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状况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glglglg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不断猛增,与此同时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拟在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和一些特点,为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成瘾;大学生;差异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42-01
  一、前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因特网己经悄然成为了人们集了解信息,工作学习,沟通情感和娱乐消遣为一体的工具和平台。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共新增网民1894万人;截至2015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1小时。按照网民的职业来划分,其中大学生占24.6%,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己成为我国互联网大军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捷,但是,互联网带来的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大学时期作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往往具有强烈求知欲、好奇心和充沛精力。而网络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望。然而,一旦没有正确的使用互联网,就极其容易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以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轻则荒废学业,重则走向犯罪的不归路。
  国内众多学者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如何更好地认识到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和特点?这是摆在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本文拟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状况,以期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研究提供些许资料。
  二、网络成瘾的概念
  网络成瘾,又被称为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具有网络成瘾综合症的人通常长时间、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种上网者往往呈现出难以自我解脱、无法自控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由于投入过多时间上网,以至于损害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学业事业。它的主观特征为沉迷网络,逃避学习或工作。轻则出现烦躁和注意力不集中。成瘾严重时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终日活在虚拟的世界里。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状况
  随着我国各大高校学生的不断扩招,校园网络迎合学生需求,也在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由于网络成瘾而引发身心问题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国内众多学者也开始广泛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钱铭怡抽测了北京十二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比例达到6.4%;李涛,张兰君调查了西安市内四所高校的1500名大学生,研究指出网络成瘾者占7.1%;一项对广州市五所高校1568名上网大学生的调查发现:6.34%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网络成瘾倾向。此外的一些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也得出了很多相似或相近的结果。
  由于被试、量表的选择不同,目前国内的己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比率不尽一致。不过目前并未见有关网络成瘾在我国不同地区差异的研究出现。而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也鲜少出现。
  四、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一般特点
  (一)两性性别的差异比较
  从我国已有研究中不难看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根据王艳明,王盈盈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修订后的网络成瘾量表为工具,选取某高校大二学生412人为被试,研究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沉溺于互联网。男性大学生若以“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为主要上网目的,更易倾向于网络成瘾。
  (二)不同生源地的差异比较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易晓明的研究,采取不同的网络成瘾测验指标,得到的结果不同。成瘾指标的结果表明:小城市生源,城镇以及农村生源的学生比大中城市(上海)生源的学生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然而,由于样本的单一,不同生源地学生网络成瘾的差异比较,还有待进一步的检测和探讨。
  (三)不同专业的差异比较
  在不同专业的差异比较方面,易晓明的研究同时表明,各专业的学生网络成瘾状况无差异。虽然在其做问卷调查的高校,在理工科学生中,因为成绩不良而退学的情况相当严重,而在文科学生中极少,对于不少成绩不良的学生的情况调查中,都有或多或少的网络成瘾症状。但其研究表明,根据对该校不同专业的考试试题进行了解后发现,该校理工科学生退学多,极有可能是因为理工科考试试题难度较大而造成的。
  五、结论
  1.大学生网络成瘾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性别和生源地差异。但不存在专业的显著差异。
  2.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巨大。学校应倡导大学生提高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大学生制定具体的上网时间和上网任务。通过现实的正常途径,来满足自己的交友和娱乐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和日常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Young K S,Rodgers R C.Internet addiction:Personality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ts development.The 69th annualme eting of the Eastenr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Boston,1998.
  [2]王艳明,王盈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及上网目的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9):107-108.
  [3]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
  [4]易晓明.大学生的类别,上网条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13卷第4期.
其他文献
电解质多组分的在线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是生物工程、设施农业和环境检测等多个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针对营养液成分的在线检测,根据机理分析,利用各离子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虚拟离子电极,并进行了详细分析。虚拟离子电极采用径向基函数网络予以算法实现。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以克服目前离子电极的限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飞行时间短、速度和高度变化快、工作环境又十分严酷的飞行器,结合航空和航天领域现有相关技术,提出了适合于高空高速飞行的地面物理仿真试验方法——瞬态热平衡物理仿真试验技术。其中,气动热环境下蒙皮表面温度的计算机仿真和物理仿真是瞬态热平衡物理仿真试验技术的中心环节。阐明了把蒙皮表面温度仿真结果作为试验控制参数的思想,并着重介绍了高空高速飞行过程中蒙皮表面温度的动态仿真方法、物理仿真方法以及基于模糊控
摘 要: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电子信息产业的有力支撑,亟需大量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建设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理论,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职业能力分析与综合,构建了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题体系。  关键词:应用
目前电商行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迅速发展,足不出户就能购物的便捷方式深入人心。电商平台淘宝网也因店铺门槛较低而吸引无数商家通过此平台进行网络销售。该文旨在通过参
摘要:知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认知,行则强调的是社会实践。知行合一是增强学生理论认知和认同感的重要方式,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它从根本上解决了高职学生知行脱节、重技轻德的教育现状,为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  关键词:知行合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47-02思想政治教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原则.党的政策、方针要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正确调节新形势下的利
目前,我们以人工生命的方法开发了若干演化仿真模型系统,它们分别描述了虚拟全球战争空间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等几个重要的子空间。我们将在这些模型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人工生命的虚拟全球战争空间仿真系统,实现各个子空间之间的交互,同时提供多层次、多视角、多模式的仿真观察与分析工具。对虚拟全球战争空间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关键问题和解决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摘 要: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详尽列举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并指出了“教材建设”这一关键词,明确“课程教材是国家事权”。而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曾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全新的战略高度,要求逐步实现所有专业优质数字全覆盖。作为教育信息化重要环节之一的教材资源建设,也是该
摘要:语文教学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语文教材就是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素材。传统的高职语文课堂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就业的导向,忽视了任务教育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意义及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策略  人文教育强调对人的全面培养,关注人的尊严、发展、幸福。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人文教育尤为重要,教师通过传授给学生
互联网时代对教育既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微课程的出现和发展正是迎合了这样的时代要求。本文对《管理学》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