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十分迅猛。桃坪羌寨依托其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迅速在旅游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优势。然而,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如:管理混乱、环境污染、利益相关者的矛盾等。为了实现羌寨的协调发展,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对未来羌寨的开发进行了建议。
关键词:桃坪羌寨;可持续发展;保护开发建议
1 案例概况
桃坪羌寨的位置处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乡,因为它有比较完整的文化遗迹而有神秘的“东方之堡”的美名。
经历过1996年以来初步发展期、汶川地震旅游受挫期两个时期的探索,理县政府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划分旅游区块,致力于桃坪羌寨的长足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理县通过深层次地挖掘桃坪羌寨所拥有的古建筑艺术以及深厚的羌族民族文化,大力开发桃坪羌寨旅游资源,将文化资源的优势向经济优势进行转化。如今,作为古羌文化的代表村落,桃坪羌寨已成为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的重要品牌。
2 案例现存问题
民族村寨作为少数民族群体聚集的地方,具有原始、古朴、传统的特点,但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村寨被开放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虽然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必定会对民族村寨自身的文化、环境造成很多负面消极的影响。近年来,桃坪羌寨的旅游发展迅猛,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与认同,但在其旅游发展的同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受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2.1文化系统失衡
部分商家在经济暴利的驱使下,忽视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甚至出現了文化造假的现象,对民族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了许多文化的精华与核心的丢失。且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外来的大量新式文化造成桃坪羌寨原有传统的生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化文化的输入使民族村寨自己原来的文化系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自身原有的创造和传承的民族文化因为没有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所以村民对自身的传统民族精神与生活行为等产生怀疑,对自有文化继承的兴趣减弱,民族村寨的文化基础被动摇。
2.2利益相关者冲突
随着桃坪羌寨旅游的一步步发展,政府和开发者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村民作为其文化的生产者却没有在村寨的开发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反而承担了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破坏、生活干扰、物价上涨等诸多的消极影响,导致村民大众的不满,引发了各利益主要方的矛盾激化、产权矛盾、开发混乱甚至管理失调。例如景区管理委员会与村民、旅游开发商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其中以旅游开发商和村民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利益相关者冲突的激化严重影响了羌寨的和谐,干扰了桃坪羌寨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桃坪羌寨民族文化也因此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3管理混乱
桃坪羌寨管理混乱,内部竞争激烈。桃坪羌寨内部采取由家庭经营的经营方式,每户村民都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个体,由家庭经营缺乏旅游上的专业运营与管控,管控能力较为有限且水平相对较低。在独立经营中通过无序的竞争方式招揽客源,村民之间的矛盾累积激化,由此影响到了村寨的旅游品质。
3 开发与保护对策
伴随着社会资本在桃坪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不断增多,桃坪村寨旅游开发上的问题日渐暴露在人们面前,我们面临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科学的对桃坪羌寨进行开发与保护。我们分别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出发,为桃坪羌寨的开发和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
3.1物质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对策
政府应确定桃坪羌寨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原则,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发展方案,特别是确保村民参与。只有村民切身的获得相关利益,才能更好的提高居民参与建设旅游区的积极性。把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放在第一位,建立一个完整的保护机制。同时,仔细挖掘其内涵,全面保护当地服装、语言、建筑等,建立一个国家文化研究和教育中心来培养继承人。
3.2行为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对策
由于外来游客的生活水平和长期教育水平的差异,村寨居民很容易陷入文化困境,并且产生跟风的现象。
该地区的管理者可以为当地居民开展培训,传授传统文化技能,以确保他们对当地民俗保持文化自信,尽量减少对外来文化盲目模仿的可能性。此外,游客进入时,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进修课程。民族文化的所有者——村民,对民族信仰和民俗的传播有一定责任,因此必须正确界定居民的所有权地位,确保他们从旅游中受益。这样可以更好地发展地方民俗,保证地方人民保护和传播地方民俗和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3精神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对策
随着村寨旅游业的发展,我们也需要研究旅游发展对当地文化的冲击。民族本身的文化符号和精神信仰,其遗产必须合理开发和保护。在精神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居民的宗教信仰、人们的精神思想和价值观念等隐性文化因素的因素。以合适的方式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增加旅游深度。
现在的羌寨文化衍生品虽然丰富,但并未让当地人产生高度文化自信。因此,政府必须将地方文化融入核心价值观,加大居民教育的投入,提高居民的文化生产力,更好地将地方文化的潜在成本转化为实际价值。将当地独特的有吸引力的文化资源通过一定的渠道转变为经济上的资本,再将其运用到教育上。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变文化资源,提升当地人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将具有民族历史底蕴和价值的旅游资源呈现或者结合,使现有的民族价值观制度化,不仅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转变,而且有助于展示真正的民族文化智慧和创造力。只有民族文化的准则化形式正式形成,居民才能真正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自豪感,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得到敬仰,从而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孝蓉.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2]刘小萍.民族社区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3]任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研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3,34(02):112-115.
[4]雷世敏.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面临的困境及治理措施——以四川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15(02):196-199.
[5]雷英.基于游客期望与感知差异的民族村寨旅游地文化开发与保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徐梁(1999.06--);性别:女,民族:汉 学历:本科,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管理。
关键词:桃坪羌寨;可持续发展;保护开发建议
1 案例概况
桃坪羌寨的位置处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乡,因为它有比较完整的文化遗迹而有神秘的“东方之堡”的美名。
经历过1996年以来初步发展期、汶川地震旅游受挫期两个时期的探索,理县政府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划分旅游区块,致力于桃坪羌寨的长足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理县通过深层次地挖掘桃坪羌寨所拥有的古建筑艺术以及深厚的羌族民族文化,大力开发桃坪羌寨旅游资源,将文化资源的优势向经济优势进行转化。如今,作为古羌文化的代表村落,桃坪羌寨已成为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的重要品牌。
2 案例现存问题
民族村寨作为少数民族群体聚集的地方,具有原始、古朴、传统的特点,但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村寨被开放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虽然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必定会对民族村寨自身的文化、环境造成很多负面消极的影响。近年来,桃坪羌寨的旅游发展迅猛,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与认同,但在其旅游发展的同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受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2.1文化系统失衡
部分商家在经济暴利的驱使下,忽视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甚至出現了文化造假的现象,对民族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了许多文化的精华与核心的丢失。且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外来的大量新式文化造成桃坪羌寨原有传统的生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化文化的输入使民族村寨自己原来的文化系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自身原有的创造和传承的民族文化因为没有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所以村民对自身的传统民族精神与生活行为等产生怀疑,对自有文化继承的兴趣减弱,民族村寨的文化基础被动摇。
2.2利益相关者冲突
随着桃坪羌寨旅游的一步步发展,政府和开发者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村民作为其文化的生产者却没有在村寨的开发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反而承担了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破坏、生活干扰、物价上涨等诸多的消极影响,导致村民大众的不满,引发了各利益主要方的矛盾激化、产权矛盾、开发混乱甚至管理失调。例如景区管理委员会与村民、旅游开发商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其中以旅游开发商和村民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利益相关者冲突的激化严重影响了羌寨的和谐,干扰了桃坪羌寨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桃坪羌寨民族文化也因此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3管理混乱
桃坪羌寨管理混乱,内部竞争激烈。桃坪羌寨内部采取由家庭经营的经营方式,每户村民都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个体,由家庭经营缺乏旅游上的专业运营与管控,管控能力较为有限且水平相对较低。在独立经营中通过无序的竞争方式招揽客源,村民之间的矛盾累积激化,由此影响到了村寨的旅游品质。
3 开发与保护对策
伴随着社会资本在桃坪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不断增多,桃坪村寨旅游开发上的问题日渐暴露在人们面前,我们面临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科学的对桃坪羌寨进行开发与保护。我们分别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出发,为桃坪羌寨的开发和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
3.1物质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对策
政府应确定桃坪羌寨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原则,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发展方案,特别是确保村民参与。只有村民切身的获得相关利益,才能更好的提高居民参与建设旅游区的积极性。把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放在第一位,建立一个完整的保护机制。同时,仔细挖掘其内涵,全面保护当地服装、语言、建筑等,建立一个国家文化研究和教育中心来培养继承人。
3.2行为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对策
由于外来游客的生活水平和长期教育水平的差异,村寨居民很容易陷入文化困境,并且产生跟风的现象。
该地区的管理者可以为当地居民开展培训,传授传统文化技能,以确保他们对当地民俗保持文化自信,尽量减少对外来文化盲目模仿的可能性。此外,游客进入时,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进修课程。民族文化的所有者——村民,对民族信仰和民俗的传播有一定责任,因此必须正确界定居民的所有权地位,确保他们从旅游中受益。这样可以更好地发展地方民俗,保证地方人民保护和传播地方民俗和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3精神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对策
随着村寨旅游业的发展,我们也需要研究旅游发展对当地文化的冲击。民族本身的文化符号和精神信仰,其遗产必须合理开发和保护。在精神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居民的宗教信仰、人们的精神思想和价值观念等隐性文化因素的因素。以合适的方式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增加旅游深度。
现在的羌寨文化衍生品虽然丰富,但并未让当地人产生高度文化自信。因此,政府必须将地方文化融入核心价值观,加大居民教育的投入,提高居民的文化生产力,更好地将地方文化的潜在成本转化为实际价值。将当地独特的有吸引力的文化资源通过一定的渠道转变为经济上的资本,再将其运用到教育上。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变文化资源,提升当地人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将具有民族历史底蕴和价值的旅游资源呈现或者结合,使现有的民族价值观制度化,不仅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转变,而且有助于展示真正的民族文化智慧和创造力。只有民族文化的准则化形式正式形成,居民才能真正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自豪感,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得到敬仰,从而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孝蓉.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2]刘小萍.民族社区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3]任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研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3,34(02):112-115.
[4]雷世敏.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面临的困境及治理措施——以四川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15(02):196-199.
[5]雷英.基于游客期望与感知差异的民族村寨旅游地文化开发与保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徐梁(1999.06--);性别:女,民族:汉 学历:本科,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