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别样的语文课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容纳17个教学班。担任四三班的语文教师因病住院,暂时离开了教学第一线。当时,语文课进度正进行了一半,到哪里去找代课教师呢?学生着急,班主任急,校长更急!当时,作为学校抓教学的教务主任的我,更是急上加急!于是,我向校长提出,来接任这个班的语文课。经过学校对相关科目的调整,我接任了这个班的语文课。
  二、案例描述
  上第一节课,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后你们的语文课就由我来给大家上了。”
  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啊”了一声。我接着说:“我上语文课与众不同,课文你们自己读,问题你们自己提,答案你们自己想,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你甭想在我这儿得到问题的答案。”我还告诉学生:“老师是第一次教四年级,对课文不熟悉,跟大家一样陌生。所以,你们要时刻想着,你们的语文老师很‘懒’,明白了吗?”
  我话音刚落,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是个啥语文老师,咱语文肯定学不好。”“我真想念王老师(以前教他们的语文老师)!”“不行,咱得告诉校长,让校长给咱调个负责任的语文老师!”我观察着学生的表情和神态,有的边说边撅着嘴,有的一扔课本,还有的长叹一口气说‘完了’,还有的……
  “安静!安静!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1课《搭石》,要求每人将预习的内容写下来。等会儿,各个小组进行汇报展示,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哪个组就获得最佳小组表现奖,好吗?”“好!”声音很响亮。一听到说比赛,学生哪敢怠慢!他们赶紧从书包里找出本子,我也随即打开电脑,出示预习目标和预习方法指导:
  1.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初读印象)。
  2.写。再读课文,劃出生字、新词并写两遍,争取听写过,并对生词加以理解。一般采取多读、多悟、多体会、用换词语的方式,并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3.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或者感受最深(令自己有启发)的句、段,并在课本上写上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即小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4.疑。通过读书,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有价值的问题。
  5.谈。小组交流自学收获,解决疑难。
  学生个个睁大眼睛认真地读着,随后,我对小组长的任务和在组内怎样安排成员的分工进行了指导。我来回巡视着,学生有秩序地阅读文本,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做预习笔记。看着这一切,我暗自欢喜,就这样,不知不觉时间过了35分钟,学生个个抬起了头,可能已经预习的差不多了,等待我发话呢!我也不卖关子了,说:“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了?觉得有困难吗?展示汇报可能没有时间了,我们下节课再一决高低怎么样?”“行,这样好有时间整理得更充分,交流得更精彩!我们小组才有可能获得最佳表现奖!”第三小组组长大声说。
  三、案例结果
  其实,这是我教学的一个策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探讨、制作了语文自主学习卡,让学生有学习目标可循,有学习目的可明确,有学习任务可完成,使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快速地成长起来。
  著名心理学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梅玲说:“让学生去预习,当然不可能100%看懂,可能大部分看懂,也可能什么都看不懂,但你给时间让他预习,在心理上就有了定向。”在以后的日子里,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引领“预习——展示——提升”, 学生在课堂上活了起来,变得会说、敢说。这样,课堂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而是变成了学生分享快乐、享受成功的舞台。
  四、案例反思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教师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学生的想法、看法。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虽然看似与课文毫无关系,却充分体现了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这样学生就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了。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或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感悟,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只有学生对文本产生深刻的不同的感悟,教学才能实现学生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从而使教学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其他文献
歌德曾經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曾经怀疑过,直到读了《三国演义》。  合上《三国演义》,我仿佛刚刚从那段历史中走来。脑海中不断地翻滚着那硝烟弥漫的战场,杀机四伏的社会,眼前闪现着一个个忠君爱国之人、义重如山之士。这一切,浮现在眼前,铭记在心里,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人生的光明与黑暗,人性的伟大与渺小,人心的无私与贪婪,人格的高尚与卑微,都在这部经典作品中呈现。它带给你的,不
期刊
初三语文课历来被认为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难把握的科目,尤其是复习阶段,教学任务比较重,学生的复习旧课程的兴趣和用心性也要把握。因此,在初三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情感共鸣,激扬学生的学习兴趣  1.情感引发。  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围,是引发学生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好的导语能够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构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
期刊
今天语文考试,我得了一百分,老师在我的试卷上盖了一个大拇指,老师让我发试卷,我心里可高兴啦!  放学后,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出了校门,迫不及待地向家跑去。回到家中,我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爸爸和妈妈。爸爸听了后说:“不错,继续努力!”妈妈还亲了我一下。  晚上,我很快做完作业,就去玩了。爸爸叫我再檢查一遍,我不服气地说:“我都会做,还检查啥?”爸爸说:“不要骄傲,骄傲使人落后。”  听了爸爸的话,我认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包含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包含美学的艺术美,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下,发现、感悟、体会这些美丽。通过长期的熏陶、浸染、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道德、美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以《三峡》一课为例,要想让语文课绽放出
期刊
上好一堂课,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前提。而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这对教师来说是颇费思量的。  《老王》是一篇以作者内心反思写成的回忆人的散文,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体验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初读文章时只感受作者是一个善良的人,老王是一个善良不幸的人,但并不明白作者在文章最后为什么还要对老王产生愧疚。  针对这样一种情况,可以从学生最初的感受入手,去体察老王生活的艰难与人性的善良,着重品味文章中“老王生前去
期刊
听的能力如何,将会直接影响说、读、写三种能力的发展,听是知识的“门户”,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阅读教学中不能忽视提高听的能力的训练,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使他们慢慢地养成听的好习惯。日常生活和平时教学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最好课堂,要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及时表扬听课状态佳的学生,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听课状态,促进全体学生听力的发展。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强调可持续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
期刊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
期刊
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有时也会以教师的专业眼光来审视一届届成长起来的学生,我发现那些成长的比较好的学生,大多是上学时习惯很好的孩子。  一、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  我给学生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说到就要做到。这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处事之本,每一个志向远大的人首先应当追求的是“言必信,行必果”。  二、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
期刊
前一段时间,教育领域兴起了一种近乎绝对的观点:教育要表扬,批评是伤害学生自尊心,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这就夸大了教育行为中正面引导的作用,以至于很多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法制化,出現了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被批评后采取的极端行为,家长总能想方设法地找到学校的责任来寻求索赔的案例,更助长了这种论调的声势。由此,广大身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畏手畏脚,为了免责而采取一种宽容姑息、放任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