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054
摘 要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立足于因材施教理论,对层次分析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计算机网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054-02
1 层次分析法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影响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是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学生在认知方式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同一个目标,这是不现实的。实施层次分析法能帮助教师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指导,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不同的学习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指导。通过实施分层教学,能更加明确地把握处于每一层次上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能更方便地对每一层次的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也会更加灵活。由于应用了层次分析法,对学生分层设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这样就不会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因为目标太容易达到而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无所事事,也不会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为无法完成学习目标而对学习丧失信心。
2 层次分析法的设计及应用
学生分層设计 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表现在学生的认知方式不同、兴趣爱好各异,获取知识的能力有着高低的区别,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获取。为此,高校可在开学之初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档案,档案中记录学生的学籍信息、学习技能、学业成绩等,开学一个月之内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记录下来,根据档案中的信息及学生的平时表现,将他们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代表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
A层表示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一定了解,且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兴趣浓厚、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平时检测成绩多为八九十分。
B层表示知道计算机网络这个名词,但是对里面蕴含的内容不甚了解,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只是目前在课堂中的表现并不是特别突出,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一般的学生,平时检测成绩大多为五六十分。这部分学生有着上升的空间,如果能够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他们的学习成绩会得到飞速提升,接近或者达到A层学生的水平也是有可能的。
C层学生为后进生,这部分学生之前对计算机网络知识一点儿都不了解,基础较薄弱,选择计算机网络专业也只是因为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好,认为计算机网络知识枯燥乏味,对这门课没有任何兴趣。对于这部分学生,夯实他们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养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这种层次分析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调整。例如:B层次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习成绩得到大幅提高,就可以将其划分到A层次中;A层次中的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下降,跟不上该层次的学习,就可将其调整到B层次中。这种调整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平时的课堂表现,将学习态度、情感因素纳入体系中,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进步。
学习目标分层设计 在将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对于教学目标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将课程分为网络基础知识模块及能力拓展模块。C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侧重于了解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路由的工作原理和路由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的工作原理、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基础知识;对于A层的学生要重视对其计算机网络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分层设计 计算机网络中的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单纯的黑板 粉笔的文字讲授的方式很难使学生理解这些知识,为此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多媒体教室中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制作一整套多媒体教学PPT课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运用Flash动画讲解较为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协议等;将线缆制作、交换机的级联、局域网的组建等网络视频知识移植到教学中,采用演示的方法介绍ARP、Ping、tracert等命令使用,域名系统DNS的配置、Web配置、FTP服务器架设等知识。教师深入钻研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层次,设计难度系数不同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这些问题。
如设计在教材中就可以找到的较简单的问题让C层的学生优先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教师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让C层的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激情,进而持续进行学习;对于那些难度系数较高或者综合性强的问题,就可安排A层的学生来回答,为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学业上的成就感。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概念不断出现,为此要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沿,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标准、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习题、参考资料、网上论坛、在线单元测试等内容都上传到教学平台中,将教学平台免费向学生开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进行学习,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向教师提问、提交作业、同学之间在线交流、单元测验等学习任务。
学生实习阶段的分层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将学习到的DNS的解析过程、交换机MAC地址交换表的形成等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要求学生具备相应规模网络的设计、实施与维护能力。为此,高校要建立网络实训室和校园网络实训中心实训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进行网络实验的基本资源并通过网络进行实验和结果验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分组,采用模块化方式设置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实施教学,创设工作情境,融“教学做”为一体。
针对A层的学生,主要锻炼他们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设计工程案例让学生进行设计,同时由实践导师对所涉及的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讲解,促进A层学生应用能力的再提升;对于B层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采用模块化结构将典型的工程案例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安排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任务作为技能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技术的理解;对于C层的学生,组织他们参观企业的企业网、学校的校园网,激发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对各组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3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网络技术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网络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成为高等院校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高校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建立新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多媒体课堂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全面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目的。■
参考文献
[1]姚琳,孙伟峰,吴国伟,等.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19):70-73.
[2]琚生根,陈黎,周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159-161,165.
[3]李旻,陈志国,杜海顺,等.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7):44-49.
摘 要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立足于因材施教理论,对层次分析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计算机网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054-02
1 层次分析法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影响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是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学生在认知方式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同一个目标,这是不现实的。实施层次分析法能帮助教师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指导,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不同的学习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指导。通过实施分层教学,能更加明确地把握处于每一层次上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能更方便地对每一层次的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也会更加灵活。由于应用了层次分析法,对学生分层设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这样就不会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因为目标太容易达到而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无所事事,也不会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为无法完成学习目标而对学习丧失信心。
2 层次分析法的设计及应用
学生分層设计 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表现在学生的认知方式不同、兴趣爱好各异,获取知识的能力有着高低的区别,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获取。为此,高校可在开学之初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档案,档案中记录学生的学籍信息、学习技能、学业成绩等,开学一个月之内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记录下来,根据档案中的信息及学生的平时表现,将他们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代表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
A层表示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一定了解,且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兴趣浓厚、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平时检测成绩多为八九十分。
B层表示知道计算机网络这个名词,但是对里面蕴含的内容不甚了解,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只是目前在课堂中的表现并不是特别突出,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一般的学生,平时检测成绩大多为五六十分。这部分学生有着上升的空间,如果能够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他们的学习成绩会得到飞速提升,接近或者达到A层学生的水平也是有可能的。
C层学生为后进生,这部分学生之前对计算机网络知识一点儿都不了解,基础较薄弱,选择计算机网络专业也只是因为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好,认为计算机网络知识枯燥乏味,对这门课没有任何兴趣。对于这部分学生,夯实他们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养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这种层次分析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调整。例如:B层次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习成绩得到大幅提高,就可以将其划分到A层次中;A层次中的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下降,跟不上该层次的学习,就可将其调整到B层次中。这种调整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平时的课堂表现,将学习态度、情感因素纳入体系中,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进步。
学习目标分层设计 在将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对于教学目标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将课程分为网络基础知识模块及能力拓展模块。C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侧重于了解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路由的工作原理和路由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的工作原理、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基础知识;对于A层的学生要重视对其计算机网络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分层设计 计算机网络中的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单纯的黑板 粉笔的文字讲授的方式很难使学生理解这些知识,为此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多媒体教室中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制作一整套多媒体教学PPT课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运用Flash动画讲解较为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协议等;将线缆制作、交换机的级联、局域网的组建等网络视频知识移植到教学中,采用演示的方法介绍ARP、Ping、tracert等命令使用,域名系统DNS的配置、Web配置、FTP服务器架设等知识。教师深入钻研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层次,设计难度系数不同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这些问题。
如设计在教材中就可以找到的较简单的问题让C层的学生优先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教师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让C层的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激情,进而持续进行学习;对于那些难度系数较高或者综合性强的问题,就可安排A层的学生来回答,为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学业上的成就感。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概念不断出现,为此要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沿,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标准、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习题、参考资料、网上论坛、在线单元测试等内容都上传到教学平台中,将教学平台免费向学生开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进行学习,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向教师提问、提交作业、同学之间在线交流、单元测验等学习任务。
学生实习阶段的分层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将学习到的DNS的解析过程、交换机MAC地址交换表的形成等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要求学生具备相应规模网络的设计、实施与维护能力。为此,高校要建立网络实训室和校园网络实训中心实训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进行网络实验的基本资源并通过网络进行实验和结果验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分组,采用模块化方式设置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实施教学,创设工作情境,融“教学做”为一体。
针对A层的学生,主要锻炼他们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设计工程案例让学生进行设计,同时由实践导师对所涉及的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讲解,促进A层学生应用能力的再提升;对于B层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采用模块化结构将典型的工程案例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安排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任务作为技能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技术的理解;对于C层的学生,组织他们参观企业的企业网、学校的校园网,激发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对各组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3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网络技术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网络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成为高等院校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高校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建立新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多媒体课堂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全面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目的。■
参考文献
[1]姚琳,孙伟峰,吴国伟,等.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19):70-73.
[2]琚生根,陈黎,周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159-161,165.
[3]李旻,陈志国,杜海顺,等.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7):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