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庄严 具足相好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anl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里,牡丹的富丽华贵、国色天香一直被视为繁荣昌盛、富贵美满的象征,人们一般会认为,因其有幸得到了自然造化的钟情与垂青,如此才赢得了世人的遐迩美誉。
  确实,牡丹是大自然钟灵毓秀的非凡杰作,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思想精神里,牡丹的身影却不仅仅是敷丽雍容如杨贵妃一般的娇柔,造化神功同时也赋予了牡丹铮铮铁骨的伟岸雄姿。野史中女皇武则天怒贬牡丹到洛阳的故事肯定不是史实,然而这则传说却成就了一段佳话,人们把牡丹与生俱来焦骨如铁的枝干加以附会,褒扬它不趋炎迎奉于权势的品格,其实彰显的正是儒家思想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
  事实上,牡丹与洛阳的不解之缘,早在隋炀帝营建洛阳宫时就开始了。洛阳东傍嵩岳,西接秦岭,南望伊阙,北依邙山,黄河、洛河和伊河穿境而过,得天独厚的形成了一座天然城池,面对着“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的风水宝地,让当时来洛阳视察工作的隋帝杨广禁不住地动起了迁都之念。据唐代《海山记》记载,隋炀帝建造洛阳宫时,另“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洛阳)……易州进二十四箱牡丹” 植于西苑。
  自此,散见在历代各种古籍中吟诵牡丹的诗文便不绝如缕,尤其是《洛阳牡丹图》的诗句中说:“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欧阳修可能真的是一语道破了天机。牡丹出“洛阳者,为天下第一”,宋代及之前的几百年来,牡丹和洛阳的关系相辅相成,洛阳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滋养出了这朵冠绝群芳的奇葩,而牡丹又成就了洛阳城闻名于世的美名“洛阳春”。
  洛阳别称花城,洛阳人爱花,洛阳人春天赏花的风俗也是一道风景,从古至今沿袭不变。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开花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宋代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记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况为游遨。”这些描写绝对是唐宋版“我为花狂”的真实写照。
  千百年来,牡丹的文化现象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标志性符号,在宗教、文学、艺术、民俗、教育等诸多领域中都有体现。在花道的传统文化中,牡丹是格调极为高贵的花卉材料,尤其是明清以来,用牡丹插的瓶花被赋予“平安富贵”的美好寓意,只有在规格极高的场合、极为隆重的节日里才会使用,不但能发挥渲染节日气氛,同时又可以增强场面的庄重效果。
  既然说到了牡丹的插花艺术,那么以花为媒,用花草做比兴进行情感传移的美学艺术里,牡丹在先秦时代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这是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里的考证,他认为牡丹之名最早可能始于《神农本草经》,事实上唐代时依旧有人把牡丹叫作木芍药。牡丹开始人工栽培,确实可能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但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里,牡丹的初次亮相却是另外的一番角色,《诗·郑风·溱洧》里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这可能是最早记录的有关牡丹的信息了,在这段诗歌里,牡丹作为男女之间表达爱慕的媒介,士与女在约会时折花相赠,以花传情,除了之前说的富贵花以外,在这里牡丹竟然还是我们先民的爱情花。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诗·郑风·溱洧》里相赠的牡丹是中国最早的鲜切花,对于这样的观点需要表示存疑。至于牡丹什么时候开始成为我们先民的插花艺术,目前能找到的直接佐证材料,就是唐代画家卢楞伽的《六尊者像》,在第八嘎纳嘎哈拔喇镊襟尊者的画像里,能够看到尊者身旁的净华台上,一盏琉璃瓶中插着的两朵浅色牡丹。而唐代以前,还没有找到直接记载的文献资料,这里只能引用一些旁证来揣测一下古人们的文艺生活。
  据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辑录北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记载,五代宋初大画家徐熙作折枝花,“又尝画折枝,小幅多瓶插对临”;《宣和画谱》也曾评价唐代的边鸾作折枝花“亦曲尽其妙”,评价赵昌作折枝“有生意”。从以上的文献里,我们知道在花鸟画真正独立成科的晚唐时期,以及五代北宋的徐熙,作折枝花的时候往往是折枝“瓶插对临”的状态。那么,根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的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就让我们的思维任意驰骋的臆想一下吧,也许北齐的杨子华在画牡丹的时候,也像几百年后的徐熙一样,如果插瓶对临的话,那么牡丹的插花是不是就可能推及至此了。
  客观的讲,根据中国绘画的发展史,隋代是中国山水画独立成科的时代,唐代晚期到五代,才是中国花鸟画独立成科的时代。北齐杨子华的时代,中国绘画还处在以叙事为题材的人物画阶段,山水花鸟仅仅是画面中可有可无的点缀和装饰,绝少可能出现以花鸟为独立题材的绘画。那么史料里记载杨子华画的牡丹,应该像东晋画家顾恺之在《洛神赋图》里所画的牡丹那样,极有可能仅是人物画中的点缀而已。
  牡丹作为中国本土的原生花卉,在隋代进入皇家园林之前,一定程度上应该已经拥有了一些人文的基础。既然曾经被我们的先民们赋予过那么多的美好寓意,那么以牡丹为表现的人文创造应该也不会太晚,比如《六尊者像》里描绘的花供养,比如牡丹的插花艺术与佛教结缘,讨论这些,还是应该回到佛教的花供养来从头说起。
  据有关专家的考据,中国的插花艺术与佛教的佛前供养有很深的渊源,这是伴随着印度佛教在中国逐渐本土化的过程,与中国原始宗教的供养形式和传统的人文思想相结合的产物,直至唐代开元年间才算基本定型。
  众所周知,佛教在印度的时候,花供养的形式只有花鬘和散花两种,这两种形式顾名思义,可以看出都不是用花瓶储水来插花的供养。望文生义,花鬘就不必赘述了,而散花又名行华,即行道散花的意思,是在佛前行道礼拜时配赋散花,这种形式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有记载。玄奘西行求法经过屈支(龟兹)国时,按照礼仪去拜访高僧木叉鞠多,曾经见过行华仪式,从而知道“此法尝行于西域”。另外,根据《佛教大词典》里对“华瓶”解释时又说过,瓶花供养“系由密教盛宝药、香水等以供养诸尊之迦罗奢转化而来,印度之供花原作花鬘,或以散花盛于盘内,后世则渐演变为剪枝供佛之风。”   由此看来,佛教的花供养虽由印度传来,但在中国文化浸淫的氛围里不可避免的被本土化了。目前,最早的佐证文献就是东汉时白马寺僧人竺大力、康孟祥翻译的《修行本起经》,“须臾佛到,知童子心,时有一女持瓶盛花,佛度光明,彻照花瓶,变为琉璃。”这可以说明受汉地文化的影响,为了让梵文佛经传递的教义教理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翻译者使用的语言,以及对场景的描述也开始中国化。至于梵语佛经里描述的真实场景,以及当时僧俗供养的真正形式,都已经湮灭在了历史的深处而无从考证,在此只能说明这是瓶花供佛的最早例证。
  另外,还能找到的几个关于中国佛教早期插花的例证,几乎都是南北朝时期的文献了。其一是《南史晋安王子懋传》中关于僧人把信众供养的莲华盛入铜罂的记载;其二是《南齐书》中关于齐武帝萧赜因梦见经案上的优昙钵花,而命御府做铜花插于御床四角;其三是北魏孝文帝在洛阳龙门开凿的宾阳洞石窟,其中的皇后礼佛图上清晰的雕刻了一位贵妇礼佛时,手执莲花插入面前容器内的动作。然而,从以上这些记载来看,他们都没有明确当时的花供养是以瓶花供佛的固定形式。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佛前的花供养基本上都是莲花,从诸多的佛教雕刻造像以及建筑装饰上,我们也能看到莲花应用的频繁程度,《佛教大词典》中也说莲花是佛教的十大供养之一。莲花之所以在佛教里会受到如此高的尊崇,可以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记载里略知一二。印度传说开天辟地之时,毗湿奴神的肚脐中生出莲花,花中有梵天,结跏趺坐,创造万物。另外,佛教把莲花比作佛之正觉,能出离杂染烦恼,果智朗然而无垢,犹如莲花之出于淤泥,却微妙清净。除此之外,种种佛经上所说的诸如曼陀罗华、曼殊沙华、分陀利华、优钵罗华、钵特摩华、拘勿投华等等,所有这些说的不过是颜色不同的各种莲花而已,会因为修行法门的不同而在使用上有一些差别。
  现在,我们一般的观点认为,佛前供养的形式是在唐玄宗开元初期才基本完善定型。根据史料,开元十三年,西域僧善无畏和唐朝僧一行随驾洛阳,住在大福先寺,译出《大日经》及《供养次第法》。第二年,唐朝僧一行开始撰写《大日经疏》,开元十五年完成初稿,同年十月初八圆寂。《大日经》和《大日经疏》的贡献,在于明确的规范了佛前供养的器具仪轨以及供养物,而《大日经疏》则着重的对这些供养做了义理的阐释。
  总体上佛教的花供养都是为了“庄严佛身,具足佛陀相好”,唐代的《大日经疏》有其释义,“所谓花者,是从慈悲生义,即此净心净种子于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佛菩提树,故说为华。”关于供华,散见于很多佛教经典之中,比如《陀罗尼经》列举的可用于供养的花木;《苏悉地羯啰经》列举的不能用来作供养的花木;《楞严经》列举的由金银铜木等材料制作的常华;《南海寄归内法传》列举的由绢纸缯彩等材料制作的常华……由此看来,佛教虽然崇尚莲花,但是佛前的花供养却没有拘泥于非莲花而不取,在唐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里,列仙们手持供养的莲幡应该就是用缯彩珠翠做成的仿真花。
  如果从《诗经》开始算起,牡丹出现在中国的文化艺术领域,距今至少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牡丹庄重典雅,雍容大方的风姿历来都备受宫廷士庶的喜爱,如果以花供养的标准来衡量,应该是足以庄严佛身,所以唐代《六尊者像》里出现牡丹插花的供养便不足为奇。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写过一首《到陈午憩小舍有任王二君子惠牡丹二盘皆绝品》的诗:“任王二君真解事,来致两盘红紫烂。天姝国艳照蔀屋,持供佛像安敢慢。”也足以说明使用牡丹插花供佛由来已久。
  洛阳的牡丹花折枝插瓶或供簪花而用,最鼎盛的时期应该是在唐宋间,尤以宋代为甚。除了《洛阳牡丹记》里的记录以外,还有张耒的《漫成》诗云:“江南梅花凌雪霜,桃李开尽春无光。谁知洛阳三月暮,千金一朵买姚黄。”宋代时,洛阳还首开先河,举办了有史以来恐怕是最早的牡丹花会“万花会”,根据《墨庄漫录》的记载,“西京牡丹闻于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集之所,以花作屏帐。至于梁栋柱拱,悉以竹筒贮水,簪花钉挂,举目皆花也。”
  洛阳牡丹的栽培始于隋,盛于唐,而“甲天下”于宋,在这漫长的1500多年历史中,得到过王侯士庶们的垂青钟爱,经历过国祚衰微时的寂寞潦倒。然而,这一缕芳魂犹如我们民族的文脉精神一样,越过种种艰难险阻后依然蔚为壮观,成了中华文明中名副其实的国运之花。
其他文献
《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初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地而生,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飧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九日与钟繇书》是曹丕在重阳节这天写给著名书法家钟繇的手札,据此我们了解到在魏晋之前,重阳节已经是约定成俗
期刊
现代文学大师老舍先生曾写过一首《白马寺》诗:  这首诗刊登在1939年11月《弹花》的第三卷第一期上,当时正值中日战争如火如荼之际,在“劫乱”中“焚香悟佛哀”,也许更能体会佛法之于人内心的感化吧!公元68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的兴建落成,为佛法的传扬提供了温馨的土壤,为中国人的内心又提供了一处精神的庇佑。千年而往,风雨剥蚀了那曾经耀眼的光环,尘埃湮没了那昔日苍茫的梵呗,但白马寺一如
期刊
众所周知,商鞅是法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我们讨论法家与其他学说之间的差异时,常常拿《商君书》里的句子做例证。这是一种“以学观人”的套路。若是“以人观学”,恐怕商鞅的头脑中还不止法家一学。  商鞅入秦之初,曾经数次向秦孝公进言。据《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先后给对方上了“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术”四门课。按照儒家史观,秦孝公采用了境界最低的“强国之术”,即后来的变法方略。  如此看来,商鞅
期刊
70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日本投降了。抗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惨烈、最痛苦的集体记忆;抗战,是中华民族存亡灭种时刻的最后呐喊;抗战,是中华民族伤亡3500万同胞,血流成河的历史印记;抗战,是闭关自守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的苦难深渊。如果忘记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忘记抗日战争的家国沦丧,忘记抗日战争的法西斯恶行,忘记日本军国主义对我民族的肆意蹂躏,忘记日本军国主
期刊
我们泛览中外诗歌的时候,常常从某个中国诗人联想到某个外国诗人,或从某个外国诗人联想到某个中国诗人,因而在我们心中起了种种比较——时代,地位,生活,或思想与风格。这比较或许全是主观的,但同时也出于自然而然。屈原与但丁,杜甫与嚣俄,姜白石与马拉美,陶渊明之一方面与白仁斯,又另一方面与华兹华斯,和歌德的《浮士德》与曹雪芹的《红楼梦》……他们的关系似乎都不止出于一时偶然的幻想。  歌德:抒情诗应该是即兴诗
期刊
为什么明清时期的晋商可以在强手如林的商场脱颖而出?他们从一贫如洗到富甲一方有何秘诀?  商帮的崛起离不开一个基本前提,即植根于精英阶层集体意识中的文化基因被创造性地激活,使商业活动有了强大的文化和信仰支撑。  一度雄踞中国商帮之首的晋商,无论是经商理念、商业模式还是组织管理上都为中国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编者按:李连杰说自己在1997年的时候,就曾经开始考虑退休,因为他发现物质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他给家里人买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贵,但是他们的内心痛苦却无法弥补,于是李连杰开始学佛,尝试着在超越物质的界限后,重新认识生命,两年前的夏天,李连杰在《开讲啦》栏目中呈现了一场有温度、有感悟的精彩演说,今日看来,依然值得借鉴。  公益:理性而持久的事  今天我想重点讲的是我在一生的追寻中未来做些
期刊
对平遥古城的念想始于五年前去运城采访,途中经过平遥,未及探访,后听池神庙博物馆馆长李竹林先生讲述盐池故事时说起晋商,也耳闻了这座古城的许多章节:城墙、县衙、老街、票号、庙宇……平遥的气魄缘于晋商。而和晋商,甚至可以说和山西千年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重要资源,就是盐。  山西农业生产算不上发达,南部盐池,是中国最古老的产盐区,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故事说,早在远古的黄帝时代,中国人已经
期刊
明清时期,晋商可谓“富可敌国”,仅清代,全国排名前16位的富商几乎都在山西。山西太谷、祁县等几个主要县域的富户财产加起来比当时国库存银还要多。  在晋商称雄的500年间,自然不乏如乔致庸、雷履泰、曹三喜、渠同海这样的商界骄子和豪门富族。不过,正史中关于商人的文献记载很少,晋商精英的财富故事多见于民间口耳相传。  我们在博物馆中见到的那些流散于民间的晋商遗物是研究晋商历史与文化最直观的资料。透过这些
期刊
古琴的音乐风格倾向静态、简单、含蓄、古淡、阴柔、抒情、典雅。白居易在《废琴》一诗中写道:“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刘长卿的《幽琴》也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古琴之所以“淡无味”,不招人喜欢,正因为古琴音乐风格属于淡静、虚静、深静、幽静、恬静等等静态的美。  高鹗续《红楼梦》第八十六回“爱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解琴书”中,林黛玉对贾宝玉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