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项能改进小学数学复习质量、提高复习课效率的科学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小学生潜能、培养小学生联想力,又能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热情,实现高效复习,增强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和知识复习能力。文章作者就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应用价值和策略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复习课效率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
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数学复习本质上是一种课堂学习方式的革新,以往的复习课堂总是以教师为主角,单方面灌输知识,通过思维导图,则可使小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转为积极主动思考、学习,并且在复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增强其独立学习的能力。经过长期训练,小学生就可以成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和积极主动性的学习个体。借助思维导图实现的复习事实上就是对小学生头脑中储备的知识进行的一种完成构建,不仅能实现高效学习,而且是一种有着积极意义的思维构建的过程。
2.引导小学生主动梳理、构建所学知识
以往的复习课上,总是教师在滔滔不绝,虽然教师会感到充实,然而这种复习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教师一个人对各种知识点的主动复习,积极好学的小学生的收获往往是满页的课堂笔记,其他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一般的小学生通常只收获了其中的只言片语,以致复习课效率很低。引入思维导图的复习课程虽然也是梳理、构建各种知识点,但它是以复习主题为起点来引导小学生主动回忆与想象的,因此能有效促进小学生积极提取、重构脑中知识点。
3.丰富课堂评价及师生互动模式
长久以来,教师一直都是给予学生单项评价,而且课堂互动模式很单一,引入思维导图工具的小学数学复习课可以由小学生主动提问、补充和评价,实现授课者与小学生以及小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实际上,联合思维导图进行相关知识复习实际上也是对小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与授课者单项评价的模式相比,小学生在思维导图工具引发下进行的自我评价乃至自我认识则更能发现、改正自身的各种不足,真正实现高效学习和高效复习。
4.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题速度
小学数学复习的核心内容全部都是教师曾讲授过的,复习效率的高低关键是要看小学生思维是否灵活,是否能直指本质并找到数学问题同已学知识点间隐含的关联。而发散思维、系统性思维是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思维条件,它能影响到小学生的数学解题速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严重禁锢了小学生的思维,思维导图式复习不仅能解放小学生思维,使其形成发散及系统性思维,还能使其思维广度以及深度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使小学生可以从抽象性数学知识储備中提取直接有效信息快速解题。
二、思维导图绘制程序
1.确定复习主题
主题既要有突出性,又要有清晰的层次性,可以是关键词,也可以是图像,其确定步骤为:①整合提炼核心复习内容;②提炼关键词;③构建关键词同核心复习内容间的联系。
2.绘图
以复习主题为起点开始向下延伸、发散至相关的子主题,不同分支线配置一个关键词,随后,连接关键词,从而表明不同关键词所代表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此处要求图形清晰,清楚体现复习内容的结构特征,思维导图可以由小学生绘制,使小学生借此重新审视、整合已学知识点,重现理清知识结构和自我认知机构。
3.提供教师图
在学生绘制完数学思维导图之后,授课教师就可向他们展现自己的绘图,并引导小学生观察对比两个绘图是否漏掉需要复习的数学知识点。
4.课堂交流
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复习课堂小组内讨论,评比所绘导图的创意性、知识内容丰富性,随后,进行师生课上交流,同时引导小学生从多角度交流、思考既定复习主题,通过逐级发散式联想来发现同上级主题之间有关联的小学数学复习知识点,继而构建数学知识联系,使小学生更好地识记复习的知识点。
5.改图
让小学生动笔修改自己手绘的导图,并细化知识点,随后审视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中的薄弱部分,重点复习发掘出的薄弱部分,对复习内容重新形成整体性认识。
6.评价
授课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框架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价,并要帮助其解决,体现因材施教的小学基础学科教学理念。
三、以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实际效率的策略
1.借助思维导图全面呈现复习内容
在小学数学科目的某一单元的知识学习结束时,绝大多数小学生通常难以整体领会整个单元内容,总是会漏掉知识点。因此,授课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们借助思维导图来绘制出自己的知识框架,并通过归纳所学知识,反思自己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来修正自己的知识框架,最终使其达到全面性,感受并全面领会知识的整体性。以长方形为例,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对其特点、面积等加以归纳,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区分、识记长方形的知识点,从而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在帮助小学生们构建起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时,教师应叮嘱学生先将最关键的数学知识点标注在导图上,并逐渐细化到同该知识点相关的子主题部分。这一过程在可以助力小学生对某一单元乃至某一学期的数学知识内容实现整体把握的同时,也有助于小学生查缺补漏,绘图中一旦不能忆起某些知识点,那么这就有可能是小学生数学知识框架的薄弱之处。
2.利用思维导图调动小学生复习课上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日常复习课堂中,授课教师应以此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点为中心,科学引导小学生进行有序的内容回顾、问题分析和知识总结,从而发掘自己的薄弱环节。除此之外,授课教师还要激发小学生的探索热情,鼓励其进一步总结分析,以进一步发现小学数学知识与知识之间隐含的联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全面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3.利用思维导图建错题集
小学生学习数学内容时对于某些基础数学概念或者运算法则等难免出现掌握不牢的情况,数学错题便是该类问题的真实体现。故此,授课教师在组织小学生复习已学内容时,应努力发挥思维导图的层次清晰、全面性突出的优势,整合小学生们最常犯错的题目建立科学联系,借此形成错题集,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复习和做题时能避免再犯相同错误。
4.课后完善与复习导图
经过绘制、对比和修改导图,针对自己手绘的导图,学生们已经能够清晰认识到其中的优、缺点,授课教师此时应利用小学生对导图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课后完善、修整自己绘制的导图,借此加深对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的认识和对所学知识的反思与理解,更好地消化本节复习内容。
四、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对于小学数学这一科目的复习效果有着积极作用,它不仅能使小学生直观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还能打开小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使小学生形成系统性思维,优化学习模式,帮助小学生在自己脑中构建起一个整体的数学知识框架和一个清晰明了的错题集,对其学习、复习以及做题活动进行全面性、针对性甚至前瞻性指导。因此,小学数学授课教师应正确认识思维导图作为科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端木钰.小学生数学学习力:一种基于发散性思维的理解与诠释[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57-59.
[2]赵佳娜.思维导图在认知结构建构中应用模式研究——以大学基础英语实践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21-126.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复习课效率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
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数学复习本质上是一种课堂学习方式的革新,以往的复习课堂总是以教师为主角,单方面灌输知识,通过思维导图,则可使小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转为积极主动思考、学习,并且在复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增强其独立学习的能力。经过长期训练,小学生就可以成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和积极主动性的学习个体。借助思维导图实现的复习事实上就是对小学生头脑中储备的知识进行的一种完成构建,不仅能实现高效学习,而且是一种有着积极意义的思维构建的过程。
2.引导小学生主动梳理、构建所学知识
以往的复习课上,总是教师在滔滔不绝,虽然教师会感到充实,然而这种复习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教师一个人对各种知识点的主动复习,积极好学的小学生的收获往往是满页的课堂笔记,其他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一般的小学生通常只收获了其中的只言片语,以致复习课效率很低。引入思维导图的复习课程虽然也是梳理、构建各种知识点,但它是以复习主题为起点来引导小学生主动回忆与想象的,因此能有效促进小学生积极提取、重构脑中知识点。
3.丰富课堂评价及师生互动模式
长久以来,教师一直都是给予学生单项评价,而且课堂互动模式很单一,引入思维导图工具的小学数学复习课可以由小学生主动提问、补充和评价,实现授课者与小学生以及小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实际上,联合思维导图进行相关知识复习实际上也是对小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与授课者单项评价的模式相比,小学生在思维导图工具引发下进行的自我评价乃至自我认识则更能发现、改正自身的各种不足,真正实现高效学习和高效复习。
4.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题速度
小学数学复习的核心内容全部都是教师曾讲授过的,复习效率的高低关键是要看小学生思维是否灵活,是否能直指本质并找到数学问题同已学知识点间隐含的关联。而发散思维、系统性思维是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思维条件,它能影响到小学生的数学解题速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严重禁锢了小学生的思维,思维导图式复习不仅能解放小学生思维,使其形成发散及系统性思维,还能使其思维广度以及深度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使小学生可以从抽象性数学知识储備中提取直接有效信息快速解题。
二、思维导图绘制程序
1.确定复习主题
主题既要有突出性,又要有清晰的层次性,可以是关键词,也可以是图像,其确定步骤为:①整合提炼核心复习内容;②提炼关键词;③构建关键词同核心复习内容间的联系。
2.绘图
以复习主题为起点开始向下延伸、发散至相关的子主题,不同分支线配置一个关键词,随后,连接关键词,从而表明不同关键词所代表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此处要求图形清晰,清楚体现复习内容的结构特征,思维导图可以由小学生绘制,使小学生借此重新审视、整合已学知识点,重现理清知识结构和自我认知机构。
3.提供教师图
在学生绘制完数学思维导图之后,授课教师就可向他们展现自己的绘图,并引导小学生观察对比两个绘图是否漏掉需要复习的数学知识点。
4.课堂交流
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复习课堂小组内讨论,评比所绘导图的创意性、知识内容丰富性,随后,进行师生课上交流,同时引导小学生从多角度交流、思考既定复习主题,通过逐级发散式联想来发现同上级主题之间有关联的小学数学复习知识点,继而构建数学知识联系,使小学生更好地识记复习的知识点。
5.改图
让小学生动笔修改自己手绘的导图,并细化知识点,随后审视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中的薄弱部分,重点复习发掘出的薄弱部分,对复习内容重新形成整体性认识。
6.评价
授课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框架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价,并要帮助其解决,体现因材施教的小学基础学科教学理念。
三、以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实际效率的策略
1.借助思维导图全面呈现复习内容
在小学数学科目的某一单元的知识学习结束时,绝大多数小学生通常难以整体领会整个单元内容,总是会漏掉知识点。因此,授课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们借助思维导图来绘制出自己的知识框架,并通过归纳所学知识,反思自己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来修正自己的知识框架,最终使其达到全面性,感受并全面领会知识的整体性。以长方形为例,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对其特点、面积等加以归纳,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区分、识记长方形的知识点,从而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在帮助小学生们构建起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时,教师应叮嘱学生先将最关键的数学知识点标注在导图上,并逐渐细化到同该知识点相关的子主题部分。这一过程在可以助力小学生对某一单元乃至某一学期的数学知识内容实现整体把握的同时,也有助于小学生查缺补漏,绘图中一旦不能忆起某些知识点,那么这就有可能是小学生数学知识框架的薄弱之处。
2.利用思维导图调动小学生复习课上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日常复习课堂中,授课教师应以此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点为中心,科学引导小学生进行有序的内容回顾、问题分析和知识总结,从而发掘自己的薄弱环节。除此之外,授课教师还要激发小学生的探索热情,鼓励其进一步总结分析,以进一步发现小学数学知识与知识之间隐含的联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全面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3.利用思维导图建错题集
小学生学习数学内容时对于某些基础数学概念或者运算法则等难免出现掌握不牢的情况,数学错题便是该类问题的真实体现。故此,授课教师在组织小学生复习已学内容时,应努力发挥思维导图的层次清晰、全面性突出的优势,整合小学生们最常犯错的题目建立科学联系,借此形成错题集,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复习和做题时能避免再犯相同错误。
4.课后完善与复习导图
经过绘制、对比和修改导图,针对自己手绘的导图,学生们已经能够清晰认识到其中的优、缺点,授课教师此时应利用小学生对导图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课后完善、修整自己绘制的导图,借此加深对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的认识和对所学知识的反思与理解,更好地消化本节复习内容。
四、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对于小学数学这一科目的复习效果有着积极作用,它不仅能使小学生直观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还能打开小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使小学生形成系统性思维,优化学习模式,帮助小学生在自己脑中构建起一个整体的数学知识框架和一个清晰明了的错题集,对其学习、复习以及做题活动进行全面性、针对性甚至前瞻性指导。因此,小学数学授课教师应正确认识思维导图作为科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端木钰.小学生数学学习力:一种基于发散性思维的理解与诠释[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57-59.
[2]赵佳娜.思维导图在认知结构建构中应用模式研究——以大学基础英语实践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