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双基”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性的思维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能力,使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课在职业教育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联系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桥梁;同时它也是一门工具课,好多专业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因此,职高专业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这门技术基础课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采用“双基”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性的思维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能力,使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职高学生学好了这门课,也使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强调“双基”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我认为《机械制图》课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生没有扎实的理论为基础,很难学好《机械制图》课,我们的教学也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有创新和突破。学习机械制图课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能用图样正确的表达机件的形状,二是能根据图样正确的想象出机件的形状。不论是读视图还是画视图,一定要掌握基本几何体,点、线、面,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特征。
作图常用的方法是形体分析法,因此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征。当看到一些物体的同一部分在两个或三个投影而上的投影时,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与某个基本几何体对应起来,如:圆一长方形一圆柱;圆一三角形一圆锥:三角形—长方形一三棱柱;梯形—两同心圆一圆台等。
作图的另一种方法是线面分析法,因此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掌握点、线、面投影规律,如:线一线一点一投影面的垂直线:直线一直线一斜线一投影面的平行线;面一线一面一投影面的垂直而等。
截交线的投影特征:截交线垂直于圆柱轴线,截交线是圆;截交线平行于圆柱轴线,截交线是长方形;截交线倾斜于圆柱轴线,截交线是椭圆等。此外还有两个直径不一样的圆柱相贯,相贯线向着直径大的轴线凹:两个直径一样的圆柱相贯,相贯线是经过轴线交点的两条相交直线等。
以上这些基础知识,我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如果有部分知识欠缺或没有掌握,那么就不能迅速、准确地表达机件的形状。
2、利用直观性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初次接触《机械制图》课的学生往往有一种生涩难懂的感觉,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讲授课时努力改进、完善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利用实物、模型、挂图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视觉较直观的教具进行直观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例如在讲解点的三面投影时,以教室这个实物为三投影面体系,将一个长方形的大纸盒紧贴墙角,以纸盒不靠墙的角为点。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点到投影面的距离和点的三个坐标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坐标在点的那些投影中反映出来。经过这种由平面到空间,再由空间到平面的反复训练,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讲解线面投影时,两支笔可演示各种位置直线,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三角板可演示各种位置平面。
动手能力就是制作能力,动手和动脑是紧密联系的,通过动手制作可以使空间思维转化为实际模型或图形。在教学中,我采用切割泡沫塑料或用橡皮泥切制模型的方法,进行截交线和相贯线的讲解以及画视图、补视图、补缺线的练习。
在课堂上运用直观演示教学,可以使图物对照,以“物”代“言”,生动鲜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它直接从实物模型入手,由表及里,从整体到局部,最后了解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表象,建立起具体的“实物”,然后按照投影规律绘制出平面图形。在课堂上适时使用实物、挂图、教具并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所讲的问题,对于学生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发挥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给出条件及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法。教学中,教师除讲清重要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外,还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路,讲课要留有“缺口”,为学生自学和进一步探索留有余地。例:制图中的“一题多解”就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已知物体的一个主视图,用组合体的组合方法,从多方位、多角度补出不同俯视图或左视图。
4、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在《机械制图》教学中,不局限于单一手段来进行教学,综合运用多种灵活的方法,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我在机械制图课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的内容需要出发,充分运用幻灯投影等电教媒体,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对着投影画面进一步询问、分析、讲解,扩大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既节省时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总之,对于《机械制图》课的基本要求是能用图形表达物体的形状,并由已画好的图样想象出物体形状,初步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应贯彻以识图为主,以绘图促识图的原则。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我的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课在职业教育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联系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桥梁;同时它也是一门工具课,好多专业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因此,职高专业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这门技术基础课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采用“双基”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性的思维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能力,使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职高学生学好了这门课,也使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强调“双基”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我认为《机械制图》课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生没有扎实的理论为基础,很难学好《机械制图》课,我们的教学也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有创新和突破。学习机械制图课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能用图样正确的表达机件的形状,二是能根据图样正确的想象出机件的形状。不论是读视图还是画视图,一定要掌握基本几何体,点、线、面,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特征。
作图常用的方法是形体分析法,因此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征。当看到一些物体的同一部分在两个或三个投影而上的投影时,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与某个基本几何体对应起来,如:圆一长方形一圆柱;圆一三角形一圆锥:三角形—长方形一三棱柱;梯形—两同心圆一圆台等。
作图的另一种方法是线面分析法,因此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掌握点、线、面投影规律,如:线一线一点一投影面的垂直线:直线一直线一斜线一投影面的平行线;面一线一面一投影面的垂直而等。
截交线的投影特征:截交线垂直于圆柱轴线,截交线是圆;截交线平行于圆柱轴线,截交线是长方形;截交线倾斜于圆柱轴线,截交线是椭圆等。此外还有两个直径不一样的圆柱相贯,相贯线向着直径大的轴线凹:两个直径一样的圆柱相贯,相贯线是经过轴线交点的两条相交直线等。
以上这些基础知识,我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如果有部分知识欠缺或没有掌握,那么就不能迅速、准确地表达机件的形状。
2、利用直观性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初次接触《机械制图》课的学生往往有一种生涩难懂的感觉,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讲授课时努力改进、完善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利用实物、模型、挂图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视觉较直观的教具进行直观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例如在讲解点的三面投影时,以教室这个实物为三投影面体系,将一个长方形的大纸盒紧贴墙角,以纸盒不靠墙的角为点。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点到投影面的距离和点的三个坐标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坐标在点的那些投影中反映出来。经过这种由平面到空间,再由空间到平面的反复训练,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讲解线面投影时,两支笔可演示各种位置直线,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三角板可演示各种位置平面。
动手能力就是制作能力,动手和动脑是紧密联系的,通过动手制作可以使空间思维转化为实际模型或图形。在教学中,我采用切割泡沫塑料或用橡皮泥切制模型的方法,进行截交线和相贯线的讲解以及画视图、补视图、补缺线的练习。
在课堂上运用直观演示教学,可以使图物对照,以“物”代“言”,生动鲜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它直接从实物模型入手,由表及里,从整体到局部,最后了解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表象,建立起具体的“实物”,然后按照投影规律绘制出平面图形。在课堂上适时使用实物、挂图、教具并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所讲的问题,对于学生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发挥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给出条件及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法。教学中,教师除讲清重要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外,还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路,讲课要留有“缺口”,为学生自学和进一步探索留有余地。例:制图中的“一题多解”就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已知物体的一个主视图,用组合体的组合方法,从多方位、多角度补出不同俯视图或左视图。
4、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在《机械制图》教学中,不局限于单一手段来进行教学,综合运用多种灵活的方法,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我在机械制图课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的内容需要出发,充分运用幻灯投影等电教媒体,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对着投影画面进一步询问、分析、讲解,扩大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既节省时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总之,对于《机械制图》课的基本要求是能用图形表达物体的形状,并由已画好的图样想象出物体形状,初步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应贯彻以识图为主,以绘图促识图的原则。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我的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