,由杨绛作序,“序”中明确说明:“经传主本人认定的传记只此一本。”
  b 杨绛:《干校六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71页。
  参考文献:
  [1] 邱勇哲.倾斜的艺术[J].广西城镇建设,2017(2):96-102.
  [2] 吕约.记·纪·忆:杨绛记忆书写的三种形式[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7):186-206.
  [3] 杨绛.我们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4] 周国平.古驿道上的失散[J].读书,2003(11):150-151.
  [5] 罗曼·茵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50.
  作 者: 徐敏,文学博士,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吴惜文,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沉郁”指“深沉的忧思”,“顿挫”指“文思的转折”。“沉郁顿挫”以杜诗为代表,但并非杜诗的“专利”,周邦彦的词、鲁迅的小说、契诃夫的小说,都是“沉郁顿挫”的典范。《凡卡》笔调忧伤,无处不郁,“百步九折”,吞吐抑扬,却又自然天成,是契诃夫“沉郁顿挫”最具代表性的篇目。  关键词:沉郁 顿挫 契诃夫 《凡卡》  不少读者以为“沉郁顿挫”是杜甫的“专利”,认为只有杜诗最具“沉郁顿挫”的特色。其实
期刊
摘 要:朱祖谋生活在一个内外交困、祸乱不断的大动乱、大变革时期,他在创作中体现了强烈的“词史”意识,戊戌变法、庚子之乱至清朝覆灭等重大社会事件在其词作中都有深深的投影。得益于比兴寄托、借物遣怀、托景见意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彊村笔下的“词史”呈现出沉抑绵邈的美学风貌。  关键词:朱祖谋 “词史” 沉抑绵邈  朱祖谋(1857—1931)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时代。其传砚弟子龙榆生云:
期刊
摘 要:在电影《小姐》中,朴赞郁摒弃了其惯用的复仇逻辑以及该电影蓝本小说《指匠情挑》的命运逻辑,反而以身体为基本驱力演绎了个体经由身体自觉到争得主体自由的故事。该片以口唇特写将身体爱欲推至前景,风之意象的大远景则无限渲染了主体自由。如此改编使电影《小姐》成为典型的身体叙事文本。  关键词:朴赞郁 《小姐》 身体叙事  朴赞郁导演被赞誉为电影界的“恶之花”“黑色电影大巫师”,其创作往往剑走偏锋,呈现
期刊
摘 要:《乐记》推崇的音乐与先秦时期的其他音乐一样普遍具有愉悦性,给人愉快的感受。从溯源《乐记》音乐的“乐”本义来看,它与收获农作物而来的喜庆有关,而后引申为一种喜悦的心理情感。然而,由于音乐表达的这种情感与政事和伦理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具有了理性认识方面的内涵,在人自身之中、他人之间和社会之中发挥着和谐的作用,所以就具有自身的特点,变成一种和谐而节制,喜悦而知性的愉悦。  关键词:《乐记》 愉悦 情
期刊
摘 要:从存在主义“常人”批判的视角分析日本作家井伏鳟二的长篇小说《黑雨》,可以看到小说并非仅仅从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的灾难来体现反战主题,而是详细描绘了战时及战后日本民众的“常人”表现,剖析了其“常人”行为的原因,完成了哲学意义上的“常人”批判,同时展现出了更为深刻的反战主题。  关键词:《黑雨》 井伏鳟二 “常人” 反战  一、引言  长篇小说《黑雨》是日本作家井伏鳟二(1898—1993)以1
期刊
摘 要:苔菲是俄罗斯侨民文学第一浪潮的代表人物,“白银时代”幽默讽刺作家的魁首。十月革命后,她在异国他乡的漂泊中度过余生,但其作品仍然遵循着俄罗斯古典文学的创作传统。就短篇小说创作而言,苔菲在叙事方法、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颇受契诃夫影响,堪称契诃夫文学传统的忠实继承者。  关键词:苔菲 契诃夫 小人物形象  引言  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形式特征在19世纪传统小说向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过渡中处于承
期刊
摘 要:不同的时代赋予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不同的精神内涵,但是俄罗斯民族精神中的真善美从未改变。俄罗斯作家通过互文性叙事策略把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串联为符号链,本文试通过分析《斯维特兰娜》与《书市上的斯维特兰娜》的互文性,揭示俄罗斯文学中女性形象的美好品质。  关键词:女性形象 互文性 《斯维特兰娜》 《书市上的斯维特兰娜》  一、引言  马卡宁是俄罗斯后现实主义作家,独创“韵脚小说”文体观
期刊
摘 要:秦叔宝、尉迟恭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武将,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经过唐宋笔记、元明清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塑造,逐渐成为明清时期民间最受欢迎的将军门神,其形象演变正如《西游记》所说:“他本是英雄豪杰旧勋臣,只落得千年称户尉,万古作门神。”秦叔宝、尉迟恭的艺术形象,从唐代君主御制的凌烟阁功臣像到明清乃至如今依然流行的门神画,体现了从宫廷走向民间,由国家政治伦理信仰转化为一种普遍民间信仰的演变轨
期刊
摘 要:俄国文学中的铁路主题作品随着铁路的产生而出现,诸多俄国文学作品中涉及了铁路意象,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安娜·卡列尼娜》中铁路意象的研究,一方面揭示铁路深层次的象征和寓意,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象征意义:死亡与宿命、现代化对传统的入侵、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另一方面探析铁路意象的作用,铁路意象在小说中推动了情节发展,反映人物的观点与形象,连接了小说的前后结构,体现了作
期刊
摘 要: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格”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审美范畴,更是寄寓了陈廷焯独特的审美理想。陈廷焯认为有“格”之词关乎温柔敦厚的诗教之旨以及中和的审美原则,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首先其形式是和雅顿挫的。和雅不仅指外在形式如措語之典雅,更讲究词作内在体格之雅正,词作整体呈现出的一种含蓄婉曲之气。其次词作内容要温厚沉郁,及此则词自成高格。他认为忠厚和沉郁是体与用的关系,沉郁和含蓄又有所区别,辨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