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不上塞纳河畔的玻璃船

来源 :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est la plus belle aubaine que je t'aie rencontré.
  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1.
  “Fiona,你是中国人对不对,快来帮我!”
  前台任职的法国大妞急匆匆地将还在吃早餐的迟又莉拽到了前台,还在前台应付客人的男同事张牙舞爪的伸出双手在比划着什么,但是那位客人脸上的茫然已经让所有人都无能为力了。
  迟又莉被所有同事寄予厚望地推了出去,她踉跄几步,还是迎了上去。
  站在原地的男生一身很潮的打扮,他长得端正,脸上隐隐透出了一腔正气。如果用迟又莉的话来说,他好看得就像酒店门口用来装潢的花瓶。
  “你好,请问你是中国人吗?”迟又莉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问了他一句。
  “啊是。”男生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放松的表情。
  他事先预定过酒店,这会儿手机没电不能直接给人看预订页面。而且男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个情况,所以耽搁了好长时间。
  她径直走入前台吩咐同事接过了他的护照,索要了信用卡后办理入住。
  男生有些不安地问了一句:“请问一下我的行李被带到哪里去了?”
  “行李会有行李员送往你所在的房间,现在你可以带上你的房卡从左手边离开然后乘坐电梯上四楼了。”
  迟又莉说完后从前台离开。她心里还记挂着那个啃了一半的可丽饼。
  “那个……”男生欲言又止,他快走了几步扯住了迟又莉的衣袖:“请问一下你能给我留个联系方式吗,我一个人来巴黎语言不通,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大概是男生黑白分明的眼睛太过澄澈,迟又莉不禁软了心肠。她报上了自己的电话号码,男生喜滋滋地存了下来,然后非常慎重地伸出手来:“迟又莉你好,我是顾千帆。”
  “我知道,你的护照上写了。”
  她刚准备离开,顾千帆又跟了过来。迟又莉回过头:“我现在要上班,你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顾千帆仰头看着天花板,假装一脸无事。
  迟又莉走回员工办公室,没想到那人又跟了上来,那亦步亦趋的模样,就像一条怎么都甩不掉的小尾巴。
  不会吧,这个花瓶为什么要黏着她啊?迟又莉定住脚步,指着顾千帆说:“员工区域,禁止入内,你看到了吗?”说着,她还指了指墙上的牌子。
  “就……恩,我好饿,你能不能帮我到餐厅里点个餐,我一个字也不认得。”
  顾千帆话音刚落,腹部适时滚出一声闷响。迟又莉站在原地,半天没有言语。
  2.
  迟又莉很后悔帮了顾千帆,如果要用数学来表达,那就是她的心里住了个后悔的N次幂。
  对方似乎认定了她是个好人。住在酒店的期间,他三番五次地跑来大堂,一看到迟又莉在前台便走上前去,一会儿问巴黎有什么好吃的,一会儿问有哪些景点好玩,一会儿又要她写上两句景点必备的法语句子,一会儿又来问她什么时候有空。
  就是这么一来二去,顾千帆基本已经被所有担任过前台的人认识了。甚至有相熟的员工跑来问迟又莉:“Fiona,那个男生是不是对你一见钟情,要不然他为什么每天都要约你吃饭?”
  她好想說那是因为顾千帆不认得菜单,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毕竟对方吃饭也没落下她的一份,吃人嘴软还是不暴人短好了。
  男生除了单纯之外,还格外的热情。认识不到第一天的时间,顾千帆恨不得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都介绍给她了。他就读国内大学,临近毕业之际有空出来旅游,他想着自己好多朋友都在各种社交网络里晒过出国游照片,他也不想落伍。于是急匆匆地收拾了行李,办了签证后自己一个人跑了出来。
  迟又莉问了一句:“你……是怎么有这样的念头的?”
  “现在不是有很多旅游书吗,不少作者不都是一句英文也不会说就跑到欧洲穷游了。我想着我又不穷,应该比他们更舒坦一些。再说了,我有翻译软件呢!”
  顾千帆的天生乐观真是让迟又莉不好打击人,她撑着脑袋不知该说什么好。哪知对方又一次举过了手机:“我们加个微博吧,我微博粉丝很多呢!”
  本来以此自得的顾千帆看到迟又莉的微博时,他整个人都不好了。对方的粉丝数整整是他的五倍。他以为自己过万的粉丝已经很让人自豪了,可是对比起眼前的这个女生,好像也不是多大个事儿。
  他粗略看了下女生的微博,知道了对方就读于法国高等商学院,成绩优异的她被教授推荐到酒店管理层工作,闲来无事的时候她会在微薄上更新一些法国的风景和美食,有时候还会发上一些自拍照片。她时不时的写一写中文和法文的句子放在上面,而且每一条微薄的转发量都是大几十左右,更有甚者成百上千。
  在开会结束的间隙,迟又莉也在翻阅着顾千帆的微博,对方的微博内容很是无聊:不是在自家的豪宅里拍上一张,就是跑去车库晒两下他的超跑;要不然就是po出限量的球鞋,或者是自己身边的漂亮朋友。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关注他每天看似风骚的无聊生活,大概很多人喜欢偷窥和自己不一样的日子吧。
  迟又莉真的很想说,顾千帆不仅仅穿得不怎样,拍照也那么难看。虽然他真的很有钱,连这个五星级酒店他都是定的最贵房间。
  那又怎样呢?迟又莉非常想送他一句话——顾千帆,你连装X都不会。
  3.
  当顾千帆再一次把格调奇高的米其林三星餐厅照成街边二流小酒馆,还腆着脸把照片放在微博上的时候,迟又莉终于看不下去了。
  她伸出手来:“你的莱卡给我。”
  男生不明就里,但依旧把相机递了过去。只见女生手指纤巧,轻轻拨弄着相机上的各种小巧零件,接着对着盘中美食咔嚓了几下。她把相机放在了一边,伸手招来了侍者。
  迟又莉的法语有一种慵懒的腔调,说话的时候声音好听得就像是上好的丝绸轻抚过面颊一般。顾千帆不自觉地愣在那里,他突然觉得眼前这个黑色长发的女生充满了一种说不出来的魅力,让他的眼神不能从她的身上移开。   不知道为什么,见到迟又莉之后,顾千帆那颗浮躁的心突然有一种想安定下来的感觉。他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你的眼睛就如平静的湖”。顾千帆喜欢她两只手背在身后,走路一跳一跳的样子;喜欢她捋头发的样子;喜欢她的手搭在自己的肩上,边走边笑的样子。
  就像李耳之水,庄周之木,耶稣的百合花,巴斯卡的芦苇,康德的星,皆无逻辑可言。
  我喜欢你,那又从何说起。
  他的胸中被一种莫名的情愫涨得满满的,这会儿见到迟又莉从台上下来,他连忙迎了上去。男生刚刚准备张嘴,迟又莉却低头开始找出荷包里的手机。这时她的手机屏幕大亮,上面有一串号码非常刺目。
  那是万年沉寂在电话里从来不会响起的号码,迟又莉忍不住揉了揉眼睛,这是她出国这么久以来第二次看到这个号码响起。
  她走出了酒吧,路上空空荡荡,追出来的顾千帆听到她说了一句:“妈,你有什么事吗?”
  8.
  接到了电话之后的迟又莉赶紧跑回了家中。她迅速打开电脑开始寻找回国的机票,整个人一言不发,嘴唇抿得像一条线。
  顾千帆一连问了她好几遍,对方这才回答说:“我妈说爸爸带着弟弟出去看病的时候被车撞了,我爸当场死亡,弟弟还在急救,情况不明。这事我妈一个人处理不来,我必须回去一趟。”
  她的脸上被电脑的光线照得有些发白,顾千帆坐在旁边一直在摆弄着手机,不一会儿,他出声说了一句:“机票买到哪里,护照号码多少,我陪你回去。”
  男生坚定的语气让向来坚强的迟又莉突然红了眼眶,她忍不住走过去抱住了顾千帆,额头抵在他的肩膀上,半天没有动静。
  “你想哭就哭吧,这里也没有别人,你也不用继续逞强。”这样说着,顾千帆还伸手拍了拍她挺得笔直的脊背。
  那一刻迟又莉终于哭出声音,她双手死死地抱住顾千帆,就像溺水的人抓着救命稻草一般。
  他突然觉得,其实看起来坚强的人就真的只是“看起来”坚强而已,他好庆幸自己发现了迟又莉的软弱,也很开心这一刻能够陪在她身边。
  顾千帆陪着迟又莉回国,又一路陪着她处理所有的事情。他收起了平日里总是玩笑的嘴脸,像个成熟的大人一般事事挡在迟又莉的面前替她完成,就好像他曾经想要为她拒绝所有别人的贴面礼一般固执。
  他就是迟又莉最坚强的后盾,她没有依靠,他就想方设法成为她的依靠。
  迟又莉的弟弟最后还是没有挺过去,葬礼也是顾千帆帮着打理的。
  当所有的事情尘埃落地,迟又莉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了下来。在准备订机票回法国之前,她还是大病了一场。高烧三十八度一直未退,满嘴的胡话都是念着一个名字——顾千帆。
  一直陪在他身边的顾千帆简直不敢置信,他抓着对方手不停地说着我在这里。好像昏迷中的迟又莉真的能听到一般,顾千帆话音落下,她也就真的什么都没说,接着睡过去。
  不过等到迟又莉醒来的时候,她拒绝承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不过微红的脸颊依然泄露了暗藏的心意。
  两人的手又一次握在了一起。不过这一次和以往都不一样。他们十指紧扣,那是真正的恋人才有的亲密姿势。
  顾千帆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
  女生想了想,然后说到:“不知道,反正那天看到你不喜欢吃生蚝也要用力塞满嘴巴的蠢模样时我就觉得你挺可爱的。可能那个时候就已经喜欢了吧。”
  迟又莉说得坦然,顾千帆有些失落。他还以为对方会羞于承认,再让他看一次女生特有的羞涩呢。
  哪知迟又莉补充了一句:“其实我一直耻于承认我喜欢你这件事,毕竟我向来自诩好品味,找男朋友也是应该找那种会穿衣打扮有生活质量的。”说着,她上下打量了顾千帆一眼:“简直就应该是你的反义词。”
  男生气闷,只觉得这些天来的辛苦全是白费。他刚要出言反驳,结果对方又补了一句:“但是我觉得吧,你喜欢上我可能是你人生中做过的品味最好的事情。穿衣照相吃饭这些小事可以慢慢培养,我也不会再计较了。”
  顾千帆气急,本想好好对她表白一次,这下他决定什么都不说了。
  9.
  后来终于成为了网络红人的顾千帆发了一条长微博,内容是这样的:
  我喜欢命运这个词
  因为有着命运的邂逅不是吗
  只是一个单纯邂逅便彻底改变了今后的人生
  如此特别的邂逅并非偶然
  那一定就是命运了
  当然人生并非全部充满了幸福的邂逅
  也一定有许多令人厌恶或是悲伤的事
  虽然将这种不幸当做命运去接受是很残酷
  但我是这样想的
  悲伤的事也好 艰辛的事也罢 都必然有其意义
  没有一件事是多余的
  因为我始终相信于命运
  所以我遇见了你
  微博的最后配上了一张照片,他伸手牵住一个女生的左手,她的背影窈窕动人,画面的最前端,是洒满了灿烂陽光的塞纳河畔。
  责编:薄酒
其他文献
2021年8月18日,美国迈阿密,学生在暑假后戴着口罩返校  在有了疫苗保护的“后疫情时代”,病毒似乎不再是美国人最大的劲敌,反而生计上的困难,如物价飞涨、返岗迟缓、中小学开学难,成了全民“公敌”。  用芝加哥公立学校系统内的西班牙语老师塔米卡·莫拉莱斯的话说就是,你也许不会得新冠,但你一定会得疫情“后遗症”。开学难,家长更难  卡特·克里斯蒂安往常最爱做的事,就是每天早上在街边等校车。每当那个标
期刊
《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  [以色列] 丹尼尔·卡尼曼 / [法] 奥利维耶·西博尼 / [美] 卡斯·R.桑斯坦 著李纾 / 汪祚军 / 魏子晗 译  出品方: 湛庐文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1年9月  试想你早上站在浴室的秤上称体重,按照往常的经验,这个秤显示的读数会比实际的体重重一磅,所以你已经养成了减去一磅的习惯,这种共有的偏离就是偏差(bias)。  如果你在同一天早上,连续两次或
期刊
評《南风窗》2021年第20期《美国怎么了?》  近年舆论场上关于“美国怎么了”这样的质疑很多,尤其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美国出现的种种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层面的混乱状态,让外界产生了诸多思考,甚至知识界内外关于“美国正在走向衰落”的说法也不算新鲜了。当然,我们很难简单对当下形势作出盖棺论定式的判断,毕竟要给一个超级大国的现状贴上简单的标签,往往有失严谨性。但很多人无法忽视的事实是:相比上世纪90年
期刊
董可馨主笔  最近看到一则笑话:迪迦奥特曼和限电这两件事,应该统一来看,两件事都没有官方出来给个定论,至今还在猜测原因,那么合理猜测是发现了迪迦正在集中电力产生光源照射迪迦。  转发出去,无不“哈哈哈”。这个很荒诞的笑话,让我想起中学马哲课本里的一句话:“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也贴合一个近来越发深切的感受:对于普通人,现代生活的运行机制越来越像一个黑箱,他要被自己完全不认识、够不
期刊
拜登对华政策告别“特朗普时代”  美 《新闻周刊》10月1日  在拜登入主白宫8个月后,美中关系仍处于最低点。此前,两国政府再次进行了沟通,但双方对于谈话似乎抱有不同的目的,分别都在对方面前强调了自己的基本原则。  当中国期待着特朗普时代的结束会带来对华政策的逆转之势时,拜登却在默默地承受着来自美国国内的力量。  由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和新冠病毒之争背后的冒犯之词可能已消失,但拜登用更平静的语气掩盖
期刊
李少威常务副主编  上一期谈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陈道明、巩俐要和“娱乐圈”划清界线,“耻与为伍”?解析角度是历史的、纵向的,即演员受人尊敬的地位来之不易,是几代人流血流汗挣来的,今天正在被“流量”败坏。  现在换一个当下的、横向的角度:真正的演员和流量艺人确实本质上不是同一物种。何以故?  我一直旗帜鲜明地反对在当代社会含义不清、大而无当地主张“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因为它已经沦为口号,更因为如果给所
期刊
美国海外基建“蓝点网络”计划的背后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毛维准;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戴菁菁  本文节选自《国际论坛》2021年第5期  “蓝点网络”计划是2019年后美国参与大国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竞争的一种新举措,已经显著影响拜登政府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的建构。美国试图立足该计划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联合争夺印太地区基建领域的主导权,鼓吹新型基建标准和规范,激励私人资本
期刊
谭保罗常务副主编  2021年,一些民营企业家遇到了“麻烦”。具体是谁,我就不说了,他们的名字成天在朋友圈刷屏,自己查就好。  “麻烦”主要还是内部原因导致。这些年,部分民营企业出现了盲目扩张现象,有的人拼命地做大资产盘子,冲击世界500强,并企图成为“大而不能倒”的巨头。比如,海航就已经遇到“麻烦”好几年,以海航集团创始人自己的话来说,除了避孕套企业没买之外,其他的企业都买了。显然,狂飙突进的多
期刊
近日,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在卡特中心和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对话会上发表了演讲。秦大使指出,当前,美国一些人对中国的误解、误判在加深,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美中关系定义为民主与威权的对决,挑动意识形态对立。这是当前中美关系面临严重困难的症结所在。  的确,把中美关系定义为民主与威权的对决,是一个致命的“误区”。从历史上看,大国的博弈基本都很难用民主与威权(专制)的二元对立逻辑可以解释。比
期刊
中国正处在老龄化、少子化的十字路口,这是“家庭”规模、结构和关系改变的大背景。同时,个体化、物质化也已经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极大地改写了中国家庭。  曾经承载着儒家理想的中国家庭,经历了“理想”的重建、破灭和变形,意志、伦理、财富、权力不断争夺同一个场域,证明血缘的血脉,如今更像是一条条错综复杂的经济“输血”管,几代人普遍面临着成本更高昂的生存环境,逐渐模糊的身份,以及攀登阶层的困难。  因此,悬浮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