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相思 海内天涯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i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面相思
  《红豆曲》是宝玉在友人饮宴上信口吟唱的小调,本是一首游戏之作。但他却在这份无意中唱出了心声,也在顺手间写出了命运。
  在《红楼梦》原著情节中,这支小曲是宝玉完成行酒令的一部分,曲子并没有题目,然而1987年版电视剧插曲却为它提炼出了“红豆曲”这个歌名,直接点出了相思的主题,进一步明确了宝玉的表达。
  叫“红豆曲”,因为红豆代表相思,这个概念是通过王维的一首五言诗《相思》深入人心的。
  红豆又名“相思子”。王维在他的诗尾寄诉,“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在相别中尚存着相聚的希望;而宝玉在歌曲开篇就唱,“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那是思到无望的悲剧意识牢牢占据着心间。
  在那笑语欢声的饮宴之上,相思却是萦绕在宝玉心底,挥之不去的情愫。
  红豆,就是相思泪滴在心口,凝成的朱砂。心头的红豆愈艳,愈衬出身边无可奈何的荒凉。
  只是不免要令人疑惑,宝玉与黛玉同住大观园,朝夕相见,幼时两人更是同寝同食,如影随形,那么此时未曾面临诀别的宝玉,又何以作相思之音呢?
  虽然尚未经久不见,但是爱情,就是这样一种时时的牵挂,即使面对面,也还是觉得不够亲近。所以陕北民歌就火辣辣地唱:“墙头上骑马还嫌低,面对面坐下还想你。”可见,爱到了骨子里,无论是天家公子,还是农家妹子,都是一样地放不下。有一种红豆,遍植海内与天涯,就种在有情人血泪缠绵的甜蜜伤口里。
  所以,渗到骨子里的相思,是不必靠距离才能发起的。
  思念是一种甜蜜的忧伤,即使痛也忍不住频频地要去触碰,使这伤口总是不能痊愈。
  ◎似谶似真
  然而宝玉想不到,这一首《红豆曲》并非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泛泛之作,终有一天,成为了他自己的诗谶,成为他命运的预示。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这样花满春光的景色,正是林黛玉写《桃花行》的时节,那时桃之夭夭,人也正是灼灼好颜色。然而,宝玉记忆中,那个会在春柳春花中写花歌花、葬花吟花的女子,终有一日要沦落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思而不见。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曾经,在一个淅淅沥沥飘着秋雨的夜晚,宝玉不放心黛玉,临睡前也要再去探视一回。那时,黛玉亲手递上了一盏小灯伴随宝玉回到怡红院安寝,昏黄的光晕在雨里暖着他进入梦乡。可是这份温馨的风雨黄昏后、纱窗茜影下,却会成为日后他最是睡不稳的由头,回忆太暖,现世太冷,思而不寐。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这是在讲彻夜难眠、辗转悱恻时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思。《红豆曲》虽只是诉说相思的一支短短小调,然而宝玉用生命唱出的思念,却将会等尽一生也再盼不到一个天明。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遮不住的青山,是遮不住的想念。青山的永恒,绿水的长流,反衬出人世的无常,所以人们在誓言里总是要以山水为誓,会说“山无陵,江水为竭,……乃敢与君绝”,会说“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会说海枯石烂、海誓山盟。山水,给了人无限殷殷的期待。然而,最深的一种绝望也是由山水萌发的,那就是世间依旧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奈何身边伊人渺渺、誓已随风。
  长久的绝望,会让人从一种“抽刀断水水更流”的痛不欲生,渐渐深化为“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静默无声。宝玉的最后出家,就是在那份大平和里祭奠着他曾经的大波澜,那是经过了痛彻心扉,终于把思念、苦寂都化为了无可奈何的一种生活方式。在静水流深的沉默中,思念不再波涛汹涌,而成为平和里的深刻,思而不说,思而不作。
  ◎亦痛亦美
  相思是一种染痛的美。但如果思念里只有痛,那么思念就不会获得历代诗词文赋如此多的咏叹。相思本苦,然而是向善的爱,把这种苦演绎成了妙不可言,使之成为爱情中所占分量极重的美学意象。以苦为乐,正是因为情思里有了“美”的参与,才使简单的男女情欲上升为华丽深刻的高层次情感。
  宝玉、黛玉的以诗寄相思,就是在用美的智慧和艺术守护他们的爱情。
  诗的格调,往往反映着人的格调,这一点从宝玉唱《红豆曲》时,与他同桌那几人的诗句里就可以看出:冯紫英率性无华、蒋玉菡细弱敏感、薛蟠低级趣味、云儿轻浮却又矛盾。由此看来,宝玉脱口便出的痴而深情,也是他的生命格调。
  而黛玉的生命格调与宝玉无疑是能够产生共振的,黛玉正是一个以诗为魂、以美为体、以情为追寻、以思为宿命的女子。所以这首《红豆曲》,不仅是宝玉的诗歌,也是同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诗歌,是他们共有的相思。
  红豆的颜色,是黛玉在前世身为绛珠仙草的颜色,是宝玉今生所住怡红院里的主色。红豆,也是他们用眼泪滴成的,一颗遗留在人间故事里的沧海明珠。 编辑/王洪丽
其他文献
◎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中国的牌匾文化中,匾额被分为两类,官方的和民间的,其中官方出现的比较早,从秦代就已经有了,而民间的要等到唐末才出现,当时里坊制度被废除,百姓可以临街破墙开店,于是人们开始挂出各自的匾额招揽生意,到了宋代匾额更多了。  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
期刊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少伯的诗是写给当时远去洛阳的友人,也是写给千年后在此寻找生命中脱颖而出的那一点灵光的我们。  内心的清澈安宁、忠善恬淡正是人们千百年来在玉的品格中汲取的。玉本身也非寻常物,其质、其色、其纹、其泽,加之匠心依材治器,诚可谓天然自成图画,无声有韵音乐,一掌中可把握天发灵慧,不言之物却令人心动心幻美意顿生。世人重玉不妄玉,玉有奇特,玉是值得珍爱的。  若无七千年前河姆
期刊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诳已过,勿再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冥昧!丛林寺院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  森田悟由的钟声  一天清晨,住持方丈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寺里刚好传来阵阵悠扬深沉的钟声,走廊两边朩樨花瓣露珠纷纷坠落,整个空气仿佛都跟钟声发生着共鸣。禅师凝神侧耳聆听良久,待钟声一停,忍不住召唤侍者,询问道:“今天早晨敲钟的
期刊
黄老起始于稷下学宫  张良谋取天下计谋、陈平的白登山脱围之计、让韩信自立的蒯彻……这些汉初名臣都是修习黄老之术的。但是黄老之术究竟是什么?史籍资料语焉不详。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揭开了黄老之术的神秘面纱。学术界根据这批出土文物考证出所谓的黄老之术乃是黄帝与老子学术的代称,并认为黄老起始于齐国稷下学宫。  同期出土的《伊尹·九主》被确认是《汉书·艺文志》所载《伊尹》五十一篇之佚篇,属于黄老
期刊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疏朗清秀的“未名湖”三个字为北大教授侯仁之先生所题写。侯仁之先生已过百岁,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北京城研究的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唯一还健在的与季羡林、张岱年先生同辈的学界泰斗,北大最后一位世纪学人。  侯仁之先生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爱国、敬师、激情洋溢,侯仁之先生夫妇给我最深的印象则是恩爱、默契、待人谦和而礼貌。先生的家在北大佳木葱郁、清幽僻静的燕南园内。侯仁之先生可以说是燕南园里住
期刊
孟子学说之中心思想,即是人性本善。其实在孟子之前,已有人论及人性之善恶。根据王充《论衡·本性》篇所云,周人世硕,就认为人性有善有恶。而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辈,论调与世硕相同。至于与孟子同时之告子,则主张性无善无不善。此外,也有人以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由于众说纷纭,所以孟子不能不有所辩。  ◎论性善  “性善”乃孟子之中心学说,其他如行为哲学、教育主张、政治思想等,无不渊源于此。  孟子
期刊
关注、订阅本刊,可向如下机构查询,为您提供全国便捷服务!  大庆醒狮杂志社  张海峰15846913081 0459-6351107  地址: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孵化器4号楼B座503室  上海醒狮华文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晏峰13918680589 021-54370552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沪闵路6666弄40号702室  北京醒狮国学杂志发行站  赵国瑞 1501140781
期刊
中国的政治斗争一直是以“全赢全输”为支配模式,这种模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回顾一部中国政治史,我们随处可以见到传统的统治阶级对于权力具有高度的攫取欲和占有感。他们夺权的时候无所不用其极,一旦成功登基,又唯恐失去权力,最大的工作不是治理国家,而是清除异己。在他们的御用史官笔下,成功者风光无限,失败者只能听任自己被安上各种污名。正如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云:“成王败寇漫相呼,直笔何人纵董狐
期刊
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有钱和有权,这是人们想要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获得,君子是不会接受的。穷困和卑贱,这是人们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避开,君子是不摆脱的。  君子与小人之区别,不在于爱财不爱财。物质上的享受,是人的需要,君子与小人是一样的,所以,对于享乐的爱好,也是一样的。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只在于实
期刊
黄公望生于公元1269年,本姓陆,江苏常熟人,自幼家境贫困,父母无力抚养。当时永嘉90岁老翁黄乐,没有子嗣,一直盼望能领养一名义子,于是收养了陆家这个孩子。黄乐很高兴,常跟人说:“黄公望子久矣!”表示“黄公”盼望有孩子很久了。这名被收养的孩子就改名为“黄公望”,字“子久”,纪念一段父子的缘分。  被收养的孩子以后成为元朝历史上最杰出的大画家。《富春山居图》是他82岁上下在富春江创作的山水长卷。近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