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有一部分老师一味跟风扭曲“学科综合”的真正含义,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出现许多误区。我们提出正确认识“学科综合”并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实施学科综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科综合;理性思考;学科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2-073-1一、对“学科综合”实施的理性思考
1.过于注重学科综合,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课例:一节初二的涉及新疆民歌的音乐课,一上课教师先拿出一张地图,根据地图,指出了新疆在中国的地理位置。随后又根据课前准备的幻灯片(关于新疆的秀丽风光)详细介绍了新疆秀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丰富的土特产,人民的风俗习惯,信仰的宗教等等。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足足放映了近二十分钟,该教师似乎觉得学生对新疆了解得还不够透彻,并让学生穿上了准备好的新疆服饰,又教了几句新疆语。眼看者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老师才意犹未尽地回归到了主题,让学生听了一遍《青春舞曲》,而此时学生们根本就没法静下心来听音乐,他们的心思还留在刚才学的那几句新疆语上,或是在那一幅幅精美的幻灯片上,反而丢失了欣赏音乐的兴趣。随着一遍音乐的结束,整堂“音乐课”也就结束了。
2.过分注重游戏、舞蹈、表演等活动,造成音乐学习“点到为止”。课例:在教唱歌曲日本民歌《樱花》中,导入部分,老师先播放了一段幻灯片,关于日本的富士山、樱花还有穿着和服的日本女子,又播放了一段日本民族舞蹈,接著就是在《樱花》的背景音乐下,让学生穿着日本民族服装——和服,打着油纸伞学跳日本舞,其后又让学生们分组表演和创作舞蹈动作表演,学生们兴致大发,一整节课在热闹的气氛中跳的跳,说的说,笑的笑。最后老师小结:大家表演得很好,这首歌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
这样的情况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音乐课堂里,上述两个课例中的教师试图用民族语、舞蹈、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试图做到音乐与舞蹈等姊妹艺术的综合。然而不幸的是:过于加大对舞蹈的重视,使音乐与舞蹈比例失调,忽视了课堂中对音乐的关注和学习,最终导致音乐沦为舞蹈、游戏的背景音乐、伴奏音乐。舞蹈、游戏与表演是音乐学习很好的辅助形式,适当加入一些合理的游戏、表演是音乐老师上好音乐课的前提之一。我们应该认识到,音乐课衍生出来的一些文娱活动是对音乐的再认识、再拓展、再创造。无论其出发点是哪种,它的根茎都应该牢牢的扎在音乐的沃土中。表演、舞蹈、游戏都要注重音乐性,在感受音乐的美的前提下表现音乐的快乐。
3.过于强调对歌词的分析、改编,变成语文课。课例:一节音乐教唱江苏民歌《茉莉花》,一位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教唱完歌曲《茉莉花》,然后就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来分析歌词,几乎到了抠字眼的程度,让学生体会这一篇赞美茉莉花的歌词好在哪里,哪几句或哪几个字是描绘茉莉花的形态、颜色、气味,而哪几句是来表达作者对茉莉花的赞美喜爱之情的。全部分析完后该教师似乎还不过瘾,马上又组织学生也来个以茉莉花为主题的歌词创编比赛,诗歌创作及朗诵比赛。学生热情高涨,创作出许多歌词及诗歌,学生在热闹的文学语言氛围中结束了这样的一堂课。
在学唱歌曲中,大多数的音乐老师都会先帮学生去分析歌词,进而去让他们朗诵、创编歌词,从而去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确,在音乐课中适当地从文学角度来解读一下歌词的内容和意境,或适度地增加一些文学语言内容其实也未尝不可。但还要像我们说的要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度”,否则用多了会让人有一种正在进行语文课的嫌疑。非音乐性的内容泛滥地充斥于音乐课堂,就会泯灭音乐艺术性学科的特点,会冲淡音乐本身的鲜明个性,导致在教学上偏离以音乐为本的原则。“综合课程”中的综合,它的学科之间没有主客之分是平等的关系,而学科综合课中的综合却有主次伯仲之分。如音乐教学中的综合就是必须以“音乐教学为主线”可适当引入一些其他学科方面知识为其服务。只有明确地弄懂、理解“学科综合”的本质及原则才能成就出高质量的音乐教学。于是正确理解音乐课的学科综合的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在音乐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学科综合”,能更好地体现其学科价值
首先,与文学、历史、地理等一些文科类学科间的综合性教学使学生在更好的学习、理解、把握音乐的同时,也可以认识和了解本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及其文化底蕴。更加热爱和尊重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中国各个民族乃至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背景下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还可以在音乐中俯仰天地,跨过温带、寒带、热带、亚热带——欣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其次,通过音乐教育中的多学科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同时学习和掌握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认识自我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在音乐欣赏中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通过音乐与姊妹艺术(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的巧妙融合,能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使他们有音乐鉴赏及评价的能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绪,使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更加丰富多彩且富有创造性,并且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科综合;理性思考;学科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2-073-1一、对“学科综合”实施的理性思考
1.过于注重学科综合,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课例:一节初二的涉及新疆民歌的音乐课,一上课教师先拿出一张地图,根据地图,指出了新疆在中国的地理位置。随后又根据课前准备的幻灯片(关于新疆的秀丽风光)详细介绍了新疆秀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丰富的土特产,人民的风俗习惯,信仰的宗教等等。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足足放映了近二十分钟,该教师似乎觉得学生对新疆了解得还不够透彻,并让学生穿上了准备好的新疆服饰,又教了几句新疆语。眼看者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老师才意犹未尽地回归到了主题,让学生听了一遍《青春舞曲》,而此时学生们根本就没法静下心来听音乐,他们的心思还留在刚才学的那几句新疆语上,或是在那一幅幅精美的幻灯片上,反而丢失了欣赏音乐的兴趣。随着一遍音乐的结束,整堂“音乐课”也就结束了。
2.过分注重游戏、舞蹈、表演等活动,造成音乐学习“点到为止”。课例:在教唱歌曲日本民歌《樱花》中,导入部分,老师先播放了一段幻灯片,关于日本的富士山、樱花还有穿着和服的日本女子,又播放了一段日本民族舞蹈,接著就是在《樱花》的背景音乐下,让学生穿着日本民族服装——和服,打着油纸伞学跳日本舞,其后又让学生们分组表演和创作舞蹈动作表演,学生们兴致大发,一整节课在热闹的气氛中跳的跳,说的说,笑的笑。最后老师小结:大家表演得很好,这首歌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
这样的情况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音乐课堂里,上述两个课例中的教师试图用民族语、舞蹈、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试图做到音乐与舞蹈等姊妹艺术的综合。然而不幸的是:过于加大对舞蹈的重视,使音乐与舞蹈比例失调,忽视了课堂中对音乐的关注和学习,最终导致音乐沦为舞蹈、游戏的背景音乐、伴奏音乐。舞蹈、游戏与表演是音乐学习很好的辅助形式,适当加入一些合理的游戏、表演是音乐老师上好音乐课的前提之一。我们应该认识到,音乐课衍生出来的一些文娱活动是对音乐的再认识、再拓展、再创造。无论其出发点是哪种,它的根茎都应该牢牢的扎在音乐的沃土中。表演、舞蹈、游戏都要注重音乐性,在感受音乐的美的前提下表现音乐的快乐。
3.过于强调对歌词的分析、改编,变成语文课。课例:一节音乐教唱江苏民歌《茉莉花》,一位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教唱完歌曲《茉莉花》,然后就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来分析歌词,几乎到了抠字眼的程度,让学生体会这一篇赞美茉莉花的歌词好在哪里,哪几句或哪几个字是描绘茉莉花的形态、颜色、气味,而哪几句是来表达作者对茉莉花的赞美喜爱之情的。全部分析完后该教师似乎还不过瘾,马上又组织学生也来个以茉莉花为主题的歌词创编比赛,诗歌创作及朗诵比赛。学生热情高涨,创作出许多歌词及诗歌,学生在热闹的文学语言氛围中结束了这样的一堂课。
在学唱歌曲中,大多数的音乐老师都会先帮学生去分析歌词,进而去让他们朗诵、创编歌词,从而去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确,在音乐课中适当地从文学角度来解读一下歌词的内容和意境,或适度地增加一些文学语言内容其实也未尝不可。但还要像我们说的要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度”,否则用多了会让人有一种正在进行语文课的嫌疑。非音乐性的内容泛滥地充斥于音乐课堂,就会泯灭音乐艺术性学科的特点,会冲淡音乐本身的鲜明个性,导致在教学上偏离以音乐为本的原则。“综合课程”中的综合,它的学科之间没有主客之分是平等的关系,而学科综合课中的综合却有主次伯仲之分。如音乐教学中的综合就是必须以“音乐教学为主线”可适当引入一些其他学科方面知识为其服务。只有明确地弄懂、理解“学科综合”的本质及原则才能成就出高质量的音乐教学。于是正确理解音乐课的学科综合的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在音乐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学科综合”,能更好地体现其学科价值
首先,与文学、历史、地理等一些文科类学科间的综合性教学使学生在更好的学习、理解、把握音乐的同时,也可以认识和了解本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及其文化底蕴。更加热爱和尊重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中国各个民族乃至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背景下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还可以在音乐中俯仰天地,跨过温带、寒带、热带、亚热带——欣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其次,通过音乐教育中的多学科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同时学习和掌握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认识自我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在音乐欣赏中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通过音乐与姊妹艺术(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的巧妙融合,能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使他们有音乐鉴赏及评价的能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绪,使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更加丰富多彩且富有创造性,并且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