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受到重大的影响,电网企业的发展前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新兴业务为公司发展创造更多效益,做出更大贡献,但目前仍有一些企业没有对新兴的业务展开商业化的探索和布局。本文针对电力网络行业新兴业务的类型和商业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对新兴业务的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创新商业模式进行探索,为电网企业向新兴产业服务公司转型描绘出一条可尝试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兴业务 商业模式 电网企业
一、引言
2002年,我国开始对电网系统进行改革,实行发电厂和发电网络分开、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分开的策略。2015年,我国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再度开启电网系统改革换代,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使得发电厂单位和电力售卖单位逐渐走向市场,传统能源边界逐步消退,市场主体更为多元化。无论从基层实践还是从顶层设计来看,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是电网企业实施改革的整体趋势。我国在能源上是贫油少气缺核矿,因此电能无疑成为我国供能系统中的核心。同时,输电网络作为连接发电厂和购电用户的桥梁,使得电网企业有着大量的客户资源、销售渠道,也在客户中树立起企业形象,使得它最有潜力往能源服务行业转变。然而,要让电力企业转变为能源服务企业还存在缺乏商业模式创新和阶段性发展规划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针对电网企业新兴业务商业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并对其创新商业模式进行设计。
二、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研究
(一)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与类型
以往的能源供应系统均是独立规划、设计和运行的,而今在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服务中,管理模式得到大幅提升,配合现代物理和智能技术,使得能源供应系统在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地协调,从而有效地得到使用。而综合性的能源类行业未来的趋势是多元化(能源、服务和用能方式)和智能化相结合。
根据服务的类型可分为工程、投融资、技术设备、管理、能源供应、其他增值等服务,具体如下表。
综合类能源服务行业的目标,就是给客户创造和提供高效便捷的能源供应。以往我国能源行业注重于能源供应的满足,客户常常被动接受;而今能源行业的重心逐渐转向将服务客户作为主要的目标,让客户的需要得以充分满足,该目标也是未来能源行业供给侧结构转变的必然要求。
(二)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潜力分析
中国电力传媒集团进行过计算:中国能源服务相关企业到“十三五”收官之日,将达到80000亿元的产值。从市场的角度看,单是在分散类的光电供应、电/气供应、能量储存类业务、节能类业务上,到2020年国内也将有53000亿元的市场。
(三)电网企業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设计
从供电企业的角度上看,只有在商业模式上进行改进,才能尽快占领市场,实现提前布局,从而获得在综合能源服务上的机遇。要实现商业模式创新,首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企业的价值设定、市场定位、营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业务范围等。因此,本研究按照这五个因素进行考量,对商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探究。
1.企业定位与价值。电网商有着资金、客户、市场等多种优势,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将传统型电网企业打造成经营权和决策权均独立的竞争性业务公司,这将是企业定位的创新。并且着眼于其经营模式、产业布局和机制体制方面的创新,争做具有竞争力和特色的优质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
提供综合能源供应服务的公司要为客户提供从设备运维、能源供应、工程建设、能效管理到规划设计等各方面的服务,为客户设定相应的能源服务计划、高效的能源供应服务和节能型能源使用策略,从而实现运营投入的大幅减少,增加能源的价值产能。
2.电网企业的关键资源能力。网络层次商的运营和管理能力。供电服务企业需要大量针对用电端技术、配网建设与维护技术、电网安全运行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科技支撑,如果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能够结合供电服务企业的网络运营和管理方面提供好相应技术,将有效提升综合能源服务商的竞争力。
营销能力。电网企业在电力销售和服务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团队的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也很充实。如果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能够借鉴供电企业成熟的营销策略,将能更好地提供其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客户源及服务客户的能力。供电企业收集了众多客户的用电信息,这类信息由于其对用户的保密性要求,使得它仅为供电企业所知,如果能对其合理利用,将为综合能源服务销售商量身增加业务范围和扩展服务能力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
品牌与信用。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可以利用电网企业背景去打造其特有的品牌优势和信用优势,使其在业务发展、经营环境和筹融资方面更具实力。
3.业务识别与布局。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依靠电网企业的电力系统开展业务时,对于各种技术的运用(分布式发电、智能电网、节能技术、信息交互、储能等)和客户资源、数据需要高效利用,并对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领域进行优先布局。随着新兴技术的出现,如“云大物移智”的运用,可在不断推进综合能源服务的同时向高效利用、能源共享发展。
4.营利模式及收入来源。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的营利模式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模式涉及方有: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和消费侧的能源用户。发电企业包含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多能源供应商、供热企业等;处于供应侧和消费侧中间的综合性能源服务供应商的业务范围包括提供给发电厂的配套服务、能源相关的金融服务、能源设计规划等,以换取服务费;同时,还可以采取为发电厂供应能源服务、电网维修服务、配套服务、大数据统计分析服务等,来增加能源售卖收入和服务费收入。
三、储能系统商业模式研究
在新一批的能源行业变动和电力格局变革中,电化学能源储存技术开始崭露头角,开始从试验性探究走向商用阶段。2018年年末,我国电化学能源储存装机数量达到1.01GW,占全世界装机总量的15.54% 。储能技术的高速进步,我国开始在该领域出台了很多资助条例。2016年,国家能源局针对储能技术在用户侧、发电侧开展用电高峰和高频阶段的调控辅助服务的独立市场地位,颁布了《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 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接着,全国多地也纷纷颁发了很多同类型的规则,用于管控当地的辅助服务市场的储能补贴和售卖价格;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科技部等部门于2017年共同出台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后10年我国能源储存行业开始从试验阶段转向商业尝试、从商业尝试转向规模化发展的两步走策略。同时,颁布了一批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能源储存新行业。 在能源储存走向市场的初级过程中,业主方、储能设备供应商、第三方代理机构要共同合作,利用各自掌握的资金、市场化经验和技术手段,从资本投入、利润分发、商业运行等多个视角看待,建立起储能行业的全新商业模式。储能行业的商业模式有购电方主动投资模式、租赁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众筹模式等。
(一)购电方主动投资模式
购电方利用自有资本,根据自身用电特点、市场的电能价格特征,建立一套储能系统的销售运行模式,从而实现收益。在该模式下,储能设备可通过购电方购买和维护,也可以通过第三方储能设备供应商提供。本模式有利于那些建立储能系统收益较高的情况,比如:当购电方的用电高峰期和社会的用电高峰期重合、对电能负荷的变化范围要求比较大、电能的峰值负荷较大或购电方所在地的补助政策力度较大的情况。
(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购电方和储能设备供应商建立能源管理合同,由相应方提供设备和场地,并依据合同规定的电力售价条件进行电能的转卖。其中,设备的维护、存储时的电能损失、设备维护等费用,以及设备的回收工作都由储能设备供应方负责。购电方只需提供合适的设备安装面积,就可得到相应的收益,从而有效地发挥储能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优势,加快储能行业的商业化速度。
(三)租赁模式
储能设备供应商和第三方储能设备运维单位将储能设备按照一定的方式租借给购电方,然后收取租借费用;购电方按规定向其缴纳费用并结合自身需求优化储能系统运营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地降低购电方的初期资金投入,将该技术的推广大众化,提高其应用推广能力。
(四)众筹模式
采取向社会募集投资资金来购买储能设备的方式,然后再通过个人运营或者租赁获得利益。现有的储能设备商用方案中常见的方式是靠业主投资或者合同能源管理。业主投资模式有:北京睿能石景山电厂电池储能调频应用示范项目、辽宁卧牛石风电场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电站、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智能配网储能系统、河南电网百兆瓦级储能示范项目等。
四、新能源业务商业模式研究
(一)风电商业模式
风力发电能将风能通过相应的设备转变为电能。按照《2012绿色产业白皮书》所言,2008年,国内风力发电装机量有12210 MW,是当时全世界总装机量的10.1%,位列全球第4。两年后,我国的风力发电装机量提升到44733 MW,跃升全球第一。四年后的2014年,国内风力发电总装机量已经突破100000 MW。
目前我国的风力发电行业正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将对其未来的进步起到极大的影响。风力发电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可以采用区别性的价值定位和扩展,结合精细化的运行管理模式,采用价格浮动、利润分配和股份制等分利方法,构建合理的运营体系。如能在变动的市场环境里,敢于突破原有格局,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优化现有的商业结构,就能增强长效的发展潜力。
1.全价值链模式。风力发电行业的全价值链模式作为该行业的主要模式,包括了制造和发电全过程。通过对风力发电行业的整个价值链的整体规划和动态监督,来调整现有的发展模式,以對内的市场化发展来增强业务获取能力。
它的四个主要特点为:一是具有内部的市场化特点,有一个统一的中心集团对整个行业进行协调和调控;二是具有极大的风力资源获取能力;三是强调整体的利益价值;四是具有不同的业务单元,从而对产业进行专业化升级。
2.整机+服务平台模式。该模式以风机设备的整体研发、制造作为发展重心,结合自身具有的风力发电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为风力发电的开发给出工程管理、咨询、运行维护等各类服务,从而达到设备售卖和服务输出的高效结合;并有计划地参与到一些风力发电厂的投资过程中去,增加自己的收入来源。该模式的特点:一是利用自身的风力发电设备方面的技术革新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能主动调控风力发电的服务体系;三是将设备制造和服务提供同时作为盈利来源;四是适度参与投资有高回报的风力发电项目。
3.资源换市场模式。该模式作为一种营销手段的衍生品,通过风电设备提供方在地方建厂的形式,赢得当地的政府帮扶,从而占据所在地的风力优质区域,并凭借这些优质区域同风力发电的目标开发商进行合作,从而增加设备销售业绩。比如我国的华仪电气正是采取这种模式,增加了自己的风力发电设备销售额。
4.产融结合模式。该模式取自于传统的设备售卖业。风力发电行业作为资金投入密集的行业,它的设备投资金额超过整个项目资金总额的65%。所以,采取融资并租借的手段获取资金,能为风力发电投资商增加设备的销售规模。上海电气正是利用自己的租赁公司,实现了产融结合的全新商业格局,扩大了设备销售量,占据了风力发电设备市场。
5.重资产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针对设备供应方来说的,采取该模式的企业十分重视自己的产品质量。并通过配备零部件生产厂的形式来保证产品的配套能力。现在国内的企业不少是通过购买国外的技术和零部件的形式来组装,而三一电气破除了这一困局,实现全部工艺和零部件自研自产。这种转型模式正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突破,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控制好成本的同时,还能发挥自身掌握的资源优势。
(二)光伏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指多方参与(用户、供应商、合作方等)的交易方式和连结方式。它利用规则将多方连结起来,使得各方获利,对于分布式光伏的推广起到关键性作用。分布式光伏建设的商业模式包括:
1.自建自销模式。该模式指的是农村地区的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用能消费需求,利用住宅受照面,投入资金安装小型光伏发电装置,并自己负责保养与维护。获得的电能可供自己使用,还能获得政府部门的鼓励性光伏用电补贴。
2.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该模式指的是通过政府认证的第三方节能服务单位以同农村地区群众签订合同的方式,采取第三方公司为农村群众提供小型光伏设备和其他节能型设备,而群众向第三方公司支付其节能投入并按协议分取利润。
3.用户和企业共建模式。该模式指的是让群众与太阳能电力制造商和中间商等企业签订红利分配协议,利用群众的多余受光面积,结合电力制造单位的设备、技术、运行维护和电量收益管理系统等优势,构建分散式的小型发电站点。最后按年结算彼此应得的售电红利。
五、结论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结构的改变,老的电网商转型为综合的能源服务提供商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急需开拓新的业务范围来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本文从电网企业服务类型和发展潜力出发进行分析,进而对电网企业新兴业务的商业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依次对不同种类的新兴业务现存商业模式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电网企业的新兴业务发展要顺从市场的特点,设立完善的经营方案,从而确保其在市场中得到发展。其间,不仅需要商业模式的革新,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解决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未知挑战。
参考文献:
[1]李东辉,时玉莹,李扬.储能系统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商业模式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20.
[2]石国庆,李妍,翟长国,孙晓星.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研究[J].电力与能源,2020.
[3]陈宇.新电改背景下电厂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
[4]陈小黎,陈庆鸿.能源变革时代电网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设计[J].经济研究导刊,2019.
[5]艾瑶瑶. 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商业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作者单位:广东电网东莞供电局
关键词:新兴业务 商业模式 电网企业
一、引言
2002年,我国开始对电网系统进行改革,实行发电厂和发电网络分开、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分开的策略。2015年,我国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再度开启电网系统改革换代,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使得发电厂单位和电力售卖单位逐渐走向市场,传统能源边界逐步消退,市场主体更为多元化。无论从基层实践还是从顶层设计来看,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是电网企业实施改革的整体趋势。我国在能源上是贫油少气缺核矿,因此电能无疑成为我国供能系统中的核心。同时,输电网络作为连接发电厂和购电用户的桥梁,使得电网企业有着大量的客户资源、销售渠道,也在客户中树立起企业形象,使得它最有潜力往能源服务行业转变。然而,要让电力企业转变为能源服务企业还存在缺乏商业模式创新和阶段性发展规划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针对电网企业新兴业务商业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并对其创新商业模式进行设计。
二、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研究
(一)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与类型
以往的能源供应系统均是独立规划、设计和运行的,而今在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服务中,管理模式得到大幅提升,配合现代物理和智能技术,使得能源供应系统在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地协调,从而有效地得到使用。而综合性的能源类行业未来的趋势是多元化(能源、服务和用能方式)和智能化相结合。
根据服务的类型可分为工程、投融资、技术设备、管理、能源供应、其他增值等服务,具体如下表。
综合类能源服务行业的目标,就是给客户创造和提供高效便捷的能源供应。以往我国能源行业注重于能源供应的满足,客户常常被动接受;而今能源行业的重心逐渐转向将服务客户作为主要的目标,让客户的需要得以充分满足,该目标也是未来能源行业供给侧结构转变的必然要求。
(二)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潜力分析
中国电力传媒集团进行过计算:中国能源服务相关企业到“十三五”收官之日,将达到80000亿元的产值。从市场的角度看,单是在分散类的光电供应、电/气供应、能量储存类业务、节能类业务上,到2020年国内也将有53000亿元的市场。
(三)电网企業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设计
从供电企业的角度上看,只有在商业模式上进行改进,才能尽快占领市场,实现提前布局,从而获得在综合能源服务上的机遇。要实现商业模式创新,首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企业的价值设定、市场定位、营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业务范围等。因此,本研究按照这五个因素进行考量,对商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探究。
1.企业定位与价值。电网商有着资金、客户、市场等多种优势,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将传统型电网企业打造成经营权和决策权均独立的竞争性业务公司,这将是企业定位的创新。并且着眼于其经营模式、产业布局和机制体制方面的创新,争做具有竞争力和特色的优质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
提供综合能源供应服务的公司要为客户提供从设备运维、能源供应、工程建设、能效管理到规划设计等各方面的服务,为客户设定相应的能源服务计划、高效的能源供应服务和节能型能源使用策略,从而实现运营投入的大幅减少,增加能源的价值产能。
2.电网企业的关键资源能力。网络层次商的运营和管理能力。供电服务企业需要大量针对用电端技术、配网建设与维护技术、电网安全运行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科技支撑,如果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能够结合供电服务企业的网络运营和管理方面提供好相应技术,将有效提升综合能源服务商的竞争力。
营销能力。电网企业在电力销售和服务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团队的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也很充实。如果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能够借鉴供电企业成熟的营销策略,将能更好地提供其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客户源及服务客户的能力。供电企业收集了众多客户的用电信息,这类信息由于其对用户的保密性要求,使得它仅为供电企业所知,如果能对其合理利用,将为综合能源服务销售商量身增加业务范围和扩展服务能力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
品牌与信用。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可以利用电网企业背景去打造其特有的品牌优势和信用优势,使其在业务发展、经营环境和筹融资方面更具实力。
3.业务识别与布局。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依靠电网企业的电力系统开展业务时,对于各种技术的运用(分布式发电、智能电网、节能技术、信息交互、储能等)和客户资源、数据需要高效利用,并对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领域进行优先布局。随着新兴技术的出现,如“云大物移智”的运用,可在不断推进综合能源服务的同时向高效利用、能源共享发展。
4.营利模式及收入来源。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的营利模式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模式涉及方有: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和消费侧的能源用户。发电企业包含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多能源供应商、供热企业等;处于供应侧和消费侧中间的综合性能源服务供应商的业务范围包括提供给发电厂的配套服务、能源相关的金融服务、能源设计规划等,以换取服务费;同时,还可以采取为发电厂供应能源服务、电网维修服务、配套服务、大数据统计分析服务等,来增加能源售卖收入和服务费收入。
三、储能系统商业模式研究
在新一批的能源行业变动和电力格局变革中,电化学能源储存技术开始崭露头角,开始从试验性探究走向商用阶段。2018年年末,我国电化学能源储存装机数量达到1.01GW,占全世界装机总量的15.54% 。储能技术的高速进步,我国开始在该领域出台了很多资助条例。2016年,国家能源局针对储能技术在用户侧、发电侧开展用电高峰和高频阶段的调控辅助服务的独立市场地位,颁布了《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 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接着,全国多地也纷纷颁发了很多同类型的规则,用于管控当地的辅助服务市场的储能补贴和售卖价格;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科技部等部门于2017年共同出台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后10年我国能源储存行业开始从试验阶段转向商业尝试、从商业尝试转向规模化发展的两步走策略。同时,颁布了一批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能源储存新行业。 在能源储存走向市场的初级过程中,业主方、储能设备供应商、第三方代理机构要共同合作,利用各自掌握的资金、市场化经验和技术手段,从资本投入、利润分发、商业运行等多个视角看待,建立起储能行业的全新商业模式。储能行业的商业模式有购电方主动投资模式、租赁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众筹模式等。
(一)购电方主动投资模式
购电方利用自有资本,根据自身用电特点、市场的电能价格特征,建立一套储能系统的销售运行模式,从而实现收益。在该模式下,储能设备可通过购电方购买和维护,也可以通过第三方储能设备供应商提供。本模式有利于那些建立储能系统收益较高的情况,比如:当购电方的用电高峰期和社会的用电高峰期重合、对电能负荷的变化范围要求比较大、电能的峰值负荷较大或购电方所在地的补助政策力度较大的情况。
(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购电方和储能设备供应商建立能源管理合同,由相应方提供设备和场地,并依据合同规定的电力售价条件进行电能的转卖。其中,设备的维护、存储时的电能损失、设备维护等费用,以及设备的回收工作都由储能设备供应方负责。购电方只需提供合适的设备安装面积,就可得到相应的收益,从而有效地发挥储能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优势,加快储能行业的商业化速度。
(三)租赁模式
储能设备供应商和第三方储能设备运维单位将储能设备按照一定的方式租借给购电方,然后收取租借费用;购电方按规定向其缴纳费用并结合自身需求优化储能系统运营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地降低购电方的初期资金投入,将该技术的推广大众化,提高其应用推广能力。
(四)众筹模式
采取向社会募集投资资金来购买储能设备的方式,然后再通过个人运营或者租赁获得利益。现有的储能设备商用方案中常见的方式是靠业主投资或者合同能源管理。业主投资模式有:北京睿能石景山电厂电池储能调频应用示范项目、辽宁卧牛石风电场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电站、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智能配网储能系统、河南电网百兆瓦级储能示范项目等。
四、新能源业务商业模式研究
(一)风电商业模式
风力发电能将风能通过相应的设备转变为电能。按照《2012绿色产业白皮书》所言,2008年,国内风力发电装机量有12210 MW,是当时全世界总装机量的10.1%,位列全球第4。两年后,我国的风力发电装机量提升到44733 MW,跃升全球第一。四年后的2014年,国内风力发电总装机量已经突破100000 MW。
目前我国的风力发电行业正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将对其未来的进步起到极大的影响。风力发电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可以采用区别性的价值定位和扩展,结合精细化的运行管理模式,采用价格浮动、利润分配和股份制等分利方法,构建合理的运营体系。如能在变动的市场环境里,敢于突破原有格局,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优化现有的商业结构,就能增强长效的发展潜力。
1.全价值链模式。风力发电行业的全价值链模式作为该行业的主要模式,包括了制造和发电全过程。通过对风力发电行业的整个价值链的整体规划和动态监督,来调整现有的发展模式,以對内的市场化发展来增强业务获取能力。
它的四个主要特点为:一是具有内部的市场化特点,有一个统一的中心集团对整个行业进行协调和调控;二是具有极大的风力资源获取能力;三是强调整体的利益价值;四是具有不同的业务单元,从而对产业进行专业化升级。
2.整机+服务平台模式。该模式以风机设备的整体研发、制造作为发展重心,结合自身具有的风力发电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为风力发电的开发给出工程管理、咨询、运行维护等各类服务,从而达到设备售卖和服务输出的高效结合;并有计划地参与到一些风力发电厂的投资过程中去,增加自己的收入来源。该模式的特点:一是利用自身的风力发电设备方面的技术革新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能主动调控风力发电的服务体系;三是将设备制造和服务提供同时作为盈利来源;四是适度参与投资有高回报的风力发电项目。
3.资源换市场模式。该模式作为一种营销手段的衍生品,通过风电设备提供方在地方建厂的形式,赢得当地的政府帮扶,从而占据所在地的风力优质区域,并凭借这些优质区域同风力发电的目标开发商进行合作,从而增加设备销售业绩。比如我国的华仪电气正是采取这种模式,增加了自己的风力发电设备销售额。
4.产融结合模式。该模式取自于传统的设备售卖业。风力发电行业作为资金投入密集的行业,它的设备投资金额超过整个项目资金总额的65%。所以,采取融资并租借的手段获取资金,能为风力发电投资商增加设备的销售规模。上海电气正是利用自己的租赁公司,实现了产融结合的全新商业格局,扩大了设备销售量,占据了风力发电设备市场。
5.重资产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针对设备供应方来说的,采取该模式的企业十分重视自己的产品质量。并通过配备零部件生产厂的形式来保证产品的配套能力。现在国内的企业不少是通过购买国外的技术和零部件的形式来组装,而三一电气破除了这一困局,实现全部工艺和零部件自研自产。这种转型模式正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突破,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控制好成本的同时,还能发挥自身掌握的资源优势。
(二)光伏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指多方参与(用户、供应商、合作方等)的交易方式和连结方式。它利用规则将多方连结起来,使得各方获利,对于分布式光伏的推广起到关键性作用。分布式光伏建设的商业模式包括:
1.自建自销模式。该模式指的是农村地区的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用能消费需求,利用住宅受照面,投入资金安装小型光伏发电装置,并自己负责保养与维护。获得的电能可供自己使用,还能获得政府部门的鼓励性光伏用电补贴。
2.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该模式指的是通过政府认证的第三方节能服务单位以同农村地区群众签订合同的方式,采取第三方公司为农村群众提供小型光伏设备和其他节能型设备,而群众向第三方公司支付其节能投入并按协议分取利润。
3.用户和企业共建模式。该模式指的是让群众与太阳能电力制造商和中间商等企业签订红利分配协议,利用群众的多余受光面积,结合电力制造单位的设备、技术、运行维护和电量收益管理系统等优势,构建分散式的小型发电站点。最后按年结算彼此应得的售电红利。
五、结论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结构的改变,老的电网商转型为综合的能源服务提供商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急需开拓新的业务范围来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本文从电网企业服务类型和发展潜力出发进行分析,进而对电网企业新兴业务的商业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依次对不同种类的新兴业务现存商业模式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电网企业的新兴业务发展要顺从市场的特点,设立完善的经营方案,从而确保其在市场中得到发展。其间,不仅需要商业模式的革新,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解决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未知挑战。
参考文献:
[1]李东辉,时玉莹,李扬.储能系统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商业模式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20.
[2]石国庆,李妍,翟长国,孙晓星.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研究[J].电力与能源,2020.
[3]陈宇.新电改背景下电厂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
[4]陈小黎,陈庆鸿.能源变革时代电网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设计[J].经济研究导刊,2019.
[5]艾瑶瑶. 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商业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作者单位:广东电网东莞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