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个月前,当王志东神色黯然地告别大眼睛的新浪,当童家威悄无声息地做别大嗓门的美商网,新浪前CEO沙正治薄薄镜片后面的眼神若有所思。这位世界互联网界的元老大胆预言:中国互联网经济半年内面临崩盘。三个月后,金融街网站的CEO宁君却掷地有声地告诉中国:不是互联网经济不行了,而是做互联网不成功的企业不行了。对中国INTERNET产业而言,名为“眼球经济”的“加演片”结束了,但.COM公司打造“百年老店”的“正片”刚刚开始。
日前,位于美国旧金山的Webmergers公司——该公司专门对网络公司的并购与倒闭情况进行研究,同时从事网站买卖业务——发布了7月份网站倒闭及并购统计报告。报告指出:在2001年头7个月中,互联网“飓风”共卷走367家网络公司,大大超过2000年头7个月的56家。长长的倒闭名单中,除了著名的门户网站go.com、著名的玩具销售网站eToys、宠物物品销售网站Petopia、NBA巨星迈克尔-乔丹参股的体育用品销售网站MVP.com、美国全国性互联网服务提供商PSN.net,现在又增加了美国西海岸的Webvan以及美国东部的HomeRuns.com。这两家曾经红极一时的在线零售商一周之内突然倒闭,导致2000名以上的人失去了工作。此外,网上庆典摄影服务公司Primeshot、无线互联网接入供应商Metricom以及光学路由公司Ipoptical的倒闭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然,在这场“飓风”中,我们更加熟悉也更加关心的是中国网络业的动荡:王志东、童家威、王峻涛的离职;新浪、MY8848、ENET、赢时通的大幅裁员;人人、博库、华夏旅游网的倒闭;搜狐、网易的NASDAQ保卫战......当越来越多的INTERNET明星们星光黯淡,当越来越多的.COM公司日渐憔悴,沙正治预言的应验似乎近在眼前。
时至今日,当多数网站已经不再宣称自己是“互联网公司”,而是“软件公司,系统集成商或行销体系”的时候,INTERNET还能不能坚定对未来的信心?
死神的考验
毫无疑问,在死神面前,任何概念和光环都是脆弱的,时间和风雨将证明一切。最后的审判来临前,互联网链条上的所有环节都必须经受严峻的考验。
首先,长期见不到投资回报且面临清盘压力的资本耐心面临考验。VC们再也不是秃鹫般包围在创业计划书旁边慷慨解囊的亲善大使了。当资本市场的泡沫渐次破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的投资会在实实在在的市场运作中换回利润。也许还不是出局旁观的时刻,但他们会更加小心翼翼地看好仍攥在自己手里的每一张淡绿色的钞票。
其次,包括ISP、ICP、B2C、B2B、ASP、IDC在内的所有商务模式面临考验。它们再也不是“市场”和“利润”的代名词了。概念本身已经象过期的药水一样走样,失效。在向经济规律回归的过程中,模式本身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喟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利润是检验企业的唯一标准,而市场是检验模式的唯一标准。
再次,CEO们的决策能力、开拓能力以及化解危机的能力受到空前考验。我们再也难以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王志东、张朝阳和丁磊们镇定自若、自信满满的笑脸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前途和命运的深刻思索和深切忧虑。在这个偶像幻灭的时代,“大侠气质”和“先知风范”早已说明不了什么,对于这些年轻的CEO而言,在挫折中摸索以至顿悟企业成长秘密是一种极其难得、也极其折磨人心的历练,也只有超出侪辈的表现才能换取完美的报表。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当死神的影子伴随严冬刚刚笼罩,存粮无几的“寒号鸟”们已经冻毙大半,更多的.COM则不得不“迷途羔羊”一样缩衣节食,寻找方向。关于春天的种种猜测鼓励他们挣扎下去,毕竟,活着是美好的。
神话和鬼话
有谁还记得中华网“NASDAQ中华第一网络股”的神话?有谁还记得赢时通“中国第一财经品牌”的神话?有谁还记得搜狐中国第一门户的信誓旦旦?事实上,从商务网站诞生那天起,神话和鬼话就孪生兄弟一样纠缠着网络CEO们。
神话一,资本市梦率。YAHOO、AMAZON、ETOYS,曾经的资本奇迹是最早、也是最激动人心的互联网神话,然而在NADSDAQ面目全非的长熊市中,神话早已变成鬼话,任何仍然妄图不通过扎实的企业运作而凭空在资本市场圈钱的行为,其结果只有一个:自杀。
神话二,只有大资金才能运作互联网,只有烧钱才能打造互联网品牌。一段时间以来,北京街头有“三大”——新浪大眼睛、搜狐大尾巴、和讯大铜钱,甚至成为一景。好象高科技必须高投入,好象大发展必须大资金,好象只有大把烧钱才能招揽用户。鼎盛时期,这些公司的广告预算甚至可以和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竞标者媲美,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甚至没有一样可以卖钱的产品。空有大批“眼球”却无从得利,使“跑马圈地”成为鬼话。
神话三,只有争第一才有出路,只有龙头老大才好赚钱。这是网络经济曾经深入人心的教条,然而放眼中国,亏损大户也正是那些所谓的“龙头——最大的中文门户新浪网、最大的网上商城MY8848、最大BTOB美商网、最大的财经网站和讯、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当舍本逐末的竞赛愈演愈烈,“老大论”成为奇怪的鬼话。
神话四,电子商务把售卖成本降到最低,低成本高效率是互联网公司的特性。没有人怀疑互联网的潜力,正如没有人怀疑全球经济一体化,然而,当MY8848和E国一条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互联网下单系统,一条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送配手段时,低成本只能成为鬼话。预期中的低成本运作凤毛麟角,成本拉动型收入成为90%以上互联网公司的特性。
鬼话之后是什么?
象人类历史上所有曾经的闹剧一样,喧嚣之后是平淡,疯狂之后是理性的回归,有谁在超越这些神化的鬼话吗?也许电子商务领域的耕耘者都想成为MegWhitman——eBay的总裁兼CEO,为什么不呢?她被《财富》杂志评为2000年度美国商界50名女强人之一,在她的领导下,eBay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最大平台,经营的商品包括小到4美元一张的棒球卡、大到价值50亿美元的高级旅馆,在其他网络公司还在“烧钱”时,eBay在1996年已经开始赢利。
这样的超越者,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中有谁可以胜任吗?地处北京金融大街的金融街网站总裁兼CEO宁君也许是其中之一。和传统企业一样,他只用几百万资金就缔造了世界华人的在线财经王国。当其他.COM公司仍在探索如何才能收钱时,金融街的销售收入却在成本没有任何增长的前提下大幅攀升:5月份比4月份增长36%,6月比5月增长31%,7月比6月增长39.12%,8月份比7月份增长50%;不仅现金存量十年无生存之忧,而且还有几千万资金正在寻求对外投资。
Whitman和宁君有什么诀窍吗?不像大多数网络公司,试图把互联网变成如同电视和商业街一样的东西,Whitman把握住了互联网的最大价值,那就是它能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交流,所以,Whitman努力让eBay成为人们相互之间交易的一个场所。另外,与其他网络公司相比,Whitman在一开始就节省开支,而不是不顾一切地大把花钱。
宁君为金融街网站确立了证券资讯、在线咨询、分析工具三位一体,人、股、网合三为一的经营战略,为5000万中国股民提供互动交流的一站到位式投资服务。同样,金融街网站突破了大肆烧钱吸引眼球的怪圈,他们仅投入40万元广告费,就打造了中国财经网站的一面大旗,其主抓产品线和服务线,进而以互联网为主渠道,通过口碑获取销售额和知名度的“品牌战略”值得关注。
历史早已验证,规律的回归只在迟早的问题。眼球经济的“加演片”过后,“eBay”和“金融街”们走上前台,用他们提供的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打动用户,开创行业局面,成为刚刚上演的“正片”中的“主角”。
互联网站的可持续发展
eBay构架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且通过它实现了人类借助互联网自由交易的梦想。金融街呢?没有代理商、没有分公司、没有驻外销售人员、没有仓储、没有物流、没有配送、甚至没有实物制作成本,当金融街网站通过互联网流畅地解决掉证券产品的销售和服务问题,并因此率先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取得规模赢利时,真不知微软盖茨会做何感想,因为通过互联网售卖软件一直是比尔。盖茨一心想做的一件事,并认为这是“软件销售的最高境界”。
比起杨致远和贝索斯曾经的辉煌,宁君和Whitman有多少值得炫耀的成绩吗?也许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架构互联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他们的最大成功,恰恰是这一点,使eBay和金融街摆脱了昙花一现的命运。从这一点上讲,宁君代表中国的互联网CEO们进行了不错的尝试。
金融街启动之初,宁君就清晰地认识到:“互联网企业也是企业,是企业就必须遵循企业发展的一切客观规律。”当别人大肆烧钱争第一时,宁君却提出“不做先驱,不做先烈,只做先进的”口号,他们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出亚洲领先的WEB版股票、期货、外汇行情报价系统——报价精灵,并通过与国内外400多家知名网站的合作带来大量资源和用户。
2000年8月,当宁君拿到最后一笔风险投资,他并未象多数互联网公司那样围绕“眼球经济”徘徊,而是用半年时间主动进行了从经营思路到商务模式的调整,明确提出“金融街网站是企业而不是事业单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赢利是检验企业的唯一标准”。因此,当业界仍沉浸在对“数字鸿沟”的讨论,对ASP、IDC等模式的推崇中,金融街网站已经为中国股民量身开发了国内一流的客户端软件,同时把公司经营重点向提供产品和服务倾斜,一条国内一流的产品线和服务线已经架构完成,并开始收费。
又是半年过去,当许多网络公司开始探讨如何才能收费时,金融街网站已经完成了从短线产品向长线产品、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从合作项目到独立研发产品等三大转变,一个立足长远、面向市场的“百年老店”雏形已然确立——
首先,金融街网站根据自身优势,推出了“网上财经培训”,如与中央财经大学合作,成功地进行了“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培训”。但是,宁君知道,一个企业要长期发展,不可能仅靠短线产品来支撑。于是,在短线产品获利的同时,金融街网站研发出龙规软件、黄金眼、淘金版软件等股票分析系统,顺利地中长线产品架构推出。
其次,做软件出身的宁君就清晰地意识到,仅靠百十元的龙规和黄金眼软件,销量再大,也不足以支撑一个网站的发展,而当580元的“卫星侦察版”、1180元高含金量的“淘金版”股票分析软件上市后,填补了中、高价产品线。
第三,金融街网站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与知名证券专家野山合作开发了龙规软件,与北京新兰德合作开发了“新兰德版”,与广东金手指合作开发了“金手指版”股票分析软件。但宁君早就知道,企业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不能永远躺在合作伙伴身上,其“财富小组”历经一年自行研发的“淘金版”软件7月份已经推出,并成为主打产品。
对比宁君“未来一年半国内二板或香港二板上市”、“成为世界知名财经品牌以及优秀财经产品供应商”的梦想,Whitman的野心大了许多,她预计:到2005年,EBAY的交易额能达到300亿美元,因为“目前的市场发展使在线销售商把eBay的拍卖方式引入了他们自己的网络交易平台,这种行为自然会使eBay的技术和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一样风行”。
搬出温室谈成长
IDC最新报告显示,未来三年中,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至少将引起信息技术支出缩水1400亿美元,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必须走出“温室”谈发展。但是,与此形成反差的是,目前多数ICP只能管理内容,进而提供查询、阅读、或发送电子杂志等服务。从经营层面上看,这距离为网站带来赢利的电子商务显然远远不够,因为IDC的“eWorld2001”调查显示,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网站具备交易及存货控制管理等基础架构。
与此同时,生存危机的重压下,国内门户网站掀起了接二连三的收费风潮,随着收费意识的增强,网络资源和内容的被重视程度必然会大幅度增加,.COM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将被推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上,因为没有人愿意为没有品质保证的产品付费。客观上看,收费网站提高服务质量的跋涉才刚刚开始,无法获取用户认可的.COM将不得不再次面对死亡的命运。
抢夺眼球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抢夺付费用户的战争刚刚开始。更多的传统企业已经开始加入这场战争,这将对现有纯互联网站的生存形成巨大的压力,其结果必定大洗牌、大震荡、大整顿。死亡、分化、整合、购并将不可避免,这是走出温室的互联网站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也是无可避免的经济体系进化程序。
在这场新的进化战争中,所有现存企业在向更具生命力的互联网销售渠道进军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探索和论争。我们只能预测到这种竞争的一个原则,那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企业最终都将裸露到市场的风雨中,只有按照企业发展规律办事的.COM才会最终获胜。
.COM公司:正片刚刚开始
IDG资深副总裁JohnGantz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全球现在大约有1100万家网站,其中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初步发展阶段。”而在长达一年半的网络概念股崩溃后,最近有不少观察家一致认为,INTERNET的春天即将到来。
事实上,一年半以来,互联网的先驱们用激情燃烧了自己,燃烧了网民,也获得了整个经济链条对互联网的认同。全球网民的数量增加了一倍,网络成为新经济的决定性科技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跑马圈地”、“抢夺眼球”的互联网“加演片”已经结束,互联网企业为打造“百年老店”而进行的种种符合企业发展规律、实实在在地探索刚刚开始。然而,我们并不认为INTERNET的春天即将到来。恰恰相反,今后一年可能是互联网公司更加伤心绝望之地。尽管如此,所有这一切并不妨碍互联网本身无可抗拒的发展。正如美国著名的互联网研究专家唐.塔普斯科特在对全球1000家主流公司深入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
“互联网使企业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激烈程度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互联网是一场强烈的风暴,它所释放的能量搅动了整个经济,使一些企业落到谷底,把一些企业打得粉碎,使最强的幸存者忧心忡忡,担心随时会突然涌出一股巨浪将它们吞没。但是,如果有谁能这场混乱中获得超越同辈的眼光和手段,他必将率领他的船队驶过重重危机,在险滩和旋涡之后,重新扬帆启航。”
日前,位于美国旧金山的Webmergers公司——该公司专门对网络公司的并购与倒闭情况进行研究,同时从事网站买卖业务——发布了7月份网站倒闭及并购统计报告。报告指出:在2001年头7个月中,互联网“飓风”共卷走367家网络公司,大大超过2000年头7个月的56家。长长的倒闭名单中,除了著名的门户网站go.com、著名的玩具销售网站eToys、宠物物品销售网站Petopia、NBA巨星迈克尔-乔丹参股的体育用品销售网站MVP.com、美国全国性互联网服务提供商PSN.net,现在又增加了美国西海岸的Webvan以及美国东部的HomeRuns.com。这两家曾经红极一时的在线零售商一周之内突然倒闭,导致2000名以上的人失去了工作。此外,网上庆典摄影服务公司Primeshot、无线互联网接入供应商Metricom以及光学路由公司Ipoptical的倒闭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然,在这场“飓风”中,我们更加熟悉也更加关心的是中国网络业的动荡:王志东、童家威、王峻涛的离职;新浪、MY8848、ENET、赢时通的大幅裁员;人人、博库、华夏旅游网的倒闭;搜狐、网易的NASDAQ保卫战......当越来越多的INTERNET明星们星光黯淡,当越来越多的.COM公司日渐憔悴,沙正治预言的应验似乎近在眼前。
时至今日,当多数网站已经不再宣称自己是“互联网公司”,而是“软件公司,系统集成商或行销体系”的时候,INTERNET还能不能坚定对未来的信心?
死神的考验
毫无疑问,在死神面前,任何概念和光环都是脆弱的,时间和风雨将证明一切。最后的审判来临前,互联网链条上的所有环节都必须经受严峻的考验。
首先,长期见不到投资回报且面临清盘压力的资本耐心面临考验。VC们再也不是秃鹫般包围在创业计划书旁边慷慨解囊的亲善大使了。当资本市场的泡沫渐次破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的投资会在实实在在的市场运作中换回利润。也许还不是出局旁观的时刻,但他们会更加小心翼翼地看好仍攥在自己手里的每一张淡绿色的钞票。
其次,包括ISP、ICP、B2C、B2B、ASP、IDC在内的所有商务模式面临考验。它们再也不是“市场”和“利润”的代名词了。概念本身已经象过期的药水一样走样,失效。在向经济规律回归的过程中,模式本身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喟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利润是检验企业的唯一标准,而市场是检验模式的唯一标准。
再次,CEO们的决策能力、开拓能力以及化解危机的能力受到空前考验。我们再也难以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王志东、张朝阳和丁磊们镇定自若、自信满满的笑脸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前途和命运的深刻思索和深切忧虑。在这个偶像幻灭的时代,“大侠气质”和“先知风范”早已说明不了什么,对于这些年轻的CEO而言,在挫折中摸索以至顿悟企业成长秘密是一种极其难得、也极其折磨人心的历练,也只有超出侪辈的表现才能换取完美的报表。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当死神的影子伴随严冬刚刚笼罩,存粮无几的“寒号鸟”们已经冻毙大半,更多的.COM则不得不“迷途羔羊”一样缩衣节食,寻找方向。关于春天的种种猜测鼓励他们挣扎下去,毕竟,活着是美好的。
神话和鬼话
有谁还记得中华网“NASDAQ中华第一网络股”的神话?有谁还记得赢时通“中国第一财经品牌”的神话?有谁还记得搜狐中国第一门户的信誓旦旦?事实上,从商务网站诞生那天起,神话和鬼话就孪生兄弟一样纠缠着网络CEO们。
神话一,资本市梦率。YAHOO、AMAZON、ETOYS,曾经的资本奇迹是最早、也是最激动人心的互联网神话,然而在NADSDAQ面目全非的长熊市中,神话早已变成鬼话,任何仍然妄图不通过扎实的企业运作而凭空在资本市场圈钱的行为,其结果只有一个:自杀。
神话二,只有大资金才能运作互联网,只有烧钱才能打造互联网品牌。一段时间以来,北京街头有“三大”——新浪大眼睛、搜狐大尾巴、和讯大铜钱,甚至成为一景。好象高科技必须高投入,好象大发展必须大资金,好象只有大把烧钱才能招揽用户。鼎盛时期,这些公司的广告预算甚至可以和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竞标者媲美,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甚至没有一样可以卖钱的产品。空有大批“眼球”却无从得利,使“跑马圈地”成为鬼话。
神话三,只有争第一才有出路,只有龙头老大才好赚钱。这是网络经济曾经深入人心的教条,然而放眼中国,亏损大户也正是那些所谓的“龙头——最大的中文门户新浪网、最大的网上商城MY8848、最大BTOB美商网、最大的财经网站和讯、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当舍本逐末的竞赛愈演愈烈,“老大论”成为奇怪的鬼话。
神话四,电子商务把售卖成本降到最低,低成本高效率是互联网公司的特性。没有人怀疑互联网的潜力,正如没有人怀疑全球经济一体化,然而,当MY8848和E国一条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互联网下单系统,一条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送配手段时,低成本只能成为鬼话。预期中的低成本运作凤毛麟角,成本拉动型收入成为90%以上互联网公司的特性。
鬼话之后是什么?
象人类历史上所有曾经的闹剧一样,喧嚣之后是平淡,疯狂之后是理性的回归,有谁在超越这些神化的鬼话吗?也许电子商务领域的耕耘者都想成为MegWhitman——eBay的总裁兼CEO,为什么不呢?她被《财富》杂志评为2000年度美国商界50名女强人之一,在她的领导下,eBay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最大平台,经营的商品包括小到4美元一张的棒球卡、大到价值50亿美元的高级旅馆,在其他网络公司还在“烧钱”时,eBay在1996年已经开始赢利。
这样的超越者,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中有谁可以胜任吗?地处北京金融大街的金融街网站总裁兼CEO宁君也许是其中之一。和传统企业一样,他只用几百万资金就缔造了世界华人的在线财经王国。当其他.COM公司仍在探索如何才能收钱时,金融街的销售收入却在成本没有任何增长的前提下大幅攀升:5月份比4月份增长36%,6月比5月增长31%,7月比6月增长39.12%,8月份比7月份增长50%;不仅现金存量十年无生存之忧,而且还有几千万资金正在寻求对外投资。
Whitman和宁君有什么诀窍吗?不像大多数网络公司,试图把互联网变成如同电视和商业街一样的东西,Whitman把握住了互联网的最大价值,那就是它能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交流,所以,Whitman努力让eBay成为人们相互之间交易的一个场所。另外,与其他网络公司相比,Whitman在一开始就节省开支,而不是不顾一切地大把花钱。
宁君为金融街网站确立了证券资讯、在线咨询、分析工具三位一体,人、股、网合三为一的经营战略,为5000万中国股民提供互动交流的一站到位式投资服务。同样,金融街网站突破了大肆烧钱吸引眼球的怪圈,他们仅投入40万元广告费,就打造了中国财经网站的一面大旗,其主抓产品线和服务线,进而以互联网为主渠道,通过口碑获取销售额和知名度的“品牌战略”值得关注。
历史早已验证,规律的回归只在迟早的问题。眼球经济的“加演片”过后,“eBay”和“金融街”们走上前台,用他们提供的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打动用户,开创行业局面,成为刚刚上演的“正片”中的“主角”。
互联网站的可持续发展
eBay构架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且通过它实现了人类借助互联网自由交易的梦想。金融街呢?没有代理商、没有分公司、没有驻外销售人员、没有仓储、没有物流、没有配送、甚至没有实物制作成本,当金融街网站通过互联网流畅地解决掉证券产品的销售和服务问题,并因此率先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取得规模赢利时,真不知微软盖茨会做何感想,因为通过互联网售卖软件一直是比尔。盖茨一心想做的一件事,并认为这是“软件销售的最高境界”。
比起杨致远和贝索斯曾经的辉煌,宁君和Whitman有多少值得炫耀的成绩吗?也许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架构互联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他们的最大成功,恰恰是这一点,使eBay和金融街摆脱了昙花一现的命运。从这一点上讲,宁君代表中国的互联网CEO们进行了不错的尝试。
金融街启动之初,宁君就清晰地认识到:“互联网企业也是企业,是企业就必须遵循企业发展的一切客观规律。”当别人大肆烧钱争第一时,宁君却提出“不做先驱,不做先烈,只做先进的”口号,他们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出亚洲领先的WEB版股票、期货、外汇行情报价系统——报价精灵,并通过与国内外400多家知名网站的合作带来大量资源和用户。
2000年8月,当宁君拿到最后一笔风险投资,他并未象多数互联网公司那样围绕“眼球经济”徘徊,而是用半年时间主动进行了从经营思路到商务模式的调整,明确提出“金融街网站是企业而不是事业单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赢利是检验企业的唯一标准”。因此,当业界仍沉浸在对“数字鸿沟”的讨论,对ASP、IDC等模式的推崇中,金融街网站已经为中国股民量身开发了国内一流的客户端软件,同时把公司经营重点向提供产品和服务倾斜,一条国内一流的产品线和服务线已经架构完成,并开始收费。
又是半年过去,当许多网络公司开始探讨如何才能收费时,金融街网站已经完成了从短线产品向长线产品、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从合作项目到独立研发产品等三大转变,一个立足长远、面向市场的“百年老店”雏形已然确立——
首先,金融街网站根据自身优势,推出了“网上财经培训”,如与中央财经大学合作,成功地进行了“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培训”。但是,宁君知道,一个企业要长期发展,不可能仅靠短线产品来支撑。于是,在短线产品获利的同时,金融街网站研发出龙规软件、黄金眼、淘金版软件等股票分析系统,顺利地中长线产品架构推出。
其次,做软件出身的宁君就清晰地意识到,仅靠百十元的龙规和黄金眼软件,销量再大,也不足以支撑一个网站的发展,而当580元的“卫星侦察版”、1180元高含金量的“淘金版”股票分析软件上市后,填补了中、高价产品线。
第三,金融街网站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与知名证券专家野山合作开发了龙规软件,与北京新兰德合作开发了“新兰德版”,与广东金手指合作开发了“金手指版”股票分析软件。但宁君早就知道,企业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不能永远躺在合作伙伴身上,其“财富小组”历经一年自行研发的“淘金版”软件7月份已经推出,并成为主打产品。
对比宁君“未来一年半国内二板或香港二板上市”、“成为世界知名财经品牌以及优秀财经产品供应商”的梦想,Whitman的野心大了许多,她预计:到2005年,EBAY的交易额能达到300亿美元,因为“目前的市场发展使在线销售商把eBay的拍卖方式引入了他们自己的网络交易平台,这种行为自然会使eBay的技术和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一样风行”。
搬出温室谈成长
IDC最新报告显示,未来三年中,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至少将引起信息技术支出缩水1400亿美元,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必须走出“温室”谈发展。但是,与此形成反差的是,目前多数ICP只能管理内容,进而提供查询、阅读、或发送电子杂志等服务。从经营层面上看,这距离为网站带来赢利的电子商务显然远远不够,因为IDC的“eWorld2001”调查显示,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网站具备交易及存货控制管理等基础架构。
与此同时,生存危机的重压下,国内门户网站掀起了接二连三的收费风潮,随着收费意识的增强,网络资源和内容的被重视程度必然会大幅度增加,.COM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将被推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上,因为没有人愿意为没有品质保证的产品付费。客观上看,收费网站提高服务质量的跋涉才刚刚开始,无法获取用户认可的.COM将不得不再次面对死亡的命运。
抢夺眼球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抢夺付费用户的战争刚刚开始。更多的传统企业已经开始加入这场战争,这将对现有纯互联网站的生存形成巨大的压力,其结果必定大洗牌、大震荡、大整顿。死亡、分化、整合、购并将不可避免,这是走出温室的互联网站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也是无可避免的经济体系进化程序。
在这场新的进化战争中,所有现存企业在向更具生命力的互联网销售渠道进军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探索和论争。我们只能预测到这种竞争的一个原则,那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企业最终都将裸露到市场的风雨中,只有按照企业发展规律办事的.COM才会最终获胜。
.COM公司:正片刚刚开始
IDG资深副总裁JohnGantz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全球现在大约有1100万家网站,其中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初步发展阶段。”而在长达一年半的网络概念股崩溃后,最近有不少观察家一致认为,INTERNET的春天即将到来。
事实上,一年半以来,互联网的先驱们用激情燃烧了自己,燃烧了网民,也获得了整个经济链条对互联网的认同。全球网民的数量增加了一倍,网络成为新经济的决定性科技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跑马圈地”、“抢夺眼球”的互联网“加演片”已经结束,互联网企业为打造“百年老店”而进行的种种符合企业发展规律、实实在在地探索刚刚开始。然而,我们并不认为INTERNET的春天即将到来。恰恰相反,今后一年可能是互联网公司更加伤心绝望之地。尽管如此,所有这一切并不妨碍互联网本身无可抗拒的发展。正如美国著名的互联网研究专家唐.塔普斯科特在对全球1000家主流公司深入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
“互联网使企业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激烈程度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互联网是一场强烈的风暴,它所释放的能量搅动了整个经济,使一些企业落到谷底,把一些企业打得粉碎,使最强的幸存者忧心忡忡,担心随时会突然涌出一股巨浪将它们吞没。但是,如果有谁能这场混乱中获得超越同辈的眼光和手段,他必将率领他的船队驶过重重危机,在险滩和旋涡之后,重新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