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记忆与“成为小说家”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uuhh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雪涛笔下人物的性格往往具有一种自反式的逻辑,温和下潜藏着偏执,焦躁中夹杂着隐忍,纯粹里暗含着狡猾。这样的人物描画引领着意料之外的情节走向,自然会抓取读者的视线。双雪涛的小说不拘一格,游走于类型与反类型写作之间,维持着严肃与通俗的平衡,让评论者和普通读者皆有所得。东北故乡的真切“记忆”是他的创作源泉,但是他又曾在自己的小说里调侃作文和撒谎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朴素地讲,双雪涛小说创作的有趣源于略带空灵的想象、跳跃不羁的叙事安排和举重若轻的社会指向。双雪涛的作品年轻、丰富有活力,又极具成长性,能投合时下通行的各种阅读期待和旨趣。
   在诸多关于双雪涛作品的解读中,一个为人瞩目的方面是对其东北叙述的社会历史意义的揭示。作者也许并没有对东北的历史变迁进行精确描述与概括的意图,萦绕在小说中更多的仍是个人记忆,只是这些个人记忆必然携带了时代印记,亦不可避免地被某种宏大言说中的小说使命所召唤、所阐释。这其中便有两篇文章同时提及了“下岗”这一历史事件在双雪涛小说中的投射。黄平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以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为例》和杨立青的《双雪涛小说中的“东北”及其他》都强调了作家所描述的困窘生活,以及灰色的个人记忆与下岗之间的关联,国企改制之前工人与体制紧密相依的那种关系被打破之后,其带来的冲击在小说的内容、结构甚至语言风格上留下了标记。
   黄平指出在《平原上的摩西》中,“正是作为历史事件的‘下岗’,使得庄德增一家与李守廉一家所拥有的共同体生活趋于破碎”,“这里的‘东北’不仅仅是地理空间,更是以地理空间转喻被粉碎的共同体”。[1]当一代人所共享的生活图景随着形势的变化退出文学叙事时,小说家将展现何种叙事姿态来弥合业已生成的阶级差异?《平原上的摩西》中的两个家庭形成有趣的对照:代表资方的庄德增一家和代表工人的李守廉一家,他们的后代因一场刑事悬案,聚首于小说结尾处,当平原牌香烟上刻画着李斐形象的烟标(烟标的题名同样为“平原”)飘向湖面对岸,“平原”的象征意涵慢慢浮现,“庄树对于李斐的‘爱’也是对于共同体的‘爱’”[1]。这个并没有昭示小说真正答案的诗意结尾,在评论者那里看来,恰是寄托着作家对于过往“共同体”的缅怀。
   另一个被评论者黄平着意凸显的是承载“摩西”这一意象内涵的李守廉。具有工人阶级身份的李守廉从未以第一人称讲述者在故事中发声,然而这样的沉默仿佛正是对一直处于失声或尴尬处境的工人形象的隐喻。评论者进一步指出,“也许沉默比讲述意味着承担更多”[1]。李守廉沉默地承担着社会转型之痛,承担着他所代表的一个群体都必须面对的危机,甚至承担着他人的无视和“误解”。这不由得令人联想到双雪涛的另一篇小说《无赖》。“无赖”老马为人熟知的是他的猥琐、酗酒和“自残”方式的耍赖,然而当“我”踏足老马的住所,这个“无赖”的穷困潦倒竟以触目惊心的画面呈现出来。没有人真正知道他的潦倒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生活变故。“无赖”老马残存的血性与温情,正如李守廉命运颠沛仍坚守的自尊与正义感。《平原上的摩西》中多个人物并立的第一人称限制叙事,似乎并没有限制李守廉这个角色意义的充分敞开,他仍承接着“共同体”那些温情的意涵,这也正是评论者坚持将“摩西”的意义落实在李守廉身上的原因。
   从这样的评论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并不是一个审美性的存在,黄平明确地拒绝“东北”的地方性特征,而是把它看作管窥国家结构性变迁的重要“视角”。进一步而言,东北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曾经最高的地区,下岗工人所关联的转型阵痛和社会变迁在文学中是如何被叙述的,而这种叙述在同样产生巨变的文学转型的氛围下,与工农兵为主体的当代“十七年”叙事保持了何种顽强的联系?考察这种叙事的历史意义,便成为评论者的焦点议题。
   这种联系在21世纪以来的“底层叙事”中已经发生,有所不同的是“底层”的指向更靠近当下特定的社会群体,而双雪涛的叙述则指向“父辈”,指向回忆中一种真实的历史存在,与“十七年”主流文学的叙事主体更为贴近。当然,与“十七年”叙事中昂扬的时代氛围和必胜的主体信念完全不同,在双雪涛冷静、略带调侃又不乏诗意的描述中,“父辈”的际遇与历史的前进产生某种诡异的对立。一方面處于困境中的下岗工人倔强地守护着自己的尊严和梦想,另一方面这种守护却与时代构成了巨大的疏离,如《飞行家》中的李明奇对飞行器的执着与痴迷,又如,《大师》中的父亲陶醉在棋局中的自我“经营”,他们似在竭力地印证自身的价值,却又像是逃避着残酷的现实。
   李云雷认为“底层叙事”“不是旧意识形态的回归,而是面对现实的一种艺术上的新创造,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锋’”[2]。这个“先锋”的其中一层意思是,对底层的叙述不一定是现实主义的。这正如双雪涛的小说文本,它充满了超越常规的想象力、陌生化的意象,以及对叙事语调和策略的灵活运用。尤其是那些凶杀、枉死和梦境的情节,都可以看成是带有强烈主观性的构造,用一种刻意的偏离和越轨来突出人物的处境和感受。这些非现实主义的叙述形式或许就是李云雷所说的“先锋”,虽然未必能直接承载“底层”的身份诉求和利益表达,但至少可以让读者觉察并体验到那些被剥夺、被损害者的痛苦经历。
   如上所述,穿越那些奇特的东北元素和炫目的叙事技巧,聚焦那些在历史变幻中陨落的工人群体,试图恢复他们在时下文学格局中一个庄严的位置,抑制那些“自我”的小资叙事的无限膨胀,这样的批评角度与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比作品本身更加令人激动。然而依靠粗粝而真切的生活经历和个体记忆所激发的文学活力,是否能让双雪涛走得更远,实现评论家所期待的对新的文学形态的推动呢?
   有人指出,双雪涛的处女作《翅鬼》已经为他以后的创作埋下了伏笔,即对“没有名字”的人、无法证明自身的人的关注,之后的下岗工人、失败者们就是此类形象的合理延伸。尤其在《聋哑时代》里的那些叛逆者,由于无处不在的监视和急功近利的教化,而陷入令人唏嘘的无声境地。这似乎是对钳制自由的教育模式的讽刺。然而在作家的访谈中,我们得知他的校园经历并没有那么糟糕,他的成长也不像小说中所说的那些“成长”充满坎坷。双雪涛曾聊到自己对青春的看法,他并不觉得自己在长大,“我可能不算是书写青春记忆,我现在还在这青春之中”[3],或许《聋哑时代》并不是单纯地对记忆的整理和成长的缅怀。作家的成长不仅在小说之外,也在小说之内。双雪涛曾说自己是偶然进入小说写作这个行当,这使他强烈感受到当时的工作无法给予的自由。    这个自由的我“像侍从一样勤劳,像国王一样思考”[4]。《聋哑时代》中每个人的故事几乎都是叛逆的,这个“叛逆”或许可以看作那个自由的我在刻意为之,是一种带有戏剧意味的“虚构”,它让小说情节得以推动,得以自由而无限地生长。我们已无从知晓这个“虚构”的叛逆性,是否基于作家性格中真实存在的叛逆因素。
   但有评论者如杨立青仍然从作品的蛛丝马迹中提炼出作家一条清晰的心路历程:源于“下岗”对生活的冲击带来的“恐惧”,“共同体”所带来的稳定感的打破,转而在亲情、友情和爱情中寻找精神安慰,最终回归和退守到“个人”。这样的解读所强调的是具体的社会大环境对作家精神世界曲折微妙的扰动。
   在《聋哑时代》里,作家复刻了自己成为小说家的经历,杨立青将“我应该再也不会被打败了”这句内心独白视为作家的自我写照。正如作家自己所言,《聋哑时代》类似一种良药,写作就是一种治愈。写作这个因偶然事件而激发的选择,在解读者那里成为在“共同体”的衰落中,无力应对的作家的必然命运。双雪涛“成为小说家”的现实选择是否和过往的记忆创伤存在某种必然的因果联系?
   在《刺杀小说家》这篇小说里,双雪涛进一步升华了“成为小说家”这一事件的本体意义。这个故事虽然虚实相间,主客难分,但这恰恰印证着虚构与现实的对应关系,一个“小说家”所拥有的自由和局限性正如他笔下的人物所拥有的自由和局限性,久藏被困囿在小说的故事冲突里,“小说家”同样也是被困囿在生活迷局里。久藏和他的复仇、赤发鬼和他的刺杀都是“小说家”自身意识的外化,这其实是“小说家”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斗争。然而巧合的是,这种斗争隐约投射着历史的影子,久藏的父亲与赤发鬼本是同道中人,是现存秩序的共同缔造者,而后却分道扬镳,埋下仇恨,这是否又可以再次解读为“共同体”瓦解的隐喻?被小说家刻写的“仇恨”是否就是社会隐忧的表征?
   评论家们吁求小说创作要和剧烈变动的社会生活之间建立起鮮明的呼应关系,自然会对那种把“自我”美学推到极致的创作表示警惕。然而与此同时,双雪涛笔触所及,又正是对自我经验的充分展开。作者表示过他更在乎人,故事是随之而来的。对人的持续关切是否真正有助于他打破那些已经僵化的书写自我的美学教条?而小说家在社会结构中要自觉并能动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对人的深刻关切和认知呢?
  注释
  [1]黄平.“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以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为例[J].扬子江评论,2017(3).
  [2]李云雷.“底层叙事”是一种先锋[N].文艺报,2007-9-4.
  [3]双雪涛.介入时代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小说写得像点样子[N].文学报,2016-11-10.
  [4]双雪涛.文学应当是混战的[N].羊城晚报,2016-6-19.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责任编辑 魏建宇)
其他文献
十多年來,作为大学生支农社团和环保社团的义务指导教师(志愿者身份),我目送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志愿者毕业。他们或因疲于应付现实生活的粗暴磨砺,或因自身价值观和意志力的衰变,或因在地化服务平台的匮乏,很多都被迫或主动丧失了志愿服务的热情和行动力。我本人也从青年志愿者逐渐变成了中老年志愿者,不断面临多数普通中年人必然遭遇的各种压力,面对新一波的青年,有时不禁会产生某种莫名的惶惑:我们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的这
期刊
《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以下简称《创作美学》)是一本惊人之作。其精到之处,在于作者试图破译人类难以言说的写作密码的努力与快慰。正如孙绍振所说:“人类的大脑至今仍然是个‘黑箱’……至今感觉的定量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至于去探讨那最高级的情感活动,审美体验就更渺茫了。”可见,写作学科原理之深,难度之大,不亚于其他显学。  许是童老著作等身,新论断层出不穷,此书也只不过沧海一粟,甚至浪花一朵,评论
期刊
文学社会学批评是俄苏文学批评的主导话语,但由于部分庸俗社会学批评家从政治乃至经济的角度来衡量文学,使得文学社会学被污名化了。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俄罗斯文学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巨大声誉,除了那些群星灿烂般的伟大作家,如普希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等之外,还有赖于起着推动、引导、对话、论争、诠释作用的俄罗斯文学批评,尤其是文学社会学批评,除
期刊
后现代不是一个新题目,但也不是一个过时的题目。面对后现代,我们总是有话可说,现在似乎是时候对后现代进行“后现代之后”的言说了。从20世纪80年代我就开始了有关后现代的思考和研究。1996年出版了《东方后现代》,该书于2002年修订再版。2006年我又出版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在那段时期,后现代显然是一个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国内外有关后现代的研究有了许多发展和变化。后现代从
期刊
【导读】在烟波浩渺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是否真正存在过一群逍遥于江渚之上山林之中,洞悉历史奥秘的智慧渔樵?与赵汀阳先生的著作《历史·山水·渔樵》持不同观点,此文认为“渔樵史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哲学表述方式,是当代学者对相关文本材料加以阐释的结果,是现代阐释学效果历史观的体现。  【关键词】渔樵山水历史哲学  “渔樵耕读”代表着中国农耕文明传统下的日常生活方式,经过诗词歌赋、故事散文、绘画影像等各种文
期刊
《文脉:我们的心灵史》,王充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文艺的发生发展,总是有它的根脉与流延,不论后来有怎样的变化与革新,人们总是能按迹寻踪,找到它来龙去脉的规律所在。以中国现在正流通的人民币上的图案花纹来说,从壹元、伍元、拾元、贰拾元到伍拾元和壹佰元票面上的花纹,各自形态纷呈,美丽无比,精致专到,难能仿制,比之外国的纸币,都极具中国文化的特点。对这些纸币,我们平时
期刊
自威廉·鲍莫尔(WilliamBaumol)于1966年开创学科之后,文化经济学就开始其独立发展的历程,在文化经济学的诸多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构筑了学科的基本问题框架。特别是2006年,文化经济学界通过集体的努力,撰写《艺术和文化经济学手册》,并纳入爱斯维尔的《经济学手册》序列,标志着文化经济学学科的基本成型并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在此之前,著名文化经济学家露丝·陶斯(RuthTowse)
期刊
《百年大党:走向最强大政党》,张志明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推荐理由】要了解百年之中国,就必须了解百年之中国共产党。本书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与党的自身建设两条线索,进行交叉论述,重点突出了各个历史阶段党的自身建设,生动呈现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民主、为自由、为富强、为复兴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系统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集中彰显了党在各个历史
期刊
西方文论在其学术架构中将中国文论的议题把握为所谓的中国问题,其实质乃是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只有通过对这个镜像的探究,中国文论才能更明晰地洞察和把握自身的问题,进而向西方世界明示中国经验与中国文论的特色之所在,以求在世界文论的格局中为中国文论重塑主体性,推动立足于中国问题意识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   学术研究要提出并解决某一研究领域中的问题,问题本身及其解答的方
期刊
《新时代文论与审美之思》,范玉刚著,人民出版社,2019当今中国已经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时代所需要的文化艺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而文艺的繁荣发展又必然内含和要求文艺理论的创新建设、文艺理论学术话语的概况与表达。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文艺现状既是真正“无愧于时代”的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