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道德是文化的灵魂。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宝库,是培育子孙后代民族魂的教科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赖以生根的沃土。而源于儒家伦理的中华美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核心价值。
十几年来,通州区教委以“儒学普及、文化育人”为己任,以“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为工作理念,以培养学生中华美德为目标,以“三化”为载体,建立多种运行机制,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逐步构建起区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一、明确教育目标,细化行为要求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核心价值,更是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是学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在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全区坚持把培养学生具有“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美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实践证明,这八德既符合儿童全面发展要德才兼备的需求,又涵盖了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良好品德,同时,它与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奥运精神教育等更是一脉相承。
为了使中华美德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既能符合学生发展实际,又能促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进行,我们深入挖掘中华美德的内涵,围绕中央8号文件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结合“忠、孝、礼”等重点德目,研究制定了《中华传统美德层次性教育要求》。《要求》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可操作性强——突出实效。以“三贴近”原则为指导,提出的层次性教育目标具体明确,不仅为学校依照《要求》制定行动方案提供了清晰的指导,也保障了不同年龄学生践行美德,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第二,注重历史继承性——固化成果。教育实践证明,对于得到家长师生共同赞誉的美德要求与行动,我们结合常规德育工作加以巩固深化,为学生打造一条中华优秀文化成长之路。第三,体现时代进步性——持续发展。《要求》在注重践行传统美德的同时,充分体现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例如,北京市中小学生十个文明习惯、奥运教育等等。
《要求》以“忠、孝、礼”三个德目为重点,设计了18个行为点,分别为:知国家象征、晓民族历史、承民族文化、扬民族精神、尽报国责任、传世界文明;学用尊称、会打招呼、主动让食、祝福孝亲、学会自理、理解体贴;知礼仪、会礼节、会待客、会就餐、会交往、会出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层次提出了54条操作性强的具体行为要求,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全区各小学,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了具体的行为目标。
二、挖掘文化资源,确立“三化”载体
在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不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宝贵道德教育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巩固和提升,逐步形成了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支撑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载体,力争让学生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养成中华美德,树立新形象。
1.经典文化,浸润人生
儒家经典,是儒学的精华。让学生从小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与浸润,让他们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记忆、理解、感悟儒家经典文化,让他们的人生因儒家经典的浸润而精彩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明确了儒家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即:小学低年级主要从兴趣入门,把琅琅上口的童蒙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古典诗词》《百家姓》等作为诵读内容;小学中高年级则在巩固的基础上,增加浅显易懂的《论语》中的名句;初中随着学生的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适当增选《论语》《大学》中有关章句;高中阶段,以选讲“四书”为主。由浅入深、由少到多、螺旋上升。
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将诵读活动落到实处。第一,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使诵读活动有了具体的内容和固定的学习时间。第二,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诵读活动,如“古诗擂台赛”“诵读星级考级”“经典校园剧”“画经典唱经典”等活动。第三,建设以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时刻感受经典的魅力。第四,开展经典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诵读活动中感悟到的行为准则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加以实践、感悟和提升,做到:经典之声,萦绕于耳;经典之文,诵读于口;经典之魂,深藏于心。
2.节日文化,内化升华
中国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和道德内涵。多年来,区教委坚持开展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过中国节”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及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等融入到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的节日文化中,使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得到内化与升华。我们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华母亲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八大节日为载体,以层次性、实践性、延续性、互动性为原则,针对低、中、高三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分别从文化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出了过中国节的行动要求,制定了《通州区“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节”主题活动方案》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各小学,这就使全区学校的节日文化教育内容更加具体,目的更加明确。同时我们还积极收集整理关于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与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成果,编辑出版了《弘扬中华文化——过中国节教师参考用书》,为节日文化教育活动在全区范围推广和开展提供了依据。
3.运河文化,植根心灵
“一河贯南北,千载运河情”,京杭大运河在2500多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阐释。通州是大运河的源头,为此,我们结合通州区特有的地域优势,依托社会大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载体,在中小学中开展了“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寻运河源、传运河艺、做运河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全体学生进一步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领悟运河文化的内涵,滋养运河文化的情怀,特别明确了作为运河文化的传承者应承担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目前,我们已经向全区中小学推广了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运河文化教育读本》,让运河文化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扎根发芽。
三、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育人效能
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行政引领、区域推进的方式,在每个阶段都采取了“教委提出工作规划,根据整体部署制定工作计划,对全区和学校提出具体推进措施,学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工作”的流程,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全区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规内容,保证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管理畅通,组织到位,走上了常规化之路。
1.项目研究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的多元化
为了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全区的深入开展,我们积极倡导学校坚持“课题引领,项目推进”的方式,结合区“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工作,指导学校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项目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实现了教育途径的多元化。
第一,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第一实验小学和第四中学的“实施学科德育,弘扬传统美德”,永乐店中心校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品经典文化,承传统美德”等。
第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和杰出历史人物、事件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后南仓小学的“过中国节日,承中华文化”,宋庄中心小学的“以中华母亲节为载体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等。
第三,以地域文化的传承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永顺镇中心校和运河中学的“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 张家湾中心小学的“知家乡史,铸民族魂,做文明人”, 潞河中学的“继承传统文化,构建人文潞园”等。
第四,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和民族艺术活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中山街小学的“诵读经典古诗文,传承中华民族情”,漷县中心小学的“读千古美文,承传统文化,做少年君子”,官园小学的“读有益书,践美德行”等。
第五,以家校互动、校园文化等形式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梨园中心小学的“学校、家庭互动式‘忠、礼、孝’教育方法的研究”,西集中心小学的“分层施教,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于家务民族小学的“充分利用校园景观,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北关小学的“家校互动构建以家训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通州第二中学的“孝赢天下,爱筑和谐”等。
2.实践活动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象的主体化
道德教育重在实践,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要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就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身上产生积极的道德认知和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同样如此。为此,从区教委到各中小学,都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比如,结合“5·12”汶川大地震,我们编辑了《汶川载大爱,中华扬美德》教育读本,教育学生在国家和人民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全区师生共捐款188.6万余元,并积极帮助来自己学校求学的灾区的伙伴;在奥运期间,我们开展了“文明观赛,践行美德”教育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华传统美德的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中华传统美德,实现了学校德育对象的主体化。
3.多方合作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立体化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导者,家庭和社区是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空间和舞台,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维互动,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积极倡导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并积极和区文明办、妇联、团委、社区等协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道德实践空间,在互动参与的家庭、社区生活中弘扬中华文化,践行中华美德。
4.交流与展示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探索的特色化
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展示活动,力争凸显学校和区域特色,
(1)坚持每学年召开1~2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讨交流活动,为基层学校研究特色的形成搭建平台。
2006年6月,区教委在永顺镇中心小学召开了以“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会;2007年6月,在永乐店镇中心小学召开了以“学科德育和校本课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交流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永乐店镇中心小学和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分别作了“读经典,修美德,学做人”和“深挖教材内涵实施学科德育,拓展课堂教学弘扬传统美德”的经验介绍;2008年12月,我们在潞河中学召开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现场观摩活动”,展示了潞河中学利用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为全区中小学校提供了借鉴。2007年和2008年,在“通州区中小学校长德育论坛”上,我们重点推广了官园小学、后南仓小学等学校的节日文化教育成果。
(2)全面推广基层学校的研究成果,形成区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
为了总结多年来全区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彰显区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区教委于2009年4月底举办了“通州区首届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节”,并明确今后每2~3年举办一次。活动集中展示了全区十几年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北京市教委组织全市兄弟区县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校长代表观摩了活动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目前,区域德育特色已初步形成。
5.师资培训机制:实现德育队伍的专业化
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是关键。多年来,我们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通过以会代培、请进来培训、现场交流培训、走出去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自2002年起,我们先后6次组织20名德育干部到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师资培训班,接受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培训;选派了50人次教师到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区,如河南新乡、山东招远和曲阜、浙江金华、北京房山和朝阳等地参观、学习和研讨;2005年以来,有50多位教师参加了两届“儒家经典读书班”的学习,现在已经完成学习任务。今年我们将再次选派30名左右干部教师参加各种师资培训活动。多种形式的培训,丰富了全区干部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提升了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一批热心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专业化队伍逐步形成。
自1996年全区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与实践,在有关专家和领导的支持引领下,初步构建了区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保证了全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执笔:张立芳刘会民左春云)
责任编辑徐向阳
十几年来,通州区教委以“儒学普及、文化育人”为己任,以“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为工作理念,以培养学生中华美德为目标,以“三化”为载体,建立多种运行机制,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逐步构建起区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一、明确教育目标,细化行为要求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核心价值,更是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是学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在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全区坚持把培养学生具有“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美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实践证明,这八德既符合儿童全面发展要德才兼备的需求,又涵盖了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良好品德,同时,它与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奥运精神教育等更是一脉相承。
为了使中华美德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既能符合学生发展实际,又能促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进行,我们深入挖掘中华美德的内涵,围绕中央8号文件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结合“忠、孝、礼”等重点德目,研究制定了《中华传统美德层次性教育要求》。《要求》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可操作性强——突出实效。以“三贴近”原则为指导,提出的层次性教育目标具体明确,不仅为学校依照《要求》制定行动方案提供了清晰的指导,也保障了不同年龄学生践行美德,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第二,注重历史继承性——固化成果。教育实践证明,对于得到家长师生共同赞誉的美德要求与行动,我们结合常规德育工作加以巩固深化,为学生打造一条中华优秀文化成长之路。第三,体现时代进步性——持续发展。《要求》在注重践行传统美德的同时,充分体现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例如,北京市中小学生十个文明习惯、奥运教育等等。
《要求》以“忠、孝、礼”三个德目为重点,设计了18个行为点,分别为:知国家象征、晓民族历史、承民族文化、扬民族精神、尽报国责任、传世界文明;学用尊称、会打招呼、主动让食、祝福孝亲、学会自理、理解体贴;知礼仪、会礼节、会待客、会就餐、会交往、会出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层次提出了54条操作性强的具体行为要求,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全区各小学,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了具体的行为目标。
二、挖掘文化资源,确立“三化”载体
在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不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宝贵道德教育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巩固和提升,逐步形成了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支撑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载体,力争让学生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养成中华美德,树立新形象。
1.经典文化,浸润人生
儒家经典,是儒学的精华。让学生从小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与浸润,让他们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记忆、理解、感悟儒家经典文化,让他们的人生因儒家经典的浸润而精彩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明确了儒家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即:小学低年级主要从兴趣入门,把琅琅上口的童蒙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古典诗词》《百家姓》等作为诵读内容;小学中高年级则在巩固的基础上,增加浅显易懂的《论语》中的名句;初中随着学生的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适当增选《论语》《大学》中有关章句;高中阶段,以选讲“四书”为主。由浅入深、由少到多、螺旋上升。
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将诵读活动落到实处。第一,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使诵读活动有了具体的内容和固定的学习时间。第二,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诵读活动,如“古诗擂台赛”“诵读星级考级”“经典校园剧”“画经典唱经典”等活动。第三,建设以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时刻感受经典的魅力。第四,开展经典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诵读活动中感悟到的行为准则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加以实践、感悟和提升,做到:经典之声,萦绕于耳;经典之文,诵读于口;经典之魂,深藏于心。
2.节日文化,内化升华
中国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和道德内涵。多年来,区教委坚持开展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过中国节”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及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等融入到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的节日文化中,使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得到内化与升华。我们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华母亲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八大节日为载体,以层次性、实践性、延续性、互动性为原则,针对低、中、高三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分别从文化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出了过中国节的行动要求,制定了《通州区“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节”主题活动方案》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各小学,这就使全区学校的节日文化教育内容更加具体,目的更加明确。同时我们还积极收集整理关于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与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成果,编辑出版了《弘扬中华文化——过中国节教师参考用书》,为节日文化教育活动在全区范围推广和开展提供了依据。
3.运河文化,植根心灵
“一河贯南北,千载运河情”,京杭大运河在2500多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阐释。通州是大运河的源头,为此,我们结合通州区特有的地域优势,依托社会大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载体,在中小学中开展了“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寻运河源、传运河艺、做运河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全体学生进一步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领悟运河文化的内涵,滋养运河文化的情怀,特别明确了作为运河文化的传承者应承担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目前,我们已经向全区中小学推广了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运河文化教育读本》,让运河文化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扎根发芽。
三、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育人效能
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行政引领、区域推进的方式,在每个阶段都采取了“教委提出工作规划,根据整体部署制定工作计划,对全区和学校提出具体推进措施,学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工作”的流程,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全区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规内容,保证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管理畅通,组织到位,走上了常规化之路。
1.项目研究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的多元化
为了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全区的深入开展,我们积极倡导学校坚持“课题引领,项目推进”的方式,结合区“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工作,指导学校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项目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实现了教育途径的多元化。
第一,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第一实验小学和第四中学的“实施学科德育,弘扬传统美德”,永乐店中心校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品经典文化,承传统美德”等。
第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和杰出历史人物、事件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后南仓小学的“过中国节日,承中华文化”,宋庄中心小学的“以中华母亲节为载体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等。
第三,以地域文化的传承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永顺镇中心校和运河中学的“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 张家湾中心小学的“知家乡史,铸民族魂,做文明人”, 潞河中学的“继承传统文化,构建人文潞园”等。
第四,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和民族艺术活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中山街小学的“诵读经典古诗文,传承中华民族情”,漷县中心小学的“读千古美文,承传统文化,做少年君子”,官园小学的“读有益书,践美德行”等。
第五,以家校互动、校园文化等形式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例如,梨园中心小学的“学校、家庭互动式‘忠、礼、孝’教育方法的研究”,西集中心小学的“分层施教,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于家务民族小学的“充分利用校园景观,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北关小学的“家校互动构建以家训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通州第二中学的“孝赢天下,爱筑和谐”等。
2.实践活动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象的主体化
道德教育重在实践,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要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就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身上产生积极的道德认知和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同样如此。为此,从区教委到各中小学,都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比如,结合“5·12”汶川大地震,我们编辑了《汶川载大爱,中华扬美德》教育读本,教育学生在国家和人民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全区师生共捐款188.6万余元,并积极帮助来自己学校求学的灾区的伙伴;在奥运期间,我们开展了“文明观赛,践行美德”教育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华传统美德的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中华传统美德,实现了学校德育对象的主体化。
3.多方合作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立体化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导者,家庭和社区是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空间和舞台,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维互动,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积极倡导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并积极和区文明办、妇联、团委、社区等协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道德实践空间,在互动参与的家庭、社区生活中弘扬中华文化,践行中华美德。
4.交流与展示机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探索的特色化
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展示活动,力争凸显学校和区域特色,
(1)坚持每学年召开1~2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讨交流活动,为基层学校研究特色的形成搭建平台。
2006年6月,区教委在永顺镇中心小学召开了以“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会;2007年6月,在永乐店镇中心小学召开了以“学科德育和校本课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交流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永乐店镇中心小学和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分别作了“读经典,修美德,学做人”和“深挖教材内涵实施学科德育,拓展课堂教学弘扬传统美德”的经验介绍;2008年12月,我们在潞河中学召开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现场观摩活动”,展示了潞河中学利用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为全区中小学校提供了借鉴。2007年和2008年,在“通州区中小学校长德育论坛”上,我们重点推广了官园小学、后南仓小学等学校的节日文化教育成果。
(2)全面推广基层学校的研究成果,形成区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
为了总结多年来全区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彰显区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区教委于2009年4月底举办了“通州区首届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节”,并明确今后每2~3年举办一次。活动集中展示了全区十几年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北京市教委组织全市兄弟区县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校长代表观摩了活动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目前,区域德育特色已初步形成。
5.师资培训机制:实现德育队伍的专业化
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是关键。多年来,我们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通过以会代培、请进来培训、现场交流培训、走出去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自2002年起,我们先后6次组织20名德育干部到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师资培训班,接受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培训;选派了50人次教师到全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区,如河南新乡、山东招远和曲阜、浙江金华、北京房山和朝阳等地参观、学习和研讨;2005年以来,有50多位教师参加了两届“儒家经典读书班”的学习,现在已经完成学习任务。今年我们将再次选派30名左右干部教师参加各种师资培训活动。多种形式的培训,丰富了全区干部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提升了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一批热心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专业化队伍逐步形成。
自1996年全区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与实践,在有关专家和领导的支持引领下,初步构建了区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保证了全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执笔:张立芳刘会民左春云)
责任编辑徐向阳