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儿童思维带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处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gang987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特级教师汤卫红所倡导的“儿童数学”教学主张认为:数学思维的抽象性、严密性、深刻性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数学”所要解决的一对主要矛盾。如何基于儿童的思维特征,促进儿童在数学思维本质特征方面的初步发展是“儿童数学”必须作出实践应答的问题。汤卫红老师用自身的课堂实践诠释了如何帮助儿童找到发展数学思维的“高速公路入口处”,给儿童“带得走”的东西,让儿童一路走得顺畅,不断向目标胜利迈进。下面就以他在宿迁举行的2013年江苏省“教海领航”活动中执教的“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一课为例,欣赏他对发展儿童数学思维的精彩课堂演绎。
  师:汤老师这次到同学们美丽的家乡来玩,得带些钱。带了多少钱呢?(出示“佰”)这些钱还不够,看看还带了多少钱?(出示“仟”)。
  师:上完课,我特别想去两处名胜。(出示项王故里、乾隆行宫图片)谁来介绍介绍?(生介绍略)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恨不得现在就去看看。汤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这就是猜字游戏。想猜吗?这两张画片背后分别藏着一个汉字,第一个字去掉部首剩下的就是“佰”。猜猜是什么字?
  生:我猜是“宿”。给“佰”添上“宀”,就是“宿”。
  师:第二个字去掉部首,又添上另一个部首是“仟”。猜猜是什么字?
  生:我先去掉“亻”,再添上“辶”,就是“迁”。
  师:看来宿迁真是藏金纳宝之地啊!(众笑)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与其说是猜中的字,还不如说是推理得到了字。说说你们是怎么推理的。
  生1:画片背后的字去掉部首是“佰”,我就反过来给它添上部首。
  生2:第二个字去掉部首,再添上部首是“仟”。就要先去掉部首,再添上另一部首。我发现这种推理与正过来推理的方向正好相反。(掌声)
  ■郑毓信教授指出:“数学思维与一般思维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推理(包括逆向推理)并不只是数学所独有的思维方式。数学的学习需要以儿童生活为其广阔背景,儿童在生活中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已经或多或少地应用过推理。推理在儿童的思维中具有普遍意义。汤老师深谙“倒推”策略与推理这一般思维之间的内在关联,不着痕迹地以猜字游戏为载体,充分激活儿童的已有推理经验,并引导儿童通过对思维过程的梳理、反思强化逆向推理的思维意识,提升了思维的元认知水平,有机渗透了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即将使用的思维方式,为“倒推”策略的学习与已有思维经验的对接提供了“绿色通道”。汤老师在选择猜字游戏的题材时可谓独具匠心。他自然、巧妙地通过与儿童的“常规”交流引出“谜面”,而“谜底”又恰恰是儿童的家乡地名,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由此激起的家乡亲切感、内容亲近感、教师亲和感无疑成为教学成功的情感基调。
  ■逐级抽象中建立思维模型
  学生用画图、列表等方法对例1(图文大意: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从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后,两杯果汁同样多。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进行了表征。
  师:用画图、列表的办法来表达题意、帮助思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生1:画图的好处是能让我们看出倒回去的过程,但比较麻烦。
  生2:列表的好处是简洁、明了,但看不出思考的过程。
  生3:它们都有一个缺点,没有表示出原来到现在的变化情况。
  师:那你有什么想法?
  生3: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克服这个缺点而且能把画图和列表的优点结合起来?
  师:咱们来试试看!请同学们试着结合的方法把图和表进行简化和加工,把甲杯的变化过程和倒回去推想的过程表达清楚。
  师:现在还能看懂吗?(能!)“-40”表示什么?“+40”呢?
  生4:“-40”表示倒出40毫升,“+40”表示倒进40毫升。
  师:其实,果汁量只经过了一次变化,我们却用了两个箭头。能不能把“倒出”和“倒进”的情况分别写在箭头的上面和下面,再做进一步的简化。
  ■儿童在数学学习中,思考过程是直观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方面的结合。儿童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他们生活常识的系统化。弗赖登塔尔认为,儿童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因此,汤老师注重引导儿童从已有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反思,逐步达到“数学化”,也即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汤老师所创设的“倒果汁问题”是生活情景的再现,与儿童的生活体验和积累的直观思维相关联。“倒回去”便是“倒推”策略的直观化的形象表达。借助直观示意图这一表征方式,很容易唤醒儿童 “倒回去”的具体表象,使策略植根于儿童的经验思维。而在此基础上的表格表征,则是一种半抽象的结构化,能够让儿童筛选并把握问题中的关键信息。但对于学习“倒推”策略来说,仅仅借助于画图、列表远远不够。适合用“倒推”解决的问题特征是已知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求事物的原来状态。因此,倒推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合适地表征变化过程。汤老师基于儿童的已有表征逐步抽象、建构起“箭头图”这一具有一般性的数学模型,并最终内化为儿童的表征方式。课堂中,师生共同建立起箭头图与直观图、表格等其他表征方式之间的联系,并使箭头图直观地包摄其他表征,且自然地由儿童经验中生长出来。汤老师把符号化的数学模型与学生数学经验的互动作为策略学习的基本途径。儿童的数学学习在汤老师的课堂上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过程,实现了由外部活动向内部活动的转化,表征模型也逐步实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儿童惊喜地体会到:一旦用箭头图表征成功,还原的过程便是一种近乎机械的程式化操作。创造后的旧题再现,让儿童产生了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赋予了原有知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思维含量。例2中的研究则是儿童独立地应用模型,作出解释的过程。汤老师已经把儿童带到了能够正确应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高速公路入口处。   ■辨析比较中深化思维本质
  出示:小军收集了一些邮票,他拿出邮票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有多少张邮票?
  师:送出一半还多1张,怎么送?能不能做一个分解动作?(学生上前演示)
  师:同学们可以选择箭头图、线段图、方形图(用一正方形表示“原有张数”)等来表达题意,然后再列式解答。
  学生完成后汇报,但出现了“(25+1)×2=52”和“25×2+1=51”两种不同做法。
  师:真好!课堂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咱们双方代表可以展开对话,互相提问、质疑、回答。
  正方:我先来!你们说原来有51张,那请你们检验一下,“一半多1张”怎么送?
  反方:就是送25+1张啊!
  正方:对方辩友(众笑),你慢着,先说说这送出一半是多少?
  反方:51÷2=25.5张啊!
  正方:难道要把邮票撕成两半不成?
  反方(涨红了脸):那我们可能不对。如果你能说出我们错在哪里,我们才心服口服!
  正方:哈哈!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是倒推的顺序错了。请看箭头图,原来是先除以2,再减1,倒回去就应该是先加1,再乘2。也就是小军反悔时(众笑),先要回1张,再要回另一半。
  正方:你们也可以看看线段图或方形图,25先加1才是一半,然后乘2才得到原有张数。
  反方:谢谢!我明白了!
  师:错误也是一种资源。想想看,如果用这样的算式解决,题目应该怎么出?(生画出箭头图思考并回答)
  师:比较两道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生答略)
  师:如果原来题中的“还剩25张”改成“一共送出25张”,又怎么表达题意和思考呢?
  …………
  ■倒推策略的上位思想是可逆思想。在倒推策略学习中,儿童较高层次的逆向思维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并不一定一帆风顺。受顺向思维的影响,看似简单、容易理解的问题往往容易出错。汤老师给学生出错的机会,引发的反省思维恰恰促进了儿童对倒推策略应用的进一步体悟。尽管是千人公开课,汤老师却能大胆暴露儿童的错误及其思维过程,直面问题,放大正误对比效应,果断地引导双方展开辩论,生成出一段“意外”的精彩对话,可谓“艺高人胆大”。对话的过程对正方来说,是一个思维反刍、深化的过程,是对逆向思维本质的再把握,是策略意识的再提升;而对反方来说,则是一个思维激烈冲突、箭头图价值凸显、逆向思考中顺序意识强化的过程。双方最终形成共识则充分体现了群体性学习的价值。更为绝妙的是,汤老师杀个“回马枪”:让儿童根据错误算式出题!这本身就是可逆思想的一种体现:算式→箭头图→问题原型。这个过程更让儿童体会到箭头图作为解题和问题之间的桥梁所起到的重要表征作用,深刻领会到模型的意义。而重构后的问题与原题的比较又进一步深化了逆向思维的本质要义。将“还剩25张”变式为“一共送出25张”则让儿童和听课老师都注意到一个十分容易忽略的问题要素——变化的目标,从而意识到变化的目标变了,变化的方向也随之变化,表征及倒推也应相应变化。汤老师高屋建瓴的处理无疑让我们对逆向思维的本质属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无论对于儿童学习还是教师教学都有深刻的启迪。汤老师留给儿童的思维智慧是能够“带得走”的东西,并且能够自信地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走。(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责任编辑 汤金娥
  E-mail:jxjyjxsxl@126.com
其他文献
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的“24时记时法”一课,以提出问题为切入点,引领学生经历思考、探究、发展、创造的过程,体验自主建构知识的快乐。黄老师这种以问题引领学生思维发展的独特教学风格,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尤其他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对学生的有效引领,更让我触动不已。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同仁共赏。  ■问题情境 引发思维  师: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老师放一段片头音乐,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节目。  
期刊
九江市鹤湖学校从教育的原点出发,坚定了“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研讨和确立了适生教育的理念内涵。据了解,该校于2008年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并推行适生教育。近五年来,在适生教育的阳光照耀下,教师善教,学生乐学,人人发展,个性张扬。  一是立足课堂,变革教学形式。优质的课堂是互动的课堂、合作的课堂、民主的课堂,是学生感受着学习快乐、学有所得的课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学校运用教
期刊
近日,宁都县第六小学“和美讲坛”在该校四楼多媒体教室进行。讲座者理论结合实例,听者感同身受现学现用。  “和美讲坛”源于学校"和相应,美相随"文化理念的引领。主讲者可以是学校骨干教师、一线教师、特长生,涵盖师生安全、行政管理、教学技能、优质课堂、教师成长等特色教育教学内容。  当日的《微课的制作与应用》讲座,是网络与教学有效结合的一个切入点,也是该县教学中的一个创举。“讲坛”开办以来,得到了广大师
期刊
柴可夫斯基一曲《如歌的行板》,曾使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此曲也成为了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源于课堂生命的律动——节奏,本是循着节奏之美自然韵律,我试图去追寻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课堂之魅力与创作秘笈之所在。  一、诗意语文课堂节奏的审美功能  1.彰显文本节奏的魅力。草木循序生长,候鸟飞回故乡……席慕容说,这是大自然抒写的节奏行板。朱光潜先生说:“艺术返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期刊
听王崧舟老师的《望月》,沉浸其中,享受着“诗意的存在”。在感动、激动之余,我以为,王老师的《望月》对当前语文教改最大的启迪在于:用心、用情地帮助学生过一种诗意的语文学习生活。  一、营造诗意氛围,过一种“美好”的语文学习生活  语文教学,需要趣味,需要气氛,需要熏陶。无论你教什么,也不管你怎么教,都需要不断地吸引,不停地激发学生去读、去想,去交流与表达,让学生有兴趣,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好。从这样
期刊
我有幸与师傅王崧舟老师促膝晤对因而受益匪浅,大约是在2004年的暑假。在我赴重庆参加全国赛课之前,他由沈大安、滕春友两位专家陪同,冒酷暑赶到安吉,为我的赛前备战提供一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与师傅面对面的切磋,那是头一回,我不免怀有些许的紧张和惶恐。但师傅却少有作声,总是干净地笑着听我讲述、听我解释。听到动情处,师傅会突然发动兴致,于是,那个纵横捭阖、挥洒天地的形象就在我的面前不停地生动起来。在师
期刊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德兴市泗洲小学采访。挂在学校宣传橱窗突出位置的校标图案特别吸引记者的眼球。校标以泗洲小学的“泗”字为主要元素,远看像一个印章形状的“泗”字,而“泗”字中的一个笔画由一支毛笔的形状代替。整个“泗”字就像是从那支毛笔的笔端挥洒洋溢出来的。创意独特的校标,也诠释着泗洲小学的办学特色。从2010年开始,泗洲小学启动了打造墨香校园的重点工程,倾情打造书法教育特色。至今,这项工程已初见成效,
期刊
何谓意义?“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包括内容、价值等方面的含义。在哲学中,意义是“客体对主体精神活动的一种指向”。什么是意义世界?意义世界是一个“人”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世界,也是一个价值理念的世界。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询和追问一直是哲学的核心话题。正如哲学家赫舍尔所说,人的存在总是牵涉到意义,“他可能创造意义,也可能破坏意义,但他不能脱离意义而生存”。意义世界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异常繁荣。层出不穷的教育理念、版本各异的教材呈现、精彩纷呈的名师引领,真可谓是乱花迷眼。打开《数学》课本,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袭来,一线教师迫切需要一双慧眼,看透雾里的花,认清知识的内核。笔者在教学“生活中的比”一课时,从“比”这一数学知识的本原出发,层层剥茧,直抵知识内核,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学习“比”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百分数的意
期刊
目前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最大失误,或者说对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言与文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第一是有言无文,逐字逐句翻译,字句落实;第二是只文不言,关注文中的情感、价值观以及人文内涵,无度拓展,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架空了语言根基,破坏了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韵味和魅力;第三是僵化言与文的关系,教学中“简单地将两者撕裂开来,先言后文,言归言,文归文”,看似言文兼重,实则其文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