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世间所有的“在吗”都有回应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ng1993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今,我家还摆着一架钢琴。
  我把琴盖打开,很久没人弹了,随便按下一个键,往事都会扑簌簌地随着空气振动掉落下来。
  我家楼上住过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女孩,我们常一起玩。那时我已经开始学钢琴,每天被要求弹满一个小时。
  但很快我发现了一件事,当我在家练琴的时候,如果楼上的姑娘下来找我玩,我妈就会假装开明地放我去玩,等我野回来,她大概也忘了我没有弹满一小时琴这件事了。
  到如今,我也忘不了她在门口探出头的那句:“在吗?”如同天降神兵。
  所以就约好,以后我每次弹《水边的阿狄丽娜》的时候,她就下来找我。
  后来我一弹这个曲子,她就下楼,直到有天———有客人在我家,我被要求弹奏点什么,思来想去,最熟的就是《水边的阿狄丽娜》。弹到一半,有人敲门,我去开,我说你怎么这个时候下来,我家有客人呢。
  她耿直得要命,问我,不是你弹了我们的暗号吗?


  我那天一直被我妈追在屁股后面打。
  小姑娘一起玩,当然也吵架。但我们的道歉方式很简单,我只要冲上楼,拍她家的门,问一声,在吗?不管吵得多凶,好像只要拍一拍门,她就会在里头瓮声瓮气地说,我在。
  记忆里的夏天都是混淆在一块的,凉拖,短裤,没完没了地剥着盐水毛豆吃。只有2005年例外。那一年,李宇春出现了。而我楼上的姑娘,成了她的忠实拥趸。我陪她一起,买完了附近街边小店所有李宇春的海报和贴纸。
  她初中的时候很朋克,上课下课耳朵里都塞着耳机。我也没安分到哪里,上着奥数课,手边摊着习题集,其实是紧张地在草稿纸上写小说。
  我12岁的时候没有想真的以写小说为业,但她是真想像李宇春一样自由自在地唱歌。每个周末,她都拉我去KTV练歌,她唱,我坐着听,摇着手铃欢呼。她唱过《漂洋过海来看你》,也唱过《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
  歌词写得都很缠绵,但我们当时对爱情毫无兴趣,我们只想成为很牛的大人,站在舞台中央,所有的灯都是为我们点亮。
  初中毕业的时候,她妈想把她送出国,去念会计,但是她不肯。她说我要留下来,我要考音乐学院,我要唱歌。
  她妈努力跟她沟通。可沟通不成,她就离家出走了。
  她妈来找我,说,你知道她在哪儿吗?你给她打个电话,就说你去看她。然后,她妈带着我去找她。
  我居然带着她妈找到她了。她当时住在她的一个朋友家,那朋友是做乐队的,染黄头发,扎鼻环,反正对当时的我来说,一看就觉得不是什么好人。她把门打开,看到我,然后再看到她妈,立马就崩溃了,说我背叛她。
  她再也不跟我说话了。
  我每天上学前,去敲她家门,问她,在吗?一起走吗?
  再也没有了回应。
  到后来,每天早晨去上学,先上楼敲门成了我的习惯。直到有天我崩溃了,一屁股坐在她家门前,抱着书包号啕大哭,我在门外问她,你明明就在,为什么不理我啊?
  终于她冲出门来,眼睛通红地看着我,她问我,为什么你不相信我?为什么你不相信,我会成为很棒的歌手啊?
  我后来去杭州念高中。学校里也有玩乐队的,看到男生在台上拨吉他唱歌时,我总会想起她。那时还没有微信,只有QQ,我只能跨越太平洋问她,在吗?你在那边都顺利吗?
  有天我在上晚自习的时候,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是她。
  她没有自报家门,但我还是靠声音轻松分辨出了那就是她,她小声问我,在吗?
  我说,嗯。
  她说,我回国了,我还是想唱歌,我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声乐老师,他答应收我为徒了,我要拜师。
  我沉默一会儿说,那你找我干吗呢?
  她说,你借我2000块钱吧,我瞒着爸妈回来的,我没钱了。
  我偷偷地把钱转给了她。这个跟我懂不懂音乐、是不是热爱李宇春没关系,作为朋友,我理当支持她每一个形状滑稽的梦想。
  我最后一次听说她的消息,是去年,我媽说,她回国定居了,在北京后海的酒吧里当驻唱。
  也是那一年,我用做错事的语气跟我妈说,我真的挺喜欢写小说的。
  我跟朋友聊起过这一桩往事。我很认真地问他,到底是初三的我做得对,还是高中时候,那个偷偷借钱给她的我更正确?
  朋友说,当然是初中的你脑子清楚。世界上很多人有梦想,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天赋,很多人的梦想就是越早捕杀掉越好,才能安心做个普通人。
  很可能,我们都是没有什么天赋,却空有梦想的普通人。
  可是我总记得,在我笔法幼稚得要命的时候,就有人兴奋地每天催着要看我写的小说了。在我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有人说,我觉得你会写出很好看的小说的。长大后拼命跟世界要认同感,但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毫不犹豫地站在我身后了。
  就像很多年前,我弹《水边的阿狄丽娜》,朝楼上的她发问,你在吗,在吗?
  而她永远都用敲门声回答我,我在。
  我还想说,长大后,低头变得好难,会讲很多花团锦簇的话,就是不太会老老实实说一句“对不起”。
  我很羡慕小时候,只要拍一拍她家门,吼一声“在吗”,就能把积攒的怨气清零。
  我后来想,“在吗”是世界上最无关紧要的开场白,后面跟着的,都是一些我们觉得难以启齿的话。
  在吗?我还是挺想你。
  在吗?很多年后,还是觉得欠了你一句“对不起”。
  在吗……借点钱?
  又或许,很多的“在吗”,是在试探,在追问,辽阔世界里,你是不是我仅有的同盟。
  每当想起当年那个用一句“在吗”拯救了我一下午的她,我就习惯打开电台听歌,让思绪回到那年,让自己听见回忆。
其他文献
在公共场合下犯错让人很尴尬,因而人们在道歉时往往有所保留。但心理学家迈克尔·W·莫瑟说:“如果你看起来很难过,那么他们就容易心平气和。”  朱迪特·马丁是礼仪专栏作家。多年前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就让她体会到了真诚道歉的力量。当时马丁驾车来到一个交叉路口,不小心撞上了另外一辆车,这辆车里面有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还有一个婴儿。得知没有人受伤,马丁本能地不断说道:“十分对不起,十分对不起!”在交通法官面前,
期刊
卡佳坐在家里,埋头浏览各大社交网站。她要把自己刚拍的自拍照传到网上(那可是43张照片啊),然后检查一遍自己以前上传的照片是不是都有人点“赞”了,最后还要把一个星期内一个“赞”也没给她点的人从好友圈清除出去。  门铃响得执着又急促。卡佳叹了一口气,给新婚女友的婚纱照点完“赞”后,才终于站起身来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面带笑容的小伙子,头上戴着一顶滑稽的针织帽,身上穿着一件橘黄色的防风衣。  “你好!”小
期刊
我一直在惠普的打印机部门做技术工作。有一天,一个客户打来电话,但她反映的问题,我解决不了。她打不出来黄色,可其他颜色都很好,真把我难住了。  在三色墨盒中,真正的颜色只有青色、品红色和黄色。比如绿色,则是青色和黄色的组合。可是,绿色印得很好。彩虹色中的每个颜色都印得很好,除了黄色。  我建议客户更换墨盒,让她删除并重新安装驱动程序,但毫无效果。我向同事寻求帮助,他们也没有办法。  排除故障将近两个
期刊
期刊
我学医生涯的开端颇为惊悚。根本就不懂任何医学知识的新兵到了西藏边防部队,卫生科长对我们说,给你们每人分一个老卫生员为师,让他先教你们打针,然后穿上白大褂就能上班了。  我觉得这不像学医,像学木匠。我师父是个胖胖的老卫生员。说他老,大约也只有20岁出头吧,但对十六七岁的我们来说,已足够沧桑。他找来一个塑料的人体小模型,用粗壮的食指在那人的屁股上画了个虚拟的“十”字,然后说:打针的时候,针头扎在臀部這
期刊
他们也罢我也罢,大家都很年轻,干劲十足。呃,遗憾的是,彼此都几乎没赚到什么钱。  虽说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毕竟负债累累,偿还债务颇为艰苦。我们不单向银行举债,还向朋友借款。好在向朋友借的钱没几年就连本带利还清了。  每天早起晚睡、省吃俭用,终于偿清了欠债,尽管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当时我们(所谓我们,指的是我和太太)过着非常节俭的斯巴达式的生活。家里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甚至连一只闹钟都没有
期刊
导航的发明拯救了路痴,尤其是智能手机导航软件的普及,让很多驾驶者出门根本不需要认路。曾经,在中国许多城市的高速公路进城收费站附近,会有成群的“带路党”,为外地司机“人肉导航”,今天每个司机手机中的导航App几乎断了这些人的财路。  靠“带路党”不如靠自己,在没有导航的时代,老司机长途驾驶到陌生的地方全靠“路牌+地图”,只要出发前规划好路线,记住经过的主要路段,结合路牌的指引,就能顺利到达。  路牌
期刊
我经常来往的几个城市是北京、上海、重庆和成都。这几个地方的人对于在一家餐厅外等待时长的忍受度差别还蛮大的。在北京,人们在餐厅外等待的时间远多于重庆。我曾经在北京王府井见过从下午3点就开始为晚餐排队的人群。当然,这里的等待冠军城市是上海。我曾经怀疑上海人的习惯是,如果不经过等待开始就餐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食欲。  人们对就餐等待时间耐受程度的差别很可能是由各个城市的人口密度,以及商业化程度和气候等因素
期刊
100年前的10月5日,伴随着汽笛的嘶鸣,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西伯利亚铁路全线竣工。时至今日,在这条横跨欧亚大陆腹地的交通大动脉上,人员和物资仍然奔流不息。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为庆祝西伯利亚铁路全线贯通100周年,谷歌特意制作了一部动画,用简单而传神的图像,伴着柴可夫斯基《小夜曲》的旋律来纪念这项工程。  动画主创者麦特·克卢伊克申克于2015年4月全程体验了西伯利亚铁路。为期一周的行程
期刊
雄仔是我小学同学,那时候,他对什么事情都有强烈的热情,总是自告奋勇做第一个尝试的人。  学校举办运动会,一般人都会报些短跑、跳绳等简单的项目,1500米长跑一直无人问津。雄仔认为自己擅长长跑,第一个就报名了,“我来,我跑步可厉害了!”结果校运会那天,一千多人看着个胖子边跑边吐。像课堂提问、文艺表演、数学竞赛、社会实践,不管自己行不行,他永远是最踊跃报名的那一个。  我深刻怀疑他大脑中就没有“不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