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超6亿人参与了共享经济活动,比上年增加约1亿人;共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
而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一年里共享经济之所以快速增长,除了用户认同度和参与度明显提高、技术和商业模式日渐成熟外,资本市场的热捧力度也有增无减。2016年,共享经济融资规模约1710亿元,同比增长了130%。站在“共享”风口上,各种创新业态层出不穷,都想借着“共享”的东风大展身手。
好选题重在把握方向
其实,在这些创新业态中,有像共享单车等企业做得风生水起,也有像共享睡眠舱、共享雨伞等因面临安全、法律等问题而被迫“下架”的。“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经过野蛮生长的阶段,然后才会成熟起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认为,共享经济应该包含规模经济、信用经济和云经济三个要素,把握方向很重要。
业内不少专家也认为,共享模式的各种创新尝试是值得鼓励的,而最终能够生存下来还需要市场和社会的考验。那么,做到“共享”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在中国社会科學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看来,一是高频次的使用率,二是能够形成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三是产品需要智能化,实现与后台的实时通讯。“制造业将成为未来共享经济的主战场。”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更为“精准”地做出自己的研判,“共享制造能够充分利用闲置生产设备,降低企业成本,信息精准对接,推动制造业实现转型。”
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核心便在于通过扩大供给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在消费品市场中,共享经济具体表现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将关注的重点从物品所有权转移到使用权上。比如过去可能许多人都希望能够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现在不一定非要买车,使用滴滴打车,或者共享汽车,同样可以满足自己的出行需求。
这就要求企业把握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契合度,一方面,着重考虑用户对共享产品有实质需求、亦能接受短暂使用权的方式;另一方面,市场上供给量严重不足,迫切需要盘活闲置资产,或创造新产品来增加供给、解决供需矛盾。采取市场化的手段,企业也应警惕纯粹的逐利彻底压倒了实现社会价值增量这个目标。
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宏皓认为,共享经济的本质其实是弱化“拥有权”,强调“使用权”,借助人与人的信任,以及技术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并达到成本的最低化。因此,要真正把共享做好,对于创业者来说,在商业布局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线下服务,尤其是向用户提供良好体验,否则辛苦抢占的先机有可能得而复失。
好文章重在打造匠心品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所有创业者都意识到“一定要快速迭代自己的产品,一定要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工匠精神也迅速在各行各业流传开来。
嘉丰瑞德财富管理机构的一位资深分析师表示,要想在共享市场上长存,首先要考虑的是需求,只有找到公众真正有需求的方向,才可能得到长期发展。另外,目前共享市场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也就是说,很多企业都想在共享经济中分得一杯羹。而只有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可能生存下去。
“资本能够快速复制很多东西,却无法复制从业者的良知”,途家渝西北区域副总陈杰这样总结途家如何能将家进行共享的密码——好的服务是途家打动消费者最根本的原因。“17教室”(致力于提供高品质共享教学空间与管理系统的重庆七荟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独立品牌“17教室”)创始人喻修建也表示,“我理解的共享经济,应该是存在物品产生使用权转移,所带来的价值提高不涉及额外资源。我们发现,共享经济在各个行业经历野蛮生长之后,几乎都走向了寡头时代。在资本横冲直撞的时代,创业者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创造价值永远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
那么,共享经济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制造业、农业、教育和养老,都是需求强烈、潜力很大,技术条件和模式基本成型,但目前尚未发展起来的大风口。”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红表示,从长远来看,共享经济发展必须过好认知关、条法关和自律关,企业应顺势而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锐意创新。抵御住资本套利的诱惑,致力于价值的共赢,共享经济才能行稳致远,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另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交易规模将占GDP比重的10%以上,到2025年占比将攀升到20%左右。而艾媒咨询的报告也显示,2016年房屋服务、出行服务、家政服务成为大部分网民对互联网共享资源的主要需求。
总之,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市场潜力大、进入门槛低,目前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未来几年的共享经济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企业要想做好共享经济这篇大文章,应把握好方向,坚持“用户为中心”,依靠价值和匠心创造来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一年里共享经济之所以快速增长,除了用户认同度和参与度明显提高、技术和商业模式日渐成熟外,资本市场的热捧力度也有增无减。2016年,共享经济融资规模约1710亿元,同比增长了130%。站在“共享”风口上,各种创新业态层出不穷,都想借着“共享”的东风大展身手。
好选题重在把握方向
其实,在这些创新业态中,有像共享单车等企业做得风生水起,也有像共享睡眠舱、共享雨伞等因面临安全、法律等问题而被迫“下架”的。“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经过野蛮生长的阶段,然后才会成熟起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认为,共享经济应该包含规模经济、信用经济和云经济三个要素,把握方向很重要。
业内不少专家也认为,共享模式的各种创新尝试是值得鼓励的,而最终能够生存下来还需要市场和社会的考验。那么,做到“共享”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在中国社会科學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看来,一是高频次的使用率,二是能够形成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三是产品需要智能化,实现与后台的实时通讯。“制造业将成为未来共享经济的主战场。”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更为“精准”地做出自己的研判,“共享制造能够充分利用闲置生产设备,降低企业成本,信息精准对接,推动制造业实现转型。”
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核心便在于通过扩大供给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在消费品市场中,共享经济具体表现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将关注的重点从物品所有权转移到使用权上。比如过去可能许多人都希望能够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现在不一定非要买车,使用滴滴打车,或者共享汽车,同样可以满足自己的出行需求。
这就要求企业把握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契合度,一方面,着重考虑用户对共享产品有实质需求、亦能接受短暂使用权的方式;另一方面,市场上供给量严重不足,迫切需要盘活闲置资产,或创造新产品来增加供给、解决供需矛盾。采取市场化的手段,企业也应警惕纯粹的逐利彻底压倒了实现社会价值增量这个目标。
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宏皓认为,共享经济的本质其实是弱化“拥有权”,强调“使用权”,借助人与人的信任,以及技术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并达到成本的最低化。因此,要真正把共享做好,对于创业者来说,在商业布局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线下服务,尤其是向用户提供良好体验,否则辛苦抢占的先机有可能得而复失。
好文章重在打造匠心品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所有创业者都意识到“一定要快速迭代自己的产品,一定要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工匠精神也迅速在各行各业流传开来。
嘉丰瑞德财富管理机构的一位资深分析师表示,要想在共享市场上长存,首先要考虑的是需求,只有找到公众真正有需求的方向,才可能得到长期发展。另外,目前共享市场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也就是说,很多企业都想在共享经济中分得一杯羹。而只有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可能生存下去。
“资本能够快速复制很多东西,却无法复制从业者的良知”,途家渝西北区域副总陈杰这样总结途家如何能将家进行共享的密码——好的服务是途家打动消费者最根本的原因。“17教室”(致力于提供高品质共享教学空间与管理系统的重庆七荟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独立品牌“17教室”)创始人喻修建也表示,“我理解的共享经济,应该是存在物品产生使用权转移,所带来的价值提高不涉及额外资源。我们发现,共享经济在各个行业经历野蛮生长之后,几乎都走向了寡头时代。在资本横冲直撞的时代,创业者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创造价值永远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
那么,共享经济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制造业、农业、教育和养老,都是需求强烈、潜力很大,技术条件和模式基本成型,但目前尚未发展起来的大风口。”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红表示,从长远来看,共享经济发展必须过好认知关、条法关和自律关,企业应顺势而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锐意创新。抵御住资本套利的诱惑,致力于价值的共赢,共享经济才能行稳致远,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另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交易规模将占GDP比重的10%以上,到2025年占比将攀升到20%左右。而艾媒咨询的报告也显示,2016年房屋服务、出行服务、家政服务成为大部分网民对互联网共享资源的主要需求。
总之,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市场潜力大、进入门槛低,目前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未来几年的共享经济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企业要想做好共享经济这篇大文章,应把握好方向,坚持“用户为中心”,依靠价值和匠心创造来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