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研究近两年高考题的基础上,发现政治高考主观题设问呈现新特点,故进行研究,总结类似设问的答题方法。希望能给予正在备战的高考学子一点有价值的启发。
【关键词】设问 ; 角度 ; 演绎 ; 归纳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88-02
对于高考主观题的设问,我们往往习惯于将其归为八大类。即: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题型五:“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题型六“认识(评价)类”主观题,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题型七“启示类”主观题,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题型八“依据类”主观题,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
纵观2011—2014年高考题,发现高考题设问形式呈现新特点。即频繁的出现了一种“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这类问答题。比如经济生活中,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38题让分析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2013全国新课标Ⅱ,38题让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生活中,2012年39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文化的作用;2013新课标全国Ⅱ39题中,让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再如哲学生活中,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39题中,让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最初接触此类设问,常常发现学生摸不清设问的意图,难以简单归纳到以往的八大类题型当中,所以不知道从何下手。学生想来想去,就只会说起促进或阻碍作用之类的话。其实对于这类题不防从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演绎:一是怎样起的作用,二是在哪些方面起了作用。而答案其实巧妙的隐藏在材料当中。比如2013全国新课标Ⅱ,38题让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很多同学简单的把这道题当成了意义型问答题,直接等同于城镇化的意义,则无疑答得过于宽泛,没有回归设问中的落脚点,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材料: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足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难发现,材料就是在介绍城镇化是怎样推动了R镇经济发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第一方面就是R镇通过建立工业园区,吸引配套企业入驻,实现规模经济并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促进产值增加从而推动R镇经济发展;第二方面通过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解决R镇劳动力问题。第三方面通过集中统一经营,促进R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从而推动其经济发展。第四方面通过。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刺激R镇消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如果能确立这样的答题思路,同学的答案将会与参考答案不谋而合。(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作,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再如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39题中,让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这道题对于考查的知识指向性是明确的,而问题在于从什么角度来回答。
材料如下: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纂《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錄了3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分析材料,不难发现,材料就是在介绍实践在冯洪钱创作中所起的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将其归纳为体现型问题。只是与以往设问相比较,这种题型很难在设问中明确,而是需要进一步分析材料才能确定。
通过对此类设问特点及解题技巧的分析,希望能为同学们答题提供一些启发。如能潜心研究材料,拨开云雾,答案自现。
【关键词】设问 ; 角度 ; 演绎 ; 归纳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88-02
对于高考主观题的设问,我们往往习惯于将其归为八大类。即: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题型五:“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题型六“认识(评价)类”主观题,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题型七“启示类”主观题,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题型八“依据类”主观题,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
纵观2011—2014年高考题,发现高考题设问形式呈现新特点。即频繁的出现了一种“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这类问答题。比如经济生活中,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38题让分析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2013全国新课标Ⅱ,38题让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生活中,2012年39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文化的作用;2013新课标全国Ⅱ39题中,让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再如哲学生活中,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39题中,让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最初接触此类设问,常常发现学生摸不清设问的意图,难以简单归纳到以往的八大类题型当中,所以不知道从何下手。学生想来想去,就只会说起促进或阻碍作用之类的话。其实对于这类题不防从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演绎:一是怎样起的作用,二是在哪些方面起了作用。而答案其实巧妙的隐藏在材料当中。比如2013全国新课标Ⅱ,38题让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很多同学简单的把这道题当成了意义型问答题,直接等同于城镇化的意义,则无疑答得过于宽泛,没有回归设问中的落脚点,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材料: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足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难发现,材料就是在介绍城镇化是怎样推动了R镇经济发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第一方面就是R镇通过建立工业园区,吸引配套企业入驻,实现规模经济并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促进产值增加从而推动R镇经济发展;第二方面通过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解决R镇劳动力问题。第三方面通过集中统一经营,促进R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从而推动其经济发展。第四方面通过。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刺激R镇消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如果能确立这样的答题思路,同学的答案将会与参考答案不谋而合。(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作,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再如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39题中,让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这道题对于考查的知识指向性是明确的,而问题在于从什么角度来回答。
材料如下: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纂《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錄了3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分析材料,不难发现,材料就是在介绍实践在冯洪钱创作中所起的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将其归纳为体现型问题。只是与以往设问相比较,这种题型很难在设问中明确,而是需要进一步分析材料才能确定。
通过对此类设问特点及解题技巧的分析,希望能为同学们答题提供一些启发。如能潜心研究材料,拨开云雾,答案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