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朋友和我开玩笑说,日本料理的特点是有“料”无“理”。虽然是玩笑,但这句话抓住了日本料理的精髓。
日本著名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有一句话,日本料理的秘诀是“黄瓜就是黄瓜,蚕豆就是蚕豆”,意思是食物都有自身的天然味道,烹饪时要注意的就是尽量保持和发挥食材原有的滋味。
他甚至认为,日本料理比中国菜更优越。因为中国菜特别重视“调味”,反而影响了食材的“本味”。他这样说显然有失偏颇,中国菜系里并不乏突出食材本味的菜,但日本人将注重“本味”发挥到了极致,这确是事实。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日本料理特别重视食材和调料之间的严格搭配。比如同样是生鱼片,就有不同的讲究。
生鱼片主要可分为红色和白色两种,红色生鱼片中最常见的就是金枪鱼和三文鱼,白色生鱼片主要有鲷鱼、鲆鱼、鲽鱼等。
红色生鱼片脂肪含量一般相对高一些,需要蘸上萝卜泥,用萝卜泥的清爽味道去中和脂肪的腻味。如果喜爱酱油的鲜味,可在萝卜泥中滴入几滴酱油,搅拌均匀,再作为生鱼片的蘸料。
白色生鱼片脂肪含量相对较少,所以不必蘸萝卜泥。同时,白色生鱼片自身口味也较鲜,所以也不必蘸酱油,只需蘸一些芥末就可以直接入口了。
如果觉得芥末太刺激,可以搭配加热后的日本清酒。生鱼片的鲜味、芥末的冲劲、清酒的甘冽,在口腔中混合成一种奇妙的味道,入喉以后仍有回甘。
再比如有一样东西,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很喜爱,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这就是火锅。
火锅是最容易混合不同味道的,也最能体现出中国式“调味”和日本式“本味”的区别。
中式火锅讲究三样东西:汤底、菜品和蘸料。汤底和蘸料都是为了给菜品调味,一般我们不会讲究这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所以,中国火锅的汤底尤其是红汤汤底,往往味道较重,菜品涮过之后被红油包裹,再混入蘸料的鲜香,往往会失去本味。
吃到最后虽然汤水淋漓,但无论锅里的菜品是牛肉、羊肉、虾滑或是蔬菜,入口似乎都是差不多的味道。即使如此,我们也并不在意,因为吃火锅吃的就是那种酣畅淋漓、大快朵颐、不分彼此的氛围。
日式火锅讲究的同样是这三样,但味觉特征有所不同。
首先,日式火锅的汤底推崇的是味觉纯净,一般分为两类汤底:鲣节汤底和海带汤底。
鲣节就是熏干以后的鲣鱼,使用前要用刨子刨成蝉翼状,也就是所谓的“木鱼花”,再放入汤锅中。木鱼花除了煮汤,也可以盖在米饭上,再滴上几滴酱油,常用来喂猫,也就是所谓的“猫饭”。
日本社会底层的穷人也曾用猫饭充饥,日剧《深夜食堂》中就有一个女孩,曾在主角的店铺里点过猫饭。
而海带汤底顾名思义,就是用海带煮成的。制作海带汤底,要先用水把海带蘸湿,待海带开始发泡膨胀以后,再将海带洗净,放入沸水中迅速焯一下即可,切忌长时间烹煮,因为过度加热会破坏海带的鲜味,而使海带中口味较“俗”的甜味融入汤中,为食客所不取。
至于菜品,日式火锅也以肉类和蔬菜为主,但其中又有一项重要的忌讳:不可多加贝类。日本是一个盛产各种贝类的国家,但却极少将贝类加入火锅的菜品。这是由于贝类本身鲜味过重,放进底汤容易影响底汤本身的口味。
日式火锅的蘸料一般也不使用“重口味”的浓油赤酱,往往只是一盘搅拌均匀的生鸡蛋。日本的鸡蛋都经过除菌处理,所以可以生吃。生鸡蛋本身没有过重的味道,但包裹在菜品外面,可以增加滑腻的口感。这和中式火锅的蘸料有着本质的不同。
那么日本料理和中國菜相比,为什么会产生前者讲“本味”,后者讲“调味”的区别呢?
一个较为浅显的原因是,铁锅传入日本较晚,中国人熟悉的铁锅菜油炒菜的烹饪方法,在日本并不流行。 中国菜中较为重视“调味”的菜,大多都需要铁锅菜油的配合。因为在一定的油温和反复的翻炒之下,才容易使调料“入味”。而日本料理以生吃和蒸煮为主,在技术上就难以使调料入味,自然会转而讲求食材的“本味”。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和日本在地理环境上的差异。中国的地理环境极为复杂,某些地区为了弥补自然环境造成的先天不足,就不得不倾向于“重口味”。
比如贵州菜以“辣”闻名,这不是因为贵州人天生重口,而是因为贵州在历史上严重缺盐:本地不产盐,外地的盐又因为交通不便而难以送上云贵高原。在这种条件下,贵州人就发展出了“以辣代盐”的方法,用辣味去降低味觉上对盐的需求。
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现代神经学的支持:辣味确实可以骗过人类的神经,使人类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盐。
比如在近代的明治維新中,日本人大力吸收西方文明,但随即又转向保守,强调日本的天皇制“国体”“武士道”精神的独特与优越。这种对于保持自身文化“纯粹性”的纠结,表现在饮食文化上,就变成日本料理对于“本味”的执着。
总而言之,讲求“本味”,拒斥“调味”,这是日本人最根本的味觉特征。
各国饮食文化都是劳动人民生存智慧的结晶。我虽然长着一个中国胃,痴迷于四川冒菜、望京小腰、麻辣小龙虾,但偶尔回到日本,对着一碟刺身,一樽清酒,自斟自饮,侧耳细听鸟啭蝉鸣,也是别样的意趣。
日本著名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有一句话,日本料理的秘诀是“黄瓜就是黄瓜,蚕豆就是蚕豆”,意思是食物都有自身的天然味道,烹饪时要注意的就是尽量保持和发挥食材原有的滋味。
他甚至认为,日本料理比中国菜更优越。因为中国菜特别重视“调味”,反而影响了食材的“本味”。他这样说显然有失偏颇,中国菜系里并不乏突出食材本味的菜,但日本人将注重“本味”发挥到了极致,这确是事实。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日本料理特别重视食材和调料之间的严格搭配。比如同样是生鱼片,就有不同的讲究。
生鱼片主要可分为红色和白色两种,红色生鱼片中最常见的就是金枪鱼和三文鱼,白色生鱼片主要有鲷鱼、鲆鱼、鲽鱼等。
红色生鱼片脂肪含量一般相对高一些,需要蘸上萝卜泥,用萝卜泥的清爽味道去中和脂肪的腻味。如果喜爱酱油的鲜味,可在萝卜泥中滴入几滴酱油,搅拌均匀,再作为生鱼片的蘸料。
白色生鱼片脂肪含量相对较少,所以不必蘸萝卜泥。同时,白色生鱼片自身口味也较鲜,所以也不必蘸酱油,只需蘸一些芥末就可以直接入口了。
如果觉得芥末太刺激,可以搭配加热后的日本清酒。生鱼片的鲜味、芥末的冲劲、清酒的甘冽,在口腔中混合成一种奇妙的味道,入喉以后仍有回甘。
火锅对决
再比如有一样东西,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很喜爱,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这就是火锅。
火锅是最容易混合不同味道的,也最能体现出中国式“调味”和日本式“本味”的区别。
中式火锅讲究三样东西:汤底、菜品和蘸料。汤底和蘸料都是为了给菜品调味,一般我们不会讲究这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所以,中国火锅的汤底尤其是红汤汤底,往往味道较重,菜品涮过之后被红油包裹,再混入蘸料的鲜香,往往会失去本味。
吃到最后虽然汤水淋漓,但无论锅里的菜品是牛肉、羊肉、虾滑或是蔬菜,入口似乎都是差不多的味道。即使如此,我们也并不在意,因为吃火锅吃的就是那种酣畅淋漓、大快朵颐、不分彼此的氛围。
日式火锅讲究的同样是这三样,但味觉特征有所不同。
首先,日式火锅的汤底推崇的是味觉纯净,一般分为两类汤底:鲣节汤底和海带汤底。
鲣节就是熏干以后的鲣鱼,使用前要用刨子刨成蝉翼状,也就是所谓的“木鱼花”,再放入汤锅中。木鱼花除了煮汤,也可以盖在米饭上,再滴上几滴酱油,常用来喂猫,也就是所谓的“猫饭”。
日本社会底层的穷人也曾用猫饭充饥,日剧《深夜食堂》中就有一个女孩,曾在主角的店铺里点过猫饭。
而海带汤底顾名思义,就是用海带煮成的。制作海带汤底,要先用水把海带蘸湿,待海带开始发泡膨胀以后,再将海带洗净,放入沸水中迅速焯一下即可,切忌长时间烹煮,因为过度加热会破坏海带的鲜味,而使海带中口味较“俗”的甜味融入汤中,为食客所不取。
至于菜品,日式火锅也以肉类和蔬菜为主,但其中又有一项重要的忌讳:不可多加贝类。日本是一个盛产各种贝类的国家,但却极少将贝类加入火锅的菜品。这是由于贝类本身鲜味过重,放进底汤容易影响底汤本身的口味。
日式火锅的蘸料一般也不使用“重口味”的浓油赤酱,往往只是一盘搅拌均匀的生鸡蛋。日本的鸡蛋都经过除菌处理,所以可以生吃。生鸡蛋本身没有过重的味道,但包裹在菜品外面,可以增加滑腻的口感。这和中式火锅的蘸料有着本质的不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那么日本料理和中國菜相比,为什么会产生前者讲“本味”,后者讲“调味”的区别呢?
一个较为浅显的原因是,铁锅传入日本较晚,中国人熟悉的铁锅菜油炒菜的烹饪方法,在日本并不流行。 中国菜中较为重视“调味”的菜,大多都需要铁锅菜油的配合。因为在一定的油温和反复的翻炒之下,才容易使调料“入味”。而日本料理以生吃和蒸煮为主,在技术上就难以使调料入味,自然会转而讲求食材的“本味”。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和日本在地理环境上的差异。中国的地理环境极为复杂,某些地区为了弥补自然环境造成的先天不足,就不得不倾向于“重口味”。
比如贵州菜以“辣”闻名,这不是因为贵州人天生重口,而是因为贵州在历史上严重缺盐:本地不产盐,外地的盐又因为交通不便而难以送上云贵高原。在这种条件下,贵州人就发展出了“以辣代盐”的方法,用辣味去降低味觉上对盐的需求。
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现代神经学的支持:辣味确实可以骗过人类的神经,使人类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盐。
比如在近代的明治維新中,日本人大力吸收西方文明,但随即又转向保守,强调日本的天皇制“国体”“武士道”精神的独特与优越。这种对于保持自身文化“纯粹性”的纠结,表现在饮食文化上,就变成日本料理对于“本味”的执着。
总而言之,讲求“本味”,拒斥“调味”,这是日本人最根本的味觉特征。
各国饮食文化都是劳动人民生存智慧的结晶。我虽然长着一个中国胃,痴迷于四川冒菜、望京小腰、麻辣小龙虾,但偶尔回到日本,对着一碟刺身,一樽清酒,自斟自饮,侧耳细听鸟啭蝉鸣,也是别样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